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陪伴憂鬱伴侶:如何破解「有話不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觀察到除了憂鬱伴侶外,還有各種人際關係(包含親情、友情、愛情等)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有話沒說、有話不說」的時候。有些是出於善意的考量,不想破壞關係;有些則出於恐懼或是憤怒,雖然也是不想破壞關係,但藴育的是怨懟與不解,不論是不敢說或不想說,直到最後都變成了「懶說」(懶得說話)。

那麼,是什麼讓關係變成這樣的呢?又該如何讓在意的關係重拾言語上的交流?

在日積月累之下,那些沒有好好被表達出來的話,就會像填進瓶中的沙,分不清楚是從哪搜集來的,也早已說不清是哪件事、什麼原因而選擇收在瓶中。只要一碰觸到需要說話的時刻,就會在精神上感到沈重無比,累積而成的沙瓶就算想傾倒出言語,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因此慣性地選擇繼續累積不倒出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71 字、12 則留言,僅發佈於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2/11/10
很喜歡你的分享,我常常也是什麼都放心裡不說,所以讀到你的文章,覺得有所觸動❤️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11
謝謝你的回覆,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祝福你放心裡的話能夠被溫柔釋放~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2.2K會員
32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一次非常疲憊的狀態下,我告訴伴侶:「我也是會累的。你情緒上頭時,我要一邊整理你的立場、然後描述我的立場,還有指出我們立場的落差,最後再找出可以有共識的地方。你能夠也試著為我這麼做嗎?」這是我第一次表達我的需求與脆弱,原先哭著鬧著的伴侶佂在原地。我繼續說:「我沒有力氣了,你不能自己站起來嗎?」
Thumbnail
在一次非常疲憊的狀態下,我告訴伴侶:「我也是會累的。你情緒上頭時,我要一邊整理你的立場、然後描述我的立場,還有指出我們立場的落差,最後再找出可以有共識的地方。你能夠也試著為我這麼做嗎?」這是我第一次表達我的需求與脆弱,原先哭著鬧著的伴侶佂在原地。我繼續說:「我沒有力氣了,你不能自己站起來嗎?」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Thumbnail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Thumbnail
委婉式的溝通方式耗費大量的精力。猜對,日子就好過。猜錯,對方又會因為「你不懂我的心」,而吵架生氣。人會為避免消耗精力,有可能就會儘量避開溝通,增加你在關係中的疏離和孤獨感。運用我訊息,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才能夠真正拉近「心」距離。
Thumbnail
「我擔心怎樣講,他會怎樣想…」、「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如別說的好…」、「我只是實話實說,是他自己脆弱。」、「(如果被討厭怎麼辦?)」 有些事,真的不好說。有些處境,真的很難講。溝通中,問題到底是誰對誰錯?是說的人要夠能言善道?直言不暐?還是聽的人要堅強一點?這麼多的衝突經驗中… 「我們好像,卡住了…
Thumbnail
「我擔心怎樣講,他會怎樣想…」、「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如別說的好…」、「我只是實話實說,是他自己脆弱。」、「(如果被討厭怎麼辦?)」 有些事,真的不好說。有些處境,真的很難講。溝通中,問題到底是誰對誰錯?是說的人要夠能言善道?直言不暐?還是聽的人要堅強一點?這麼多的衝突經驗中… 「我們好像,卡住了…
Thumbnail
各種人際關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有話沒說、有話不說」的時候。有些是出於善意的考量,不想破壞關係;有些則出於恐懼或是憤怒,雖然也是不想破壞關係,但藴育的是怨懟與不解,不論是不敢說或不想說,直到最後都變成了「懶說」。是什麼讓關係變成這樣呢?我又是讓伴侶從省話的人變成變成無話不談、甚至主動想要分享的呢?
Thumbnail
各種人際關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有話沒說、有話不說」的時候。有些是出於善意的考量,不想破壞關係;有些則出於恐懼或是憤怒,雖然也是不想破壞關係,但藴育的是怨懟與不解,不論是不敢說或不想說,直到最後都變成了「懶說」。是什麼讓關係變成這樣呢?我又是讓伴侶從省話的人變成變成無話不談、甚至主動想要分享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