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這個系列談的是哀傷經驗,Stroebe(1993)討論所謂「哀傷工作」的起源,以及在各項研究中的驗證情形,進一步對哀傷工作提出修正;研究中,「面對」與「迴避」哀傷不斷被比較與討論。自己的小小感想是: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介紹
喪親經驗是一種失去,當失去成為事實,因應方式可最粗略的分為面對或逃避。然而當前普遍的概念是將面對視為是適應性的、逃避則是非適應性的。哀傷工作是面對失去的認知過程,選擇逃避而未進行哀傷工作,將帶來各種疾病的風險。認定執行哀傷工作有其必要性的論點,被稱為哀傷工作假說(the grief work hypothesis)(Stroebe,1993)。
在本文獻中,Stroebe(1993)透過各類研究結果檢視假說的適用情形,並且對假說提供一些修正。
哀傷工作假說的理論公式
當喪親者漸漸意識到所愛的人永遠不在了,然後與所愛的人的記憶、情感與渴望被觸發並且持續,經過艱辛的過程後,悲傷被克服,並且與他人重新建立關係。以上過程被佛洛依德稱為現實檢驗(reality testing),這也是哀傷工作的濫觴。
喪親者需要面對喪親事件,並且在一段巨大的痛苦中整理一切,然後漸進的度過這個狀態。過往研究也曾提問,哀傷工作是否是復原的必要歷程,而許多文獻都遵循哀傷工作帶來復原這個結論(Stroebe,1993)。
諮商和治療中的哀傷工作假說
哀傷工作的必要性是面對喪親的的主流觀點,而當哀傷出現延遲(delayed)、抑制(inhibited)或慢性(chronic)的變化時,普遍被歸因為哀傷工作的缺乏或異常。促進哀傷工作則是各種介入方式的共同目的,哀傷工作是適應喪親後生活的歷程,這種歷程使得哀傷得以完整,也讓個人能在親人不在之後,再次好好的生活(Stroebe,1993)。
哀傷工作假說的實徵證據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各異,有關於支持哀傷工作假說的結論有:(一)喪親者與他人越多談及死亡,健康問題越少;(二)喪親後的生活、財務與交友的思考,與喪親後的痛苦的減少有關。有關於不支持哀傷工作假說的結論為:(一)喪親後越頻繁想到死亡,後續患病機率越大;(二)對成為寡婦的思考,與情緒困擾的增加有關;(三)大屠殺後避免或更少的事件相關思考,以及更少的事件相關夢境,帶來更好的生活適應(Stroebe,1993)。
上列結論是個人對文獻內容的歸納,同一研究中,可能同時出現支持與反對的結論,詳見本研究完整內容。
實驗研究
當時關於哀傷工作的實驗研究較少,Stroebe(1993)則討論了有關的實驗的結果,當細究實驗設定後,會發現推論的有限性,研究說明如下:(一)面對喪親暗示的喪親者,較迴避喪親暗示的喪親者,更能改善病態的哀傷反應症狀,然而如果是非病態的哀傷反應症狀喪親者,面對是否一樣能優於迴避,尚無法定論;(二)喪親者的情感接露似乎比情感抑制更有助度過哀傷,然而研究僅觀察表達喪親的數量,未被表達或難以表達的喪親經驗以及其意義未被探討,並且複製的研究未支持前述結論結果(Stroebe,1993)。
意涵
Stroebe(1993)提到相關研究的測量,可能混淆了哀傷工作與哀傷的負面影響,後續研究則發現一般民眾的早期憂鬱程度越高,喪親事件更可能導致長期的負面影響,並且面對喪親事件不必然比壓抑喪親事件更有利。總而言之,哀傷工作假說無法被支持或被否定。
圖賓根縱向研究的進一步證據
圖賓根縱向研究針對60名喪偶者進行兩年的縱貫研究,研究的整體結果顯示:哀傷工作與從憂鬱中復甦,以及哀傷工作與失去親人的適應情形無關,因此哀傷工作假說未獲支持。然而哀傷工作,對部分鰥夫是有效的。當鰥夫傾向刻意分散注意力以避免喪親情緒,或是傾向控制情緒以避免情緒流動,在喪妻事件上的改善情形,少於其他鰥夫。在縱向研究中,哀傷工作假說獲得有限的支持(Stroebe,1993)。
跨文化證據
在這種文化中,並沒有一致的哀傷工作歷程。有的文化在哀悼喪親四天後及回歸正常生活,並且過度的情緒是不被允許的;有的文化研究中,未發現哀傷階段的歷程;有的文化在親人過世後,仍保持與其連結;有的文化鼓勵述說哀傷;有的文化透過避免提醒和參與快樂活動克服悲傷;有的文化相信天堂團聚、以死者為幼兒命名、將死者願望當作行為準繩,則將死者的影響力持續保留在生活中(Stroebe,1993)。
應對喪親之痛:修正的觀點
哀傷工作公式的不足
1.哀傷工作與負面情緒的混淆
Stroebe(1993)提到區辨積極的哀傷工作與消極的沉思的重要,而消極沉思可能帶有強迫性的反覆,此可能為異常的病理狀態。哀傷工作與渴望(yearning)也有不同,渴望也與喪親的痛苦及憂鬱有關。喪親者可能嘗試從喪親事件中尋找意義,也有研究將尋找意義歸為哀傷工作中,然而意義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意義可能難以產生積極的結果。
2.基礎機制(Underlying Mechanisms)
哀傷工作究竟是有意或有害仍是未定之數,且有益的原因也未獲得確認(Stroebe,1993)。
3.抑制和否認的功能
否認與抑制在壓力調適上已被證明有其功能,在喪親者的調適上也有其效果,例如短期的緩解,以促進長期有益的歷程(Stroebe,1993)。
4.悲傷工作和期望的結果:保持與打破關係
哀傷工作希望促成喪親者與死者的「分離」,然而這樣的目標也讓人質疑。只要是非病理性的狀態,生者與死者的適度連結並不會造成傷害或對生活、對其他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Stroebe,1993)。
重新定義「哀傷工作」
若要將憂鬱、渴望或強迫性思考等概念從哀傷工作中去除,需要限縮定義。Stroebe(1993)將哀傷工作稱為「與失去的現實對抗的認知過程,對抗涉及對死者的想法與回憶;對抗可能重複發生,並在死亡後持續數週至數月,喪親者在期間會專注在喪親之痛中,並對失去的想法作重構或再定義」(Stroebe,1993)。
處理喪親之痛的不同方式
處理喪親之痛的方式,具有社會及個體上的差異,沒有所謂的正常與標準(Stroebe,1993)。
1.應對方式的個體差異
沒有一定有效或無效的因應喪親方式,並且人格、性別都與因應喪親方式的差異有關,而圖賓根縱向研究也發現喪偶者對因應喪親的方式有其偏好,並且角色期待會導致個體差異被忽略,而造成適應上的負面影響。哀傷工作只對部分人有效,對於應對方式是壓抑或分散注意力的人來說,則沒有好處(Stroebe,1993)。
2.情境因素
在某些情境下,壓抑比面對失去更有幫助。面對重大的喪親事件導致過度焦慮,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中,壓抑也可以是適應性的(Stroebe,1993)。
3.對病理性哀傷反應的影響
哀傷工作假說更適用於病理性哀傷。在普遍的喪親中,喪親者直面失去親人的痛苦,然而在複雜的喪親事件中,正是迴避喪親導致的病理性哀傷的呈現,而迴避的需求及目的可能在讓悲傷保持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侵入思維與迴避思維顯示正處於壓力障礙中,過度的侵入思維與迴避思維也顯示病理性的哀傷狀態,需要透過治療緩解。緩解的方法也僅是單純的面對,受控的分心技術或協助建立過渡期的平靜,將更有助於哀傷工作的執行(Stroebe,1993)。
參考文獻:
Stroebe, M. (1993).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A review of the grief work hypothesis.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26(1),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