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移——如何像個職業運動員一樣移動體重(譯自Tread Athletics部落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日期:February 6, 2019,作者:Ben Brewster
已取得翻譯許可。分隔線下為正文。
神聖的翻譯許可~
原文網址:https://treadathletics.com/the-drift/
英文好的可以直接去看原文XD
分~~~~~~~~~~~~~~~隔線~~~~~~~~~~~~~~~~~~~~~~~~~~~~
這篇文章與這部影片關係密切,建議搭配影片服用。
老實說,我在高中與大學時,對於如何使用下半身投球沒啥頭緒。做為一個探索投球機制的初學者,投球機制對我來實在太複雜了,所以我索性半放棄的用簡單的滑步來投球。
情況還不錯,我只要簡單的蹲下、略微抬起前腳再立刻放下,不必擔心抬腿拖累投球動作的時機,或是拉扯身體前側導致開掉。
雖然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行得通,但那是因為我夠高、協調性夠好,並有條夠靈活的手臂。
我高中時以這種狀態投到87mph(笑死),並在大學提升到93mph,然後才意識到我有個叫後腳的東西。
我高中的投球機制算不上有“效率”,因為我還沒有學會如何移動體重或使用下半身。
我後來學會如何使用臀大肌與大腿後肌驅動自己向前,並將這些能量傳遞至動力鍊上。這很大程度上可說是個意外,就像我在這篇文章所說的,我試著模仿Fernando Rodney——看過他經典賽的表現後,我對滑步丟100mph的可能燃起了希望。而我的遠投表現在一天之內從330呎躍升至380呎(我遠投時也用滑步而不是用交叉步)。
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我的臀大肌與大腿後肌,但那是我在橫移跨步前身體所處的狀態所致,使我能真正運用到這些肌肉並透過質心來橫向傳遞這些能量。
Rodney將重量放在腳後跟上,並向本壘板傾斜,接下來利用臀大肌和大腿後肌開始驅動。而那最初的動作觸發了體重的移動——並且那最初的動作,對我來說就是一切。
接下來幾年我沒有想太多。我持續不懈的學習肩髖分離,並像Rodney那樣丟球。那時我的球速大約90~93mph在跑,極限是95mph,足以在選秀中被選中。被釋出後經過一些調整,均速穩定落在94~95mph,但仍不是我所期望的水準。
或許基因真的是限制我天花板的原因。難道那些球速隨便丟都超過90mph的隊友真的是更有天賦的運動員?
我拒絕相信這種想法,並繼續進行研究。
註解:我的意思並非是只要夠努力所有人都能丟超過90mph,但我擁有很多教不來的才能,像是肌肉快速收縮的能力、放鬆的肩膀、適合投擲的肌肉骨骼槓桿等等,所以我覺得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的潛力或許尚未完全開發。

突破

下一次突破發生在一次奇怪的實驗中。當時我嘗試從「後來知道是尺側副韌帶撕裂傷」的傷勢中復原。當時我被症狀困擾了好幾個月,保守治療與休息的效果也不明顯。核磁共振影像(MRI)顯示組織沒有問題,在第一次有給予組織負荷的超音波檢查中也是如此。在有給予組織負荷的超音波檢查中,儀器會將韌帶情況即時呈現在螢幕上,同時醫生會對手肘內側施加外翻力矩,當韌帶位移量不正常時便代表可能有撕裂傷。   
我指出在第一次檢查結果為陰性的檢查中,僅施加5磅的外翻力矩,恐怕遠低於投擲90mph速球時手肘承受的外翻力矩,並且那也不足以重現刺痛感。我知道我手肘一定有哪個地方出問題了,所以請求在會施加足夠負荷、複製我投球時疼痛的機構進行第二次超音波診斷。
為了檢查,我被要求先去丟球直到症狀重現。
我在平地投擲時,原本的球速始終為93mph左右,當時僅剩大約88mph。不意外的,手肘傳來刺痛。幾球後我要求上投手丘丟個5顆。健康時,我在丘上的球速會比平地快1~2mph,不過當時我已超過一年沒登板投球了。
我丟了幾顆:90~91mph。很好,我今天不管在平地還是丘上的球速都掉了4~5mph,不過也不意外。但我接下來決定嘗試一個在腦中構思已久的想法——在看過當時以超過100mph的極速,成為世界上最瘦弱而同時最具宰制力的投手,Tim Lincecum的投球後產生的想法。
那是我在自己的滑步投球中也注意到的東西——如果我在體重加載在後腿上、體重經由跨步遠離後腿前,預先將體重向前移動遠離投手板,上半身和手臂將獲得更快的速度。
如果我之後得接受手術或復健好幾個月,現在這幾球是我測試理論的寶貴機會。
我預計球速會落在90mph附近,或許最快會到91mph。初次嘗試這理論感覺很彆扭,而且與我的機制明顯不同步。尖銳的疼痛在每一次的投球中刺激著我的手臂。
94.6.
94.3
94.1
94.3
94.1
如果我不是在掉速4mph、整整一年來首次登上投手丘,而且投球還伴隨著刺痛的情況下,測速槍的數字會有多高???
當時我意識到「飄移」——Tim Lincecum投球機制如此有效率的關鍵之一,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秘密武器。
只是我不知道如何駕馭和傳授它。
雖然我當時仍花很多心思尋找重回100%健康的方法(容我省略細節,我的手肘現在很健康),但手肘手術後,我利用「飄移」在室內牛棚投球的球速坐落在出色的96~98mph,同時原本那種滑步投球的球速則精準落在他該在的數字:94~95mph。
Slide Step Mechanics我從高三到進職棒時都用這個滑步丟球。
Leg Lift Mechanics利用「飄移」去投擲時,球速始終都比原本的滑步機制快2~3mph。P. S.如果一球也沒接到或是左撇子這兩件事沒能使你注意到的話——我的投捕搭檔不是正職捕手XD
所以飄移到底是啥?要怎麼指導?有哪些球員有做出飄移?為什麼飄移有效?
讓我們深入探討我目前的想法以嘗試解釋飄移。

飄移(Drift)是甚麼?

飄移是我創造的一個詞彙,意為發生在抬腿期間時,質量最初的向前位移——這是在後腳主動驅動身體向前的階段之前,被動,但質心向前遠離投手板的位移。
即使多數高水準的投手都有做出這個初始前移,但這卻與傳統棒球教學中的「平衡」之論相悖,「平衡」的觀念強調在抬腿期間、質量線性移動離開後腳之前,要將體重盡量留在投手板正上方。
看看影片裡Nolan Ryan做的是哪種?
Nolan Ryan
Nolan Ryan抬腿時並沒有保持平衡——抬腿製造了讓質心遠離投手板的飄移。
有趣的是,這解釋了為何Ryan說他感覺腿抬的越高投起球來就越有力——因為抬腿誘發Ryan向前移動,而腿抬得越高,他便能在後腳下蹲前離開投手丘越遠。
我認為飄移在棒球圈中很少被討論有三個原因。
#1:大部分作出飄移的投手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做飄移
大多數時候,這些投手只是努力提升運動表現和加快節奏感,而他們的身體早就意識到在抬腿階段便移動體重投球將更有力道。同樣的,有些投手在準備期時(抬腿至最高點之前的階段)動作幅度便很大、很積極,使他們有更多的能量傳遞至接下來的投擲。
#2:平衡點教起來比較簡單
你可以找一群12歲的小朋友,有條理的教他們抬腿,然後下蹲,最後向前移動,而這要重複教學也很簡單。又或者你可以教這些12歲小朋友在抬腿時一邊前移,你將會因此度過一段艱苦的時光。除了運動能力最強的孩子外,其他小朋友將很難取得進展。保持平衡很簡單,而且這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那些容易在投球時失去平衡的小朋友創造出更容易再現與重複的投球機制。但一個保送率低的12歲小孩無法代表世界上最強的投手們的作法。
#3:從後方視角很難看出這種質心的位移
你知道的,電視轉播的影像總是從投手後方拍攝。開始擷取你最愛的大聯盟投手的側面影片吧,它將告訴你截然不同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影片。
平衡點雖然教起來很簡單,但這不是最有效率的投球方法。Source

有哪些飄移的範例

我將會介紹兩種不同風格的飄移。
旋轉和飄移——這種風格的飄移結合了背向本壘的旋轉以觸發向前的位移。這種類型的投手會在投手板前6~8英吋碰到動態平衡點。這種風格對我最有效。
全盛時期的Bartolo Colon球速達到100mph,看看他如何利用飄移碰到位在投手板前的動態平衡點。
Bartolo Colon
Roger Clemens極速超過100mph,使用這種具有背轉的機制啟動向前的位移。
Roger Clemens
Aroldis Chapman在抬腿時前移,讓下半身處於效率高的位置。
Aroldis Chapman
Tim Lincecum——全盛時期的他,擁有十分激進的質心位移的同時,所有投球機制的細節也都保持在正確的時機點上。
Tim Lincecum
Bruce Rondon同樣擁有超過100 mph的火球——他的動態平衡點位在投手丘前,讓質心可以順利被後腳迅速加速。
Bruce Rondon
直接飄移——這種風格的飄移幾乎不會混有背轉。這種風格的飄移仍然會在投手板前6~7英吋碰到動態平衡點。而不是將重心留在投手板正上方。
Jacob Degrom是一個極速超過100mph的球星。
Jacob DeGrom
Justin Verlander無須多做介紹。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在比賽中突破100mph。
Justin Verlander
Carson Fulmer 在Vanderbilt大學以5呎11吋的身高達到99mph的球速。他在抬腿時便移動體重,只是在後腳開始驅動跨步時會有一瞬間卡在後面(stay back)。
Carson Fulmer
Robert Stock球速超過100mph,並讓他在選秀落選後,於2018終於被選中。看看他如何在抬腿時移動體重,進行飄移。
Robert Stock
Gerrit Cole (這是高中的畫面), 在後腿驅動質心加速前積極的移動質心——等到可以有效率的使用能量時才進行髖外展。
Gerrit Cole
Aaron Sanchez,從轉播後方視角看起來像是只用手丟的選手,事實上非常優秀的藉由飄移將體重朝目標移動。當他擁有的後腳驅動量不大時,這個飄移幫助他有效運用後腳的能量。
Aaron Sanchez

我不知道該怎麼一個人判斷是否有做飄移,怎麼辦!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判斷一個選手是否做出飄移,在閱讀文章後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強迫那個選手在抬腿時停止投球,他有辦法暫停並維持當下的姿勢嗎?如果他有做出飄移,則這問題答案應該為否,並且會跌個狗吃屎,因為如果他可以暫停,代表他的質心仍然在後腳正上方。

如果你對投球機制感興趣,歡迎點這裡學習更完整的知識。

那滑步與快速投球呢?

即使你沒注意到有明顯的線性位移,很多投手仍然透過準備時站的更寬,使質心的起點位在投手板前方,藉此在滑步或小幅抬腿中保持了「飄移」。他們大多也透過讓前腳負擔較多體重,因此當他們抬起前腳的瞬間便已準備好向前位移。 一旦達到動態平衡的位置時,他們便進入「stay back」的狀態,等跨步開始加速,頭和上半身便被留在後臀後方。
Foltynewicz (一個球速超過三位數的投手),展示小幅抬腿中的飄移。
Mike Foltynewicz
Roy Oswalt,讓前腳負擔4~6成的體重,藉此幫助他在快速投球或是小幅抬腿中進行飄移/質心位移。
Roy Oswalt
這清單可以繼續擴增,不過我只會列到這裡。

飄移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以下是我對為何飄移有效最好的猜想。就像跑投時的線性動能增加會使球速極限提高(假設你可以將動能傳遞至球上),在一般投球時增加線性動能應該也可以提升球速的天花板。
該如何有效率的做到這件事?
試著用後腳蹲得非常低並且過程中不移動質心,然後瞬間橫移離開起點,這或許做得到,但非常費力。你也必須對抗一開始下蹲產生的垂直指向地面的動能,而且缺少更多相對於地面水平的動能。
飄移幾乎不花費任何能量,並且使你可以等到能用在更多水平分量時(一旦質心已經離開投手板),再進行膝屈、髖屈與外展以運用這些能量。
就像你要用屁股撞倒直接貼在你旁邊的人,或是撞倒6~8英尺外的人,後者增加的效率以及水平分力非常巨大,所以等到你感覺已經處在可以製造更多水平分力、具有效率的位置時,再使用你的後腿。
「等到你感覺已經處在可以製造更多水平分力、具有效率的位置時,再使用你的後腿。」

飄移對每個人都有效嗎?

理論上的話,是的。
等到質心離開投手板上方再使用你的後腳,將給你更多可以朝向目標使用的能量。
實務上的話,不是。
有些投手已經熟悉了建立在「抬腿時保持平衡」上的投球機制的時機與順序,所以他們嘗試在抬腿時前移可能會破壞動力鍊上所有動作細節的時機點。
這些問題發生在Andrew Owen身上,他來找我們的時候球速大約90~92mph ,被紅雀隊簽下時球速約94~96mph
我們在他第一次球速挑戰後,嘗試改變他體重移動的方式,結果破壞了他的動力鍊的細節時機以及導致錯誤的動作順序。我們沒有選擇繼續強迫改變他的動作,而是觀察哪些東西對他有效哪些沒有效,由他的身體引導出對他來說最好的結果。這不代表飄移的理論無效,但在這個案例上追求飄移並不值得,特別是當時如此接近春季,而他正在努力被簽下。
Andrew Owen Before/AfterAndrew新投球姿勢沒有明顯的飄移,不過這對他有效。
沒有飄移但球速超快的一個稀有案例是Nathan Eovaldi。他先是進入平衡狀態,然後下蹲,跨步,旋轉。請在宣稱這完全推翻我的理論之前,先了解他的狀況:
  1. 十分高大。
  2. 強壯、精悍、敏捷的巨人,以能深蹲500磅聞名。
  3. 用盡全力在丟。
  4. 前腳支撐效率高的扯蛋,代表他靠自己創造了非常多能量,並藉由高效的旋轉幾乎捕捉了全部的能量至動力鍊上。
Eovaldi沒有使用飄移,但他腿壯的跟樹幹一樣,而且後腳驅動非常積極,前腳支撐堪稱完美。
這例子只是表明在投球機制的領域中,很少有所謂「絕對」。即使飄移對於大部分投手可以帶來時速提升數英里的效益,也不代表飄移對於那些沒做到的投手,會是進步時絕對必要的因素,並且球速不會那麼容易進步,除非你能在加上飄移時保持正確的動作順序。

「平衡」完全沒用嗎?

如果目標是最大化球速,顯然世上最強的投手們大多都有做到飄移。雖然有部分人用「平衡」達到優秀的水平,但嚴格來講,從移動體重的角度來看,「平衡」不是最有效率的模式。
仍然有些大聯盟選手深信在投球抬腿時保持「平衡」十分有用,儘管這些人的球速不是很有水準(這些人多半只有90mph出頭,勉強摸到94~95mph),但我有甚麼資格對他們指指點點?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丟到90好幾mph才能到達他們需要的水平,並且我接受較緩慢的節奏以及抬腿時的平衡對於一些投手確實有幫助的事實。
但這是我教導那些求助於我、亟需增加球速的選手的首選嗎?否。

要怎麼教導/學習飄移?

我要承認我還不完全知道要怎麼可靠的教飄移。有些人理解的很快,有些則是花了很多時間或嘗試了很多次卻未真正學會。一部分掙扎的原因是,飄移很難在只用一點力的情況下練習與重複——飄移使身體處於的狀態迫使你必須非常積極的驅動跨步和帶動上半身,以免摔的狗吃屎。因為這樣,很難在只用三成力的狀態下進行飄移。
以下有些訓練/提示可以試試:
#1:「朝抬起的腿那側傾斜」
這是我最喜歡給練習飄移的選手的提示,因為這讓他們抬腿時不用顧慮太多,所有細節都跟原本一樣,只有一個不同——輕微的向目標傾斜!這句話會在不同的人身上展現不同的結果,所以如果有人搞砸的話我們會換一個提示。
這是用在我夥伴Kyle身上的其中一個主要訓練,看看下面影片的前後對比
Kyle Before/AfterKyle平地球速在六個禮拜從91mph提升到96mph。
值得注意的是,練習飄移帶來的速度提升經過了六週,才達到讓Kyle滿意的幅度。
#2:「在投手丘前方6英寸碰觸平衡點」
因為這個提示有助於建立一個易於重複與控制的抬腿感受(換句話說,不是無法控制的跌倒),所以我喜歡這個提示。這就像是用投手板前方的平衡點取代了投手板正上方的平衡點。Justin Verlander是一個完美的範例——如果他的投球機制去掉飄移,他將無法擁有現在的威力,或是維持比賽中如此猛烈的球速。
#3:「抬腿時讓質心保持在後腳內側」
換個角度思考,這可以幫助選手們學習移動體重,並且這可能是「勾住投手板為何可以達到一樣效果」的一個被忽略的原因——這促進選手抬腿時質心待在投手板前方。
Sandy Koufax以用釘鞋勾住投手板而聞名,這可能幫助他在抬腿以及後續的跨步驅動階段中移動體重。
#4:撤步投擲訓練
了解概念是一回事,實際學會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我們發現一個人嘗試在自己原本的投球動作中加入飄移可以有多束手無策,所以保持動態的動作是學習飄移最好的方法。一旦你開始意識到飄移這種位移後,走路投擲將成為個好工具,另一個更好的選項是撤步投擲訓練,這訓練強迫體重待在後腳的前方。
這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動態,並且可以輕鬆重複成千上萬次,相較於直接學習飄移容易多了。等到適應後,逐漸縮短後撤步的距離。

結論

「飄移」只是增加球速方法的一部份,——世上多數強投(不是全部)的一個共同特徵。我最恰當的估計飄移可以增加球速2~5mph,但就像跑投一樣,取決於你能否保持良好的節奏、維持動力鍊上動作的正確順序。如果節奏被破壞,有可能使球速略為下滑,所以記住,最好的實驗時機是休賽季,並使用像是測速槍讀數這類的客觀回饋去輔助突破自身極限。
我將「飄移」比喻成建構頂尖高效率投球機制時的錦上添花——如果你做不到肩髖分離、投球手準時就位、不用推的方式加速手臂、透過前腳支撐有效率的轉換能量等等,增加動能只會讓你的投球機制更加惡化。一旦這些機制重點到位了,你將有更高的可能從調整中獲益。
文章可以搭配下面的影片服用!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給我們發送電子郵件或是在twitter上找我求助。
一如往常的,感謝閱讀!
此文乃力圖激發你的潛力而寫,
Ben
Athletes or coaches interested in remote one-on-one or team programming? Reach out via this application form.
分~~~~~~~~~~~~~~~隔線~~~~~~~~~~~~~~~~~~~~~~~~~~~~
不計英文單字,中文字數來到近5500,有夠夭壽。
在下英文不怎麼樣,希望讀到這的人看得還開心,如有疑義或想糾正歡迎留言~英文好的推薦去看原文。之後我也會寫一篇個人對於這篇的心得、對飄移的想法與說明,這篇基於對作者的尊重,就不放入自己的見解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作者與專題觀看其他文章,並分享給自己的球迷、球員捧油,窩會很開心的喔: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K會員
26內容數
棒球、氣象、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排球訓練者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建議,有助於提高跳躍高度,包括動作模式、起跳機制和協調性等。
Thumbnail
在運動場上所學到的,是學校、補習班無法教你的,卻是在未來職場及各領域相當關鍵的能力。成績代表著一切嗎?多元能力培養,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喚醒12條「效能肌」,10秒提升跑、跳、踢、投、打、游 6大運動能力的循環式全身訓練 笹川大瑛.境好出版.2022/09.賴惠鈴譯. 推薦給: ❦ 有意提升自己運動"效能"的人! ❦在運動競技項目上需要跑 or 跳 or 踢 or 投 or 打 or 游 這6大運動能力的人! 有時候我覺
Thumbnail
昨天在河堤走路的時候突然想到:「我這樣每天走路將近一個小時,算不算一種能力?」 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我練習許多才藝都是靠著持之以恆的毅力最終練成,成為一種能力,一種輕而易舉而可以達到的某種精熟狀態。 這就比方說我可以很容易將籃球投進,不管是上籃或中距離,也可以很容易地將一首歌用吉他伴奏演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排球訓練者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建議,有助於提高跳躍高度,包括動作模式、起跳機制和協調性等。
Thumbnail
在運動場上所學到的,是學校、補習班無法教你的,卻是在未來職場及各領域相當關鍵的能力。成績代表著一切嗎?多元能力培養,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喚醒12條「效能肌」,10秒提升跑、跳、踢、投、打、游 6大運動能力的循環式全身訓練 笹川大瑛.境好出版.2022/09.賴惠鈴譯. 推薦給: ❦ 有意提升自己運動"效能"的人! ❦在運動競技項目上需要跑 or 跳 or 踢 or 投 or 打 or 游 這6大運動能力的人! 有時候我覺
Thumbnail
昨天在河堤走路的時候突然想到:「我這樣每天走路將近一個小時,算不算一種能力?」 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我練習許多才藝都是靠著持之以恆的毅力最終練成,成為一種能力,一種輕而易舉而可以達到的某種精熟狀態。 這就比方說我可以很容易將籃球投進,不管是上籃或中距離,也可以很容易地將一首歌用吉他伴奏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