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給我的身心挑戰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去年中秋節的四天連假,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挑戰,大家烤肉一團一團揪、月餅一盒一盒下肚,我則是勒緊褲頭,忍著進食慾望宅在家裡一連四天絕食抗議。抗議什麼?抗議那些關緊門窗仍鑽入鼻腔的烤肉香,抗議那些越發精良酥香可口的月餅不斷在社群媒體中瘋傳。「不要瞎掰好嗎?」我忍不住自己吐槽一番。

三年前,以及三年前以前的三十幾年,我大抵是一個胖子。有時候不禁問,這是為什麼呢?偶然憶起小時候去吃香雞城手扒雞,我爸都會把雞腿扒給我,而家裡隨時不乏一袋袋麵包放在桌上;加上夜市工作,常會有收攤後隨手買的宵夜入口;我也十分嗜甜,大包小包的零食不定時下肚,自己從不節制。這樣一想,倒也十分合理。

甜食的誘惑

甜食至今對我仍然有致命吸引力,到了商店,免不了去巧克力、餅乾與麵包區一帶尋覓,看看有什麼新產品,細細評比一番,那個價格不實惠、這個示意圖看起來很可口,我特別鍾愛草莓夾心與草莓果醬,但總有聲音在腦中阻止伸手,到頭來像是不斷在測試自己對誘惑的抵抗能耐。

以前國外有個減肥實境節目,用眼動儀紀錄胖子們的視覺,幾乎在他們本人都未有注意的情況下,會頻繁掃視環境中的各類食物與飲食店的招牌,深受其吸引。這也讓我想到,每每辦公室大家在發訂來的午餐(沒有我的),我總是湊去看看菜色,然後心中覺得還扛得住。

甜食帶來多巴胺的愉悅,快速滿足了充滿壓抑的慘澹童年,這大概是一個簡單的結構解。然而長年身為胖子,除了不討喜,大概直到大學時代,才響起健康警訊,出現要命的痛風,痛到完全無法下床行走,並被網路友人戲稱為「痛風王」,還用我的頭像創了一個名為痛風王的粉絲頁。

用飲食法改變人生

大學期間,以及進入職場,偶爾上了鏡頭或受訪被拍照,都會注意到自己的不上相;跟一群人合照時,一個龐然大物不協調地插在裡頭。雖然我喜歡攝影,但不喜歡被拍,若避不開就壓低頭,成為一種反射習慣。

肥胖除了造成痛風,也陸續出現各式各樣的毛病。印象深刻的是,兩年前在偏鄉車站,職場的護理師特地從市區段部(一個行政單位層級)搭四十分鐘的車趕來,就為了找我訪視,臉色沉重地細問各種病情;我當時驚訝:「哇,沒這麼嚴重吧?」就只是自述些病史,又不是正臥病在床,還大老遠跑來關懷,我也只能頻頻致歉說:「狀況真的都還好啦!」

差不多在那不久,我花大概一個月時間,就瘦了10公斤,花半年降到BMI綠色區間,從最高破百降到70幾,沒有什麼精巧的秘訣,靠的是斷食。

斷食的基本原理

斷食是什麼樣的概念?生理上,進食的次數愈頻繁,好比說習慣吃下午茶與宵夜,哪怕你只是吃塊小餅乾,那一天就會有五餐,這種情況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停不下來,讓血糖不斷在各處身體組織形成脂肪,長期下來會提升身體組織的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與血糖失調、導致慢性發炎、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問題。

僅當進食與進食中間,連續空腹時間足夠長,人體才會轉而讓脂肪釋出,用以穩定身體血糖與滿足各種組織所需能量。斷食的原理,就是拉長空腹時間才好讓前述作用發生,無關乎食物的量。它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有興趣者請自行網路搜尋宋晏仁醫師的影片。

兩年後的現在,斷食仍然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因為瘦身,也拓展了我的運動興趣,像是跑步、登山、健身房,這是過去從未認真觸及的事物,各有各的有趣挑戰,也投入許多熱情,形成新的生活與娛樂消遣。

食物情緒的難題

斷食很大程度影響我與食物間的關係,進食次數的大幅減少,改變了我對食物的情緒。我變得在生活各類任務中更看重它,追求飽足的、美味的,但在品嚐上又非常粗糙,難以細膩感受;對食物的品嚐若要細膩,就要有耐心與舒適的心境,緩慢而專注,去感受口腔味覺、鼻後嗅覺、質地觸感、咀嚼的聲音、視覺的期待,而往往在較長斷食結束後的進食,我做不到這點。

前陣子跟朋友去吃飯,因為有期間限定項目,是滿期待的一次用餐,但因為店家疏失加上我失誤,導致手上的限定食物整個滑落地面,片刻還能冷靜拍照記錄自己的蠢樣,但隨後情緒升高,久久難以平息;我默默清理完畢,然後告訴朋友我獨自再到其他地方用餐。

當時我感覺非常生氣,不過理智上還沒有尋到出口、一個清晰的:「生什麼氣?對誰生氣?為什麼這麼生氣?」的答案。後來朋友告訴我,當時我的表情實在讓他嚇到。幾乎到現在,我才明白,斷食徹底改變了我對食物的情緒,這是我現在面對的難題。

態度的彈性與覺察

對食物感受性有所改變以外,斷食對我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對人際態度的改觀。朋友曾說,我以前可是憤世嫉俗得灑脫,不在乎什麼人情世故,現在變得圓滑唯諾,像換個人似的。

我不確定別人是否對我另眼相待,但我確實不斷調整自己的互動方式,更融入他人、更積極主動一點;這背後或許是覺得:「變瘦了,大家可能更願意聽我說話。」我隱約覺得,胖子說話就是會被扣那麼一點分、不被公平欣賞。但我沒調整我的個性,我還是保有內向木訥,也不覺得對此厭惡或自卑,畢竟閱歷多了,就會發現個性的或好或壞並不在這裡,而我也拉開了自己的彈性,適應更多社交需求。

斷食帶來這些轉變與維持,深刻體察得到,也讓我更認識自己;腦袋的日常能量,從葡萄糖轉為酮體,並與偶爾發作的飢餓或美食誘惑對抗(它容易使我分心)。我也不時需要評估自己的身心狀態,好比是否承受得住激烈長跑或重訓、專注記憶與閱讀,又或者,它會不會干擾需要來自創造力的寫作、需要感受力的音樂與藝術視覺體驗。

這些時日,勒緊褲頭面對生活,一切都是這麼個人化又有趣,那麼多挑戰與變化在眼前發生;仔細想想,我還真頗有能耐的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仲書的放鴿子
3會員
26內容數
劉仲書的放鴿子的其他內容
2024/09/10
崇德=和仁間因公路土石流淹沒至鐵路路線上,造成崇德=和仁間雙線不通,台北往花蓮方向行駛至和仁站,花蓮往台北方向暫時停開。
Thumbnail
2024/09/10
崇德=和仁間因公路土石流淹沒至鐵路路線上,造成崇德=和仁間雙線不通,台北往花蓮方向行駛至和仁站,花蓮往台北方向暫時停開。
Thumbnail
2024/05/23
這篇評論是以本公司同仁為閱讀對象,故不對專業概念多作說明。
Thumbnail
2024/05/23
這篇評論是以本公司同仁為閱讀對象,故不對專業概念多作說明。
Thumbnail
2023/09/02
我覺得在咖啡裡面,更像是一種「近似」。
Thumbnail
2023/09/02
我覺得在咖啡裡面,更像是一種「近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首先間歇性斷食,在這幾年已經較為人知,也已經蠻多人開始嘗試並執行,但是最困難的就是持之以恆,而我從2021年2月底開始漸進式執行,到現在2023年4月7號,第一次做完整的健康檢查,讓醫生有為之一亮的驚嘆!簡單來說BMI從24.5下降到19.4,體脂肪更是從可怕的22降到13
Thumbnail
首先間歇性斷食,在這幾年已經較為人知,也已經蠻多人開始嘗試並執行,但是最困難的就是持之以恆,而我從2021年2月底開始漸進式執行,到現在2023年4月7號,第一次做完整的健康檢查,讓醫生有為之一亮的驚嘆!簡單來說BMI從24.5下降到19.4,體脂肪更是從可怕的22降到13
Thumbnail
去年中秋節的四天連假,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挑戰,大家烤肉一團一團揪、月餅一盒一盒下肚,我則是勒緊褲頭,忍著進食慾望宅在家裡一連四天絕食抗議。抗議什麼?抗議那些關緊門窗仍鑽入鼻腔的烤肉香,抗議那些越發精良酥香可口的月餅不斷在社群媒體中瘋傳。
Thumbnail
去年中秋節的四天連假,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挑戰,大家烤肉一團一團揪、月餅一盒一盒下肚,我則是勒緊褲頭,忍著進食慾望宅在家裡一連四天絕食抗議。抗議什麼?抗議那些關緊門窗仍鑽入鼻腔的烤肉香,抗議那些越發精良酥香可口的月餅不斷在社群媒體中瘋傳。
Thumbnail
當椰子油好不容易被我全吞完之後,我從生酮飲食改成低醣飲食。 會有強烈的不喜歡、不適合的感受,引發出不願意、不能夠的行為 隨時會產生「我為什麼要這麼虐待自己」產生退回原本生活模式的衝動。
Thumbnail
當椰子油好不容易被我全吞完之後,我從生酮飲食改成低醣飲食。 會有強烈的不喜歡、不適合的感受,引發出不願意、不能夠的行為 隨時會產生「我為什麼要這麼虐待自己」產生退回原本生活模式的衝動。
Thumbnail
這1-2年來因為身邊朋友常常問我有關於減肥的看法,感謝他們給我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所以我會把它分成「實踐篇」與「心靈層面」篇。 如果對於心靈層面的解釋覺得太過於抽象, 那麼或許實踐篇對你是會比較有實質上的幫助,
Thumbnail
這1-2年來因為身邊朋友常常問我有關於減肥的看法,感謝他們給我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所以我會把它分成「實踐篇」與「心靈層面」篇。 如果對於心靈層面的解釋覺得太過於抽象, 那麼或許實踐篇對你是會比較有實質上的幫助,
Thumbnail
原先開始這個專題,是希望藉由分享順便激勵自己,也想過沒多久以後我就會因為嘴饞放棄,再次沒有想到的就是,我居然可以走那麼遠,轉眼春天都來了。 這篇文章也許沒有什麼厲害的飲食方式可以跟大家分享,可一路走到現在的心情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Thumbnail
原先開始這個專題,是希望藉由分享順便激勵自己,也想過沒多久以後我就會因為嘴饞放棄,再次沒有想到的就是,我居然可以走那麼遠,轉眼春天都來了。 這篇文章也許沒有什麼厲害的飲食方式可以跟大家分享,可一路走到現在的心情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Thumbnail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管好自己的嘴巴!』,餐餐七分飽,在搭配運動,我想慢慢會有成果的。
Thumbnail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管好自己的嘴巴!』,餐餐七分飽,在搭配運動,我想慢慢會有成果的。
Thumbnail
我最後一次看見我的鎖骨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體弱多病,家人費了很多心力幫我吃中藥進補、煮很多好吃的菜,讓我的健康狀況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但我也就此開啟了橫向發展的人生...... 減肥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課題,對我的家人來說則是飯桌上少不了的話題。小到吃餅乾大到吃年夜飯,我手上拿著的食物,都逃
Thumbnail
我最後一次看見我的鎖骨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體弱多病,家人費了很多心力幫我吃中藥進補、煮很多好吃的菜,讓我的健康狀況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但我也就此開啟了橫向發展的人生...... 減肥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課題,對我的家人來說則是飯桌上少不了的話題。小到吃餅乾大到吃年夜飯,我手上拿著的食物,都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