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You Turn

Get Unlock, Discover Your Direction, and Design Your Dream Career


作者:艾希莉·史塔爾

除非有離岸的勇氣,否則無法發現新的海洋





Content 用三段句子敘述這本書的內容

  • 找出自己的核心本質,發掘核心本質,掌握自己的主要和次要核心動機。
  • 用很多可以數字化或具體化的量表,來衡量出自己本質、動機、障礙、價值觀、興趣及動力。
  • 不要忽略任何碰到的人和機會,隨時準備好一段電梯演講,當有機會浮現時可以馬上介紹你自己。


我們會害怕面對真實自我所帶來的脆弱感,結果變得一點都不像自己。這對職涯是有害的。

Change 這本書帶來三個心態改變

  • 許多自己以為是習以為常或是輕而易舉的事,其實很大部分是根植於天生的能力,所以會覺得他人可能也是如此,但其實不然,不要認為別人應該有這個背景知識或是覺得自己好像沒有突出之處。
  • 自己擅長的事情跟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兩回事,如果自己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究竟擅長什麼,只是一昧地在自己的喜好內從事工作,那麼只會一直碰壁。細細找出讓自己焦慮或是偏離感的因素,找到自己不可退讓的核心價值觀,視之為工作的北極星,而非自己心中覺得夢寐以求的原則,有可能是這個與自己衝突的原則在持續灼傷著自己的身心靈。
  • 可以有企圖心但不要對於所有結果患得患失,畢竟很多事情的結果不是只因你展現的努力能夠決定,太過執著會讓人過度期待一些甚至不確定是真的東西。
信念兼具創造和毀滅的力量。人類擁有令人驚嘆的能力,能為生命中任何經驗創造某種意義,不是使其失去自信心,就是拯救人生。

Quotes 我最喜歡的三句話

  • 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幸福會有這種內在上限:

1. 自覺根本上有缺陷或不夠好。

2. 如果他們成功了,害怕不忠或被拋棄。

3. 相信越是成功只會帶來越多的負擔。

4. 害怕自己太出風頭,讓別人感覺不好。

  • 不論是什麼阻止你去做想做的事,都只是你長久以來一直抱持的錯誤信念或思維,正是這些信念阻礙了你的本性。它們通常來自對你造成影響的記憶或經驗。畢竟,創傷不見得一定有大事發生在你身上—而是跟你如何理解它、以及你決定相信什麼有關。
  • 有沒有什麼事業成功的人激勵著你?最重要的是,不要只是看重他們的地位,而是注意他們有什麼特質打動了你。通常,這些特質正是你想要體現在自己身上的。
你得有一定程度的勇氣,才能承認某件是爛透了,而且對你行不通。

Conclusion 總結與想法

一直以來,筆者我都是抱持著一個要達成自己設下的目標硬著頭皮往前衝,拿自己跟其他同齡人比,覺得自己不會比較差,只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就能夠達成目標,卻忘記去檢視自己究竟適不適合這份目標,或是只是要給一個交代,給出選擇下的結果,不論是自己的選擇或是父母持續投入在我身上的這個選擇,或其他人覺得我應該繼續前進的這個選擇。但或許本不適合?又或許該轉變我對這份目標或是這些抉擇的心態,去找尋出究竟是為了什麼,更深層的需求才去選擇這個目標,當在追求時已經變了調,是否還需要繼續地咬著出血的下唇努力,而在這些更深層的需求中又有多少是因為對於自己的不自信以及不安全感的驅使下的因素去干擾,我以前從來沒有好好地審視過我自己到底是一個核心本質的人。

這本書提供一些量表,以及讓讀者試著去記錄自己的感覺,如快樂日誌,在搭配作者本身的經歷,不免有雞湯感,但如果把它當成一本工具書,藉由這些評量來協助自己做下一步甚至下下步的決定。或許所有外在事物會持續的改變,但根深蒂固的自我,即一個本質具備什麼樣技能的人,總是在那裏等著去撥開,當願意好好審視自我後才能夠好好生存在這個社會中,也能夠更明確知道哪些場合哪些機會不屬於自己,強求別人碗內的粥,總是燙的,不如放寬心讓自己好好地耕耘自己該有的領域,慢慢地煲尚在燉的Dream。

每一個選擇或是轉角不是一個restart鍵,你以前所栽下的心力,總是跟著你的,如果真的囿於現況不如就好好的享受自己這囹圄內的生活,枷鎖不會是這環境給你加諸的,是自己。

用製造問題的同一思維去解決問題,是行不通的

Extra thoughts 額外思考

  1. 你的核心本質是指你帶入的能量,而核心技能則是你在工作中最擅長、最能充分運用的技能。十大核心技能為語言、創新、建造、科技、動力、服務、審美、協調、分析和數字。
  2. 仔細審視孩提時期對你影響重大的對話→感受使你心碎的信念→原諒自己接受這種現實的有限解釋,用新的、有用的而且真實的事物提升你的想法→形成新的說法→實現你的新說法。幸福不是來自達成目標,而是來自我們朝著「抱負」前進。
  3. 從現在就開始深耕,不要等到需要幫助時才與人交流,這是最糟糕的。讓拓展人脈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每天都與人對話,將之視為人生中持續不斷的旅程,不一定要如我們想像的那麼重大。
  4. 當你真正學會與自己的身體連結,融入讓你感覺良好的事物時,你就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當你所做之事讓身體感覺良好時,你的目標往往就在眼前,要不就是離你不遠矣。
  5. 強烈推薦去做每個章節後的實際應用評估,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是誰,例如了解
    核心動機:
    (1)人生意義: 所做之事符合自己的精神目標
    (2) 最佳健康狀態: 所做之事支持你的身體健康或體能狀態
    (3) 時間管理: 能夠給予你時間自由或彈性的工作
    (4) 影響力: 所做之事能改變世界、產生影響
    (5) 知名度: 所做之事為你帶來聲望或受到他人認可
    (6) 成就感: 所做之事能帶給你圓滿達成的感覺
    (7) 培訓機會: 能提供成長、學習和擴展的工作
    (8) 怡然自得: 讓你感到自在的工作,也就是說能幫助你避免羞愧感、恐懼、失 敗、焦慮以及身體或情感上的痛苦
    (9) 開銷: 能夠讓你賺錢、也能存錢的工作
    (10) 自我表達: 能夠讓你自由表達情緒和想法的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但丁快書漫想
15會員
60內容數
分享書中所思所想,希望能夠帶給讀者不同角度的看書視角,書作為一個載體不應該是在閱覽後乘載著灰塵,更應該可以作為串連起讀者傳遞共鳴感的故事,期許能夠一起成長一起思考將所思所感落實在生活中,培養閱讀心態也打磨處事心態。
但丁快書漫想的其他內容
2024/02/04
這本書揭示了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挑戰了過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分享了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重塑旅程。這本書討論了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等,透露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和觀點。
Thumbnail
2024/02/04
這本書揭示了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挑戰了過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分享了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重塑旅程。這本書討論了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等,透露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和觀點。
Thumbnail
2024/01/07
去年更深深感受到撰寫書評可以帶給我許多想法,更與當時的心理狀態互相印證,就讀書這塊我給自己打個8分,期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至於讀書的期許,希望我不要當一個喜新厭舊的書籍渣男,先完成之前想讀完的書,再開始閱讀新的書籍!
Thumbnail
2024/01/07
去年更深深感受到撰寫書評可以帶給我許多想法,更與當時的心理狀態互相印證,就讀書這塊我給自己打個8分,期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至於讀書的期許,希望我不要當一個喜新厭舊的書籍渣男,先完成之前想讀完的書,再開始閱讀新的書籍!
Thumbnail
2024/01/02
讀完一本文學作品後,常常會在心頭湧起一股情感,這種情感切實地體現在我皮膚的紋理上,彷彿每一段文字的書寫都能觸及我的內心,就像我寫完一篇段落後的感受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寫作感受,或許在下一刻就消失無踪,或許會重新湧現,但在那一刻,整本書中的時間彷彿凝固在最後一頁,而後面的空白則延伸到我未來的時空中。
Thumbnail
2024/01/02
讀完一本文學作品後,常常會在心頭湧起一股情感,這種情感切實地體現在我皮膚的紋理上,彷彿每一段文字的書寫都能觸及我的內心,就像我寫完一篇段落後的感受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寫作感受,或許在下一刻就消失無踪,或許會重新湧現,但在那一刻,整本書中的時間彷彿凝固在最後一頁,而後面的空白則延伸到我未來的時空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出於恐懼,人們往往會停止嘗試、或根本不願冒險。事實上,人們選擇相信各種限制,讓自己保持低調。歡迎來到你的舒適區,你的限制信念會設法讓你困在其中,哪兒也去不了。
Thumbnail
出於恐懼,人們往往會停止嘗試、或根本不願冒險。事實上,人們選擇相信各種限制,讓自己保持低調。歡迎來到你的舒適區,你的限制信念會設法讓你困在其中,哪兒也去不了。
Thumbnail
人一生的成就,無法超越自己的信念 一個人活得是否快樂、舒坦,取決於你的思想,而長期的思想就會累積成信念,成為你的行動準則,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就是那些會阻礙我們發展、行動的信念,進而限制我們去做某些選擇。
Thumbnail
人一生的成就,無法超越自己的信念 一個人活得是否快樂、舒坦,取決於你的思想,而長期的思想就會累積成信念,成為你的行動準則,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就是那些會阻礙我們發展、行動的信念,進而限制我們去做某些選擇。
Thumbnail
我想要我的餘生,不討好任何人,不再與任何人比較,不羨慕他人,能夠徹底的愛自己,有獨立的自信與能力,對世界有過真實的貢獻,能傳播愛給需要的人,真心愛過人,也真心被愛過,能治癒人,也被治癒,真實的活著。
Thumbnail
我想要我的餘生,不討好任何人,不再與任何人比較,不羨慕他人,能夠徹底的愛自己,有獨立的自信與能力,對世界有過真實的貢獻,能傳播愛給需要的人,真心愛過人,也真心被愛過,能治癒人,也被治癒,真實的活著。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比較清楚知道自己真實的樣貌,並且能夠如實接納真實的自己,在面對新的人生或職涯角色的衝擊時,是否比較能夠穩住自己、保有韌性及力量去迎接挑戰呢?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比較清楚知道自己真實的樣貌,並且能夠如實接納真實的自己,在面對新的人生或職涯角色的衝擊時,是否比較能夠穩住自己、保有韌性及力量去迎接挑戰呢?
Thumbnail
「除非有離岸的勇氣,否則無法發現新的海洋」 每一個選擇或是轉角不是一個restart鍵,你以前所栽下的心力,總是跟著你的,如果真的囿於現況不如就好好的享受自己這囹圄內的生活,枷鎖不會是這環境給你加諸的,是自己。
Thumbnail
「除非有離岸的勇氣,否則無法發現新的海洋」 每一個選擇或是轉角不是一個restart鍵,你以前所栽下的心力,總是跟著你的,如果真的囿於現況不如就好好的享受自己這囹圄內的生活,枷鎖不會是這環境給你加諸的,是自己。
Thumbnail
關於工作的選擇, 我自己一直都是走“追隨熱情” 的路線, 我相信這是比“穩定”、”名聲好”、”未來發展好”、”薪水高於市場”這些考量更能發展出長遠職涯的思考方式。因此,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 我覺得很好奇, 為什麼叫人別做熱愛的事呢?
Thumbnail
關於工作的選擇, 我自己一直都是走“追隨熱情” 的路線, 我相信這是比“穩定”、”名聲好”、”未來發展好”、”薪水高於市場”這些考量更能發展出長遠職涯的思考方式。因此,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 我覺得很好奇, 為什麼叫人別做熱愛的事呢?
Thumbnail
一事無成讓人忘了曾有的理想與期待,變得退縮麻木,生活漫無目標,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Thumbnail
一事無成讓人忘了曾有的理想與期待,變得退縮麻木,生活漫無目標,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Thumbnail
#68《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覺得自己被工作所困嗎?如果你點進來是想看這本書,大概也是因為職涯上有些迷惘,這本書提供了一些探索自己是否適合眼前工作的方法跟建議,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迷惘的話,非常推薦你看看這篇喔!
Thumbnail
#68《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覺得自己被工作所困嗎?如果你點進來是想看這本書,大概也是因為職涯上有些迷惘,這本書提供了一些探索自己是否適合眼前工作的方法跟建議,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迷惘的話,非常推薦你看看這篇喔!
Thumbnail
一旦這個法則開始全力運轉,你會發現自己在尋求的東西也正在尋找你 我所做的事,不是憑著自己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Thumbnail
一旦這個法則開始全力運轉,你會發現自己在尋求的東西也正在尋找你 我所做的事,不是憑著自己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Thumbnail
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更可以為今天所分享的斜槓青年-實踐版第二集做一個開頭。 不可否認,在我們壓力大時、遇到挫折時,能夠讓我們堅持過去的事自己的信念;但同時這也可能會是使我們的信念從此一蹶不振的關鍵。 這時只要對自己說:「沒關係,重新來過就好。」 重建信念的關鍵......
Thumbnail
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更可以為今天所分享的斜槓青年-實踐版第二集做一個開頭。 不可否認,在我們壓力大時、遇到挫折時,能夠讓我們堅持過去的事自己的信念;但同時這也可能會是使我們的信念從此一蹶不振的關鍵。 這時只要對自己說:「沒關係,重新來過就好。」 重建信念的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