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盤點、回顧;3步驟讓你有效判斷做出決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朋友C最近為母親的身體狀況,苦惱不已。她要上班,還要照顧年邁的母親,有點心力交瘁。跟兄弟姊妹討論著,要不要申請外籍看護到家裡,還是要她離開職場全心來照顧。她說兄弟姊妹吵了很久,各有看法,難有共識。

我請她先問看護的相關資訊,比如外籍看護一個月多少錢?家裡有得住嗎?可以跟政府申請日間長照嗎?先把相關資訊都問清楚,再來評估要怎麼做!

鄰居W事業上小有成就,想去唸研究所,心裡已經選定學校科系,卻又猶豫不決。他擔心工作太忙無法應付學業,教授要求很高,論文寫不出來,眼看著報名截止日逼近,他越發焦慮。

我幫他看報名簡章,僅需書面審查及面試。建議他先準備資料送審,等面試時,再一併把所有問題跟教授提問討論。到時候如果真的錄取了,再決定要不要念也不遲。

raw-image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我們常說旁觀者清,因為人在焦慮的時候,就越引發大腦杏仁核活躍,越無法冷靜思考。

如何讓主導理智、邏輯思考的前額葉可以發揮功用呢?

首先要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可能是緊張、焦慮、生氣,先停下來深呼吸~用鼻子自然吸氣4秒鐘,接著憋氣7秒,最後吐氣8秒。感受到自己的情緒,看見它,允許並接納它。

接下來要怎麼樣做,可以有效率的處理事情呢?提供方法給大家參考。

如何有效判斷做出決定

1.收集資訊,確認可控部分。

通常是因為所知道的資訊太少,所以難以決定。

比如想請外籍看護,問了費用加上供吃住,會有困難。那就往日間居家照護,或者日照中心去收集相關資料。資料收集齊全,再提出來討論,可以省去很多猜測跟爭執的時間。

想再進修,就確認各校招生簡章,要不要筆試?需要什麼資料?時間來得及嗎?準備有沒有困難?可以先去考試,但是否錄取,不是你能決定的。

先收集所有的資訊和訊息,對事情的每個面向、每個選擇,都有全面的、完整的了解,這樣不管走哪條路,至少心裡都有底。

2.盤點資源,審慎評估。

接下來就是比對自己或相關人員的資源,時間能不能配合?是否有其他人力可以支援?費用能否負擔?是否符合效益?有配套方案或備案嗎?最壞的情況是什麼?能接受嗎?

這部分在於確認,是否可以真正落地執行,而不是流於空想。或想得很美好,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不得不中途放棄。這都不是我們想見的結果。

所以要想像,這條路走下去會遇到什麼困難,可以解決嗎?不行了話可以怎麼變通呢?還是要改走另一條路呢?哪條路對大家來說,是可以比較有共識的呢?

3.回顧初衷。

最後回來問問自己的初衷,做或不做,會不會後悔呢?心裡真正在意跟想要的是什麼呢?也可以讓自己站在高處,重新再一次看待這件事。就像在看電影一樣,走到這情節,可以往哪裡發展?怎樣的結果是自己比較可以接受的呢?

真正想要的是陪伴,還是健康安全比較重要呢?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被社會道德規範給綁架。真正順著自己的心走,從愛出發,路才會走得長遠。

講到這裡,我突然想起金城武多年前所拍的廣告。

世界,越快;心,則慢。

當心慢下來,就能有不一樣的看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5會員
29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5/04/27
返鄉雲林東勢,一段尋根與告別的旅程。兒時記憶中的舊家、巷弄與人物,在時光流逝中產生變化,卻也意外地促成內心與過去的和解。一場溫馨的講座,以及熱心助人的師生,更增添了旅程的溫暖與感動。
Thumbnail
2025/04/27
返鄉雲林東勢,一段尋根與告別的旅程。兒時記憶中的舊家、巷弄與人物,在時光流逝中產生變化,卻也意外地促成內心與過去的和解。一場溫馨的講座,以及熱心助人的師生,更增添了旅程的溫暖與感動。
Thumbnail
2025/04/22
邁入中年的女性,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時,是否曾感到迷惘?這篇文章探討中年女性在家庭、工作與自我之間的掙扎與轉變,鼓勵她們重新探索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2
邁入中年的女性,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時,是否曾感到迷惘?這篇文章探討中年女性在家庭、工作與自我之間的掙扎與轉變,鼓勵她們重新探索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1
探討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並提出父母應學習放手、信任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更緊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文章以比爾蓋茨的童年故事作引,闡述諮商師建議父母「放棄」,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4/21
探討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並提出父母應學習放手、信任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更緊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文章以比爾蓋茨的童年故事作引,闡述諮商師建議父母「放棄」,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Thumbnail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Thumbnail
前言:讓心重生的三個階段 不安、恐懼的階段-->學習與成長的階段-->人生新的階段 化困難為機會的七種方法: 讓內心找回平靜的方法 昂首闊步再次向前走的方法 找出對策解決現有問題的方法 知曉你內心真正所求的方法 從內心調整身體異常的方法 協助朋友或家人,從心理上為他們加油 用自己的力量選擇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前言:讓心重生的三個階段 不安、恐懼的階段-->學習與成長的階段-->人生新的階段 化困難為機會的七種方法: 讓內心找回平靜的方法 昂首闊步再次向前走的方法 找出對策解決現有問題的方法 知曉你內心真正所求的方法 從內心調整身體異常的方法 協助朋友或家人,從心理上為他們加油 用自己的力量選擇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周末,和孩子在家看電影、世足賽,跟朋友去吃飯聊天,放空耍廢了兩天。 短暫的逃避,的確讓人感到愉悅,有活在當下的感覺。 可禮拜一一早起床,著裝準備上班,想到這周有課要備、有書要讀、有案子要寫、有進度要追....所有壓力一擁而上,心裡的慌亂害怕,讓人更不知所措。
Thumbnail
周末,和孩子在家看電影、世足賽,跟朋友去吃飯聊天,放空耍廢了兩天。 短暫的逃避,的確讓人感到愉悅,有活在當下的感覺。 可禮拜一一早起床,著裝準備上班,想到這周有課要備、有書要讀、有案子要寫、有進度要追....所有壓力一擁而上,心裡的慌亂害怕,讓人更不知所措。
Thumbnail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我們常說旁觀者清,因為人在焦慮的時候,就越引發大腦杏仁核活躍,越無法冷靜思考。 如何讓主導理智、邏輯思考的前額葉可以發揮功用呢?
Thumbnail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我們常說旁觀者清,因為人在焦慮的時候,就越引發大腦杏仁核活躍,越無法冷靜思考。 如何讓主導理智、邏輯思考的前額葉可以發揮功用呢?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我知道我有仔細的情緒,隨時覺察,隨時提醒,可以有些改善的方法,不讓它肆無忌憚地無限漫延(那是以前,沒覺察到的時候,會讓它帶著走,仔細更仔細到沒完沒了)。   仔細沒有不好,但對A事太仔細,會擠壓到做B事和其他事情的精力和時間;做多了不必要的太仔細,會太耗費自己的心力,忽略了自己的休息和其他事情,這是
Thumbnail
我知道我有仔細的情緒,隨時覺察,隨時提醒,可以有些改善的方法,不讓它肆無忌憚地無限漫延(那是以前,沒覺察到的時候,會讓它帶著走,仔細更仔細到沒完沒了)。   仔細沒有不好,但對A事太仔細,會擠壓到做B事和其他事情的精力和時間;做多了不必要的太仔細,會太耗費自己的心力,忽略了自己的休息和其他事情,這是
Thumbnail
日期:8/1(日)19:30-21:30 主題:自我覺察與壓力調適 講師:吳柏昆 諮商心理師 筆記內的摘要: 照顧別人的你,更要好好照顧自己。 老師分為兩個部份來分享: 1. 自我覺察:看見自己的狀態和需要 2. 增加韌力  老師帶我們進入一段身體掃描的部分,這時間好像有超過20分鐘吧!我總覺得
Thumbnail
日期:8/1(日)19:30-21:30 主題:自我覺察與壓力調適 講師:吳柏昆 諮商心理師 筆記內的摘要: 照顧別人的你,更要好好照顧自己。 老師分為兩個部份來分享: 1. 自我覺察:看見自己的狀態和需要 2. 增加韌力  老師帶我們進入一段身體掃描的部分,這時間好像有超過20分鐘吧!我總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