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哲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一直以為,攀岩是個誠實面對自己軟弱與恐懼的運動。 我常常動不動就想放棄,懼怕失去控制,怕動作做不到,怕力氣不夠大,怕握手力持久度不夠,怕這怕那,反正先叫伴侶收繩子就對了。因為這些行為,讓我覺察自己面對未知時習慣性的思維及行動。攀岩讓我我觀察到自己內心的弱點在哪裏,覺察到後,就有機會慢慢去克服我的膽小及習慣性恐懼。

男友的朋友來拜訪,跟我們一起去攀岩。她有三年攀岩經驗,但是我看到她,挑最簡單的路線爬,本來說暖身沒關係,但看她攀岩,明顯完全不會讀路線(手該擺哪,腳該擺哪)。牆上每個握手點,踏腳點,她通通摸一遍。明明眼睛可以看出那些點適合手握(初級的握手點都很好握,往內凹或是長得像個把手),哪些不太適合(踏腳點用手握會不太穩,要到難度高一點的路線才會出現這種岩點讓人握,但給腳踩就像踩在一顆石頭上很穩),不管岩點長得對手掌友不友善,她全部都試握看看。踏腳也是,每個都踏踏看,不用腳尖,整隻腳踏上去。我暗暗驚訝:三年的攀岩經驗,怎麼跟第一星期上牆差不多? 她也不算完全初學啦。看得出來手握得還蠻用力的。不過一看就知道身體重心沒有往下沉,所以手得握很用力,胳臂也得使勁,才有安穩的感覺,是個很費力的攀岩方式。比較不費力的攀岩方式就是所有重量放在兩個腳尖,類似像在平地上掂腳尖一樣,雙手不扶牆也可站著。

也不是說她這個攀岩方法不行啦,只是如果分不出哪個點是給手握的,這樣要進步很困難。簡單的路線握手點很好握,是讓人習慣用腳使力往上爬的動作機制(左右腳交互移動,同時重心也必須在左腳離牆前往右移,右腳離牆前往左移,等等)。當這個動作機制做得很順的話,通常只要手抓穩了,雙腳就可很輕鬆往上移動。初學者有時花幾個月,當然也可能花幾年的時間去意識到,攀岩是儘量用下半身使力,雙手是穩住不要掉下去,但不是用手臂引體向上的運動(當然到高難度的路線就不一定了啦,但是能用腳使力的部分還是應該用腳,因為下半身肌肉力氣跟耐力都比上半身強多了,只有非得用臂力爬的步驟才用一下,但整體來說每個動作要想辦法用最省力的方式往上移動)。我也是碰過有男生上半身力氣很大,用引體向上的爬法也可爬到頂,所以也學不太會以腳支撐身體大部分的重量。但是男生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努力的嘗試不同路線,女生的話如果不學會省力的話一下就累了,沒力繼續了。

我本來很樂意跟她分享一些較省力的小撇步,可是她一下牆,很臭屁的說:好簡單啊,一點困難都沒有。我一點都不怕(明明手腳都很抖)。厄,聽她這麼說,我想給她的建議硬是吞回肚子去。 她從事攀岩運動也好幾年了,完全不願意學習一些技巧,以及嘗試稍難一階的路線,同時不斷吹噓自己毫無恐懼,我才理解到,原來還是有人可以在從事這項自我探索的運動,選擇躲避自我,拒絕面對真實的自己。如果一個人永遠只爬易如階梯的路線,她就永遠不會觸動到內心恐懼的那一面,我當下感到無言,只是覺得可惜。

我不是想批評一個人學習一項活動進度快還是慢,只是當一個人言語跟身體語言及行為很不一致,我接收到很矛盾的訊息時感到很迷惑,進而感到對這個人不信任,因為我分不出來這個人是在欺騙我還是在自欺欺人,這個大概是我自己該克服的心理問題。

我想,可以明顯看得出朋友肢體語言跟她口語表達的訊息是有衝突的,代表攀岩牆還是誠實的吧。就算一個人自己不願意誠實去面對自己,牆壁還真是把一個人的弱點給顯現出來的。

是說,我也真的是很雞婆,別人爬得好不好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想是幾年前,大家都初學的時候,我以為可以跟她一起進步,一起討論攀岩技巧,一起外出到戶外攀岩的。她常常會傳攀岩的Youtube 影片給我,讓我誤以為她對攀岩很有興趣。現在看來,我們好像不太適合一起出遊。是這樣的:通常在戶外變化性比室內多太多了,所以在戶外我通常都選擇難度比室內低兩級以下的路線。 如果室內已經只爬難度最低的路線,到戶外攀岩可能真的連最簡單的路線都無法爬上去。每個人個性不一樣,尋找攀岩同好看來也得找個性價值觀相似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攀攀 的沙龍
13會員
44內容數
攀攀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透過表達能力的進步,成功地提升了面試表現。達人教練分享「速度、聲量、情緒表達」的訣竅,短期課程帶來顯著效果。對於氣場的耐力、及表達能力對職場的影響,獲得重大啟發。目前正面對需換掉的舊人格面具,成為更自信與堅強的新自己。
Thumbnail
2024/07/23
透過表達能力的進步,成功地提升了面試表現。達人教練分享「速度、聲量、情緒表達」的訣竅,短期課程帶來顯著效果。對於氣場的耐力、及表達能力對職場的影響,獲得重大啟發。目前正面對需換掉的舊人格面具,成為更自信與堅強的新自己。
Thumbnail
2024/07/03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2024/07/03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2024/05/28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2024/05/28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是繩童戶外,我們本身在戶外活動與體驗教育領域深耕了許多年,也結識了不少一起玩戶外的夥伴,其中這一位是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因為他在4年前還是一個一點點戶外活動都沒碰過的上班族,卻在這4年間玩了許多項戶外活動,並且有深刻的感受,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如何接觸到戶外活動 4年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是繩童戶外,我們本身在戶外活動與體驗教育領域深耕了許多年,也結識了不少一起玩戶外的夥伴,其中這一位是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因為他在4年前還是一個一點點戶外活動都沒碰過的上班族,卻在這4年間玩了許多項戶外活動,並且有深刻的感受,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如何接觸到戶外活動 4年前
Thumbnail
我第一次到室內攀岩場去,發現自己只能爬最初階的路線,再上一點難度,勉強可以過關,回來後,肩膀、手臂、上背、腋下,痠到不行。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這個體驗,我並不是因為爬上去或完成某路線,感到特別興奮,而是發現自己的恐懼原來這麼真實⋯⋯
Thumbnail
我第一次到室內攀岩場去,發現自己只能爬最初階的路線,再上一點難度,勉強可以過關,回來後,肩膀、手臂、上背、腋下,痠到不行。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這個體驗,我並不是因為爬上去或完成某路線,感到特別興奮,而是發現自己的恐懼原來這麼真實⋯⋯
Thumbnail
學習一項新技能,有一種很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無力。 嘗聽人言,學習攀岩就像是解構每一次伸手、每一個踏步,眼前是一道無處著手地峭壁,直叫人不知從何繼續前進。學習新事物總是如此,就像是走著走著,忽然要好好注意自己幾十年來是怎麼走路的,緊盯著腳下,卻連路都不知道該怎麼走。
Thumbnail
學習一項新技能,有一種很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無力。 嘗聽人言,學習攀岩就像是解構每一次伸手、每一個踏步,眼前是一道無處著手地峭壁,直叫人不知從何繼續前進。學習新事物總是如此,就像是走著走著,忽然要好好注意自己幾十年來是怎麼走路的,緊盯著腳下,卻連路都不知道該怎麼走。
Thumbnail
五年多的日子裡,在攀爬的過程中領悟了一點什麼,關於活著、關於選擇、關於我自己怎麼想我自己。
Thumbnail
五年多的日子裡,在攀爬的過程中領悟了一點什麼,關於活著、關於選擇、關於我自己怎麼想我自己。
Thumbnail
爬山於是有了不同的風景。有時為著自己爬,但有時也練習領著別人爬。
Thumbnail
爬山於是有了不同的風景。有時為著自己爬,但有時也練習領著別人爬。
Thumbnail
最近, 你們做了什麼樣的違反本能的事情呢? 或者, 如果我提出這『違反本能的事情』, 你們會想出什麼樣的行為呢?
Thumbnail
最近, 你們做了什麼樣的違反本能的事情呢? 或者, 如果我提出這『違反本能的事情』, 你們會想出什麼樣的行為呢?
Thumbnail
你也愛爬山嗎? 這幾年許多人走向山林活動,登山相關文,有一個面向比較少被提及:「從爬山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我原本下標為「從爬山看真愛」,我真心覺得內政部、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可以考慮合辦什麼聯誼活動啦)) (以下純屬綜合少數人的經驗和觀察,不代表所有值,請讀者自行針酌參考。) 1.事前規劃:
Thumbnail
你也愛爬山嗎? 這幾年許多人走向山林活動,登山相關文,有一個面向比較少被提及:「從爬山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我原本下標為「從爬山看真愛」,我真心覺得內政部、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可以考慮合辦什麼聯誼活動啦)) (以下純屬綜合少數人的經驗和觀察,不代表所有值,請讀者自行針酌參考。) 1.事前規劃:
Thumbnail
散步時遇到了攀岩場,年輕的心有了一絲衝動,衡量著己身的體能,趨前、配戴安全繩索,仰頭觀望壁上攀岩高手的英姿,想著教練說的要領,信誓旦旦地開始攀爬。 攀岩第一大忌就是開門,開門指的是,手腳大開像一個大字,開門最消耗體力,因為四肢展開的幅度太大,導致左右上下沒有活動的餘地。 此次體驗:
Thumbnail
散步時遇到了攀岩場,年輕的心有了一絲衝動,衡量著己身的體能,趨前、配戴安全繩索,仰頭觀望壁上攀岩高手的英姿,想著教練說的要領,信誓旦旦地開始攀爬。 攀岩第一大忌就是開門,開門指的是,手腳大開像一個大字,開門最消耗體力,因為四肢展開的幅度太大,導致左右上下沒有活動的餘地。 此次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