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給家用 得兩情相悅

Evelyn怡怡-avatar-img
發佈於致50+熟齡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該不該給家用,讓我想一想
孩子該不該給家用,因有各式情境,所以沒辦法炒大鍋菜。
情境一是親子想法一致,孩子主動給家用,父母也開心收下,雙方皆大歡喜。
情境二是孩子想給家用,但父母認為家庭經濟不需孩子負擔,所以讓孩子自己理財、存錢,但告知孩子因為開始工作了,所以生活、結婚等開銷得自己支付,並自己存錢,雙方都同意這模式,孩子不必給父母家用,這也是一種選項。
情境三是父母已無工作或退休,家裡經濟需要孩子幫忙,從「唇亡齒寒」的角度大家共同撐起這個家,所以孩子提供家用,也合常理。
通常親子會對「家用」有爭執與不快,就是雙方期待有落差卻沒有溝通,這樣問題會比較「大條」!因此,討論「孩子該不該給家用」得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要問問父母方的想法是什麼?
孩子不給家用,有沒有可能孩子的薪水扣除生活費及各項支出後所剩無幾,或孩子想存錢,若給了家用,就沒有辦法存錢呢?此外,「孩子給家用」帶有回饋的意味,那麼回饋父母養育之恩的方式未必一定要是金錢啊! 孩子若以「行動付出」代替「給家用」,行動的回饋包括孩子載父母出遊、孩子主動買食物、家用品回來,清潔打掃或陪病等等。爸媽可以接受嗎?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之所以要孩子給家用,是擔心孩子賺錢不多、卻花錢大方,也不會理財,所以要求孩子給家用,父母把這些「家用錢」存起來或者拿去投資理財,這類「隱藏版佛心來著的父母」在台灣不少。這類的爸媽似乎用心良苦,但這款「代保管錢財」與「代理財法」會不會讓孩子更沒有機會趁早去學存錢及財商知識呢?
而「家用」金額也常是「孩子該不該給家用」的困擾題,大家偶而會看到新聞有孩子被父母「獅子大開口」、把孩子當成搖錢樹,主張孩子既然有工作,就得滿足爸媽無上綱的家用需求,甚至包辦家裡的負債爛攤子,導致孩子心疲力竭、不滿及各種親子衝突,因此孩子要不要給家用,父母或長輩應該想清楚給「家用」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家用」金額占孩子多少的薪水比例,是否有跟孩子溝通呢?
給不給「家用」不炒大鍋菜,只要爸媽跟孩子「兩情相悅」,就能和氣生財啦!
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家庭版(111.08.22) 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35661
自由時報家庭版(111.08.22)
avatar-img
72會員
426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像式塗鴉」能幫助自己與孩子面對混亂的情緒,並賦予混亂、負面的情緒一個發洩的出口,從那些黑色毛線圈的縫隙找到可以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讓負面情緒轉變成平穩、積極的心態。 大人 教養請練習「停.看.聽」---暫停自己的脾氣,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問題及困擾,聽聽孩子的想法。
寶貝,不要讓別人或自己貶低了自己,我們活著一定有我們生命的意義!
嫁給韓國老公已經超過20年的小慧總是笑臉迎人,我們同事一直認定是因為小慧嫁給韓國男阿里郎,所以很幸福。我們相當羨慕,因為她的老公可靠又個性溫和。但小慧卻說「幸福,不是因為我嫁對郎君」,怎麼說呢?
B咖也有存在的意義,也許我們不一定要成為頂尖的A咖 面對自己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若你願意,了解自己適合當A咖或B咖,或許你會更安然自適
「我仍然相信人們內心真的很善良。因為,我沒辦法在由混亂、痛苦和死亡組成的基礎上,依然建立起我的希望。我看見這個世界逐漸變成荒野,我聽到逐漸逼近的雷聲就要摧毀我們,我感覺得到千百萬人的痛苦。但如果我仰望天空,我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眼前的殘酷也終將結束,和平與安寧將再次回歸。」~安妮.法蘭克
「爸爸這麼理性的背後,我想,應該還是有可以開發的感性!」兒子回宿舍前跟媽媽說了這句話。 我省思到底婚姻發生了什麼事,竟然演變成屋簷下互不打照面的兩個陌生房客這局面。
「想像式塗鴉」能幫助自己與孩子面對混亂的情緒,並賦予混亂、負面的情緒一個發洩的出口,從那些黑色毛線圈的縫隙找到可以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讓負面情緒轉變成平穩、積極的心態。 大人 教養請練習「停.看.聽」---暫停自己的脾氣,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問題及困擾,聽聽孩子的想法。
寶貝,不要讓別人或自己貶低了自己,我們活著一定有我們生命的意義!
嫁給韓國老公已經超過20年的小慧總是笑臉迎人,我們同事一直認定是因為小慧嫁給韓國男阿里郎,所以很幸福。我們相當羨慕,因為她的老公可靠又個性溫和。但小慧卻說「幸福,不是因為我嫁對郎君」,怎麼說呢?
B咖也有存在的意義,也許我們不一定要成為頂尖的A咖 面對自己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若你願意,了解自己適合當A咖或B咖,或許你會更安然自適
「我仍然相信人們內心真的很善良。因為,我沒辦法在由混亂、痛苦和死亡組成的基礎上,依然建立起我的希望。我看見這個世界逐漸變成荒野,我聽到逐漸逼近的雷聲就要摧毀我們,我感覺得到千百萬人的痛苦。但如果我仰望天空,我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眼前的殘酷也終將結束,和平與安寧將再次回歸。」~安妮.法蘭克
「爸爸這麼理性的背後,我想,應該還是有可以開發的感性!」兒子回宿舍前跟媽媽說了這句話。 我省思到底婚姻發生了什麼事,竟然演變成屋簷下互不打照面的兩個陌生房客這局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一個一個出外工作賺錢,原本的經濟舵手換人當。卸下經濟重擔退居幕後,這樣的心境也許有些人感覺愜意,有些人卻感覺孤單寂寞冷。孩子外出就業成家,老人守著老厝守著逝去的年華,每到吃飯時間,鄰居家燈火通明,嬉嬉笑笑很熱鬧,自己的餐桌就算山珍海味也是一口也吃不下。我們還不到老人階段,體會不出一個人吃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現在房價高到令多數人無法負擔,不少父母會願意幫小孩負擔頭期款,協助子女買房,其餘的貸款金額由子女自行償還。但父母幫忙出頭期款就涉及到贈與問題,依據贈與稅規定,父母到底可以幫到多少呢? 最近常聽到一種做法是,為了因應房地合一稅2.0的方式,贈與房地產要繳的稅會比用買賣的方式還要高(贈與稅與交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今天在Threads上面看今年大學畢業的學生發了一篇文章,看了過客心裡頗有感觸的° 文章內容大約是:自從她跟姊姊大學畢業之後,媽媽規定她倆每個月要幫忙負擔16000元的房貸外,還要負責水電費及瓦斯費,過年過節還要另外有所表示,最近媽媽的生日快到了,媽媽表明了她的生日禮物想要一台Dyson的吸塵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一個一個出外工作賺錢,原本的經濟舵手換人當。卸下經濟重擔退居幕後,這樣的心境也許有些人感覺愜意,有些人卻感覺孤單寂寞冷。孩子外出就業成家,老人守著老厝守著逝去的年華,每到吃飯時間,鄰居家燈火通明,嬉嬉笑笑很熱鬧,自己的餐桌就算山珍海味也是一口也吃不下。我們還不到老人階段,體會不出一個人吃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現在房價高到令多數人無法負擔,不少父母會願意幫小孩負擔頭期款,協助子女買房,其餘的貸款金額由子女自行償還。但父母幫忙出頭期款就涉及到贈與問題,依據贈與稅規定,父母到底可以幫到多少呢? 最近常聽到一種做法是,為了因應房地合一稅2.0的方式,贈與房地產要繳的稅會比用買賣的方式還要高(贈與稅與交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今天在Threads上面看今年大學畢業的學生發了一篇文章,看了過客心裡頗有感觸的° 文章內容大約是:自從她跟姊姊大學畢業之後,媽媽規定她倆每個月要幫忙負擔16000元的房貸外,還要負責水電費及瓦斯費,過年過節還要另外有所表示,最近媽媽的生日快到了,媽媽表明了她的生日禮物想要一台Dyson的吸塵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