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私訊問我說:創業壓力真的很大,如何平衡身心健康的資訊,真的很重要。所以我想寫這一篇,來鼓勵現在目前所有著手創業的人。創業本身其實是又興奮又挑戰的事。我之前有幸訪問過數位,很知名的企業家,本篇除了心理專業的知識之外,也整理了他們分享,起初剛開始創業時的一些心得,希望大家受用!
我主要聚焦在有關心理學人的觀點上,來提供這些小卻重要的tips給大家。
如何在創業、斜槓當中也能夠保持身心平衡,我有以下四點提供大家參考:
1.隨時寫下自己突發奇想的點子:
George Miller研究發現短期記憶的容量恰好是七加減兩個物件的範圍,時間則維持數秒到二分鐘之間。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所吸收的點點滴滴,成為我們的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即沒有意識到的記憶,當突然浮現於意識層面時,可以記錄下來,才來檢視是否有用。
2.規律性的生活、流程化的工作型態:
認知發展的訊息處理理論,是說明我們在處理訊息的心智活動,其中包括運思、控制過程、策略或計劃程序。其中重要的是有限容量的概念。
現在創業同時,也可能維持著之前的工作,這無非是個減少經濟壓力的聰明做法。但是,我們的心智被兩項工作,同時已經佔據了不少認知空間了。
所以,建議此時的生活可以有規律性,大至開會時間可以固定,小至生活步驟可以規律,例如:先刷牙後洗臉成為習慣之後,根本用不到認知空間,我們就可以自動化的完成,所以其他日常生活習慣也可以有所規律,像是晚上幾點就不工作,幾點開始睡前儀式等,盡可能習慣成自然。工作事務也可以流程化,例如:先查看回覆客戶訊息後,確認客戶需求,最後安排與客戶討論的時間。有個流程,會減少認知容量,比較不容易出錯。有系統的規劃會減少自己心思的消耗,比較能夠挪出更多的精力,去擴展和思想其他工作上面的發展。所以,如果沒有規劃的習慣,此時也是要開始的時候了。
3.回顧自己的初心:為何決定創業?為何開始斜槓?對其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當我們的動機是為了他人的時候,我們會有更大的熱誠去做努力和堅持。若是為自己的時候,很多時候人總是喜歡在舒適圈裡,會保留自己,不做更多的突破。當我訪問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的時候,他們都會提到,其實當初並沒有想過要做到這麼大的企業,當時只是想產品很好,可以助人。回到初心之後,心會更穩定而不焦躁。動機和目標明確了,可以減少附加給自己的心理壓力。
4.不要單打獨鬥:這裡並非是指要合資喔!是指能有真心會去支持你的朋友!你能分享成功的喜悅給他們,更重要的是,當你很疲憊的時候,需要找這樣子的朋友,能夠好好傾訴,講講你在奮鬥過程當中的酸甜苦辣,同時也可以跟他們討論你創業想法,互相激盪。他們也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資源幫助你。如果有同業的前輩做你的指導,那會是很棒的。
若你以上四點都有做到,恭喜你!你將會在身心平衡之下,得到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