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想好事時,腦中浮上來的壞事就變少了
最近發現,想到過去的事情時,腦中浮起來的事情好的比較多,如:
■自己是幸運的;
■人生過程大都順利;
■過得很好;
■想要的都有得到;
■不想要的事不用做(如:照顧生病的長輩—有療養院和看護;處理喪禮—有葬儀社;女人要在喪禮中大哭—現在不用了;兒女的婚俗儀式—都沒有;和一個男人相守到老死—不用)
......
一一發出感謝,覺得被愛,內心比較充實、平靜。
以前都想到不好的,內心充滿怨懟,現在那些不愉快的記憶消退很多,真的,只要將注意力放在好事上,壞事就會被擠到邊邊,縮得比較小了,真好。(上課時的回應2022.11.17.)
▓記幾件有進步的事情:
1.昨晚上課時心情平靜,雖然我沒分享,只在最後回應了一點,整晚都好好聽其他人講。最後的靜坐,情形有比之前的好。通常在他人的帶領下,我很難進入狀況。
2.早上出門要到礁溪待一天(幾個小時)。出門後幾分鐘,發現我沒有擔心家裏的事情。之前總是抓件事情來讓自己擔心,如:瓦斯、電燈有沒關?貓的飼料和水有沒放?大門有沒帶上?回想到這些,自己都不能肯定某個動作有沒做?就這麼擔心地上路,總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心情才會平靜。這種擔心和不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幾年前每週跑南部時是沒有的。今天沒有想到家裏哪個動作有沒做耶!真好!是昨晚清除恐懼的光生效了嗎?(下一次到礁溪,11/21,出門後也沒擔心。)
3.在車上用清理、淨化的光,覺得挺快就到了。嗯!比較「進入」了。
4.在礁溪轉運站下車後,決定走路回住處。途中吃東西、交電費、買中午要吃的青菜,沒找到要買的衣服,走路時沒覺得不耐煩或有急急想要走快一點的感覺,就一步一步往前走。共走了一個小時。
5.下午回台北,礁溪那頭有一段塞車,我在車上閉著眼睛靜坐。因為咳嗽,老師提醒我可以用清理喉輪和創造的光,中間睡著了,還睡得挺好的,很舒服的那種。醒來後繼續。覺得快到了,結束,張開眼睛,正下到基隆路。
生病之後,又往前進一步了。(2022.11.18.)
▓這週是清除恐懼,同時也是智慧、建立自己的真理的光,我發出來的卻是「憤怒」。
■反同的候選人
昨晚家人去丟垃圾,回來後跟我說,那位里長帶著2位候選人的發傳單人,在垃圾車旁宣傳,其中一位是反同的市議員候選人,傳單送到她面前,她直接跟對方說:「我不支持他,因為他反同。」
我說我明天去,問他是被動員來發傳單的,還是自願的,或是為了賺錢?
我要跟他說,他泯滅人性,否定「人」;規定可以愛誰,不可以愛誰;他的家庭才是家庭,人家的家庭不是家庭……
我的憤怒起來,到了今天一樣生氣,要怎麼發出來呢?
**如果有臉友你是跟他一樣,只因為人家的情慾對象和你不一樣,就否定「人」的話,請自動解除朋友關係,慢走不送!(上面這段原先寫在臉書上,2022.11.20.)
■對大表妹發了一則line
已經想了很久了,終於說出來(2022.11.23.)
xx:
這次的選舉快要結束了,你會回來投票嗎?
我還是將2年前沒說的話說出來。
2年前總統選舉時,你傳了一則韓國瑜的圖片或是報導給我,我知道那是你們全家支持的,但是我心裏想的是,我和你有互加臉書朋友,你有看過我在臉書寫的東西嗎?
如果有看的話,
—有看出來我在意的是什麼?想法是什麼?支持的是哪些說法嗎?
—沒看出來的話,你的文字理解能力,讓我要說什麼呢?
如果沒看的話,
—為什麼要加朋友呢?沒有一定要加的。
我們從小被教育、被洗腦,形成了一種國家、民族認同,還有一些價值觀。長大後,接觸了不一樣的資訊,有人的想法會改變,有人不會,我是改變的那一種,知道我是什麼人,我的立足地是什麼?
1.「中國」的招牌和國名已經被搶走了,原來生活在台灣的很多人還是執意要當中國人,形成了這幾十年來混亂的局面;
2.我們和對面那一塊土地不是同一個國家,他們的名稱是「中國」,不是「大陸」,以前認為2邊是同一個國家時,那一塊叫「大陸」,我們生活的島嶼叫「寶島」。現在,他們叫「中國」,我們叫「台灣」或「中華民國」。
支持韓當總統的,我將他們歸於笨蛋,如果認識我的人,再來跟我推薦韓的話,我更不能忍受。韓憑什麼當總統?只會喊口號;就跟現在,蔣萬安憑什麼當台北市長?他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沒做過。
後來你又傳了一則彭文正在說蔡英文博士論文的報導來,我回:「我和你不用談這些。」人家的學位,學校都出面說了,為什麼一直拿著後來的博士論文格式應該具備的項目(當年缺了一點什麼)來追呢?真的,我和你什麼都不用談了。
我想跟你說,要推薦誰,要幫誰拉票,不要亂傳,尤其你什麼都搞不清楚時,只憑著你的一股熱情、成見和推論來想的話,是會搞砸的。
我將我想說的話說出來,將我的想法明白告訴你,不想再跟你打迷糊仗了。
註:我也傳到哥哥弟弟們和小孩的群組,還有臉書上限朋友摒除那位表妹,這是我為這次的選舉出的一點力量,不只是對表妹個人,是將「波」發出去,會對她家的氣場引起一點波動。
▓省東西,但是費了自己的心力和時間
■電池
牆上的鐘停了,我將它拿下來,將電池取出來,換個方向,裝上去壓一壓,又走了,就將鐘掛回牆上。下次經過的時候,它又不走了,那就是真的沒電了,等一下再換電池。
為了將電池裏的電用到一絲不剩,我常做這個動作,將電池拿出來,換個方向放進去,壓一壓,常常又可以了,我很得意我的「發明」,有時候還可以再用一段時間。不過這次是幾分鐘後就不行了。我突然領悟到,那我剛剛將時鐘拿下來,將電池拿出來,再放進去,又將鐘掛回牆上這些動作都白做了,損耗了我的心力,但是它根本沒多走幾天,加上如果有人看錯時間的話,豈不糟糕了?
我從房間出來,看到鐘又走了,原來女兒已經換好了,多花的是她的心力也是一樣的。我認真地想這個問題,我對於「東西」很節省,很少丟東西,消耗品總是想辦法將它用完,工具用品類的儘量重覆使用,直到真的壞掉或很舊了才丟。乍看之下,是惜物愛物,但是我沒有愛惜我的心力和時間,多用的是心力,還有東西不合用的不便,勉強自己用不喜歡的東西,這些精神上的損失我都沒有算進去,心情的愉快也沒考慮到,只看到「看得到」的東西,只愛惜具體的物質,但是除了物質外,還有許多其他看不見的啊!
■回收書
所以我決定了,剩下那幾本還頗好的書,我要將它們丟到捷運站的書籍回收箱裏,之前丟了一些沒有ISBN的,覺得這種丟法很好。不要等女兒再給網路二手書店託賣時,我的順便一起放上去,她要查ISBN,要裝箱,要拿去寄,我的書自己處理就好;我也不要拿去二手書店賣,要花力氣和時間;不想問朋友要不要?之前她說要,寄了一些給她,現在不想做這些工夫。
我在意的是,希望有人閱讀使用,但是誰知道哪個方式會被使用呢?聽說那家網路二手書,在某段時間內沒賣掉的話,是丟掉的;二手書店在賣書,但是我的書會不會被擺出來,被看到呢?不用想那麼多了。清潔隊設的二手書集中場,也是會有人看到的,只要送出去就好,其他不是我的事情,不用想太多。就這麼決定了,丟捷運站的書籍回收箱。省事省力是我目前的首要原則。
■洗紅藜時
幾年前,我女兒在南部的工作是服務生活在平地的原住民婦女和小孩,參加市集時,買了一包紅藜,她自己根本不煮,拿回來我這裏放著,我才知道有紅藜這個東西,查資料後,發現它的營艱很多,就常買來,加在米裏一起煮。
它的粒子很小,我用一個很細的篩子洗,洗完倒到鍋裏後,篩子裏還黏著一些,我一定想各種辦法將每一粒都拿下來放進鍋裏才覺得不浪費,掉到台面上的也會揀起來洗一洗,這麼做會花一些時間。
這幾天想到因為愛惜東西,而多花我心力的事情,昨天洗紅藜時想到這事情也是一樣的,一坨都進鍋子裏,我為什麼非得將剩下的幾粒也「全部」弄下來呢?又急著要煮,就將篩子正反敲幾下,大概都下來了,其他幾粒就放棄,篩子拿去泡水洗了。
我的體悟是
之前只看到「東西」、「物質」,想要惜物愛物不浪費,但是忽略了自己的心力和時間也是東西,一樣要愛惜,2者要平衡才行,不要偏廢了。
▓註:
咳嗽還沒全好,這週上課還是不說話,只回應一點,讓喉嚨多休息。先貼出來給大家看。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