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禪 (4)

2022/11/23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四、焚滅阿賴耶識究竟邊際之業壽種子 (第九菴摩羅識)

1

第九菴摩羅識、乃無始以來之虗妄根源,亦是第八阿賴耶識之「究竟邊際」、而為應須殄滅者,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如《經》云:

「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

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轉識,即前五識轉六識、六識轉七識、七識轉八識、八識轉九識 (菴末羅識,即白淨識)。

前八識不可破,九識可破;九識破後,即見『真相』。

藏識、即含藏識,包括『八識』。『真相』、指『佛性』。

明心見性之後,『八識』皆變為『佛性』。

『藏識非因』者,謂:藏識非生滅之因,故不滅;滅者,乃『業相』耳。

故『相』、及『流注』,有生、住、滅;而『八識』、及『佛性』,則無生、住滅,但有『轉識成智』:一入『佛性』,則皆變為『佛性』。

故,自其異者觀之,則生滅者,乃『相』、與『流注』耳,藏識無關也;自其不異者觀之,則皆一『佛性』耳,無所謂生滅也。

『攝受境界』,即含藏識。外道以為:斷六根、『八識』,可以成道;乃落『空』,即落於『無始無明』境界、不能成佛。『佛性』乃不生不滅者。」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上 之二)

(筆者按:

「自真相、識」者,非可釋為:「自真相之識」,而應是「自真相」、與「識」,二者之意。

前七相續「轉識」、第八阿賴耶「藏識」,及轉識成智、諸真識之「自真相」,皆不可滅,以三者不異故。

《經》文之意,非是:「自真相」、及「藏識」,二者、不可滅,獨前七相續之「轉識」、可滅。

蓋第八阿賴耶「藏識」、其唯「業相」可滅,己之識身、則不可滅;以「藏識」、與「轉識」,二者不異故,亦實無前七相續「轉識」滅之事,故後文曰:「實不識滅、而入正受」。

轉識成智時,第八阿賴耶「藏識」、與前七相續「轉識」,皆因般若光明之照澍,還原為「真識」,譬如微塵、與泥團,還原為金、與莊嚴具;唯有妄盡真還、相對還原為絕對,而無有前七相續「轉識」滅之事。

是故,非轉識成智、諸真識之「自真相」、與前七相續「轉識」,滅;但覆彼、已證悟實相般若時、因般若光明之照澍、由第八阿賴耶「藏識」轉變而成之「真識」,其無始以來種種不實諸虗妄根源習氣之「業相」,滅爾!)

* 又如《經》云:

「大慧!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虛偽。

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虛偽過』。

妄想習氣因、三有,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

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到『無開發行』。」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欲得解脫者,當知:『佛性』中無五蘊,一切虛妄生滅,皆因緣所生。明此,然後能漸次解脫、轉識成智。

既明因緣所作虛妄,然後『直進、向前看』,便到『無始無明』境界,即『第九菴末羅識』境界。此為最緊要關頭,眾生所以不能見佛性者,皆此識所蔽也。

三界、乃無始妄想習氣所成,本無體性;『菴末羅識』一破,則可超出三有,到如來境界、無生滅。

山河大地,皆如來妙明真心;到此無修,佛性無緣起。」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上 之二)

(筆者按:

「自覺聖趣」,即以「觀察『無始虛偽過』」,看破「第九菴摩羅識」、所證之自己覺悟聖妙境界也。

「無開發行」,即已到究竟、無需再為開發修行之意。

《圓覺經》普眼菩薩段,云:「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 又如《經》云:

「如修行者入禪三味,『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

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

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

修小乘二乘者,入禪定,乃『微細習氣』轉耳;然不自知,而認為:『識已滅盡,故入禪三昧。』

其實,『無始以來習氣種子』仍未滅;其所認為『識滅』者,不過不受諸境、妄計為滅而已。

如欲徹底達於大圓覺境界,仍須將『無始種子』(即無始無明 — 菴末羅識) 打破,此等『微細藏識 (即菴末羅識) 究竟邊際』,惟佛、及住地菩薩,乃能『決了』,非其餘小乘、二乘、外道等,所能『測量』、『決了』也。」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下)

(筆者按:

「習氣種子」、與「微細藏識究竟邊際」,即第九菴摩羅識,此觀後文,如《經》云:「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聖樂住聲聞」,可知:聲聞乘等,以不離「習氣」、不離「不思議變易死」(第九菴摩羅識境界),故其所證、未臻「究竟」也。

「測量」,乃察覺知曉、阿賴耶識之「究竟邊際」。

「決了」,則是更進一步、殄滅此「究竟邊際」— 第九菴摩羅識,而醒覺證悟「虗空、無垢、大菩提心」之謂。

師云:唯佛、及住地菩薩,乃能「決了」此「微細藏識究竟邊際」— 第九菴摩羅識;其餘小乘、二乘、外道等,於此,非但不能「測量」、更無能「決了」也。)

* 又如《經》云:

「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為哀愍眾生,而說種種法,『佛性』境界。

端身正坐,跏趺坐亦可、不跏趺坐亦可,兩眼半合、心中想著『法界體性智』。

生來就是『智』;『智』、與『識』,是兩樣,不是一樣;不是忽而智、忽而識。

『識』作主,就有生死;『智』作主,『將識、轉為智』,就沒有生死。

用前五識向內轉第六識、六識轉七識、七識轉八識、八識轉九識。

『九識』的境界,是白淨、一無所有。到此時,思想不可停止,再向『一無所有』那裡繼續下去,『九識』一破,當下就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

『法界體性智』是普遍體,光明遍照,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從前,『阿賴耶識』作主,我們就有生死,譬如亂世;現在,『法界體性智』作主,我們就沒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

法界體性智,譬如國家;大圓鏡智,譬如總攬機關及組織;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譬如被總攬表現人;妙觀察智、及成所作智,譬如獨立人。

法界體性智,是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名『法性土』,譬如太陽一樣;大圓鏡智,是我們的思想,無所不有、周圍無際,名『自受用土』;平等性智,是我們起一個思想,名『他受用土』;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是隨思想的變化,名『變化土』。

法界體性智,名『法身』,即自性身;大圓鏡智,名『自報身』,即自受用身,是不起思想;平等性智,名『他報身』,即他受用身,是起思想;自報身、他報身,總名報身;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名『應身』,即變化身。

『法身』,是如如不動、絕對的,叫做『真如』;『報身』、『應身』,指思想不起、起,隨思想變化,叫做『本身人格』。

『真如』此念,是有知、有覺,即『法界體性智』,無始、無終;無念,是無知、無覺,即『菴末羅識』。

法界體性智,是普遍十方。

真如無為法,分三種:選擇生滅、寂滅無為,非選擇生滅、寂滅無為,遍滿虛空、滅寂無為。

(筆者按:

此即:擇滅、非擇滅、虛空,三無為。)

第八識、外七識、六識、五識四種,指外面的環境,由見聞覺知、印相在第八識裡面;內七識、六識、五識,由印相在八識裡面的見聞覺知、發揮出來。

八識、七識、六識、前五識,是過去、現在、未來,循環往來的;見聞覺知、第七識、六識、五識,為主觀的我。

證真如以後,由見聞覺知、前五識、六識、七識,眼見得來的、思想得來的,客觀的宇宙、萬物,通通變為真如。

證真如以後,過去、現在、未來生滅法,通通變為真如。

阿賴耶識裡面,含藏有;真如,不動。知覺,不覺起念、或不起念;無知無覺,無明、無念。阿賴耶識知覺,不覺起念;斷念不覺,空一切念。

(筆者按:

此段文字,句意不明。今補如下:

阿賴耶識裡面,含藏有 [動靜、善惡、染淨種子];真如,不動。[阿賴耶識] 知覺,不覺起念、或不起念;[菴末羅識] 無知無覺,無明、無念。阿賴耶識知覺,不覺起念;[菴末羅識] 斷念不覺,空一切念。

此補充,如文後段、引《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有云:

「既有此窟宅,即有善惡含藏、不能自出;如來已離如是『阿賴耶窟宅』,故云『無藏性』也。」

—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一,入祕密漫荼羅位品第十三

可參考比對。)

證真如後,真妄同體:真如、無明起念、無明無念、無明生滅,通通變為真妄同體。

證真如後,八識、七識、六識、五識,通通變為真如,遍滿虛空、不生不滅、凝然不動。

未證真如以前,過去、現在、未來、一念無明,與真如兩不相干;

證真如以後,是一體三寶:『不動』是真如之體,『動』是真如之用;『主』是真如之體,『客』是真如之用。

法界體性智,即『佛性』;菴末羅識,即『無始無明』;阿賴耶識,即『見聞覺知』;末那識,即『一念無明』;第六識、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意』。」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下)

* 又如《經》云: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

大慧!化佛者,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

是故,大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法身佛說法,乃離開心、意、意識,及『依他』、『遍計』二自性相,轉識成智、妙用無窮,故曰:『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所謂『圓成實性』是也。

外道執『斷』、『常』二見;小乘斷六根,破我見,落『法見』;二乘,破法見,落於『無色見』、空洞境界、不能轉身 (即『無始無明』境界)。皆不能得化身佛之妙用。

化佛者,以方便般若、修六度,圓滿成熟、轉識成智,『八識』得『八解脫』,一切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等,皆是化身佛妙用,故曰:『離陰界入、解脫識相』。

法佛者,『法身』也,即『佛性』是也。『報身』有緣起,前已言之;但一入『法身』究竟境界,則無所謂緣起、離於攀緣,乃最後之實在相,此時,『報身』亦變為『佛性』,與『法身』無別,故能、所相忘,一切所作根、量、相,皆滅。

『法身』是體,『化身』、『報身』是用,體用一如、圓滿具足,非凡夫、二乘、外道,計著我相所著之境界;乃『佛性』大圓覺境界。

三身既備,則『究竟』是體,而『差別』是用,皆建立於『佛性』之上:『不分別』是佛性之體,『分別』是佛性之用。昔人謂:『不分別是智,分別是識』者,非也。

故,自覺聖『究竟』差別相、是『佛性』妙用,當勤修學;而自心現見、乃『阿賴耶』作用,應當除滅也。」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下)

(筆者按:

「心、自性相」者,非可釋為:「心所顯現自性之相」,而應是「心相」、與「自性相」,二者之意。

師云:法身佛說法,乃離「心」、意、意識,及依他、遍計二「自性相」。

又,「外道見、無色見」者,非可釋為:「外道妄見無色之見」,而應是「外道見」、與「無色見」,二者之意。

欲證佛性之大圓覺境界,須是「碎地折、嚗地斷」,殄滅無始以來之虗妄根源 — 無始無明,亦即,第九菴摩羅識,方可。

此即:令第八阿賴耶識不行,裂開惑識之網、解脫妄想之縛,穿乎惑識尺矩外、而至「虗空無垢之大菩提心」也。

「離陰界入、解脫識相」者,即佛性之「自真相」。

師云:轉識成智時,「八識」得「八解脫」,一切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等,皆是化身佛之妙用。)

* 又如《經》云:

「云何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真諦,『離』欲、寂滅;『息』陰、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

心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

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聖樂住聲聞。

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明見:苦、空、無常、無我,諸諦境界;修四諦,言內、言外。

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名當體差別法相,名為『自相』;同是無常、苦、空、無我之相,名為『共相』。

『外不壞相』者,四禪天:內,則覺觀之定心、不壞;外,則器界、不為三災所壞也。得色究竟天。

『不思議變易死』乃無漏善業所感之果,乃小乘定中境界;小乘人貪著此境、不肯捨去,未破『無始無明』,得空寂三昧樂。

自覺聖樂,乃『見聞知覺』之樂,非『佛性』常樂我淨之樂。

以上,乃定性聲聞。」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下)

(筆者按:

前段《經》文云:轉識成智時,「離」心、意、意識,及依他、遍計二自性,「離」陰、界、入;是故,「佛性」之「解脫識相」,乃是「自覺聖『究竟』差別相」。

此段《經》文云:心住三昧時,「離」欲、寂滅,「息」陰、界、入;是故,「阿賴耶識」之「自、共相」,則是「自覺聖差別相」。

比較二段,可知,《經》文意為:聲聞之所證、實未臻「究竟」也。

死有二:一者、「分段死」,即第八阿賴耶識境界;二者、「不思議變易死」,即第九菴摩羅識境界。

《經》云:無始以來、虗妄根源習氣「不思議之熏習」,及「不思議之變易」,是為第八阿賴耶藏識、又名現識之因。

又云:若覆彼、已證悟實相般若時、因般若光明之照澍、由第八阿賴耶藏識轉變而成之真識,其「無始以來種種不實諸虗妄根源之習氣」滅盡,則一切諸根、識之虗妄、亦滅;是名「業相」滅。

故知:「無始以來虗妄根源之習氣」,是為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因;若此虗妄根源之習氣滅盡,則一切諸根、識之虗妄、亦滅;此虗妄根源之習氣滅,是名「業相」滅。

此中,雖無「第九菴摩羅識」之名,然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因,即第九菴摩羅識也。

聲聞不離「習氣」、不離「不思議變易死」(第九菴摩羅識境界),故其所證、未臻「究竟」也。)

* 又如《經》云:

「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

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

『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雲地。」

月溪法師解釋此段,云:

「『法執』雖破,尚有『空執』(即『無所有地』— 無始無明,是也) ;須再破空執,然後得『如來法身』。

然非先破『法執』不可,故曰:『當善分別』。

『分別』乃『阿賴耶』作用,『不分別』則是『無始無明』(即第九白淨識) 境界,未到如來境界也。

初地菩薩『無所有地相』,即『無始無明』境界,亦是『空執』。

法執已破、『空』無所有,並非『佛性』,切莫錯認!此時,正須努力,直往前看,祖師所謂:『百尺竿頭、再進一步』,『觀察』成熟,無明窠臼、㘞地打破,如桶脫底、如死去重甦,何等歡喜?故曰:『觀察、開覺歡喜』。『歡喜』是菩薩第一地。

由破我執、法執、空執,得『歡喜地』;次第漸進,遂超『九地』、而得第十『法雲地』。」

— 月溪法師講楞伽經 (卷一下)

(筆者按:

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云:

「諸佛子!菩薩摩訶薩十住行,去、來、現在諸佛所說。

何等為十?一名初發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貴,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頂。」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菩薩十住品第十一

又云: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梵行品第十二

又云:

「何等是諸菩薩摩訶薩智地?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今說、當說,為是地故,我如是說。

何等為十?一曰歡喜,二曰離垢,三曰明,四曰焰,五曰難勝,六曰現前,七曰遠行,八曰不動,九曰善慧,十曰法雲。」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一

初地為始、十地為終,觀上段《楞伽經》文,以初地觀察,開覺歡喜、證法無我智,是諭頓悟佛性,則初地不異十地也。)

2

第九菴摩羅識、乃無始以來之虗妄根源,亦是第八阿賴耶識之「業壽種子」、而為應須焚滅者,出《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 如《經》云:

「如是,奮迅示現、語意平等、無盡莊嚴藏,非從毘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而毘盧遮那,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切時,於有情界、宣說真言道句法。

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等像貌,普於十方、宣說真言道清淨句法。

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緣業生增長、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一,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

其釋,見《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 如《疏》云:

「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遍明之義也。

然世間日,則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內,明在一邊、不至一邊,又唯在晝、光不燭夜;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矣,無有內外、方所、晝夜之別。

又如重陰昏蔽、日輪隱沒,亦非壞滅,猛風吹雲、日光顯照,亦非始生;佛心之日、亦復如是,雖為無明煩惱、戲論重雲之所覆障,而無所減,究竟諸法實相三昧、圓明無際,而無所增。

以如是等種種因緣,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訶毘盧遮那』也。



『薄伽梵』者,論師所解,具有六義。

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義;如人執持利器、多所摧伏。

其本未有此名,世議觀其事迹,故號為『能破者』;世尊亦爾,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

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貌,然慧日出時、暗惑自除,是故,義名為『破』。

《釋論》亦云:『婆伽名破,婆名能破;能破婬怒癡,故名婆伽婆。二乘雖破三毒、亦不了了盡,如盛香器、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盡;如來,如劫燒火、一切都盡、無烟無炭,故名婆伽婆。』



『虛空無垢執金剛』者,即是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諍戲論;如淨虛空、無有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別。

如此之心、即是金剛智印;能持此印,名『虛空無垢執金剛』也。



經云:『非從毘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而毘盧遮那,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切時,於有情界、宣說真言道句法。』

此轉釋:佛莊嚴藏所以無盡、無邊際者,以不異如來、遍一切處、常住不滅之身也;雖常無起滅,而能以一切三業,普於十方三世、一切時處,說最實道、教化群生,軌匠其心、令至佛道。

經云:『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等像貌,普於十方、宣說真言道清淨句法。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緣業生增長、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者,

又廣前相,言:非但示現佛身、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所現、金剛菩薩等身,亦復遍一切處也。



次又釋言:所謂『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神通乘』也。

若餘乘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種種勤苦、不惜身命,經無數阿僧祇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



『緣業生』者,謂為有情、癡愛因緣,造身口意、種種虛妄不清淨業,乘如是業、生六趣身,增長輪迴、備受諸苦。

今修平等三業清淨慧門,一切『蘊阿賴耶、業壽種子』皆悉焚滅,得至『虛空、無垢、大菩提心』。

一切如來平等種子,從悲藏中、『生』法性牙,乃至莖葉、華果,遍滿諸法界,成萬德開敷、菩提樹王。

然以『四不生』義觀之,都無所起、亦無起處;當知:此『生』,即是『大空生』也。

故云:『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



梵本云『阿羅訶』者。

『阿羅』是『煩惱』,『訶』是『害』義、『除』義。

《釋論》謂之『殺賊』;佛以忍進鎧甲,乘持戒之馬,定弓、慧箭,外破魔王軍、內滅煩惱賊,故以為名。

又『阿』名為『不』,『羅訶』名『生』,謂:佛心種子,後世田中、不生矣,無明殼皮脫故。



『種種方便道』者,龍樹云:『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而所用有異;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今毘盧遮那、亦復如是,能以遍一切處、真金智體,造種種乘。



故經云:『皆同一味,所謂如來解脫味也。』所以然者?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便成法界也。



初句云:『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者,如此,即是《毘婆沙》義。

虛空,無過、無德;今,如來智身,離一切過、萬德成就,云何得相喻耶?但取其少分相似,以況『大空』耳。

此中相,況有三義:一者、虛空畢竟淨故,二者、無邊際故,三者、無分別故;一切智心性、亦如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難解空也。

初云『離一切分別』,梵云『劫跛』;次云『無分別』者,梵云『劫跛夜帝』。

所以重言,是分別之上、更生分別義。例如尋伺,略觀時名尋、諦察名伺;又如眼識生時、有麁分別,次意識生、是細分別。

舊譯或云:以『劫跛』為『妄執』,喻意云:猶如虛空,以無『妄執分別』故,無分別、亦無無分別也。

又如虛空、離種種顯形色相,無所造作、而能含容萬像,一切草木、因之生長,有情事業、依之得成;佛智虛空、亦復如是,雖離一切相,常無分別起作,而無量度門、種種妙業、皆得成辨,故以為喻也。



雖眾生自心實相、即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然不如實自知故,即是『無明』;『無明』所顛倒取相故,生愛等諸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入種種道、獲種種身、受種種苦樂。如蠶出絲,無所因,自從已出、而自纏裹,受燒煮苦。

譬如人間淨水,隨天、鬼之心,或以為寶、或以為火,自心、自見苦樂;由之當知:離心之外、無有法也。

若瑜伽行人、正觀三法實相,即是見心實相;心實相者,即是無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雖復離諸因緣,亦非無因、而得成就也。



『非見、非顯現』者,如有人言:一切眾生、本有『佛知見』性,但『無明翳膜』除時,自能見理;或有人言:如是常理、非可造作,但除纏蓋;雲霧除時、日輪自現。皆以世諦言之耳。

若淨菩提心、是可見、可現之法,即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虛妄,云何能見無上菩提?

又,經中自說因緣:『何以故?虛空相心、離諸妄執、亦無分別,猶如虛空、畢竟淨法,一切色像、無能染污之者;心性亦爾,一切分別、無能染污之者。』

若無分別,即是離一切相也。」

—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一,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

* 又如《疏》云:

「『藏』者,梵云『阿賴耶』,此翻為『藏』。

或云宮室、舍宅之義;如世間舍宅,一切眾生,各隨己分、安住其中。

既有此窟宅,即有善惡含藏、不能自出;如來已離如是『阿賴耶窟宅』,故云『無藏性』也。」

—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一,入祕密漫荼羅位品第十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森愛耦諧
森愛耦諧
01 金剛經的三句義與禪門料簡 02 金剛經 Conze 英譯中文 03 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 04 金剛經問答 05 金剛經笈譯玄譯二版本比對 06 金剛經詞語置換 (總結) 07 道、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