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群組內有人cue到你的主管,你會怎麼做?

當群組內有人cue到你的主管,你會怎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因應目前社群app的流行,一般的公司者會建很多任務的群組,以方便訊息的溝通與對焦,當群組內看到有別單位主管或大老闆cue你的主管而他卻遲遲沒有回應時,你會選擇沈默還是挺身而出幫忙回答?

小郭是公司的專案經理,負責一項新產品的開發,他建立了一個line群組,方便專案訊息的溝通,裡面成員有業務、工程、研發部門的主管,與小郭底下的數名工程師,小郭熱愛健行,常常會在假日往山裡走,這個周未,風和日麗,小郭帶著家人用健行去探索一條古道,古道很偏遠,導致手機的收訊不佳,當時新產品的工程單位試作出現了問題,導致給客戶的交期有延遲的風險,需要專案經理立刻判斷是否繼續試作下去,還是要立刻停止。

所以工程單位主管就在群組內cue小郭,要求立刻決策到底要如何進行,因小郭手機的收訊不佳。想當然爾,小郭久久沒有回應,導致整個群組炸鍋,試作也被迫停止,整個過程delay了12小時,事後小郭還因為此事向各單位道歉並受到高階主管嚴厲的指責。雖然群組裡頭有小郭底下的數名工程師,但每個人都沒出聲,使得這個事件以最壞的結果收場。

你或許會覺得很納悶?別人是cue小郭,又不是底下工程師,所以小郭要為此事負全責,這話乍聽之下沒錯,但我必須說,小郭底下的工程師沒有向上管理及團隊的概念,就如同我在上幾篇文章提到了,一個棒球隊在守備時,當對方打出高飛球,一定是每個人往球的方向跑,試圖去接住球,不會平白讓球掉下來,這就是團隊的概念;而當對方嗆你的總教練時,我方的球員一定清空板凳,衝出去找對方理論,這就是向上管理的概念。

回到小郭這事件的場景,他底下的工程師或許沒辦法做到最後的決策(接殺對方的球),但也應該召集部門的人員先做內部討論(得先往球的方向跑),並在群組內回應,讓群組成員知道有人接收到了訊息並正在解決,讓別單位的成員感受到專案經理部門是團結一致的。這時,我認為資深的同仁主動跳出來回應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你的資歷比較能讓自己部門與其他單位信服。

這樣的處理,或許結果不一定能改變,但至少可讓小郭與外單位能感受到這個團隊的向心力,當隊友或總教練遇上困難時,隊友會願意挺身而出幫忙處理面前的危機,團隊也就能在每次的危機中鍛鍊出更強大的戰力。

團隊與向上管理的概念其實不難,難在是否成為行動,當下次有人再cue你團隊成員但該員無法即時回答時,請務必補個位、出個聲,讓他人知道這個團隊還有人在,讓你的團隊無堅不摧、時時都有處理危機的能力。

翁楷個人部落格:

https://bit.ly/3vd94XG

翁楷個人粉專:

https://bit.ly/3Jad1Cs

若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大家不吝追蹤、分享

avatar-img
翁楷的沙龍
13會員
95內容數
在一般的職場從業者,除非你是創業者,不管那個的職位一定有你的上層主管,如何與上層主管進行溝通、任務的對焦,是目前職場從業人員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向上管理做的好,你的職涯也將比別人順利,升遷的機會也就比別人多,我以多年主管的經驗,傳授如何做好向上管理,讓你的職涯充滿無限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翁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面試時,即使你說的天花亂墜、使出渾身解數展現你多有能力,都不及你的推薦人為你的能力做正面的背書,所以推薦人對於你面試重要性高的職位或是應徵主管職有決定性的影響。
聯強總裁杜書伍在「深思考的鍛鍊」這本書上提到他在聯強建立月報的制度來識人,用它來對部屬「聽其言、觀其行、理其思」,他認為月報是了解人、積極輔導人很重要的制度。他藉由月報來判斷部屬是否有以下六大能力「觀察、思考」、「系統、結構」、「整理、分析」。
你在執行一個專案或一件任務時,是否有以下的迷思:會儘量將案子做的完美,再一次呈報給主管過目,應該能獲得最大的讚賞?殊不知,這樣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在面試時,即使你說的天花亂墜、使出渾身解數展現你多有能力,都不及你的推薦人為你的能力做正面的背書,所以推薦人對於你面試重要性高的職位或是應徵主管職有決定性的影響。
聯強總裁杜書伍在「深思考的鍛鍊」這本書上提到他在聯強建立月報的制度來識人,用它來對部屬「聽其言、觀其行、理其思」,他認為月報是了解人、積極輔導人很重要的制度。他藉由月報來判斷部屬是否有以下六大能力「觀察、思考」、「系統、結構」、「整理、分析」。
你在執行一個專案或一件任務時,是否有以下的迷思:會儘量將案子做的完美,再一次呈報給主管過目,應該能獲得最大的讚賞?殊不知,這樣有時候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