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有個故事】敞開的親子對話,為什麼會草草結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小時候哪敢跟父母要東西?那時候看到妳阿公阿嬤賺錢那麼辛苦,我們都自己存錢⋯⋯」聽到爸爸又開始講起小時候,剛提出需求的小粒眼神移至一處放空。
這是一個敞開溝通管道、期待親子間平等理性對話,但卻草草收尾的故事。
為什麼敞開溝通,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為什麼敞開溝通,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我依自己的親身觀察,整理出了4個面向來回答這個問題:
  1. 親子想要的溝通結果
  2. 父母的隱性期待
  3. 孩子的真實期待
  4. 溝通結果不理想的原因?

一、親子想要的溝通結果

這裡先談談上高中的少女小粒與父母,各自期待在對話中獲得的理想結果:
  • 父母:
    願意在百忙之中撥出時間、敞開溝通渠道,與孩子坐下來好好說話,這樣的父母大多都是願意嘗試「傾聽孩子的需求」以提供適當協助,有意識地避免成為一個專制獨裁的父母。(有些則是不想重蹈上一代親子間溝通的遺憾)
  • 孩子:
    渴望被理解、抒發自己的感受,說話的時候有人懂、提出需求的時候有人回應,就算被拒絕,至少也有發表的機會,並且被回應不可行的原因,而非單方面被權威性角色決定生死的感覺。(我想這份期望不論大人小孩都是一樣的)
建立溝通的橋樑不外乎是想得到以下結果:協調執行方法,讓親子獲得最佳利益。就算各退一步,至少要是雙方都能免強接受的結果。

二、父母的隱性期待

小粒提出需求後,從爸爸的回應可以得知幾個有趣的目的,這些並不一定是有意識的,而可能是出於無意識地表達,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才會說出小時候的故事,想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某些資訊。我將這些有意或無意表達出的訊息稱為「隱性期待」,我認為小粒爸爸趁此機會表達的期待有:
  • 抒發自己在相同情境時的感受,想對比出現代小孩的幸福。(例如向父母提出需求)
  • 拿小時候當範本,在溝通中變相地增加了對孩子的期待。(例如自知什麼需求不該提)
  • 「我做得到(體諒父母、互相著想)為什麼你不行」的失衡感引發爸爸的感觸與期待。
  • 不擅長表達自己、不知道如何指涉自己的需求,只能以事件上的隱晦意義來描述。
  • 放大自己做到的,認為孩子應該藉此學會分配資源(金錢),為自己的花費行為負責。
這些不一定是有意識的,而是在理性陳述與感性連結中,相互交參的結果。
在溝通的時候,父母習慣用以前的生活對比自己孩子的生活,彷彿在細數之中,就能夠傳遞自己想要表達的心情,用以達成親子間的隱性共識:珍惜資源並對自己負責。

三、孩子的真實期待

孩子認為父母有讓自己提出需求的空間時,會嘗試對父母坦白自己的需要,因為他們信任自己的所需所求是能夠被理解的。孩子期待的不外乎:
  • 需求被同意、被認同,父母肯定自己的決定
  • 給予時不要唸些有的沒的,能無條件的支持
  • 不可行時能好好說明,不要扯東扯西講一堆
  • 不行就不行,不需要用憤怒的方式責罵斥喝
對孩子而言,出於信任才會提出自己的需求,預設上當然會期望能被接受、被理解。因此父母的回應不如預期時,難免會失落想上訴、想知道原因。
有些孩子只是想在父母認為不可行時,看見父母願意一起想其他辦法(同理自己的立場),而不是在提出父母不喜歡的需求後,反映出自己像個做錯事、不值得被愛的孩子。

四、溝通結果不理想的原因?

有些父母會直接否決、抗拒、以權威式的口吻不容置疑地提出決定,不明所以的孩子容易感到錯愕、挫折,甚至覺得自己做錯事了。但我們這邊談的是「願意敞開跟孩子溝通的父母」,那麼,都願意敞開了為什麼還是無法達到有效的溝通呢?
我認為是:溝通談話的主題被混淆了。主題被混淆產生了3個溝通障礙:
  • 障礙1:「隱性期待」讓主題跑偏了
每個人願意敞開親子溝通管道的目的不同,但至少都期望能讓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在父母判斷過後,回應出讓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以達到各自最佳利益為目標吧?或至少是雙方各退一步、達到彼此免強能夠接受的結果。
然而,討論的過程中往往讓人迷失方向,尤其是話語權較大的父母參雜了一點自己的「隱藏期待」時,總讓孩子有種越扯越遠的感覺,最後再加上個人的感性連結與情緒的湧起(有些父母會越講越激動),就很難回歸原本的主題「回應孩子需求」的討論上。以小粒爸爸為例子:提起小時候的自己是如何面對自我需求的,再以自己的標準暗示孩子也要有這樣的行為標準,他附帶了父母的期待在這場親子溝通裡。
我認為生活上的溝通、談話,雖然不需要太嚴肅但可以有個主題能圍繞發展,並且最好一次只談一件事(攪和在一起很難讓事情筆直推進)。
  • 障礙2:孩子只能「都給你講」
簡單試想,如果在他人談論需求時,急著插入自己的需求、要求對方也看看自己的難處,那麼這場談話焦點只會從「原本的目標」,也就是討論孩子的需求,轉移到另一個「也想被解決的目標」,也就是父母的感受與期望上。
對孩子來說,此時只會認為:說願意談論我的需求的是你,轉移焦點開始講起自己的也是你,你真的有想要理解我嗎?真的有想站在我的立場看我的想法嗎?還是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在講出真實的期待前,就先被言語回擊一頓,除了表現出一副「都給你講」的樣子外,還能期待孩子怎麼思考這個情況呢?
  • 障礙3:對結果沒有共識
溝通的結果不理想,通常是雙方對談話的結果沒有共識。會沒有共識除了尚未達到彼此的期待外,或許是主題本身被混淆、談話偏離軌道,亦或是一開始要談的就不是原本以為的主題。
當談論孩子的需求時,如果有不認同之處,以故事來舉例讓孩子反思是可行的,有因、有果、有能夠相對應目前話題的結論,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說明、耐心套用,即便結果是不可行,也會讓孩子的需求有被尊重、被看重的感受。
若只是一昧的提起「自己認為」有所價值的故事、能夠借鏡的過往,孩子不一定能夠捕捉到父母的重點是什麼。例如小粒爸爸提到自己小時候的事,可能是想暗喻珍惜資源、減輕父母的辛苦、互相著想等,但孩子的理解與圈取的重點不一定和父母一樣(再說光是成人看同一篇文章,畫的重點都不一樣了)。當聽不懂你的暗喻時,孩子只會覺得你拿自己的表現來數落他有多不好、有多不如你。
此時不用談共識了,孩子根本不知道你開啟這個談話的用意為何?是不是只想證明他錯的多離譜?

總結

能夠開啟對話是很珍貴的,我們都知道討論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的共好(至少彼此能夠免強接受)。然而,在參雜「隱性期待」時,總讓人有種越扯越遠的感覺,很難回歸原本要達到共識討論上。
這並不是說父母不能表達自己的期待與立場,而是要先討論完一件事,再討論另一件事。今天談的是「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與需要,要協調的是可行性與不可行時是否有替代方案?如果將焦點轉移到「父母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期待,那麼這將會是另一場談話,不會是在討論孩子需求時提起。
若習慣將話題混為一談,開啟再多次的談話,也只會讓孩子覺得「講了也沒用」,父母同時也會感到挫折,認為自己始終都願意敞開著,不明白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對自己敞開。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願意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已經是很棒的第一步。然而,就像學習任何的新事物一樣,想要扎實穩當地達到理想的互動關係,我們需要長久的相互調整與看見,又因年齡增長而各有不同人生階段,親子的互動關係將會是一輩子的學習。祝福大家。

捕捉人間的片段故事。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聽故事心得
👉🏻如果您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邀請您在有餘力時按下贊助】☕️
👉🏻每週持續來點靈感請按追蹤】✅
這些都將會成為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
avatar-img
17.7K會員
293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讀完近日方格子執行長David發佈的「vocus創作者工作坊#1|建立正確的心態」一文,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精確來說是最有感觸的)部分,是一段關於方格子之於創作者的描述:在vocus積極透過各種方式的幫助下,創作者需假設vocus大多時候做的是「錦上添花」的事,少數時候是做「雪中送炭」的事。
之於我而言,她已經很完整了!就算她不穿戴追求而來的外在成就、財富與聲望,她早已足夠美好。雖然如此,但這畢竟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那麼,我還能怎麼提醒伴侶:她的存在本身就很美好,不需要額外添加外在的事物來得到他人的認同呢?文中提及了我與伴侶的互動方式,還有幾年以來的觀察,期望能夠提供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我覺得我已經改了,但她就是感受不到,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從赫士口中,落下一句不重不輕的句無所適從。這是一個處在婚姻破滅邊緣的男人,被妻子要求去傾聽更多的聲音,以打破男人自己想自己對的思考框架,然而,認為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的男人,還能怎麼辦呢?
擁有中性外表的同性伴侶,從小就經歷了原生家庭對性別的歧見,還有由此衍伸出的家族議題。在成長環境與氛圍的暗示下,伴侶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女性性別。然而,身為陪伴者的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又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憂鬱症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所以才會因為這點挫折就想不開。」在遇到憂鬱伴侶之前,偶爾會聽見親友或同事提出對於憂鬱症的見解。當時的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歷程或罩門,對不同的人事物有程度不一的敏感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跟憂不憂鬱有什麼關係嗎?
不少人看到芊谷小姐,都會投以羨慕的眼光。她在社群軟體中的形象,也無疑是貴婦常有的生活展現。然而,她最常聽到的是:她是因為嫁給富二代,才能過上好生活。對有強烈「不配得感」的人而言,就會將自己的陰影投射到芊谷的生活中,認為「是運氣好、不然就是要很努力,才能夠擁有美好的東西,否則就只能過著普通的生活。」
讀完近日方格子執行長David發佈的「vocus創作者工作坊#1|建立正確的心態」一文,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精確來說是最有感觸的)部分,是一段關於方格子之於創作者的描述:在vocus積極透過各種方式的幫助下,創作者需假設vocus大多時候做的是「錦上添花」的事,少數時候是做「雪中送炭」的事。
之於我而言,她已經很完整了!就算她不穿戴追求而來的外在成就、財富與聲望,她早已足夠美好。雖然如此,但這畢竟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那麼,我還能怎麼提醒伴侶:她的存在本身就很美好,不需要額外添加外在的事物來得到他人的認同呢?文中提及了我與伴侶的互動方式,還有幾年以來的觀察,期望能夠提供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我覺得我已經改了,但她就是感受不到,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從赫士口中,落下一句不重不輕的句無所適從。這是一個處在婚姻破滅邊緣的男人,被妻子要求去傾聽更多的聲音,以打破男人自己想自己對的思考框架,然而,認為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的男人,還能怎麼辦呢?
擁有中性外表的同性伴侶,從小就經歷了原生家庭對性別的歧見,還有由此衍伸出的家族議題。在成長環境與氛圍的暗示下,伴侶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女性性別。然而,身為陪伴者的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又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憂鬱症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所以才會因為這點挫折就想不開。」在遇到憂鬱伴侶之前,偶爾會聽見親友或同事提出對於憂鬱症的見解。當時的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歷程或罩門,對不同的人事物有程度不一的敏感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跟憂不憂鬱有什麼關係嗎?
不少人看到芊谷小姐,都會投以羨慕的眼光。她在社群軟體中的形象,也無疑是貴婦常有的生活展現。然而,她最常聽到的是:她是因為嫁給富二代,才能過上好生活。對有強烈「不配得感」的人而言,就會將自己的陰影投射到芊谷的生活中,認為「是運氣好、不然就是要很努力,才能夠擁有美好的東西,否則就只能過著普通的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當你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用沉默構築起一道道看不見的牆,你是否曾經感到無助? 在孩子的沉默背後,隱藏著什麼煩惱和秘密?如何巧妙的邀請他們開口,又不觸碰到那份脆弱的心靈防線? 一起來探討如何巧妙拆解那道沉默的牆,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避風港,共同經營一段溫暖而深刻的親子關係吧! 閱讀全文,一起探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親子間的深度對話似乎變得愈來愈稀缺。我們常說親子溝通是關鍵,但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言語交流,更在於能否耐心傾聽。 當孩子帶著滿腔熱情分享他們的小世界時,父母的耐心聆聽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在
Thumbnail
每次試圖了解孩子的心事,卻總是遭遇冷漠或逃避?或許問題不在於孩子不願開口,而是我們未能捕捉到他們「準備好說話」的時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忘了,溝通的藝術不只是如何談話,更在於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 深入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說話時機,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可能就藏在那些靜默的間隙中。閱讀全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試圖與孩子深入交流,卻發現對話總是一成不變、缺乏連結?關鍵之一可能在於「問題的提法不夠明確」。 一個好的問題,能打開孩子心扉的大門,引領對話進入新的層次。從「今天學校怎麼樣?」到「你今天遇到了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事?」的轉變,可能就是你們溝通方式的革命。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當你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用沉默構築起一道道看不見的牆,你是否曾經感到無助? 在孩子的沉默背後,隱藏著什麼煩惱和秘密?如何巧妙的邀請他們開口,又不觸碰到那份脆弱的心靈防線? 一起來探討如何巧妙拆解那道沉默的牆,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避風港,共同經營一段溫暖而深刻的親子關係吧! 閱讀全文,一起探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親子間的深度對話似乎變得愈來愈稀缺。我們常說親子溝通是關鍵,但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言語交流,更在於能否耐心傾聽。 當孩子帶著滿腔熱情分享他們的小世界時,父母的耐心聆聽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在
Thumbnail
每次試圖了解孩子的心事,卻總是遭遇冷漠或逃避?或許問題不在於孩子不願開口,而是我們未能捕捉到他們「準備好說話」的時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忘了,溝通的藝術不只是如何談話,更在於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 深入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說話時機,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可能就藏在那些靜默的間隙中。閱讀全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試圖與孩子深入交流,卻發現對話總是一成不變、缺乏連結?關鍵之一可能在於「問題的提法不夠明確」。 一個好的問題,能打開孩子心扉的大門,引領對話進入新的層次。從「今天學校怎麼樣?」到「你今天遇到了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事?」的轉變,可能就是你們溝通方式的革命。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