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分享]15省錢的慣性;不安心,不放心,恐懼,不信任;丟東西;講台語

2022/12/08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H邀我一起做預立醫療決定書(AD)的諮商,

強調團體談便宜,划算
H邀我一起去做「病人自主權利法」中,「預立醫療決定書」(AD)的諮商,她想去的那家醫院,一個人要3千多元,團體諮商的話比較便宜,最多6個人,她算出來6個人最便宜,只要1千多元,我心想,
1.連這種事情都以省錢為第一考量,也真服了她,真是慣性啊!
2.我想到的是6個人一起談,每個人問問題的時間就有限了,剛再看了一下,一個人談是90分鐘,團體談每個人60-90分鐘,6個人最起碼也要6小時,大家通通坐在那裏聽,或是輪流進去呢?
3.6個人加上諮商師共7個人要約同一個時間,難度很高吧!
先問她一個問題:「這裏的 "一人", 是本人嗎?」,接著:「我想談的是家人一起去的, 總要有人幫我執行啊! 」
她的回覆沒回答我的問題,還是強調6個人最划算,我決定將此話題結束:「這項諮詢我有在想, 但還不想行動。這次就不參加了。」
以前她來我這裏參加活動,到了4點多就急著要走,說會塞車,我心想,一定會塞車嗎?會塞多久呢?家裏有事情等著你回去做嗎?難道你不想多聽聽,多參加點嗎?在她的腦袋裏,就是不要碰到塞車比較重要,其他的不重要,我精心準備的活動不重要,她在意的是不要塞車,在大家還沒走的情形下,自己先走了,我有點被忽略、不受重視的感覺。(2022.12.3.)

不放心,除了恐懼外,其實是不信任人家

之前,在離開一個住處,出門後,就會回想,什麼有沒關?哪裏有沒放好?好像沒有,就這麼自己嚇自己,總要一段時間後,心情才能平靜下來。最近這情形好多了,比較放心,比較沒想了。
今天我女兒有一個很重要的會,她(的團體)和另外一人(團體)主辦的年會,第一場她是與談人,有實體也有網路直播。幾個月前就開始籌備,招志工,開了多次的會。昨天下午開了最後一次的會回來後,跟我說:「我很焦慮,總覺得別人會做不好。」我問:「是這一次這樣,或是都這樣呢?」這是她生產後第一次辦比較大的活動。「每次都這樣。」她答。喔!原來如此,我不知道,沒提過這種事。
今天她請好了臨託的到府保母,上午10點來,到下午6點。昨天女婿回來,她8點要出門,想說孩子的爸看2小時可以。我說,他昨晚才回來,孩子跟他不熟,更大的問題是,他對帶孩子不熟,2個小時頗長的,她的會很重要,為了讓她安心,免出差錯,還是我8點多來一起帶吧!
我7點多從新店的家出發,8點多到台北的家,在電梯口碰到她和另外2個伙伴拿著東西出門。我和女婿一起帶,就是孩子跟他,和他在一起時,我趁機去做家事,孩子跟我玩時,他滑手機或休息。
到10點,保母來了,我交待了孩子幾點換尿布,幾點喝了幾CC的奶,「你跟她媽報告時,一起說。」她說要記下來,拿出手機來記。我說:「我教她寶寶手語,這個動作就是要吃奶,我看到她比這動作,就泡牛奶給她喝。」我邊說邊做「吃奶」的手部動作。
她問:「副食品呢?」
我開了冷凍庫給她看:「冷凍包,蒸稀飯或是燉飯,如果拿到燉飯,覺得比較乾或比較黏的話,就加點開水。」她說好。
她又問:「早上幾點起床呢?」
「我不知道,我昨晚沒住這裏,等一下問她爸爸,他現在在睡覺。」
我想想,都交待了,我的東西也拿了,要回礁溪,就和孩子「bye bye」,台語的「再見」、「再會」通通說幾遍,她也跟我揮手,最近會再見了,前一陣子是人走了才揮手,最近會即時揮手了,甚至人還沒出門就開始揮,我笑著跟她再見,說她棒,她笑得更開心。

要留聯絡方式給保母嗎?

出門走在路上時,我在想,我是不是要留聯絡方式給她呢?「萬一」有事的話,可以問我,只是她陸續做了快一年了,顧孩子的事都能自己處理,沒人提出要留我的聯絡方式給她的建議,我幹嘛多事呢?何況女婿也在,有2個人可以互相幫忙,不需要我啦!留了電話,多操了心,有事的話,我在那麼遠的地方,也不能做什麼。
週六去礁溪的人比較多,我買到1小時後的票,結果補位了第3班車才上車。每班車都延遲了幾分鐘,我注意車到了沒?可以補上嗎?這時候才將那個不放心忘記了。聯絡道快走完,我看到上面的國3車速緩慢,心想,司機會走106乙嗎?果然沒上交流道,直行,我知道可能會塞車,就閉上眼睛靜坐,不去想它。

這週是至善之光,什麼是至善?

我也說不清楚,說反的比較清楚,諸如:憤怒的惡意、嫉妒、惡意操縱、自我膨脹、自我中心等,都是要被釋放的負面影像,「它釋放因自我的影像而製造的恐懼,並釋放在個性裡會帶來焦慮的思想。」
這種不安心、不放心,前不久,我才明白是因為恐懼的關係,自己的腦中或許因為過去的經驗,當場看過,聽人家說或看過報導,或是幻想事件的發生,而產生焦慮和恐懼,雖然我告訴自己,那只是我自己的恐懼情緒而已,外面的世界照常運轉,什麼事情也沒有—不過那只是腦袋這麼想,情緒是無法被理智說服的。在車上靜坐到最後,我突然明白,那種不放心是對人家的不信任,不相信人家會做好,有能力做到。
還有,我會在內心裏批判人家,將人家分等,分階級,覺得他不好、不對等,甚至可憐人家,都是一種需要被釋放的虛幻影像,我可以在至善之光的幫助之下,平衡自己。(2022.12.3.)

整理,丟東西的感想

要將房間清出來給女婿用,我得將東西整理、收拾乾淨。這幾年經歷了多次的整理和丟東西,

這次丟的有:

■歌仔戲劇本—我在社區大學學了5個學期的歌仔戲,有5齣,後來在社區學了一、二期,還有社大某些活動週,我們班上台表演時,我寫的話劇劇本,通通丟掉。丟到廢紙箱後,還在想,我日後將片子拿出來看時,如果聽不清楚唱詞的話,需要劇本來對照,想再將它救回來,後來想想,再看的機會很少,聽不清楚就算了,或許我的腦中會記得。第二天發現,女兒已經將那一堆拿去回收了。戲衣、表演鞋和道具、片子等前些日子時已經送人了。
■大部份的收據—我每年都會整理,這次好像二、三年沒整理了,不回收,通通當垃圾丟掉,燒掉,免得個資外留,房、地的繳稅收據還是留著,下次再整理,回收之前要先將名字和地址挖掉。
■一些紙本的資料—不會再看了,或不想看的,通通丟掉,留了幾份,想等到看完後再丟。
■各種筆記本—尤其是以前辦活動的各種紀錄本,終於決定丟掉,裏面寫的已經看不懂了,那些活動不會再辦了,不會再去查了。
■上次丟過之後新產生的日記本—從來沒再翻過,再看的話也看不懂了,主要是回頭看時,覺得心情煩躁,一點都不想再看,只留上課之後寫的幾本。
■記夢的本子—丟掉這些的決定是最難的,共4本,其實也從來沒再看過,不用再看了。以前在寫作班時,我跟學員說:寫過,就存入腦中的資料庫了,以後需要時,再取出來用就比較快了,寫完後撕掉、丟掉,將電腦檔案刪掉都沒關係。因為有人以怕別人看到,作為不寫文章的理由,我提供的所有保密方法她都說不行,不安心,我最後說出丟掉、燒掉的方法來。
說來也奇妙,夢是潛意識要和我說話,每次夢完、記完,我會想想它在跟我說什麼?投射了什麼?我將夢的經過寫下來,這段夢的記憶,包括我的解讀,就存入我的潛意識中了,存在潛意識中的這段資料,跟原來的夢有什麼關係呢?有何不同呢?—這點是我寫到這裏才想到的,真好玩。
■2件比較「好看」的外套—其實幾年沒穿了,現在穿衣服的風格和以前不同,也少有要在那些歐巴桑面前穿她們認同的所謂比較好看的衣服的機會了,雖然看起來還不錯,其實也很多年了,通通丟掉。

我得到的一個體悟是

東西太久了,不管它還好或不好,都應該丟掉,要用的時候再買新的,我的期限是10年。10年還是太長了,希望之後能慢慢將年限縮短。
將一個櫃子的上下都清出來,一張桌子空出來,所有看得到的,我的東西都消失不見,我真的很棒,除了另一張書桌的桌面,還堆著一些來不及過濾的東西,會慢慢收,儘量藏起來,房間的廁所浴室歸我用,還要放點東西,及掛我穿過的,還要再穿的衣服。其實只花了三、四個半天的時間而已,包括將書和衣服拿去回收,跑了3趟。
他要回來的週五,原說一點半的飛機,預定3點到家,我就以3點為目標,希望他進門後,最後的床單都換好了,讓他直接放東西,後來女兒說,班機有點問題,會延後,那就不用趕了,我還是在3點時完成。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有注意到,我沒緊張,沒焦慮

照著原訂的程序,一格一格地收,移動位置,或是丟掉,還有將櫃子擦一擦,我也注意到,我沒有累的感覺,除了前幾天我有了「說出來」的能量之外,我的體力好像也變好了,真好。

邊整理邊在想的是,

接下來的生活要怎麼安排?
其實都想好了,少數要移動到不同住處的東西也移動了或包好了;
我有被遺棄的感覺嗎?—這點再慢慢體會
我的情緒總是出來地比較慢。讓出房間是我自己願意的,也希望他們小家庭能好好相處,舒服地過日子,我還有2個地方可以住。(2022.12.3.)

關於講台語

昨天清晨醒來,躺在床上靜心時,突然想到用台語來引導好了,真的在心裏說起台語來,只是速度比較慢,有的詞要想一下要怎麼說,還是完成了,原來用台語也可以,我又多了一樣自言自語地說台語了。
孫女出生,回家後,我跟她講台語,到現在一年了。家中多語時,最好是每個人固定說一種語言,小孩子就會自然學會,就是沒固定,至少整句話要同一種語言。現在有些人喜歡在華語中摻雜幾個台語的詞,那是不好的。孩子從小有二種或多種母語,對她是一輩子用不完的寶藏。

和孫女講,在家裏時

跟孫女講話,還有她在場時,都講台語;在家裏時也儘量說台語,她不在場時也一樣;二女兒和兒子來時也是,她們有時候會回一句或一個詞的台語;大女兒的朋友來家裏時,會跟著講台語,雖然說得不流利,那種心意很珍貴。
一開始,只要她醒著時,我就一直跟她講話,要說什麼呢?先說身體的器官好了,這是「眼睛」、「鼻子」、「左手」、「右手」……,有一次女兒跟我說:「上午時,保母才跟她用華語說過一遍。」哈!
後來加上動作,「妳的眼睛看來看去」,「手揮來揮去」,「腳踢踢踢」,隨著她的動作和活動範圍越來越多,我說的詞彙也慢慢增加。畢竟我50年沒說台語了,要慢慢回想要怎麼講?不會的,有空時去查線上的「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一般稱「教典」。它除了有拼音外,也有音檔,可以聽清楚要怎麼唸?(稱「閩南語」聽說是當年多方人馬妥協的結果)
她大一點時,可以帶她去參加台語的親子團。

我自己

■我有追踪一位台語老師的臉書,和幾個臉書社團,多少看一點,慢慢累積台語的漢字詞彙和說法,碰到拼音時自己試著唸一下,偶而回應時也用台文寫。
■偶而會寫一篇台文的短文;
■打算孫女2歲左右,或我有力氣時去學羅馬拼音;
■運動時,在心裏的數數也改用台語;
■現在冥想時也開始用台語;
■看公視台語台,除了說之外,有字幕,對台文的幫助很大。也有粉絲頁可追踪。

在外面時

現在有許多人,許多家庭意識到台語快消失了,趕緊教小孩說,也有一些社團和台語的親子團。我想到,我不能只在家裏說,還有光自己自言自語,如果我在外面說台語的話,聽到的人會得到鼓勵,慢慢將影響擴散出去,這是我做得到的。
需要花些時間說服自己,堅定信心,一開始會猶豫,想說算了,或是忘記了,多次之後,鼓起勇氣說一次,只要在某處說一次,下一次就比較容易了,如:
從傳統市場中開始,礁溪和台北都是。我剛來礁溪時,跟路邊賣菜的歐巴桑講台語,她們回我華語,我很意外,也驚覺到台語在50年後真的會消失,如果我們放任不管的話。
小店中
買客運車票時—有一次在捷運科技大樓站時,有一位售票員用台語跟我說話,喔!她會說台語,從此以後,都用台語買票,在礁溪時也一樣,這是最近一、二個月開始的。有的會馬上改用台語跟我說班車的時間,有的仍用華語。
先講華語,碰到用台語比較傳神的詞時,我講台語,對方也跟著講台語的話,我就繼續講台語。
■有時候會碰面的人,知道他會講台語的話,就一律用台語,不管他回我什麼。像我女兒,我講台詞,她都說華詞,不過跟孩子講話時,有時候會說一、二句台語,這樣就好了,慢慢來。
年紀不是會不會講台語的分界點—連鎖店或便利商店,尤其店員是年輕人時,比較難出口。其實不必用年齡來區分,南部或中部來的年輕人都會講的;幫我的房東處理雜事的楊小姐,時常在社區中出入,住宜蘭,年紀比我大,我跟她講台語,她都回華語。

重新回顧一下學語言的過程,

原來要整段時間都講才行,除了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之外,還有許多的連接詞、介繫詞、副詞等,要在情境出現、碰到時,一再地練習才行,想到以前學英語時,在課堂上背幾個單字,學幾句句型,或讀一篇文章,其他時間根本沒用,怎麼可能學得好呢?我也在找我在英語的聽、說上學不太好的原因來。

我發現我有一個優勢

因為年紀比較大,人家會以為我不擅長華語,所以會跟著我講台語,哈!

這也是一種分裂和片斷啊!

我曾在社團中問,原來華語的說和寫都很熟練了,到了老年才改用台語,是幸或不幸呢?有人回說是幸運的。是啊!這是我自己願意的,也是覺得很重要的,還好,不是因為政權的改變而要改用完全不一樣的語言,像日本人來了,蔣家政權來了以後,大家都要改語言和文字,那是悲哀啊!(2022.12.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5會員
630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