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框架裡,愈努力,愈沒力。

2022/12/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網路上時常有人分享,許多在學校成績好的學生,畢業後的薪資收入卻不如在校成績差的學生。
在此不提多數的大型研究都顯示學歷和薪資有高度正相關。在多數故事分享中,提及的是成績好、學歷高,出社會為公司僱員,相對應的是成績低、學歷差,但以業務、創業為職。網路上聳動故事的表面,大家只看到薪水與成績沒有正相關,而非是用薪水的發放來源而造成收入高低。
若是為公司僱用,發薪水的人是老闆,老闆發薪水的標準除了參考受僱者的學歷、能力,還有考量市場行情、能力被取代性。簡單來說,受僱於人,薪資普遍有公定價,若非市場稀缺人才,基本上都有上限天花板。
業務工作,薪水許多是依抽成獎金。創業若是能製作出高度市場需求的產品,得到的收入是無上限的。
看出悖論了嗎?
進入職場後,選擇的工作型態不同,造成的收入差異,根本不足以作為「成績好、學歷高的人」比不上「成績低、學歷差的人」的「學歷無用論」依據。
我認識了一位姊姊,也是明星高中、明星大學畢業,畢業後進入出版社工作,編輯的薪水4萬就封頂,以紙本書產業萎縮的前景來看,她意識到繼續受僱於出版社,薪水沒有向上提升的可能,於是她離開出版社,轉換到業務的工作。隨著經驗增加,以及透過進修提升能力,她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並且在前兩年付出行動,達成月收入至少十萬以上。
若是今日她仍選擇在出版社拼死拼活的工作,她仍然只能領4萬元,即使工作能力再優秀,也無法衝破出版社薪資上限。
她也分享說,出版社編輯所需求的能力,再加上外語能力強的人,她會建議去外商公司,薪水還有機會上看6~7萬。
受僱於人,再多努力,卻沒有反應在薪資上,很多時候不是受僱人的問題。
老闆最多只能給你80分,你做超過100分,多出來的20分,也還是老闆的。
創業雖然有可能失敗,但是,能抓到市場需求,做出市場需要的產品,有可能得到超過努力的報酬,收入沒有天花板。
不是努力沒有用,困在不重視努力可以變現的框架裡,愈努力,愈不起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304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