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打住對外在的攀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遇到關卡時,不知問題在哪時,就希望別人能援助提供方向,或是自己不如自己所期望、想要時,又急又亂的,希望有個力量能安撫自己,才能肯定自己的安定下心... 諸如此想藉助外力來舒緩或幫助支持自己繼續走下去。但這支持的力量,若全仰賴外力,一遇到問題就想找人幫忙,一靜不下來就想要尋求慰藉,若外力一旦不見了,不再如你的意,就會失了方舟,亂了方寸。有的人會喪心的無法想像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走,而無限恐慌,有的人不知何去何從,可能就選擇放棄。
這也是長輩們看著下一代憂心的說著:抗壓性一代不如一代,能堅持不懈者真是難得。這種遇到關卡時能自主消化外在壓力,且沉得住氣,自我沉靜、深思的能力,即是成敗的關鍵。
曾在白沙屯媽祖進香刊物看到一段紀錄而印象深刻,描述一位進香行腳者,雙腳痠痛到麻木,又置身在天地的大烘爐中,腳又開始隱隱作痛了。身心煎熬的當下,想抓著身旁一位大轎班弟兄的手來走,但對方礙於職務在身而婉拒了她。被拒絕的當下,瞬間打住、忍住了所有的生理欲求,也重重的打醒了內心。這瞬間收攝於心的力量使她有著不同的體會:
他的拒絕使攀緣的心頓時消煙雲散,忘了所有肉體上的痛苦及疲累,媽祖考驗我的耐力,也因此發現人的心念足以左右肉體疲累承受度,此時心念的轉換使現在步履輕快,臉上也微笑,心如此清安...
如此打住自己的欲念,卻能在內在激發一股清新、向上的正面力量。面對當前的困境,原本的精疲力盡、困乏難耐,竟一掃而空,反而輕鬆以對,原是沉重的問題好似不復存在。
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著實讓我一知半解了好久好久。「藥師經」啟示中有著一段話,值得讓我們省思:不曾忍辱過的人不知道什麼是發虔誠,不曾發虔誠的人不知道什麼是慈悲。忍能洗心、辱能滌慮,發虔誠就是在利益安樂、拔除一切業障。而更殷勤珍惜每個當下,就能進入第三關的慈悲,而認真虔誠地與佛同在,即能得到真藥-累世修持的慈悲。
經過忍辱,就像將一些想不透、看不開、想得到、想知道...的事情,不再抓在手上,不在意的放它過了。心少了所求,少了困頓,會有一種豁達的開闊,多一分清空。當我們有這份清空時,會更加珍惜的體會當下,帶給自己清安的感覺。進而發自內心,虔誠的將心念寄託在一種超時空的信念,如相信自己是與佛同在,要跟著仙佛的光明指引與腳步來前進,使這份清空能留住在我們身上。而這跟著仙佛的光明走,就是在仙佛的大願中,虔誠依從恩典來做來走,要帶我們走出困厄,去除災業,回到自己的本性,在這內在深層的心性裡是與仙佛能印心的慈悲與願力。在這慈悲心裡面,能平安健康,一切光明,來成就與圓滿自己的人生。
心境一轉,事情也隨之轉化。從原先被七情六慾駕馭,心念寄託於外在,反轉回在清淨中,靜靜的開發內心的力量。只要我們回歸於內心,就能安在,不再怕自己的心迷失。早課開示曾分享過:走在苦難上,代表你的人生方向是正確的。當你覺得困苦難耐時,真正的意義是老天爺正給你一個挑戰自己、戰勝自己的機會,是一個難得的開發內在力量的時候。而啟示能陪伴我們度過種種的遭遇與困苦,讓我們能安在、學習忍、幫助我們成長的心靈糧食-啟示。
受啟發的相關啟示:
藥師佛啟示3-2:累世的修持
藥師佛啟示3-3:過三關
文章引用:戊寅年1998白沙屯媽祖進香特刊.隨香手記.軟腳芬(基金會義工).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的專注力,便決定了成敗。事情開始前,有著美好的期待,對自己的期許與抱負,希望真的能如這樣的美好實現。從理想拉回實際,你必須要專注於眼前現階段的每一步,一步接上一步,才能走到理想。...
這樣的想法你是否曾出現過,「只要...,就能...。」有時在經歷做一件事情的過程,或是學習某一項技能...等,會突然有所獲、有所心得的發現,原來「只要...,就能...。」了解了老師說的原來是這回事,原來要達到這情境這個結果,關鍵在哪,這樣做就能夠達到了。
後退實質是前進,眼看雖是退步,但苦中能生志,故能化為動力。但有一種退步,卻是自己心性、態度所造成,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心性的一點偏差,就足以影響甚鉅,甚至前功盡棄。
學習是一門學問,有來自改進的學習動力之後,想要扎實的前進,而如何前進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自小到大,如何學習似乎不是一門需要特別教授的課,從沒有一門課是要教你如何學習。但我們自嬰孩時,很早就開始學習認人、走路、說話、慢慢知道身邊人在做什麼、也跟在旁邊,邊跟著做邊跟著學。
人生像是一個個旅程組合而成,會遇到很多需要面對、選擇、前進、突破困難等種種狀況。人生就像一條山路,就算你不前進,時間也逼迫著你不得不前進,不得不去面對與選擇。正因為時間帶著我們前進,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注定這是一條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越想努力看懂,越是一團迷糊;越想努力寫出像樣的文章,越是了無生氣的強說詞。絞盡腦汁,用盡心思,想阿想阿,無論再怎麼想、再用力,就越進入胡同。...
一個人的專注力,便決定了成敗。事情開始前,有著美好的期待,對自己的期許與抱負,希望真的能如這樣的美好實現。從理想拉回實際,你必須要專注於眼前現階段的每一步,一步接上一步,才能走到理想。...
這樣的想法你是否曾出現過,「只要...,就能...。」有時在經歷做一件事情的過程,或是學習某一項技能...等,會突然有所獲、有所心得的發現,原來「只要...,就能...。」了解了老師說的原來是這回事,原來要達到這情境這個結果,關鍵在哪,這樣做就能夠達到了。
後退實質是前進,眼看雖是退步,但苦中能生志,故能化為動力。但有一種退步,卻是自己心性、態度所造成,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心性的一點偏差,就足以影響甚鉅,甚至前功盡棄。
學習是一門學問,有來自改進的學習動力之後,想要扎實的前進,而如何前進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自小到大,如何學習似乎不是一門需要特別教授的課,從沒有一門課是要教你如何學習。但我們自嬰孩時,很早就開始學習認人、走路、說話、慢慢知道身邊人在做什麼、也跟在旁邊,邊跟著做邊跟著學。
人生像是一個個旅程組合而成,會遇到很多需要面對、選擇、前進、突破困難等種種狀況。人生就像一條山路,就算你不前進,時間也逼迫著你不得不前進,不得不去面對與選擇。正因為時間帶著我們前進,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注定這是一條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越想努力看懂,越是一團迷糊;越想努力寫出像樣的文章,越是了無生氣的強說詞。絞盡腦汁,用盡心思,想阿想阿,無論再怎麼想、再用力,就越進入胡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百合病的人,難分陰陽表裡,腸胃很虛弱,在陰虛的狀態下,用一般的陽藥下去會太強,身體會不受藥而吐出來,所以被誤吐、誤汗、誤下才會用雞子黃、知母、滑石、代赭石,這些藥物來治療;看到發熱的情況,並非太陽證的發熱,而是虛證的浮熱,所以處方不會用到像
Thumbnail
我交易策略中 最重要的 第一課 識別流動性 流動性 就是市場的重要方向 你還不會看嗎? 這篇筆記讓你一次看懂 流動性 並學到一套入場模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太陽9號閘門的能量如何影響個人的專注與細節處理,透過9-52專注通道,強調集中注意力對於生命的影響。此外,文章中還介紹了時尚大師吉安尼・凡賽斯如何透過其設計與理念展現焦點,並在時尚界留下深遠影響。對於人類圖與個人生涯目標,這段期間提供了重要的反思與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快撐不住?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無力、疲憊,甚至想要放棄。這種感覺就像是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然而,這種痛苦和挑戰並非毫無意義。正如約翰15:1-8所述,修剪葡萄樹的目的是讓它結出更多的果子。當我們感到撐不住時,這其實是我們被神修剪的一部分,讓我們更接近祂對我們的計
Thumbnail
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有的人則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那些選擇逃避或放棄的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他們認為,與其冒著失敗的風險,不如乾脆不去嘗試。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然而,逃避並不能解決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百合病的人,難分陰陽表裡,腸胃很虛弱,在陰虛的狀態下,用一般的陽藥下去會太強,身體會不受藥而吐出來,所以被誤吐、誤汗、誤下才會用雞子黃、知母、滑石、代赭石,這些藥物來治療;看到發熱的情況,並非太陽證的發熱,而是虛證的浮熱,所以處方不會用到像
Thumbnail
我交易策略中 最重要的 第一課 識別流動性 流動性 就是市場的重要方向 你還不會看嗎? 這篇筆記讓你一次看懂 流動性 並學到一套入場模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太陽9號閘門的能量如何影響個人的專注與細節處理,透過9-52專注通道,強調集中注意力對於生命的影響。此外,文章中還介紹了時尚大師吉安尼・凡賽斯如何透過其設計與理念展現焦點,並在時尚界留下深遠影響。對於人類圖與個人生涯目標,這段期間提供了重要的反思與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快撐不住?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無力、疲憊,甚至想要放棄。這種感覺就像是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然而,這種痛苦和挑戰並非毫無意義。正如約翰15:1-8所述,修剪葡萄樹的目的是讓它結出更多的果子。當我們感到撐不住時,這其實是我們被神修剪的一部分,讓我們更接近祂對我們的計
Thumbnail
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有的人則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那些選擇逃避或放棄的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他們認為,與其冒著失敗的風險,不如乾脆不去嘗試。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然而,逃避並不能解決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