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對我而言,最顯著的差異莫過於一起共事的人,從社會經驗和教育背景相當的學生,變成了有家庭的職業婦女,亦或年逾不惑的女強人上司。剛入職的時候,與主管同事一直苦無話題,聊天容易陷入尷尬或不了了之,所以決定在人際交流的細節上下點功夫。
《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是本體貼的書(不愧是日本人所寫的);它的體貼,不僅可以從書名窺知一二,本書結構清楚、一目瞭然的目錄和排版,更讓讀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人際交流的實用方法與原則──只要讀章節標題和副標題,就可以了解該章的概念,而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判斷是否需要往下細讀,亦或快速翻到下一頁。閱讀這本書,只需花上半小時,就能有所收穫。
書中提及的內容涵蓋良性社交的心理、行為習慣和應對方式,最可貴的是,它在「讓人感到如沐春風」和「不委屈自己」之間取得合宜的平衡,讓我覺得十分貼近人情。最讓我受到啟發的觀點,出於探討「表達」的章節:
「告知」和「傳達」是不一樣的兩件事,只是告知,無法傳達給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想想「該怎麼說才能讓對方了解」才是傳達。(P.156)
其他還有:既然要做∕越不想做,就要做到最好(P.77);五分鐘能做到的事情要馬上去做;別做不做也無所謂的事情(P.143)。至於在工作及生活領域中,我個人覺得很受用的建議有:
- 遇到冷場,可以有效應用的話題──
T(天氣、季節)、J(近況)、X(新聞)、D(地區、周遭環境)、S(身體、健康)、Q(興趣、工作)。
- 與各式各樣的人談話,可以把握的原則──
在相似的人身上找出「異質性」,在相異的人身上找出「同質性」。
- 自己的看法與別人不同時,可以具備的心理──
不要害怕有主見,重視自己思考出來的結果,坦率地表達出來,也許能為他人展現不同的風景。
- 對社交仍有些卻步,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做到的功課──
不管對象是誰,都要好好打招呼。越是討厭、越是親近的人,越要守禮;保持禮貌,是愉快工作的基礎。
「了解的人」是有福的。無論在工作、生活或是人際上,之所以犯錯踩雷,十之八九都是因為不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書中的建議很好,但也要我們真的去實踐了才能看到成果;過程中,做不到一次到位很正常,請肯定這段辛苦但是珍貴的積累過程──總是將好的原則牢記於心,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