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X教育】關於最近高一生問的那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最近,在學習家小羊的匿名社群中,有位高一同學說出對於未來選擇的迷茫,並和大家討論,問題如下:(以下將會論述我對此問題的見解,以及會列出大家的回饋,供對生涯有疑問的人可以參考喔!)

說到教育,我最近有一件事讓我頗困擾,不太確定適不適合在這提出,若可以,想問問看大家的意見,若不行我再收回~ 就是本人目前高一,最近在猶豫選組問題,我對政、商管、教育、心理學等等感興趣,但我同時也蠻喜歡物理的。另外,我也認為不應該把對自己的訓練局現在社會科,但是選一類就學不到自然科;選三類高二會有社會科,但可能會忙到沒其他時間好好鑽研自己更喜歡的 。今天去跟公民老師聊,他感覺有點是在勸我不要讀一類,他的考量主要是三轉一較容易,三類的工作出路也比較多;之前跟歷史老師聊過,他也說出路是蠻現實的一點;我父母也對選一類抱持較負面的心態 我就一直拿不太定主義......讓我比較驚訝的是,本身教社會科的老師,其實自己也不太看好一類,這樣讓我更不敢勇敢選一類了...... 不知道這邊的前輩們有沒有困擾過類似的事情...或是有沒有什麼建議呢🥺(我真的很苦惱......

我的論述

看到這裡,我第一個反應就是「你的人生是你決定,還是掌握在社會期待、老師或是家長手上呢?這些人會幫你過往後的人生嗎?

套用一句海綿寶寶的梗圖:「我怎麼過日子,不關你的事。」

raw-image

由於關於此類型的議題,我已將在之前的文章中討論過,因此可以點選下列網址觀看。

1.走在夢想的道路上,是框架還是自己

2.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從高中選組、選系到讀大學,你該知道的事情

今天,我們來談談,我們該如何解決有眾多你想要走的路的困擾?以下將用3步驟說明。

什麼只有學校有的資源?像實驗室的器具設備?

如果目前什麼都沒有接觸過的話,可以先盤點手上有哪些資源,用幾個小時去網路搜尋,也可以做個表格,試試看能不能把想學習領域的「資源、方式、步驟」都列出來,不論日後在運用學校資源或是學習其他領域上,都能有個概念~

校外有沒有學習的資源?

3人生很長,可以計畫分開來學,但不用定死,有機會就去嘗試

所以說,學校只是一門學習管道,可以讓體制安排現實面,但當在校外已經能有自己的學習機會,也可以把重心挪到校外~切記,要為自己而活呀!!

而在今日,正在就讀台師大科教所的蘇倚恩,也在FB發布了他對未來人生的見解,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raw-image

大家的回饋

【匿名1號】

我不是前輩,我也是高一生。但我想要跟你分享「一類沒出路這件事」

我自己的觀點是:那又怎樣,之後是我的人生,我想怎麼過是我的事,其他人建議我做這個決定他不會幫我過接下來的人生,而且現在又不是什麼科系畢業就會做什麼行業,不然為什麼有這麼多領基本薪資的社會「新鮮」人。當然你也可以說:台灣的環境就是理工組比較吃香。

想和你分享的是有一次台大畢業典禮上有位講者說之後其實文組會比較吃香,因為理組會慢慢被AI取代。那之前的AI繪圖事件我也有小了解了一下,我之後也是想走藝術的,我認為那跟人的情感和機器做出的每個當下,都一定會和真實的人有差別。

最後我家人之前也有說過:你要不要選理組阿,這樣選擇比較多欸。我當下沒有回應,但後來我想要說:你有想過你兒子有沒有想要選擇嗎?就算選擇多又怎樣,今天我想買豬肉,你帶我去水果攤挑再久也找不到我要的東西 雖然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樣講很偏激、不切實際、很好笑、很奇怪但我想說:為自己而活吧 別人都只是過客 只有自己會陪自己永遠。

【匿名2號】

我自己覺得是,跟隨內心的直覺去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組別雖然現實考量固然重要,別人說永遠都是別人說的,但自己如果比較喜歡社會科就去念吧,不要想太多,要跟隨著自己內心的直覺走,通常結果都不會太糟,要對自己的直覺與選擇有信心且負責。 高中就是個學習開始為自己選擇負責的階段,如果爸媽不同意,可以先試著分析自己真心喜歡的科目與嚮往的系所之優劣得所給父母聽,但要挑對時機講,不然會適得其反。先想看看如何向父母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比方說可以試著用看看妳所喜歡的政、商管、教育、心理去找尋未來的出路薪資,用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平均薪資去說服他們,讓他們放心,這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唯有讓他們了解你在做什麼,才能夠讓他們知道你的目標明確,才會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妳也會有所成長喔,我的想法供妳參考看看

【匿名3號】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像我讀政治系,人家常常問我是不是要出來選?還是以後是不是除了公務員外就是吃土?雖然我現在還是很迷茫,但是我在永續,哲學,心理學,歷史,經濟,國際趨勢分析,國防,自學,教育,資訊工程都有不錯的建樹和了解,我不斷的各個都市和大學流浪,不斷的累積各領域的人脈和各式各樣的跨領域人才交流,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要的什麼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如果已經選擇就勇敢踏出第一步,你的人生不會因為你選錯科系就毫無意義,如果可以也能多多嘗試和跨領域的人才交流,決定故事的不是你的出身和能力,而是你的選擇和行動,然後告訴你一個秘訣,快樂和熱情會是你很好的指南針

當然考量的是麵包也很重要,但如果是別人期待和世界框架,我可不吃的喔?,好啦,你是誰?我是誰?誰是英雄?千古以來無數英雄豪傑都跟你有一樣的問題,我覺得如果你很確定了,就選一類,如果不確定就先選三類,過程中好好探索自己,你想想看讀化學系時的小羊會想到自己現在是影響力極大的學習家嗎?你想想看讀歷史系的則文會想到現在自己是帶領TYCIA和STI的世界偉人嗎?有沒有出息,那是別人的想法,成不成功和快不快樂,卻是你自己對自己的定義和歸屬和成就感的思考,迷茫有時是一件好事,不迷茫的選擇熱門科系或職業導向的科系,或許可以有一個自己感到舒適且受人羨慕敬仰的自我介紹,可以說給別人聽,但我相信或許迷茫過程中經歷的痛苦磨難與自我懷疑的破碎和失落能夠為帶來更高的靈魂頓悟和更深的成就享受,在挫敗中,我們往往能夠發現真實的自己。

【匿名4號】

你好!我也是一個高一生。很開心我可以看到你在這裡的提問,我覺得我可能沒有辦法為你解答,或是給一些很有用的建議,但是我可以以我自己的角度出發,說說我的經驗。 我算是同齡人中比較早找到我的志向的人,也因為我所身處的學制需要我們更早地做出選擇。(我希望我大學可以學習媒體、傳播和社會學相關)但是我覺得還處於探索階段的你,可以先考量意下幾點,再做選擇。而且我個人覺得,興趣和喜好是會在這段時間快速轉變的,改變軌道是一件非常正常不過的事,不用因此感到害怕。甚至又些時候「不做選擇」也視為可以做出的一種選澤。

  1. 多去了解各種領域:無論是你喜歡的或是你不喜歡的,在了解某項專業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可能會喜歡上這個領域或是這個領域的某些東西
  2. 整理自己的資源,這邊所說的資源包含:學歷、能力、技能等等。(我會把他區分成我的能力(擅長)、我有的技能(這個相關領域的知識)、我可以獲得的資源(人脈、學校等)、我關注的(社會議題))以我自己為舉例,我在整理的時候就不同顏色的便條紙一張一張的寫,然後把他貼在我家最大的玻璃上。在選擇的時候我就會優先以這些「資源」作為考量,並做出選擇。當然,便利貼可以一直往上貼,不斷增加或著減少。

【匿名5號】

你的問題可以大致切分為以下幾點做探討

  1. 高中選組後就只能學其中一個,要嘛是社會要嘛是自然,這讓你很糾結,你希望可以多方面的都學一點,這樣未來選擇才多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用個故事來比喻一下,如果今天你要出去玩,你不清楚你要去山上或者去海邊,你不清楚你要去的是冷的地方或熱的地方,所以你會把登山,泳裝,保暖,輕薄的東西全部都帶上,所以你的行囊將會非常非常的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旅行並不會快樂,因為光是承擔那麼多的行囊就夠累人了,更何況好好的欣賞路邊的風景。而這趟旅程你甚至不知道何時是終點,因為你一開始就沒有設定終點,所以這將會是無止盡漫長的痛苦旅程。

但如果你先設定好了目的地,那你會清楚的知道為了去那個地方玩,你會需要帶哪些東西,哪些東西是你不需要的,這時候你的行囊會輕很多,這趟旅程也會更加快樂,到達目的地時,你也才能真正感到完成的快樂

你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你不清楚你未來到底要走到哪裡,所以就希望可以多方學習,讓自己選擇多一些 但我覺得也不用急著現在下定論,因為生涯探索是一條很長的路,許多人到大學、出社會都還在生涯探索。

我覺得對你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學什麼,而是你擅長什麼科目,而這些科目是否能幫助你順利上到好大學

假如你擅長社會科,那就讀社會組,假如你擅長理科,那就讀自然組,先努力完成短期目標上一間大學再說

會這樣說是因為,通常上大學後,你的三觀跟世界觀多半會直接 reset 一次,所以上大學後你八成會想轉系或轉學,我很少看到一次就選對的

所以我會建議先想辦法進到一個好環境,而這個環境是可以有利於你探索及轉換軌道的,這才是現階段對你來說最重要的

當然,在考取科系上,還是要做一些初步的考量,不能完全只選校而不選系,畢竟有轉系失敗的風險,所以最好選一個你覺得可以接受的科系為目標

而在高中階段依舊還是可以做生涯探索,但我認為也不用操之過急,就能做多少算多少,不用強求

而針對第二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以我自己的案例來說好了,我高中是三類組,但我其實擅長寫程式,而我真實的興趣其實是心理學,到大學用APCS錄取成大工資管,大二轉到不分系,現在在做教育新創,擅長數據分析、行銷企劃、專案管理...等,未來會持續做教育新創

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環境決定的

然後父母師長都會擔心一大堆,最後都會建議你走最保險的那條路,但安全的路不見得是讓你開心的路,畢竟「活著」跟「幸福的活著」,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件事。而父母師長會這樣建議其實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其實也不懂現在的產業現況,他們也不會了解十年後的產業,這點是十分重要的,你出社會時已經是七年後的時候了,沒有人會知道七年後火什麼,你可以去看十年前的報紙,他們也預測不到現在會有網紅這種職業存在

所以選科系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賭博,你在賭你讀下去之後,七年後該產業是否會持續成長

像之前火過生科生技,結果過沒多久就不火了,那時候一窩蜂人去讀,結果畢業後都找不到工作XD

還有一個點是你可能讀不到畢業XD 像成大資工的程式設計期末考,有超過一半的人拿零分,這一半的人基本上只有兩種下場

  1. 轉系、轉學or重考
  2. 靠作弊抄作業混到畢業,然後發現只有一張學歷還是沒有人要

總之,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但我覺得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就選擇你自己最想要的那個東西去做就對了。因為上大學後,你還有很多時間跟機會去探索自己及世界,而在探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抱持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熱情,一但你向現實低頭了,你就很難再抬頭看到那美好的世界了,所以就勇敢的拋開所有現實條件,先選擇你喜歡的事物吧

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

【小羊的回覆】(很重要)

先聲明,我的想法完全不管考試或升學,只關於「 職涯 」和「 人生 」。

1我覺得大學分科系 、 高中分文理組 ,都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基本上都應該被淘汰(也遲早會被淘汰),所以作為有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學生,根本可以不用管這些分類。

不用管的意思是,選理組不表示不能學文組的東西,讀了社會系不表示不能學 coding,要學什麼是自己的決定和執行力的問題,不該由體制或老師來決定,因為現在學習資源太多了,除了很少數的學門或專業(例如醫科),大多數都可以自己決定。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選,我有兩種建議:

第一種,就是 選自己最想花時間「先」學的類組或科系來選 ,之所以強調「先」這個字,就是你現在沒選的不是就此絕緣,之後一樣可以學。

第二種,就是 選自己可以擁有最多「彈性」時間學習的「環境」 ,因為還不確定到底要走哪個方向,那就是保留時間給自己,盡量讓主導權在自己手上,隨著時間和探索,想學什麼都還有餘裕。

2我認為高中或大學階段,都不該被「唸XX就要做YY工作」的觀念所限制,因為這個世代的產業變化太快了,學校一向是落後指標,大學比產業慢 5-10 年,國教端的老師距離產業和社會更遠,可能慢超過 10 年以上。

做什麼工作,是不太可能在學生的時候就知道的(除了少數接近「職訓領」域像是醫生),大多數等畢業的時候,你想做的工作要不是不見得要你,不然就是跟想像中落差很大。

舉例來說,唸商管的很多人在學校的時候對「行銷」有興趣,但真的要找工作、去工作後才會意識到,在業界不同產業、公司和部門裡,光是「行銷」的工作就有20種以上,請問你要做哪一種?你又會做哪一種?

念「政治系」的人畢業後就算想「從政」好了,政治工作一樣包羅萬象,各種層級的民意代表助理、政策分析、地方或中央的公務員、政治公關、選舉操盤、社群小編、政治記者、社運工作、各種不同議題倡議⋯⋯少説也有 20 種以上。

各種領域都一樣,所以我通常不會建議從「 想做什麼工作 」去思考職涯或人生,而會希望大家開始去思考「 自己在乎什麼 」、「 想解決什麼問題 」?再從中去找自己需要的「 知識 」或「 能力 」去補足,具備這些知能,未來到哪都不怕沒工作、沒舞台

因為隨著科技進步、產業變遷,「單一工作」有可能會被淘汰,但是要解決的問題永遠會在(因為好解決的問題早就被前人解決了,會留下來的都是困難的),社會會不斷需要能夠用「不同方式」去解決舊問題的「新工作」。

3最後,職涯選擇題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為什麼非要考公務員不可? 」,如果薪水沒有比較高、也沒有比較穩定,同樣的專業為什麼不能在產業工作?要求穩定和薪資,台塑或園區一些公司(不是每個)多半好過「公務員」吧!

化學專業只是一種能力,重點是 你想把這個能力拿來做什麼? 解決什麼問題? (化學可以做的產業超多,不同產業的產業鍊裡從上游到下游也都不一樣,進公司後在不同部門和位階要面對的問題也都不同)

想要「穩定的生活,可以有年休」,何謂「 年休 」?就我所知道大多數的公司都有年休啊,公務員沒有休比較多天,休比較多的通常還是產業界的外商(因為台灣的假會放、歐美的假也放,薪資福利也好)。

何謂「 穩定的生活 」?工作一成不變的穩定?薪水漲幅很小的穩定?身邊的同事坐三十年都不會換的穩定(擺爛也是一擺就三十年趕不走喔)?每天正常上下班(真的有這種工作)?也就是 你的人生到底是追求「穩定」,還是「成就感」?真的可以用自己的專業能力解決問題?造福某些人?

最後補充,我並不是「看不起」公務員。

其實剛好相反,我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公務員非常重要。因為站在國家的角度,「公務員」是國家正常運作最重要、也最辛苦的一群人。

也就是因為如此, 我很討厭長輩那種抱著追求「鐵飯碗」的心態要人去考公務員。

試問,這種心態考上公務員的人,他會好好做事嗎?他會在乎每一份為民服務的工作內容嗎?如果我們國家的公務員都是這種「 工作心態 」,台灣還會有未來嗎? 如果每個公務員都想要「穩定」,有一天真的開戰了,政府運作不就直接癱瘓了嗎?

後記

看到學習家社群有這樣的討論,其實心中蠻開心的,我自己也在其他升學教育群組看過很多類似的問題,但是底下總是出現學歷、薪水與科系出路….等這些問題,讓人吵翻天又頭痛。回歸於人的本質,豈不是每個人的生命皆是不同的嗎?我們何必要與社會上的大家一樣呢?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

主流是一種失敗率低的模式,但並不代表就適合你,堅持熱愛你也能走出一條路。-【雷蒙週報|100 期】

必讀資料

1.塊陶啊~學弟妹們 I大學黑暗面與無知

https://medium.com/叛逆青年看社會/塊陶啊-學弟妹們-i-b57f3e6b8fea

2.塊陶啊~學弟妹們 II-疾疾,護法現身

https://medium.com/叛逆青年看社會/塊陶啊-學弟妹們-ii-a23038f628f8

3.不被成績定義的人生

https://medium.com/叛逆青年看社會/不被成績定義的人生-939ddcc3976

4.因為迷茫才會找到方向

https://medium.com/叛逆青年看社會/因為迷茫才會找到方向-69451f54b6e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袋鼠-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8
大學定位與學習意義:重新思考與尋找價值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7會員
99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最近,在學習家小羊的匿名社群中,有位高一同學說出對於未來選擇的迷茫,並和大家討論,問題如下:(以下將會論述我對此問題的見解,以及會列出大家的回饋,供對生涯有疑問的人可以參考喔!)
Thumbnail
最近,在學習家小羊的匿名社群中,有位高一同學說出對於未來選擇的迷茫,並和大家討論,問題如下:(以下將會論述我對此問題的見解,以及會列出大家的回饋,供對生涯有疑問的人可以參考喔!)
Thumbnail
致高中生: 我們活在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眼裡,活在這個世界建構給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活在老師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望、活在同儕的認可 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而活呢?
Thumbnail
致高中生: 我們活在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眼裡,活在這個世界建構給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活在老師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望、活在同儕的認可 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而活呢?
Thumbnail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3. 未醒的夢 4.總結
Thumbnail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3. 未醒的夢 4.總結
Thumbnail
可以確定只有一項專業,有越來越難生存的趨勢。這個前提下你會覺得,哪些人最有可能遇到危機?
Thumbnail
可以確定只有一項專業,有越來越難生存的趨勢。這個前提下你會覺得,哪些人最有可能遇到危機?
Thumbnail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
Thumbnail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
Thumbnail
自己創作多年以來,有時常想起當初確定的決定。 起初的自己還是依循著家長所說的,「讀書還是唯一的道路。」、「考試要考得好」、「不要一直都在玩」等等的建議。但不同的選擇下,家長不免充滿疑慮,而同時也遭遇到許多疑問與困難。 而選擇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可以告知您的方向,只能依循著內心的羅盤指引目標。 最後..
Thumbnail
自己創作多年以來,有時常想起當初確定的決定。 起初的自己還是依循著家長所說的,「讀書還是唯一的道路。」、「考試要考得好」、「不要一直都在玩」等等的建議。但不同的選擇下,家長不免充滿疑慮,而同時也遭遇到許多疑問與困難。 而選擇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可以告知您的方向,只能依循著內心的羅盤指引目標。 最後..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我必須用成人既定的世界,給你一個保險的答案, 但希望妳能自己選擇,因為能夠擁抱冰冷的知識的妳,要能夠擁抱妳的人生,興趣會是職業的創意來源, 妳認為自己的興趣可以與哪一項傳統職業結合?用妳的想法前進!
Thumbnail
雖然我必須用成人既定的世界,給你一個保險的答案, 但希望妳能自己選擇,因為能夠擁抱冰冷的知識的妳,要能夠擁抱妳的人生,興趣會是職業的創意來源, 妳認為自己的興趣可以與哪一項傳統職業結合?用妳的想法前進!
Thumbnail
空虛的自由,侵蝕我們的靈魂。我們欺騙自己很幸福,事實是,我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不管環境多麽縱容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自我覺察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誠實。然後,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Thumbnail
空虛的自由,侵蝕我們的靈魂。我們欺騙自己很幸福,事實是,我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不管環境多麽縱容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自我覺察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誠實。然後,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