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

2023/02/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讀社會心理學、靈性教育、哲學相關的書籍,覺得很多知識都能實際用在生活上,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成就感。
寫文章之前,才剛聽完「哲學與生活」這一本書,裡面有一句話讓我深以為然:哲學分成學院派(理論)和街頭派(實際到街上接觸人),兩者一樣重要;因為有了學院派的理論做依據,我們才能看懂原來這個人的行為是正在上演xx理論;反之,要實際與人接觸,才可以確定那些關在象牙塔裡光憑想的理論,是真的會發生。
就舉一個我頗有感觸的例子。
我們常說酸葡萄心態,是指一個人明明很想吃葡萄,但因為吃不到,所以只好說葡萄酸來安慰自己。以前我都會覺得這不過就是一種普通的眼紅性發言;但學了社會心理學才知道,這其實是一個叫做「認知偏差」的理論,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都是認知偏差在發作。
什麼是認知偏差?
就是每個人根據他輸入的感知,創造一套自己的「主觀現實」。
還是不懂?
我自己消化之後得到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就是套造句:
我接受不了......;所以只好說......,心裡才會舒服一點。
拿酸葡萄來造句:
我接受不了我吃不到葡萄;所以只好說葡萄是酸的,心裡才會舒服一點。
「所以只好說......」就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主觀現實。
這個主觀現實可能是不准確的判斷、不合邏輯的解釋或廣義上的非理性;但即便是非理性,也一定要這麼認為,因為如果不這麼相信,就無法解決心裡因為嫉妒而產生的不適感。
所以葡萄客觀上可能並不酸,但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主觀世界裡的葡萄一定要是酸的。
繼續造句:
我接受不了朋友比我先交到男友,所以只好說對方人品不好,心裡才會舒服一點。
我接受不了朋友比我先升遷,所以只好說當主管的人都無法兼顧家庭,心裡才會舒服一點。
我接受不了朋友買了跑車,所以只好說跑車都不保值跌價快,心裡才會舒服一點。
got it ?
以前我還不懂「認知偏差」這個理論時,常會被一些朋友的言語激怒;但現在懂了這個理論後,我就可以從那些刺激的言論中,跳到一個高我去判斷「他現在正在認知偏差發作中」,而可以完全不動氣的去諒解對方的憤怒。
但也可能對方說的真的是真心話,但即使是真心話,如果我還是解讀成認知偏差而不去較勁,那我不也是歪打正著的避免掉一場衝突嗎?
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都是好的結果。
類似這樣的理論還有很多。
其實我們一直都是「街頭派」,我們一直在街頭上接觸人,但卻不知道那些烏煙瘴氣的行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們只能煩惱、只能情緒低落;現在,我把「學院派」的理論補足後,發現很多行為都有了解釋,這讓我在承受別人情緒的同時,也有了忍耐的依據,知道對方正在發生什麼事,而不是無以名之的莫名其妙,讓我少了為自己據以力爭的衝動。
所以,我現在很喜歡看社會心理學、靈性教育、哲學相關的書籍,這讓我整個人變得平和且穩定,感覺很好。
之後有其他領悟再來說。
持續寫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貓跟著我
有貓跟著我
我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文采,而是因為我有感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