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喜歡這樣學改變》: 「我做不到」的 3 個理由,你中了幾個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也許你會認為,其實我現在過得還不錯,沒必要改變,只要生活能過下去,其實沒有必要讓自己在大風大雨裡。但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是在沼澤裡,停滯不前,而且還被蚊子叮個不停。而你願意忍受它,是因為改變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還不如打死幾隻蚊子容易。
我好幾次想要讓自己有所改變,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我想學寫程式、我想勇敢上台講話、我想改變跟家人講話的態度,但我都沒做到 …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 ?
因為我總認為自己改變不了,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
想要改變,對我們來說有多難 ? 就好像要從一輛高速列車,跳向另一輛高速列車那樣,需要很大的勇氣,也讓人感到害怕。
也許你會認為,其實我現在過得還不錯,沒必要改變,只要生活能過下去,其實沒有必要讓自己在大風大雨裡。
👉但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是在沼澤裡,停滯不前,而且還被蚊子叮個不停。而你願意忍受它,是因為改變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還不如打死幾隻蚊子容易。
這本《大腦喜歡這樣學改變》想告訴我們,當你遇到困難不得不做出改變的時候,其實只要「換個方式想」,就能得到力量,並且激發出潛力。
我知道改變並不容易,但是當我們真正想改變時,總會找到方法。
我總結了 3 個在面對變化時容易讓我們卡住的心態問題,並提出解決建議。例如,任何事情一開始總是最困難的,要如何跨出第一步 ? 要如何克服改變過程中的各種困難 ? 以及如何面對「我做不到」的心態 ? 我們分別來看。

❶ 害怕改變,要如何跨出那一步

書中講到了關於基爾的故事。他從小學開始就對音樂相當著迷,並且進入兩所頂尖音樂學院接受訓練,還得到了專業雜誌賦予「大專級最佳獨奏」的稱號。可是基爾在其他的領域,情況就差得遠。凡是和音樂無關的領域,他都無法堅持下去,數學就是個悲劇,他只想要當一個樂手。
有一件很小的事,啟動了基爾轉換職業跑道的念頭。有一天,附近一間小兒麻痺中心邀請基爾去演奏吉他。在這段過程中,基爾發現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 為病患演奏,其實並不能給他帶來成就感,他想要親自照顧他們。基爾冒出一個念頭,他想要當醫生。他從網路上報名微積分課程,開始一路學習,最終成功進入喬治城大學醫學院進修。
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跟基爾一樣,別人都希望你成為某種樣子,但我只想做自己。但最終很少有人能跟基爾一樣,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當自己做不到自己喜歡的樣子,又達不到別人的期待時,你寧願選擇維持老樣子,繼續按照別人的安排過生活。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 ?
我們認定基因決定一切,認為自己不可能學會新的外國語言或是數學,我們也認為自己老了不適合轉換跑道。
👉自己就像是找自己缺點的探長,證據越查越多。
書中告訴我們,不要再找缺點了,要找亮點。要改變專注的焦點,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
去想一想,遇到困難時,不是只能發呆,你還可以主動採取什麼行動,好讓自己可以進入一個新的循環 ? 你可以馬上開始做哪些事,幫助自己轉變 ?
說的白一點,不想改變 ? 那你還期待什麼 ?
但是想要改變不需要硬闖,硬闖容易放棄。你需要多繞繞,多找幾條不同的路線,然後走進去看看,不對勁就退出來換條路。
改變的路上,耐心勝過膽識。

❷ 改變哪那麼容易,想到一堆問題,就想放棄

面對困難,我們總是像貓咪一樣,想要躲起來,但是糟糕的是,「生活的問題」就像是一隻狗,總是會找到你 !
除非有大碗牛奶可以喝,否則貓咪不會輕易跳出來。就像貓咪需要牛奶,我們也需要動力才會行動,除非有強大的誘因或動機,否則我們不會願意去嘗試。
那麼,動力怎麼來 ?
在書中,作者訪談了邱緣安教育科技集團的創辦人兼董事長邱緣安,他提供了一個「心智的重新框架」,運用這個框架方法,可以把危機看成轉機,把負擔轉化成資產。
邱緣安說他很喜歡賈伯斯在被蘋果開除時的轉念。賈伯斯說,被蘋果開除是我這輩子最棒的事,我卸下了非成功不可的重擔,卻得到了重新當新手的輕鬆感。邱緣安也相信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原因,不管一件事看起來多糟,我們都能從中學習,所以在他失意之時,也能保持著前進的動力。
舉例來說,當時出版社退他稿子,他便告訴自己,這代表我還要修改我的稿子,把它寫得更擲地有聲,等我的書成了暢銷書的時候,我就有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了。當年他被分到排名很後面的學校時,也是告訴自己這是好事,這樣比較容易在校內排前幾名。
他在腦中一再播放這樣的小劇場,讓他產生強大的動力,來達成這個目標。
👉邱緣安面對困難的時候,將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想成是為了讓我成長學習,以此重新解釋逆境,藉此達成許多目標。
有一項腦神經影像的研究也發現到,若能用正面態度去面對不好的事情,便可以抑制杏仁核中的戰鬥或逃跑中心生成的負面情緒。
邱緣安也提醒我們,他說,產生動機就跟洗澡一樣,不可能一勞永逸,你不能只洗一次澡就想要乾淨一輩子。不管你洗得再乾淨,還是會再髒、再臭,就要再洗一次澡。同理可證,不管你一開始的動機多強大,這世界就是這麼討厭,不可能讓你事事如意,你也會遭受批評,再次變髒。所以你必須學會每天激勵自己的動機,就像洗澡一樣。

❸ 我做不到 : 克服冒牌貨症狀

如果我們擁有過人的記憶力和專注力,在學習上就能事半功倍。
那如果沒有呢 ? 就放棄了嗎 ? 不 ! 有時候缺點也可以是出乎意料的優勢。
邱緣安說,他和其他不夠聰明的人一樣記憶力很差,但正因如此,他就強迫自己簡化學習內容,專注在事物的核心觀念上。他需要花比別人長的時間來理解一件事物,但到最後總是可以弄懂它。由於記性差,他不得不找出簡單的方法來弄清某個概念,而聰明的人常常忽略這些方法。邱緣安很擅長找到學習捷徑,這個特質讓他有機會發展其他心智訣竅來掌握學習,並應用在生活上。
👉更多時候,是你自己覺得自己很差,感覺自己像是個冒牌貨。
冒牌貨症狀指的是一種認為自己其實不配得到目前成就的感覺,或是感覺到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及身旁的人,有這個症狀的人總覺得「我做不到」。
自我懷疑並不總是壞事。這種「我不配」的心態,讓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會特別小心,當我們對手中的工作更小心的處理,事情的成功率就越高,自己腦中的那些自我懷疑的情緒就會降低,慢慢的,我們會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慢慢的建立起信心。
我自己是個腦袋轉得不夠快的人,讀書也很難記住重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試過很多方法,像是記更多筆記、畫心智圖、試過各種筆記方法,但是要用的時候還是想不起來讀過的內容。後來我發現,簡單的方法比較適合我,而且更有效。我開始強迫自己讀書之後只記錄 3 項重點,不管作者說了多少,我只能寫下 3 點。這麼做有許多好處,像是我不再擔心遺漏書中內容,我可以挑選對自己有用的內容來讀,讀書的效率加快了。這樣也可以訓練我重新整理重點的能力,因為不管如何,我只能寫 3 點內容,所以我必須打散作者給我的框架,用我自己的想法重新組合,不但能啟發我的更多想法,也更容易記住東西。
█ 後記
當我們想要轉換跑道,或是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常常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畢竟對於一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很難從零開始做好每一個細節,更不用說制定一個完美的創業計畫了。
但是,我們可以運用一種「預見未來」的思考模式,在潛意識中保持一種「向量」,讓我們的內心保持著一直往新的方向前進的力量,這樣我們的大腦就會開始想像自己應該如何改變、成長,以及如何增強技能組合。
雖然我們還沒入住豪宅,但腦中已經在開趴了,就好像在玩現實版的「虛擬人生」。
你說,這不是純幻想嗎 ?
幻想與夢想可不一樣。你大腦虛構的叫幻想,與現實差得遠了。而夢想則包含了目標、期許與行動。
👉夢想,是實現未來的種子,而時間會灌溉它。
就如華特.迪士尼所說 :「如果你能夢想,那你就能實現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向過去借鏡時,我們只會看見已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所有可能發生而未發生的事,眼前所見未必是全貌。 為什麼我們容易掉入經驗陷阱 ? 先來看看「經驗」是什麼 ? 經驗,是我們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所留下的感覺。我們接收環境的刺激,做出反應,然後得到回饋,產生好的或不好的感覺,下次再接觸類似的刺激時,會參考上次的
讀了一篇文章,有新的體會。 比較少讀心理學的書,可能是不知道怎麼用吧。 心理學在研究人的行為、思想和情感,但當我遇到壓力時,還是難以在第一時間理性運用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不過,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有新的體會。 先簡單講結論 : 讀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新的人格。 但為什麼要創造
生活中不可控的事件只佔了所有問題的 10%,真正麻煩的是你自己引起了另外的 90% 的困擾。 我們都得承認,變化隨時都在發生,而且往往不能退回。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即使我們讀書、聽演講、努力學習如何應對變化,現實中還是有可能感到困惑和壓力。 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是自己的工作被新的流程取代
快跑或許讓你看起來很厲害,卻不會讓你有智慧。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害怕放慢腳步 ? 總是覺得只要不加入競爭,就會被淘汰。 但是,做得越多未必就會進步。而且,跑得比別人快,未必能最先到達終點。有時候只顧著速度、效率與生產力最大化,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品質,浪費更多時間。 有些時候,我們得快跑,比如躲開車
想要保持心理張弛有度,不是要克制緊張,而是要減少控制。 「你可不可以精明一點,不要神經那麼大條 …」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能表現出自己最聰明的一面,但當我們過於追求完美時,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越想表現,就越沒有自信,反而更加的焦慮和不安。 就像在會議中,你越想著等一下要發言就越緊張 ;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向過去借鏡時,我們只會看見已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所有可能發生而未發生的事,眼前所見未必是全貌。 為什麼我們容易掉入經驗陷阱 ? 先來看看「經驗」是什麼 ? 經驗,是我們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所留下的感覺。我們接收環境的刺激,做出反應,然後得到回饋,產生好的或不好的感覺,下次再接觸類似的刺激時,會參考上次的
讀了一篇文章,有新的體會。 比較少讀心理學的書,可能是不知道怎麼用吧。 心理學在研究人的行為、思想和情感,但當我遇到壓力時,還是難以在第一時間理性運用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不過,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有新的體會。 先簡單講結論 : 讀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新的人格。 但為什麼要創造
生活中不可控的事件只佔了所有問題的 10%,真正麻煩的是你自己引起了另外的 90% 的困擾。 我們都得承認,變化隨時都在發生,而且往往不能退回。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即使我們讀書、聽演講、努力學習如何應對變化,現實中還是有可能感到困惑和壓力。 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是自己的工作被新的流程取代
快跑或許讓你看起來很厲害,卻不會讓你有智慧。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害怕放慢腳步 ? 總是覺得只要不加入競爭,就會被淘汰。 但是,做得越多未必就會進步。而且,跑得比別人快,未必能最先到達終點。有時候只顧著速度、效率與生產力最大化,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品質,浪費更多時間。 有些時候,我們得快跑,比如躲開車
想要保持心理張弛有度,不是要克制緊張,而是要減少控制。 「你可不可以精明一點,不要神經那麼大條 …」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能表現出自己最聰明的一面,但當我們過於追求完美時,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越想表現,就越沒有自信,反而更加的焦慮和不安。 就像在會議中,你越想著等一下要發言就越緊張 ;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開始,踏出第一步前,總有無限想像,把困難想在前面,把不可能想在前面。 說著改變,興許不難。 但,把這一步跨出去,真的有點害怕..... 但如果這這一步跨出去了,就會發現.....好像,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那麼困難。 下手的那一刻,真的還有點手抖,可是這一步跨出後,就覺得....好像,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長途旅行 人生就像一場長途旅行,充滿了各種挑戰和變化。然而,要實現真正的成長和進步,就需要勇於面對改變,不要阻止改變,因為有時,改變是進步的唯一途徑。生活中常有許多事不盡如人意,也許我們遇到了工作上的挑戰,或者是執行上的困難,甚至可能是內心的迷茫和掙扎。困惑,甚至可能會想要放棄。 需要勇氣 改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改變是通往進步的小徑 改變,是一條通往進步的隱匿小徑,像是一片神秘的森林,等待著我們勇敢的踏上。面對陌生的旅途,我們可能會感到害怕,擔憂未知的未來,然而,當我們鼓起勇氣,踏入這片變化的領域,我們或許會驚喜地發現,原來改變乃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生活是變遷的旅程 生活本身即是一場不斷變遷的旅程。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開始,踏出第一步前,總有無限想像,把困難想在前面,把不可能想在前面。 說著改變,興許不難。 但,把這一步跨出去,真的有點害怕..... 但如果這這一步跨出去了,就會發現.....好像,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那麼困難。 下手的那一刻,真的還有點手抖,可是這一步跨出後,就覺得....好像,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長途旅行 人生就像一場長途旅行,充滿了各種挑戰和變化。然而,要實現真正的成長和進步,就需要勇於面對改變,不要阻止改變,因為有時,改變是進步的唯一途徑。生活中常有許多事不盡如人意,也許我們遇到了工作上的挑戰,或者是執行上的困難,甚至可能是內心的迷茫和掙扎。困惑,甚至可能會想要放棄。 需要勇氣 改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改變是通往進步的小徑 改變,是一條通往進步的隱匿小徑,像是一片神秘的森林,等待著我們勇敢的踏上。面對陌生的旅途,我們可能會感到害怕,擔憂未知的未來,然而,當我們鼓起勇氣,踏入這片變化的領域,我們或許會驚喜地發現,原來改變乃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生活是變遷的旅程 生活本身即是一場不斷變遷的旅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