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極簡|三種生活中的隱形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對生活力不從心、煩躁、焦慮等等負面情緒的時候,總覺得肩上扛著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沉重壓力,那這些壓力究竟是什麼呢?我從自己的經驗裡整理了三種容易形成生活壓力的原因,希望能從理解成因開始,找到生活減壓的方式。

raw-image

1. 高敏感族群的共感能力

高敏感族群指的是『對內、外在刺激敏感,共感能力較高的一種性格特質。』,這一類的人善於傾聽、共感他人情緒,也較容易因為吸收過多他人悲傷及憤怒的情緒而在心裡累積壓力。

消極或悲觀的情緒大多都是一種心靈垃圾,我們很容易會聽到朋友間會說「我需要吐吐苦水。」這種吐苦水、抱怨等等的情緒發洩,都是減少情緒壓力的方式。但反之,若你總是聽朋友吐苦水的角色,若沒有適當地排解情緒壓力,非常容易在心裡形成許多隱形的壓力

如何緩解這一類人際關係帶來的情緒壓力,首先就要從設下『關係界限』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理解自己的情緒,如果他人的情緒也逐漸影響到自身情緒,會變得低落、沮喪、不安全感等等,就代表需要適時地從別人的情緒中抽離,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好好守護自己內心的健康。

raw-image

2. 視覺噪音(visual noise)

視覺噪音這個詞,最容易在室內設計及整理收納產業中看到,代表眼睛所接收到的強烈刺激,例如過多的顏色、或是雜亂及毫無規律的物品,大腦從視覺器官中接受到過多信息量,就容易感到心煩氣躁。

我從網路上找了兩張臥室的照片,請想像在哪一間臥室中休息,更能有放鬆的感受。

raw-image
raw-image

想必大家都選擇下面這間臥室吧。該如何解釋視覺噪音為何會對大腦及心理產生壓力,太專業的話我不會講,但用簡單一點的方式來形容就是,當你在網路上瀏覽網頁,但卻點開一個解析度超高、網頁動畫超多、文字一大堆的網頁的時候,你的電腦就會跑很慢,電腦代表的就是你的心、你的大腦。

而如何降低視覺噪音所帶來的心理負擔,首先推薦你從找到個人風格開始,不論是日系簡約風、鄉村田園風、工業風甚至是巴洛克風格,只要是你喜歡的並且能感受到放鬆的風格都是可以的,而在使用的物品上也維持自己喜歡的風格,讓整體空間保持設覺上的協調,並且適度斷捨離和理性收納,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放鬆的臥室。

3. 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

最後一個大多數人都會有的經驗是,當你站在衣櫃前,是不是也曾思考過「這麼多衣服,我該穿哪一件好?」,你知道嗎,這就是決策疲勞的一種,在MBA智庫百科的解釋中,決策疲勞就是持續地做決定讓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的不舒適感。 有些人會以為只有在做大型的決定才可能造成決策疲勞,其實並不然,舉凡選今天穿出門的衣服到選中午便當吃哪間,過多的選擇和判斷都會降低意志力及自控力,長久下來不僅對心理造成壓力,也較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raw-image

而減少決策疲勞的方式,可以從兩個方式開始著手:

第一種方式是直接減少選項,就用選衣服這件事情來說好了,首先要確認一個目標,例如:日常上班,那麼我所需要的衣物就是以簡單舒適、整齊端莊為主,所有出遊拍照當網美的衣服都先在腦中刪去,再用留下來的衣服再配出幾套適合的穿搭,未來依照配好的套裝來做選擇,就能迅速地做決定。從此之後,只要在做選擇以前先問問自己目標是什麼,就能刪除一大半的選項,選擇變少,也就減少比較各種選擇之間優劣的時間

第二點是在行程中建立標準化流程,就像是我在 物品極簡|使用布衛生棉的生活是怎樣的? 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句話『真正麻煩的永遠不是去做什麼事,而是去思考各種可能會發生的事』。當進行一件日常工作時需要一步一步思考並判斷,會消耗許多的心力,並可能造成拖延或倦怠。若能在常做的日常工作上建立一套標準化流程就能有效地增加效率並避免消耗過多的心力,舉例來說,我的日常下班歸位流程:開門→鞋子放入鞋櫃→脫下安全帽放在鞋櫃上→車鑰匙掛回掛勾→卸下包包放在包包區位置→脫下外套掛起→脫掉襪子丟入洗衣籃→順路進入浴室洗手和洗腳→結束歸位。一套流程結束,才算轉換回居家模式,雖然這都是非常小的習慣,但習慣之後身體會記得下一步應該做些什麼事,進而減少動腦去思考下一步做什麼或是東西該放哪的狀況。也能避免住宅空間變得混亂呦~

我的想法: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深思很久,最後決定用更淺白一點的方式提起,情緒的成因非常複雜,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答,而對我來說釐清情緒的方式就是去一個科學有辦法解釋的原因,一個名詞或是一種常見的狀態,只要能發現自己的情緒可以歸因到某一個原因上,就能有一種「阿!原來我現在這種煩躁感叫做決策疲勞嗎?」壓力就能少掉一大半,理解原因之後也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這就是我以簡單敘述的方式寫下這篇文章的初衷。

第一次對外寫下關於自己的心得感想,以上建議都是個人淺見,主要是希望透過書寫的方式整理自己的想法,也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希望版友們多多指教,如果有版友喜歡我的文字,願意一同成長,也歡迎關注我互相交流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se | 生活的留白練習 的沙龍
33會員
71內容數
因為開始練習「留白」而改變生活的30+女子。 2025年正式轉職整理師。 生活小記|飲食風格|整理工作|閱讀心得|個人成長
2025/04/24
2011年,山下英子老師出版了《斷捨離》,改變了許多家庭,在2020年又濃縮了代表作《俯瞰力》、《自在力》和這十年間的整理案例和人生體悟,創作了《新・斷捨離》,走入了更多人的生活裡,也成為我改變人生的契機。 你們覺得什麼是斷捨離呢?這篇我想分享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和大家一起思考
Thumbnail
2025/04/24
2011年,山下英子老師出版了《斷捨離》,改變了許多家庭,在2020年又濃縮了代表作《俯瞰力》、《自在力》和這十年間的整理案例和人生體悟,創作了《新・斷捨離》,走入了更多人的生活裡,也成為我改變人生的契機。 你們覺得什麼是斷捨離呢?這篇我想分享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和大家一起思考
Thumbnail
2025/04/07
做出對的選擇比盲目努力還要重要。 三月小記稍微遲了一點~~~~~ 剛好遇上清明連假,對於時間上的安排就比較容易失控,原先預定在連假時好好打這篇文章,卻又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處理緊急的案件支援,因為我還在求表現的階段,所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給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便把打日記的時間延後了。
Thumbnail
2025/04/07
做出對的選擇比盲目努力還要重要。 三月小記稍微遲了一點~~~~~ 剛好遇上清明連假,對於時間上的安排就比較容易失控,原先預定在連假時好好打這篇文章,卻又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處理緊急的案件支援,因為我還在求表現的階段,所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給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便把打日記的時間延後了。
Thumbnail
2025/03/27
現在房價上漲,每平方的空間都變得十分珍貴,大家能保留在自己家裡的物品勢必是精挑細選,不過是不是也有些格友已經進行了斷捨離,但仍然覺得物品數量較多,不知道該如何減少呢?這篇文章會介紹10個普遍以為日常不可或缺,但實際上可以重新思考需不需要擁有的物品,接下來,一起思考是否斷捨離吧! 一、垃圾桶
Thumbnail
2025/03/27
現在房價上漲,每平方的空間都變得十分珍貴,大家能保留在自己家裡的物品勢必是精挑細選,不過是不是也有些格友已經進行了斷捨離,但仍然覺得物品數量較多,不知道該如何減少呢?這篇文章會介紹10個普遍以為日常不可或缺,但實際上可以重新思考需不需要擁有的物品,接下來,一起思考是否斷捨離吧! 一、垃圾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精神內耗是指一種因長期處於高壓或緊張的狀態而導致的心理疲勞。精神內耗不僅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和認知,還會引發身體上的不適。精神內耗是一種常見的現代社會問題,它可能與工作、家庭、學業、人際關係等各種因素有關。本文從定義、原因、影響、症狀和方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精神內耗的相關內容,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精神內耗是指一種因長期處於高壓或緊張的狀態而導致的心理疲勞。精神內耗不僅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和認知,還會引發身體上的不適。精神內耗是一種常見的現代社會問題,它可能與工作、家庭、學業、人際關係等各種因素有關。本文從定義、原因、影響、症狀和方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精神內耗的相關內容,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壓力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壓力或困難時所感受到的身心反應。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情況和挑戰。 然而,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因素,包括: 🥲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時間限制等可能導致工作壓力。 🥲學業壓力:學
Thumbnail
壓力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壓力或困難時所感受到的身心反應。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情況和挑戰。 然而,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因素,包括: 🥲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時間限制等可能導致工作壓力。 🥲學業壓力:學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焦慮和壓力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困境、健康問題等種種因素,都可能讓人感到焦慮不安。然而,焦慮和壓力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學會如何應對焦慮和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您介紹一些有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焦慮和壓力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困境、健康問題等種種因素,都可能讓人感到焦慮不安。然而,焦慮和壓力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學會如何應對焦慮和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您介紹一些有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對生活力不從心、煩躁、焦慮等等負面情緒的時候,總覺得肩上扛著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沉重壓力,那這些壓力究竟是什麼呢?我從自己的經驗裡整理了三種容易形成生活壓力的原因,希望能從理解成因開始,找到生活減壓的方式。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對生活力不從心、煩躁、焦慮等等負面情緒的時候,總覺得肩上扛著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沉重壓力,那這些壓力究竟是什麼呢?我從自己的經驗裡整理了三種容易形成生活壓力的原因,希望能從理解成因開始,找到生活減壓的方式。
Thumbnail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日常狀態。情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將探討了解情緒、自我調節、如何應對他人、自我探索等。期望大家能更身認識自己。
Thumbnail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日常狀態。情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將探討了解情緒、自我調節、如何應對他人、自我探索等。期望大家能更身認識自己。
Thumbnail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人常常面臨的問題,本文概要探討壓力和焦慮的外在和內在表現,以及常見的原因,同時提供一些改善壓力和焦慮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人常常面臨的問題,本文概要探討壓力和焦慮的外在和內在表現,以及常見的原因,同時提供一些改善壓力和焦慮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產生不同情緒,不關什麼正面或負面 心態的人做朋友,花時間去磨練並建立這些技能,可以幫助您在建立人際關係和完成共享任務方面變得更好。 如想繼續收看或閱讀其他撰文,請 "Like & Share" 這版及 【Facebook 專頁: 論盡生活哲學 Life Of Exhaustion】。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產生不同情緒,不關什麼正面或負面 心態的人做朋友,花時間去磨練並建立這些技能,可以幫助您在建立人際關係和完成共享任務方面變得更好。 如想繼續收看或閱讀其他撰文,請 "Like & Share" 這版及 【Facebook 專頁: 論盡生活哲學 Life Of Exhaustion】。
Thumbnail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這樣真的好累,為什麼我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其實以心理學來說,要照顧好情緒,得先情緒辨識才能管理,意即了解自身情緒背後需要與渴望,情緒就像我們的內在警示燈,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這樣真的好累,為什麼我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其實以心理學來說,要照顧好情緒,得先情緒辨識才能管理,意即了解自身情緒背後需要與渴望,情緒就像我們的內在警示燈,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