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人是不會改變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最近幾周又陷入無盡頭的人員問題。複雜的程度甚至理不出個邏輯順序,因為問題環環相扣、盤根錯節。但歸根究柢,不外乎兩個問題: 1. 劣幣是不是驅逐到良幣? 2. 人員的問題是不是影響到公司的基本運營。

劣幣不必多,超大一枚就夠

劣幣驅逐良幣是最不樂見的人員問題,沒有之一。我遇到的劣幣還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沒有攻擊性的劣幣,這類就是表現平平、多數人可能不認同其表現,但可能也沒犯什麼大錯,做著一般的事,領著一般的薪水。偶爾會有人碎嘴,抱怨公司為什麼要留這樣的人,但當組織依功能拆得很細就很難完全避免,不過基本上無害也的確能解決一些日常的瑣事,運用恰當的薪資制度就不是太大的問題。

另一類會讓老闆頭很痛,能力極強(能力不代表優秀)但極具攻擊性,脾氣、語氣口吻、動作等,如果是剛入職就發現還是小事,但如果是資深員工、能力強,短時間又不能不依賴,那真的超級惱人。

以前我以為只要將良幣的比例努力提高到大於50%,那麼就能改善這個現象,後來才意識到這個50%不只是人數,還需要考量到能力、年資、心態、經驗、專業等綜合能力。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優秀的年輕人很常就被老員工弄走,胎死腹中,連讓你的良幣長大的機會都不給你。

不正視劣幣問題,公司就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有毒環境。永遠都在思考為什麼找不到對的人、建立不起對的團隊,更多時候可能只是不願意處理劣幣問題。

害怕人員流動嗎? 那一定是少了什麼

你也害怕人員流動嗎? 那一定是什麼東西做錯了。每個崗位的工作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特別,大部分的工作都一定能建立起SOP。我們不排除有些特別的工作特別倚賴特定個人的能力,例如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設計工作,但絕大多數的工作都不是這種。

我最常聽到舊員工說,我們學習曲線很長,無法快速培養新人,但真正建立起SOP或是關鍵知識的培訓課程,一定能有效縮短學習曲線。

除了標準流程,另一個大絕招是明確的組織職能劃分。「身兼多職」絕對是標準化的最大瓶頸之一,覺得自己做好多事,怎麼可能通通教會一個人? 但事實上,仔細拆分之後,就會發現沒那麼複雜。我曾經從一個資深同事身上拆出品檢、採購、技術的工作,從另一個同事身上拆出業務、生產、技術,更從另一位身上拆出人資、資訊、財務、會計,當拆分後再個別檢討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就會發現,我們,其實沒那麼特別,屢試不爽!

所以,害怕人員流動嗎? 透過SOP跟職能劃分,清楚定義工作內容以及標準流程,縮短學習曲線。當你大多數的新進人員都只需要2個禮拜就能上手,我們還會怕嗎?

培訓解決的了問題? 你可能搞錯了什麼

投入「培訓資源」是必要的,但絕對不是指一視同仁無腦安排培訓課程。培訓資源是要放在那些「對的人」身上,而不是用來矯正不好的員工,然後期待他們上了課之後就會變好。如果培訓解決的了問題,那一定誤會了什麼。

我喜歡的做法,更傾向於提供資源讓真正有興趣的人取用,想上的課、想買的書儘管去,公司給予補助。很多公司會規定要升遷成主管職要完成指定的管理課程,我也認為是正確的,因為學習的背後是有動機的。

我就學時的英文成績一直都很糟,一直到我眼前有出國交換的機會,我才卯起來學習。我們都經歷過不想上學、覺得上學很沒用的年紀,那時候的學習效率是最差的,那我們又怎麼會期待一視同仁的企業培訓,成效會好到能解決問題呢?

等人改變,請問公司要等幾年?

很多企業很強調「人情味」,期待落後的員工追上,透過大量的培訓希望員工改變,期待被動的人一夕之間變成主動積極、好奇發問的人。文字寫到這裡,我都覺得荒唐了,但卻好多人都默默地等著員工改變。

回過頭看自己,我們難免也有跟不上公司腳步、跟不上公司策略的焦慮而逼迫自己努力跟上的經驗,更不用說今年AI應用起飛,多少人抵制,但同時也有另一群人積極學習運用AI工具。我就想問,公司等我們了嗎? 這個世界等我們了嗎?

再回頭看看那些你期待他們改變的員工,再問問自己,要等到他們改變,公司,要在原地停滯幾年?

公司的方向與腳步不應該因人而設,而是努力找到對的人加入團隊。當你停下腳步等你的員工改變,我們敢保證,下一個被市場淘汰的難道不會是我們嗎?

面對人的問題,是劣勢還是威脅

最近被當頭棒喝,也讓我放在心中仔細揣摩的一句話:「人的問題,是公司的劣勢還是威脅」。面對劣勢,我們想辦法強化,或是用我們的優勢來彌補,舉例來說,研發能力不足,仔細盤點之後我們想辦法加強;但面對威脅,雖然常說危機就是轉機,但我們通常採取的是抵禦、防範的姿態,並做好準備與之對抗。

上述提到的「劣幣」以及「害怕流動率」都可以視為威脅,劣幣威脅著優秀團隊的建立,高流動率則是威脅著組織正常的營運。

當「威脅」造成長期組織人員的疲弱、潛力好的人員留不住、培訓需靠人而非資料等「弱勢」,許多人選擇只著眼看「弱勢」而選擇忽視「威脅」。

坦然面對並承認組織內存在著威脅,才有機會做出正確的判斷跟應變的對策。

結語: 不要忘了,每間公司都是「營利事業單位」

在中小企業、家族企業或是人情味比較重的企業中,「感情」這件事通常都會被以過重的權重檢視。但不要忘了每間公司都是營利事業單位,顧名思義「營利」本來天經地義就是應該擺在首位的考量,即便不那麼功利,從務實的角度出發,每一筆支付出去的費用包含薪資及獎金,都需要公司有健康營利的狀況。(所以,大家知道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反思每個崗位的獲利價值)

過度重視情感、稱員工是家人,或選擇忽視因人造成的威脅等等的,如果回到原點,認清經營的本質就是「營利事業」而非慈善單位,是不是很多事情就明朗清楚了呢?


文末想丟個延伸思考的問題給大家,你或妳認為-

「如何建構正面循環的團隊文化呢」:人員流動是企業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如何讓人員流動的結果成為正面循環的正影響呢

無論是對於本文的〔人員〕議題深有同感,或持有不同意見,或覺得接班好鬧,都歡迎分享你/妳的意見與看法唷。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4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3/12/28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我們躲不了的代溝課題,從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隔代差異,鮮少有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這些也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討論分享的面向。但,有沒有哪天,我們都能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呢?
Thumbnail
2023/12/28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我們躲不了的代溝課題,從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隔代差異,鮮少有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這些也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討論分享的面向。但,有沒有哪天,我們都能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幾周又陷入無盡頭的人員問題。複雜的程度甚至理不出個邏輯順序,因為問題環環相扣、盤根錯節。但歸根究柢,不外乎兩個問題: 1. 劣幣是不是驅逐到良幣? 2. 人員的問題是不是影響到公司的基本運營。
Thumbnail
最近幾周又陷入無盡頭的人員問題。複雜的程度甚至理不出個邏輯順序,因為問題環環相扣、盤根錯節。但歸根究柢,不外乎兩個問題: 1. 劣幣是不是驅逐到良幣? 2. 人員的問題是不是影響到公司的基本運營。
Thumbnail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Thumbnail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Thumbnail
前陣子,協助公司(一年新創)面試一些職者。從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到 50 歲、身經百戰的工程師都有。 在這麼大的範圍當中...
Thumbnail
前陣子,協助公司(一年新創)面試一些職者。從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到 50 歲、身經百戰的工程師都有。 在這麼大的範圍當中...
Thumbnail
人終究是最難的課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才發展需要有意識的緊扣企業策略,從企業需求出發羅列職能需求、盤點現有人力的職能,找出職能缺口。培訓計畫必需要朝著滿足職能缺口的目標去計畫,不能亂槍打鳥。
Thumbnail
人終究是最難的課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才發展需要有意識的緊扣企業策略,從企業需求出發羅列職能需求、盤點現有人力的職能,找出職能缺口。培訓計畫必需要朝著滿足職能缺口的目標去計畫,不能亂槍打鳥。
Thumbnail
在公司或是產線,被公司指派調動,其實你都不能有太多的情緒... 反應,只有兩種,就是一種發洩後,還是要做... 另一種,是自己受不了,只好說bye bye.... 朋友對我說一句話,當你不覺得『不要臉、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了.... 沒想到自己如此的渺小.... 太多事無法掌握了...
Thumbnail
在公司或是產線,被公司指派調動,其實你都不能有太多的情緒... 反應,只有兩種,就是一種發洩後,還是要做... 另一種,是自己受不了,只好說bye bye.... 朋友對我說一句話,當你不覺得『不要臉、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了.... 沒想到自己如此的渺小.... 太多事無法掌握了...
Thumbnail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貴人多多,凡事絕處逢生、貴人提攜。
Thumbnail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貴人多多,凡事絕處逢生、貴人提攜。
Thumbnail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Thumbnail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