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貨兩訖不好嗎?」

2023/03/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年開始我陸續推掉了一些一次性的課程/工作坊邀約。2022年底跟一個合作了幾年、每年超過50小時總課程量的課程策劃窗口 ,正式談未來不再接這一類課程,經營講師與課程經驗豐富的她露出不解的表情。
接著問了一個我之前沒從這個角度想的問題:
「老師,銀貨兩訖不好嗎?」
「蛤?你這樣問的意思是?」換我不解。
「你看,你剛剛說你想做更多是系列性的,可能不是一次課程,而是分成短時間好幾次,漸進式的課或是團體教練(gruop coaching)。那不就代表你要規劃更複雜變動的內容,而且要跟著學員的狀況調整記住他們前一次的狀況,這很麻煩耶!! 直接上完一次課就拿到講師費這樣不是很好嗎?而且您課程評價一直很好,有上不完的課;也不用擔心沒有課源,畢竟想要上連續性課程的或團體教練的公司是比較少的啊~~」
看著她誠懇又認真的分析著,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跟著她的每句話,我也重新回顧了之前做這個決定的初心
做這個決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疫情期間認真回顧與反思,將近20年教學的心得體會,以及人生階段的變化,讓我做了一個決定:在有限的時間精力範圍內,我更想專注於支持那些真正想面對組織議題、深入團隊運作的挑戰、個人心智模式與行動改變的組織、團隊與個人(以下簡稱有決心的對象

雖然很早就知道「學習」包含了「學」新知跟練「習」,而知道跟做到一直都有距離,最早期我抱持著「我一定會讓你懂我在說什麼」,也絕對能做到讓學員在課堂上開心、覺得有收穫、有新鮮的體會。
然而我更在乎的是,上課學到之後,然後呢?
近十年來許多組織開始有各種評估調查工具,確保在知識面大家真的是理解跟學到了,這樣可以說該場次課程效果非常好,因為大家該知道的都真的知道了。然後呢?
「然後呢」這個問題通常不是做銀貨兩訖的講師會去進一步了解的範圍,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在當下我把我的工作做到最好,讓學員得到最好的學習體驗,這是銀貨兩訖的範圍。
然而隨著時間拉長(姑且稱之為一個長期實驗吧,長期指至少都超過6年以上不間斷的課程或工作坊),我從我的長期客戶裡發現了兩種approach,剛好可以作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對照組就是每年都進行常態性單次課程(一天或是兩天工作坊)。對象都是主管,主題與領導力發展相關;每年內容根據當年度組織正在進行的重大策略有不同重點;當然隨著人事變動參與者也會略有不同
整體而言,大家學習動機態度都很好,課程當下也都很有體會,課後調查滿意度高,也確認都懂了該次的內容重點。
然而如果用6年前、6年後前後對照,對照組裡的主管,真正實踐課程中所學在工作中的比例,也就是花力氣在「從知道到做到」過程的人,以8:2法則概念,可能稍微超過兩成一點,有三成吧。其他的七成可能處於保鮮期在上課後一個月之後失效,投入忙碌的日常工作後一切又恢復原狀,然後來年的課程中又會再次被提醒;在之前殘存記憶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再保鮮一個月。
週而復始這樣的循環。

實驗組的狀況有什麼新的變因呢?簡言之是在單次長時間工作坊之外(一天或是兩天工作坊),穿插了一年內3-4次不等的短時間(一次3小時)複習與練習(簡稱回訓)。
每次回訓之間容易操作的一點課後作業。或許你會疑問:「難道是課後作業大家都會認真做,所以效果好嗎?」,當然不是。
主管們依舊是忙碌的,回到日常工作仍然會忘記課程中所學回到原樣,也可能沒時間做課後練習拖到直到要複習的前一天晚上。或就是沒做。
然而重點就在這裡。因為總有臨時抱佛腳寫作業(無論認真或隨便寫)的那個前一天晚上,或甚至當天早上;或現場來回訓時被其他有做練習的同事刺激,所以大腦對應學習記憶的那個部位會被重新啟動。
長話短說:
實驗組因為一年被短暫刺激3-4次,再加上設定了回訓時間,少數較為認真的主管會密集的去嘗試練習,形成了組織裡有一種不定時且密集發生的對話:
「啊對,這個是上次課程講到的OOXX,上次上課的時候那個ooo就是分享了這個.................」這類對話,發生在會議中、一對一談話時、茶水間開玩笑過程。
因為大腦在短時間反覆被刺激,產生了什麼效果呢?
同樣6年長度來看,第4年開始我主動對實驗組提出,他們不需要再上單次長時間工作坊(一次一天或是兩天的那種),因為其實需要知道的核心概念都已經清楚了,只要維持每年3-4次短時間(一次半天)的回訓保持個人的練習狀態以及組織瀰漫著一種「上次上課的時候.......」記憶對話即可。

而因為主管們運用的機會變多,失敗與成功的經驗也會越來越多;從經驗中再次提煉與整理,正是成人學習會有效的關鍵要素,也就是David Kolb的成人經驗學習圈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引至孫易新心智圖
一樣6年前、6年後前後對照,組織整體省下了一些費用,但是卻獲得更好的成果。
這是為什麼我決定不再做一次性的課程,而是「在有限的時間精力範圍內,更想專注於跟那些真正想面對組織的議題、深入團隊運作的挑戰、個人心智模式與行動改變的組織、團隊與個人。
面對經營講師與課程經驗豐富的策劃窗口,我回答了她:

「銀貨兩訖沒有不好,只是我更在乎除了銀貨兩訖之外的然後呢。」

你也是在乎「然後呢」的那類人嗎?

譬如,一年看了100本書,然後呢?

譬如,熱愛學習買了很多線上課程,然後呢?

譬如,工作很累、慣老闆很煩,一氣之下離職了,然後呢?

譬如,家人不支持自己,想做的事好像都不能做,每天覺得空虛,然後呢?

常常「多想一點然後呢」,是我練習【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日常習慣。
如果一直問自己然後呢問到恍然大悟,人生會減少很多大霧。

😊喜歡文章來點個💓 😊也歡迎【追蹤】📡 😊也感謝贊助支持🍻
我最怕什麼?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這裡歡迎問問題,因為好的問題帶來的啟發更甚於答案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請看留言區第一則貼文,裡面有我衷心的歡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