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3.19_試讀《有解: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129_2023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收到《有解: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試讀文時,第一印象是書的底色,以我個人觀點而言,以紅色為基底的閱讀環境,讓人焦慮,確實有種「問題難解的焦躁感」,也因此更好奇本書作者即KSME創辦者想和讀者分享的「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如何讓問題「有解」。
原以為這大約又是管理類書籍的論述模式,字裡行間盡是知識、技能、動機或環境即KSME的教戰手則。但作者在第一章<你做好解決問題的準備了嗎?>中的提問:「問題到底是什麼?」、「在問題面前,我是誰?」旋及擋頭棒喝我的以為。
多數時候,解決問題前「定義問題」並非常態步驟,但也確實如書中所言,甚少有人會藉思考問題的產生是未達標準或未滿足期待等理性判斷來尋找解決之鑰,於是容易被主觀感受牽著走,從問題是麻煩、壓力或是討厭、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事情,進而推衍出自己是問題的製造者、受害者等有侷限性的身分角度來思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候,因為問題被面對的角度失衡,解決問題的可行度往往就像是走錯方向般,即便加快速度也可能難以到達。
《有解: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解決問題的步驟,首要是當事者必須先將自己放射至第二身分 「問題管理者」俯視的綜觀問題,再帶入KSME 問題解決七步法,迎刃而解。由於通篇是以實例圖說解決問題所需的 7 個核心理念、4 種核心能力和 7 個思維轉換,如何能吸收心法,納為內力呢,當然是開始閱讀《有解: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吧。
【書籍簡介】
本書作者歷經10年,超過30000個案例驗證,
一套最有效的KSME問體解決系統。
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核心7法,並附上30多個輔助工具,
不論是在個人成長、親子教育、伴侶感情,家庭關係、職場團隊、
專案執行以及企業管理上的各種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讓你面對問題不再恐懼!
別怕!
你不是問題的受害者,也不是問題的製造者,你是問題的管理者;
再難的問題都會有解的,讓本書帶你打破困境,找回人生掌控權。
【作者簡介】
顧淑偉
KSME(問題解決7關鍵步驟)創辦者/曾任諾基亞中國培訓學院副院長
26年企業培訓及管理經驗,為多家企業特約顧問。
2012年開創KSME問題解決體系,開發《問題解決夥伴》版權課。
2019年開啟KSME問題解決專家培養計畫,為企業、學校、家庭培養問題解決專家近百名。
奉湘寧
KSME聯合創辦者/曾參與多家北京智庫研究工作/中國大百科全書詞條撰寫人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生不息是宇宙的基調,毀滅往往意味著結束與開始的交接,張草在《大冰原記:末世三部曲③》延續著過去、現在、未來的循環,透過科幻式敘事讓讀者在似真似假的情節裡,穿梭在書中未來現在過去、書中現在現在未來等轉化切換。 將實際的發生投射在「末世代三部曲」,看事情的角度有時候會因為故事情節的微調,又或者在跳脫當
當理所當然的絕對滲入相對因子並大肆渲染,絕對會因此相對嗎?相對的平衡點又以甚麼為標準?這抽象的迴圈在《死亡花》裡明確又朦朧!如果有個人宣稱有獨一無二的醫療技術可以挽救你最愛的女兒免於死亡的威脅,但這技術奠基在一個又一個生命被視如無物般實驗毀滅而來,救人和殺人的絕對善惡,能夠在怎樣的意識下相對嗎?作者
音樂是歲月的空氣,在許多可得記憶或不復記憶的生活片段中,你我他的故事裡,其實都有首主題曲或背景音樂,那旋律也像是時空的旋鈕,不知不覺中切換刻骨銘心與以為淡忘的人事物,《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就這樣以一篇篇各式音樂交織的吉光片羽與讀者一同交錯在彷彿是你又像是我的分分秒秒。 作者瓦力在《那一夜,莫
乍看書名《數值化之鬼》,難以想像這是本怎樣類型的書,不過讀著讀著就發現貓膩了。數值向來是科學依據的象徵,不只是自然科學倚重各項實驗數據,甚而推演出論理;即便是社會科學,數值也像是鐵證,往往成為行為發展的憑藉,難以撼動或質疑。 但《數值化之鬼》作者安藤廣大,株式會社識學創辦人卻在書中反覆闡述「對數字的
大約沒有人會欣然接受被評價為「有點鈍」的人吧,「鈍」意指「不靈活、不鋒利......。」關聯詞語:遲鈍、魯鈍、懦鈍......,似乎無一為正面評價,在社會上一面倒的負評裡,渡邊淳一為「鈍感」演繹出「鈍感力」是一種才華成就的推進力。說來也算是不難理解的演繹,「感知」之於人,就像是感覺接收轉換器,而「
《大廢墟記:末世三部曲②》閱讀之初,各種時空交錯的身分,諸如撒馬羅賓、鐵臂(天縫人) 、潘曲(瑪利亞培植的奧米加)、白眼魚、黑毛鬼、濕婆等,有種像是閱讀連連看的感覺,得試圖串聯起各身分所在空間的順序或意涵,漸漸的會發現這看似龐雜的跳耀裡有越來越熟悉的情境,是你我他曾經的過去、此刻的現在,還有或許可能
生生不息是宇宙的基調,毀滅往往意味著結束與開始的交接,張草在《大冰原記:末世三部曲③》延續著過去、現在、未來的循環,透過科幻式敘事讓讀者在似真似假的情節裡,穿梭在書中未來現在過去、書中現在現在未來等轉化切換。 將實際的發生投射在「末世代三部曲」,看事情的角度有時候會因為故事情節的微調,又或者在跳脫當
當理所當然的絕對滲入相對因子並大肆渲染,絕對會因此相對嗎?相對的平衡點又以甚麼為標準?這抽象的迴圈在《死亡花》裡明確又朦朧!如果有個人宣稱有獨一無二的醫療技術可以挽救你最愛的女兒免於死亡的威脅,但這技術奠基在一個又一個生命被視如無物般實驗毀滅而來,救人和殺人的絕對善惡,能夠在怎樣的意識下相對嗎?作者
音樂是歲月的空氣,在許多可得記憶或不復記憶的生活片段中,你我他的故事裡,其實都有首主題曲或背景音樂,那旋律也像是時空的旋鈕,不知不覺中切換刻骨銘心與以為淡忘的人事物,《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就這樣以一篇篇各式音樂交織的吉光片羽與讀者一同交錯在彷彿是你又像是我的分分秒秒。 作者瓦力在《那一夜,莫
乍看書名《數值化之鬼》,難以想像這是本怎樣類型的書,不過讀著讀著就發現貓膩了。數值向來是科學依據的象徵,不只是自然科學倚重各項實驗數據,甚而推演出論理;即便是社會科學,數值也像是鐵證,往往成為行為發展的憑藉,難以撼動或質疑。 但《數值化之鬼》作者安藤廣大,株式會社識學創辦人卻在書中反覆闡述「對數字的
大約沒有人會欣然接受被評價為「有點鈍」的人吧,「鈍」意指「不靈活、不鋒利......。」關聯詞語:遲鈍、魯鈍、懦鈍......,似乎無一為正面評價,在社會上一面倒的負評裡,渡邊淳一為「鈍感」演繹出「鈍感力」是一種才華成就的推進力。說來也算是不難理解的演繹,「感知」之於人,就像是感覺接收轉換器,而「
《大廢墟記:末世三部曲②》閱讀之初,各種時空交錯的身分,諸如撒馬羅賓、鐵臂(天縫人) 、潘曲(瑪利亞培植的奧米加)、白眼魚、黑毛鬼、濕婆等,有種像是閱讀連連看的感覺,得試圖串聯起各身分所在空間的順序或意涵,漸漸的會發現這看似龐雜的跳耀裡有越來越熟悉的情境,是你我他曾經的過去、此刻的現在,還有或許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Thumbnail
當今職場環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脫穎而出。然而,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感到束手無策,這使得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顯得尤為重要。《PJ法:問題分析與決策》這本書提出了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論,融合了台積電10年的實戰經驗、世界經典解決問題工具與方法,以及10年兩岸輔導實務.....
Thumbnail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帶來頭疼、悲傷、糾結、等負面情緒,但這些都是面對問題時的可能併發症。文章中提到了美國某知名企管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大衛.康貝爾和學者約翰.基茲的見解,並鼓勵讀者勇於面對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Thumbnail
當今職場環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脫穎而出。然而,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感到束手無策,這使得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顯得尤為重要。《PJ法:問題分析與決策》這本書提出了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論,融合了台積電10年的實戰經驗、世界經典解決問題工具與方法,以及10年兩岸輔導實務.....
Thumbnail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帶來頭疼、悲傷、糾結、等負面情緒,但這些都是面對問題時的可能併發症。文章中提到了美國某知名企管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大衛.康貝爾和學者約翰.基茲的見解,並鼓勵讀者勇於面對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