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本月的閱讀書籍是《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由秦湘寧、顧淑偉撰寫。


如題,這本書主要在分享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階段,有7個關鍵步驟:找出問題之王、找出關係人、分析問題的現況、明確目標、明確差距與代價、制定方案和行動計劃。


這篇文章將大略介紹解決問題的7個步驟及在每個步驟中,可幫助具體化和思考問題的工具,包括:「白熊效應」(Step 3)、SMART原則(Step 4)、要去做的清單To-Do List(Step 4)、同色思考帽(Step 6)、KSME(Step 6)和PDCA(Step 7)。


另外,本書的附表:問題清單表、差距與代價表、行動計劃表等,我將它部分增修或合併(PART C 附表),表格內有也書中的實列分享,可用來參考填寫的方法。


本文分為3個部分:

Part A)前言

1)身份的轉換

2)善待情緒


Part B)高效解決問題的7個步驟

Step 1)確定問題:找出問題之王、問題的先後順序、價值觀

Step 2)找出關係人:與關係結盟不是對抗

Step 3)分析現況:描述事實的現狀、「白熊效應」

Step 4)明確目標:要去做的清單(To-Do List)、目標需要轉向、別讓目標失衡、達成目標的意願、SMART原則

Step 5)明確差距與代價

Step 6)制定方案:同色思考帽、KSME、做自己的問題決策者、聆聽與可感知的愛

Step 7)行動計劃: PDCA循環

 

Part C)文末隨筆

1)書評

2)附表和範例


看完本文結構,讓我們來開始這趟解決問題的旅程。


Part A)前言

1)身份的轉換

在解決問題前,我們需要做的是身份的轉換和善待情緒。面對問題時,人們通常扮演著2種角色,分為「問題受害者」,和「問題製造者」。前者將問題指向自己,思考:「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是我?」、「我怎麼這麼倒楣?」,「是他傷害了我」,後者則抱有內疚,自責、甚至自我厭惡的想法,「我不應該這麼做」,「我太沒有毅力了,「我又暴飲暴食了」。不管是「問題受害者」,或是「問題製造者」,認為被傷害或是製造問題都是將問題視為麻煩,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若想要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從「問題受害者」或「問題製造者」,轉換成「問題管理者」的角色。身份的轉換,能讓「問題管理者」找回掌控權,擁有主導問題的能力。

 

2)善待情緒

先善待情緒,再解決問題。

生活中我們或許會發現,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情緒,這也意味著,情緒不是由事件直接引發的。Allbert Allis在所創建的情緒ABC理論中指出:

raw-image


A是事件的發生,B是我們的信念,想要獲得好的感受C,就必須改變阻礙自己達成願景的信念「B」。我們嘗試從灰色信念轉換成金色信念,體驗信念轉換帶給我們的感受。


raw-image


Part B ) 高效解決問題的7個步驟

Step 1)確定問題


找出問題之王

茫茫的問題之海中,哪個才是關鍵的導火線?將所有的問題畫出關係線,找出所有事情都與他有關的「問題之王」。


 K先生是位業務,近來頻與女友吵架,連續幾個月沒有業績的他,也背負著房貸與車貸的壓力,晚上常常精神緊繃輾轉難眠,生活過得很煎熬。在將所有遇到的問題列出清單,其中包括K在幾個月才完成了手術後即開始上班,K先生發現到,自從健康問題出狀況後,似乎牽動著後續生活中的大小問題。因此,找出了「問題之王」的K做出了重大的決定,向主管提出辭呈並返鄉休養,待身體調養好後重新出發。

 

問題的先後順序

通常,我們都會優先處理緊急的問題。然而,如果每天都在處理急事,就會陷入「被問題追著跑」的困境。要如何減少「被問題追殺」的窘境?處理問題的優先順序,以重要不緊急為優先。優先處理好重要不緊急的問題,就能減少緊急問題的發生。

raw-image

會議時,在使用的筆電要沒電了,如果沒有馬上充電,筆電的資料即可能遺失,這時就必須馬上尋找電源或別的方式,先將資料保存起來。提前先將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處理好(筆電充好足夠的電源),就能減少突發問題的發生。

忙碌的生活中,有哪些常常發生的「突發」的情況?

 

價值觀

什麼才是你重視的價值觀?家庭、愛情、友誼、事業、財富、權勢、自由、智慧、成功、快樂、健康、選擇、能力等。挑選出3個最重視的價值觀,在「問題清單」中,排出問題的先後順序。

 

Step 2)找出關係人

 

與關係結盟不是對抗

畫出與「問題之王」有關的關係人。如果要解決的是自己的事情,就將自己放在正中心。

解決問題不是尋找「這是誰的錯?」,而是尋找盟友的過程。從所有關係人中,找出「問題所有者」、「謀士」、「標杆」、「支持者」、「相關者」。這個關係人的團隊可以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是虛擬的。

raw-image


Step 3)分析現況

描述事實的現狀

分析現況時,我們需要做的是描述事實的現狀,不是基於個人觀點的形容現狀。事實可以被證實或證偽,而高度概括屬於個人觀點,容易誇大或弱化事實。「他不求上進」、「我沒有能力」、「他常常遲到」,這些都是高度概括的句子。「今天的溫度是2℃,我想我必須將外套穿上了」。


對於有形容詞的陳述句,可以使用1-10分的量尺來量化強度。在形容「睡眠品質很差」時,G小姐給予5分,L先生給予2分。


白熊效應

高度概括的負面標籤:「他很懶惰」、「他運氣很不好」、「我真沒用」,如同一個充滿負面評價的牢籠,也讓我們看不清自己或對方的優點。我們嘗試一個實驗:

 

記住!不要想像一頭粉色大象!

一定不要去想一頭粉色大象穿過叢林!

千萬不要去想一頭粉色大象走出叢林時,還帶著一群小象…

 

結果,現在滿腦子都是粉色的大象。這是因為思維的語言是在大腦的不同部位產生的。

當你刻意控制大腦不去想某件事,你反而會更容易的去想某件事。這是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Daniel Wegner 所提出的「白熊效應」

 

對於撕掉負面標籤,我們也可以順勢而為,不再去抵抗你不想要的東西,而是盯著你想要的東西。為自己和他人貼上正面標籤,讓新標籤自然的取代具有負面影響力的舊標籤。

 

Step 4)確定目標

 

每個問題背後都藏著目標。從問題思維轉換成目標思維,聚焦在「想要的」結果,把注意力放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能做點什麼?」,而不是「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事情?」。我又暴飲暴食了。要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要去做的清單 (To-Do List )

Warren E. Buffett的私人飛行員Mike Flint,找到Buffett探討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Buffett請Flint列出他職業生涯中重要的25個目標。接著,Buffett 再請 Flint從25個目標中,將最看重的5個目標寫在另一張紙上。現在,Flint有2張清單。

Buffett問Flint:「你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Flint 答:「知道了,我會馬上著手實現這5個目標,至於另外20個,它們並沒有那麼重要,所以可以在閒暇時間裡慢慢把它們實現」。

Buffett聽完接著說:「不!Flint,你完全搞錯了—那些沒有被你挑出來的20個目標,是你應該盡可能避免去實現的。你應該不允許這些事佔用你的任何時間與精力,直到你把挑出來的5個目標實現」。

 

這是Warren E. Buffett的雙目標清單系統(Two-List System)。一張是「要去做的清單」(To-Do List),一張是「盡可能避免去做的清單」(Avoid at all cost list)。

 

目標需要轉向

如果你發現到,原本在努力的目標和目前想要的目標不同,我們需要讓目標轉向。目標之所以需要轉向,是因為我們誤將達成目標的路徑當成了目標本身,以為達到目的地只有一個途徑,而實際上達成目標的路上還有許多選擇。E女士說:「我的目標是離婚」。在作者與E女士進一步明確後,E女士將目標轉向為「提高自己當前的生活幸福感」,並發現離婚只是路徑。

 

別讓目標失衡

檢視你的目標,盡可能不讓目標只傾向某一方。只專注在「事業發展」的目標,讓我們忽略了家庭關係;M女士將所有時間用以達成「公司上市」而忽略了健康。

 

達成目標的意願

我們想要達成目標的強烈度,影響著目標的達成率。試想上一次的成功經驗是什麼?當時是怎樣做到的?達成目標的意願有多強烈?

 

SMART原則

擬定完目標後,使用「現代管理學之父」Peter F. Drucker 在《管理的實踐》中提出的SMART原則檢視,你的目標是否夠具體、可量化、可達成、有相關和有時間性?

raw-image


Step 5)明確差距與代價

 

根據問題的定義,問題=|現狀-目標|,問題就是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越大,問題就越嚴重,而當現狀、目標完全相等時,∆為0,問題也就解決了。換言之,∆ 越大,如果不加以干涉,最終可能產生令人難以承受代價。

 

如果說,考慮「目標」時,想的是「採取了行動會怎樣」,那麼考慮代價時,想的就是如果「不採取行動會怎樣」。我們所看到「如果不採取行動會怎樣」的代價越具體,就越能推動我們去執行。

 

Step 6)制定方案

 

使用KSME的解決問題時,離不開「績效公式」。

raw-image

以上的公式能見,表現等於潛能減干擾,因此,干擾是影響表現的關鍵變量。也就是說,潛能不變時,干擾越大,表現越越差。而干擾減少,我們就會有更好的表現—這就是表現的運行規律。

 

KSME

制定方案的時候,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


根據Thomas F. Gilbert的績效改進論,和Nigel Harrison的績效諮詢論,本書的2位作者,秦湘寧和顧淑偉將排除干擾所涉及的方面歸納為KSME,即P= f(K,S,M,E)

raw-image

戴上同色思考帽,制定解決方案

我們在與他人討論方案時,由於大家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因此意見會有所不同。6頂思考帽,是由Edward de Bono開發的一個思維方法,由「問題管理者」戴上藍色思考帽,引導大家在同一時刻只能戴同一顏色的帽子,聚焦於同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能為制定解決方案發揮關鍵的作用。在關注事實時,一起戴上「白色思考帽」,在提出質疑時,一起戴上「黑色思考帽」,運用「綠、黃、白、黑、紅」思考帽,為制定解決方案創造更多可能性。

raw-image


做自己的問題決策者

解決問題的重要原則是:「誰的問題,誰做主」。如果解決的是員工的問題,由員工做主。如果解決的問題是孩子的問題,由孩子做主。誰想解決問題,誰先改變,而不是誰有錯,誰先改變。

 

聆聽與可感知的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聆聽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能力之一。

 

圍繞著問題溝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有人說,有人聽就是溝通。如果我們沒有表達欣賞的能力、換位思考的能力、愛的能力,就無法發揮聆聽的作用。無論是家人、領導、客戶,每個人在關係中的需求是被尊重、被信任、被認可、被聆聽,這些都是對「愛」的需求。真心的欣賞與讚美、真誠的信任與授權、投入與尊重的聆聽,都能提供「可感知的愛」。


Step 7)行動計劃


PDCA循環

在完成以上6個步驟後,終於我們來到了採取行動計劃。PDCA是由Walter shewhart 所提出的質量管理工具,分為:Plan(計劃)、Doing(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行動)。

raw-image


如果問題還沒有解決,可以問問自己幾個問題:哪些已落實的行動,對解決問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哪些行動執行起來挑戰很大?哪些行動對問題的解決具有長期的影響?要怎麼慶祝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要不要優化現有的行動?如果是部分解決,要調整計劃的哪個部分?

 

我們除了要檢查行動以外,如果行動沒有解決,也不要氣餒。對於我們已完成的事項仍值得鼓勵看待。如果要解決的問題是比較複雜的,我們必須重複PDCA,分階段去解決不同的小問題。完成多個PDCA後,向上迭進的PDCA最終將更靠近目標,直到我們達到目標,使問題得以解決。

 

PART C:文末隨筆

 

1)書評

擅用本書的工具

本書有7個解決問題的步驟,當中包含許多引導思考和規劃的工具,按照要解決的問題的複雜程度,有的在單一工具的使用上,已能有效的引導思考解決的方法。如果你已確定和瞭解問題,或許可以跳過某些步驟,更簡略使用特定工具。對於PART C的部分,我使用了原著的附表再進行修改,開始填表的你也可以修訂自己的版本,重要的是對自己有幫助的附表,就是好工具。

 

為自己保留個重要目標的位置

想想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跨年前設定了個大目標,希望迎接新的一年後可認真的做點「大事」,但實際情況是,在日常生活裡常常不自覺花時間做的是與這個目標完全無關的小事?如果是這樣,當初設定這些目標的鬥志和目的,去哪兒了呢?是否還記得當時設定的目標是為什麼而設?為誰而設?

 

升職加薪、買房、脫單,我們之所以會設定這些「大目標」,有可能是生活的必須,也有可能是別人的期待。如果你是個學生,父母希望你考好成績,你設定了個「考上某大學」的目標;想減肥,為的不是健康而是符合別人眼中「瘦比較好看」的期待;享受單身的你開始去參加聯誼,因為「適婚年齡」到了再不結婚,就是「剩男剩女」了。


責任和期待,當中也包含了我們價值觀,對我們有其意義所在。然而在我們設定目標的時候,是否也能去檢視這個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之所以認同,是為了符合社會的期待,或是我們清楚知道這是為自己而活?

 

一位以家庭為重的Y先生,每天勤奮踏實的工作,賺錢養家(好男人應該要有擔當)。日複一日,家裡小孩漸漸成人成才,Y先生也漸漸的老去。常年以家庭為重的他,在沒有了「賺錢養家」這個角色後,Y先生感覺失去了生活重心,像是迷失了自己。

 

為家庭貢獻的Y先生,值得被尊重,也值得被家庭好好的對待。我們所生長的環境、種族、文化、語言、性別角色,所給予我們的價值觀和信念「Belief」,影響著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在「要去做的清單」(To Do List)里,我們依照所重視的價值觀來擬定目標,如果將重要目標給了「應該」、「必須」、「想要」(心甘情願的)的時候,是否也能保留個目標,給那個做了不會有什麼成就的興趣、愛好、好奇,只感覺「活著」的事情?哪怕是0.1的位置也好?僅給自己。


文長,恭喜你已堅持看完!也恭喜你學會了本書作者所介紹的工具,接著為PART C的附表和範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多加使用。


2)附表和範例


附表1:問題清單表(自本書作者)

任務:Step1—找出問題之王

內容:(書中的實例)H經理是問題的提出者,M助理是H經理的項目助理之一。

raw-image


附表2:分析現況表(本文作者修訂)

任務:Step1—填寫問題之王、Step2—找出關係人、Step3—分析現況

raw-image


附表3:目標與差距表(本文作者修訂)

任務:Step4—確定目標、Step5—明確差距與代價

raw-image

 

附表4:KSME表 (本文作者修訂)

任務:Step6—使用KSME制定方案

內容:(實例)H經理與M助理協同制定的方案

raw-image


附表5:行動計劃表(本文作者修訂)

任務:Step 7—PDCA 循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草的沙龍
5會員
16內容數
想看書,卻不知道有什麼推薦的書籍? 這裡分享推薦書的重點筆記,和閱讀後的心得, 讓你快速了解書中的精華。
小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書《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進階版》的核心觀念在於改變觀念而非意志力剋制,透過理解尼古丁成癮的真相,打破惡性循環,最終輕鬆戒菸。文中並探討戒斷反應的應對,以及環境和自身需求對戒除成癮行為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31
本書《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進階版》的核心觀念在於改變觀念而非意志力剋制,透過理解尼古丁成癮的真相,打破惡性循環,最終輕鬆戒菸。文中並探討戒斷反應的應對,以及環境和自身需求對戒除成癮行為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28
本書評論《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探討賽局理論如何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文章說明賽局理論基礎、奈許均衡概念,並以「囚犯困境」和模擬例子說明如何尋找奈許均衡。
Thumbnail
2025/02/28
本書評論《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探討賽局理論如何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文章說明賽局理論基礎、奈許均衡概念,並以「囚犯困境」和模擬例子說明如何尋找奈許均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經年累月的問題,只要設計一個簡單的破口,就能改變!
Thumbnail
★經年累月的問題,只要設計一個簡單的破口,就能改變!
Thumbnail
「你真的可以從當下的處境,走向心中期盼的未來」 這本書就像是人生的快速攻略手冊,他帶你用更快也更容易達成的方式幫助自己變得更好,但雖然說是快速攻略,也並不是一步登天,在過程中你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跟自信,才能夠通向你替自己選擇的那條路。現在,我想跟你介紹七個輕鬆改變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你真的可以從當下的處境,走向心中期盼的未來」 這本書就像是人生的快速攻略手冊,他帶你用更快也更容易達成的方式幫助自己變得更好,但雖然說是快速攻略,也並不是一步登天,在過程中你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跟自信,才能夠通向你替自己選擇的那條路。現在,我想跟你介紹七個輕鬆改變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決策愈好,過得愈好! 1.勝算的架構 我們不是周遭環境的產物。我們是自己決策的產物。 適當的設想框架 一個問題說明得清楚明白,就解決一半了。 三個層面定義適當的框架: 目的:釐清目的,如何成功或失敗? 範圍:設立界線,就像照片的邊框,是否納入考慮? 觀點:個人經驗,並非
Thumbnail
決策愈好,過得愈好! 1.勝算的架構 我們不是周遭環境的產物。我們是自己決策的產物。 適當的設想框架 一個問題說明得清楚明白,就解決一半了。 三個層面定義適當的框架: 目的:釐清目的,如何成功或失敗? 範圍:設立界線,就像照片的邊框,是否納入考慮? 觀點:個人經驗,並非
Thumbnail
昨天自己又測試了一下,感覺還是有優化的空間,又做了一些細微調整,目前我認為這個版本非常強悍了。
Thumbnail
昨天自己又測試了一下,感覺還是有優化的空間,又做了一些細微調整,目前我認為這個版本非常強悍了。
Thumbnail
德國腦開發教授教你輕鬆駕工作、生活的黃金法則 Dr. Martin Krengel (馬汀.克倫格爾) .高寶出版 . 2016/09.利亞潔譯. 推薦給: ❦​總是還想知道有什麼方法能更有效率的人。 在圖書館架上翻看到的本書,作者序:「這幾年,我一直無法專心,每天生活在時間管理的災難裡
Thumbnail
德國腦開發教授教你輕鬆駕工作、生活的黃金法則 Dr. Martin Krengel (馬汀.克倫格爾) .高寶出版 . 2016/09.利亞潔譯. 推薦給: ❦​總是還想知道有什麼方法能更有效率的人。 在圖書館架上翻看到的本書,作者序:「這幾年,我一直無法專心,每天生活在時間管理的災難裡
Thumbnail
行動入手,影響結果。 1. 行動開始 制定目標,除了SMART法則更需要理解目標。 1. 符合當下自我的能力 2. 確認自己的目標 3. 微小的行動,循序漸進 2. 遇到挫折 自我觀察,用實況轉播的方式,不帶情緒觀察。 3. 堅持技巧 ABC法則(前提 行為 結果)
Thumbnail
行動入手,影響結果。 1. 行動開始 制定目標,除了SMART法則更需要理解目標。 1. 符合當下自我的能力 2. 確認自己的目標 3. 微小的行動,循序漸進 2. 遇到挫折 自我觀察,用實況轉播的方式,不帶情緒觀察。 3. 堅持技巧 ABC法則(前提 行為 結果)
Thumbnail
總是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熱銷超過30年的管理學經典,作者以清晰的思路講解塑造成功的"自然法則",點開文章,你將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Thumbnail
總是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熱銷超過30年的管理學經典,作者以清晰的思路講解塑造成功的"自然法則",點開文章,你將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作者: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西恩.柯維 Sean Covey 分類:自我成長 推薦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作者: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西恩.柯維 Sean Covey 分類:自我成長 推薦
Thumbnail
 總之,《行為科學的魔法》這本書可以用「盤根錯節、繞了又繞」來形容。雖然52個技巧有些確實很有幫助,但有些同質性太高,或者只是一樣的技巧換句話說而已。所以,我決定試著將書中的52個技巧重新整理歸納,用比較簡潔的方式,方便自己設定目標及執行。
Thumbnail
 總之,《行為科學的魔法》這本書可以用「盤根錯節、繞了又繞」來形容。雖然52個技巧有些確實很有幫助,但有些同質性太高,或者只是一樣的技巧換句話說而已。所以,我決定試著將書中的52個技巧重新整理歸納,用比較簡潔的方式,方便自己設定目標及執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