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應先發展個性,再發展群性

更新於 2024/08/2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一位執業的臨床心理師,有近26年工作經驗,曾工作在青少年精神科門診上,接觸過不少自殘的國中生。這些青少年多因焦慮憂鬱或學業中輟然後伴隨著自殘行為,學校認為已經超出他們能輔導的範疇,也懷疑有精神狀況,所以轉介給我們門診處理,這些孩子印象中有一大部分,他們家庭有狀況,比如爸媽爭吵或已離婚,但也有父母很關注孩子的,常常給予孩子忠告或意見。

這些孩子他們之所以自殘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多半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他們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他們心中有自己想像的「理想的樣子」,而自己目前和那「理想的樣子」差距甚遠,每當想到此時,他們內心就受到衝擊,感到壓力痛苦,而怪罪自己;另一個潛在的因素是,他們的父母並不是都不關心這些孩子,有的甚至過度關心,所以當這些孩子自殘時,其實有一個潛隱的因素,他的父母會比他還在意,藉由自殘來表達對長輩們的攻擊,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下意識或潛意識的過程,當在意識層面問他為什麼呢?通常他們說不太清楚,多只表示,「那時候壓力大、心情不好」或「班上有一位同學也這樣」或是「就無聊好奇好玩」⋯等等。以上我用來解釋說明的「理想的樣子」,並不是涵蓋所有自殘現象的原因,這只是其中之一的可能原因,不要誤會了。

那「理想的樣子」是什麼呢?通常是社會大眾所認可的樣子,也就是大多數人認為這個年紀時該有的樣子,比如說穿制式的校服,揹類似的包包,我認為孩子在嬰兒及兒童期可以要求他有「該有的樣子」,因為那時候孩子還小,較沒有個人的堅持意見,孩子外觀顯示出來的是父母的照顧品質或對孩子的意見,但當孩子邁入青少年時期的時候(兒少法所稱的少年,年滿12歲末滿18歲之人),在心理發展上,他開始粧點個人的特色,來區別自己和他人,你可以觀察到不少青少年會想變換自己的髮型,或高中生在書包上別了特別的徽章⋯等,所有這些都在突顯個人的特色或品味,這是「轉大人」的心理之一種嘗試,雖然可能日後成年回想自己那時很幼稚。但他們在生活的橫切面上,尤其是學校生活,他卻被要求符合某個眾人該有的樣子,和同年紀的孩子穿一樣的衣服(制服),揹同樣的書包(學校規定的制式書包),這些措施是在要求相同,在我的說法是一種「群性」,孩子不被以個人辨識而以「他是某某學校的學生」這一大群類來辨識。如果學校的名聲很好,學生又對其認同,那他穿起制服,揹上書包,可能很正向,是某種「我以x x為榮」的感覺;但若學校名聲不好,學生又不認同,那穿上制服,揹上書包,可是混身不自在感。不管哪一種狀況,「群性」已擠壓了「個性」,個人隱沒在群體之中,反而不易辨識。

那個人心中「理想的樣子」和「群性」有何關聯?在「群性」的要求中往往隱藏了對個人「理想樣子」的期待。當要求學生要整齊劃一時,就好像把相同的零件整合起來到一個整體,而這「相同的零件」最好不要有差異,換言之學生個別性不要有什麼差別,以免在統御、管理及使用這個整體時徒增困擾,但整體實是由各個部份組合而成的,而各個部份最好有相同的樣子,而這「相同的樣子」套用在人身上,就相當接近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理想型」,是「你應該是怎樣的人。」,他是社會主流意見所刻劃的樣子,比如「學生應對師長有禮貌」、「學生應該看起來是什麼樣子」,這種群性的描述,似乎也造就我們對某類人事物「刻版印象」(stereo type),絲毫不考慮個別的狀況,比如說校園可能還是會有一個行為很糟糕的師長,學生對尊師重道並不服氣。而在心理諮商與治療中,心理師多重視案主個人如何生活、如何開展,重視是個人的個別性。

講回自殘的現象,我認為自殘的可能因素之一是個人的個別性得不到開展或是個別性開展後,得不到重要他人的認可。如此影響到孩子在個別性發展時期(往往是青少年時期)對自己的感覺變得不好,他們要割除自己的某一部分,以符合「理想的樣子」。比如說,一位跟在父親身邊生活的單親國中女生告訴我,父親很愛她卻不瞭解她,她的母親已經改嫁她人,她母親命很苦,自己不能替媽媽分憂解愁,每想到此,就覺得自己沒用,心情不好下就劃了自己手腕,看見血流出來的時候,覺得痛苦情緒得到釋放。

試想,如果我們鼓勵並能欣賞孩子的個別性,也就是說鼓勵欣賞孩子表達展現自我,這等於是把孩子放置在類似心理諮商與治療的處境,個人得以充分開展,開展的自我也被欣賞鼓勵,孩子對自己的探索會被加強,他個人的創意及想法就有空間抒發,他對自己的開展就減少了被批評的機會;孩子不用扮演心中「該有的樣子」,比如前例中孩子認為她是大姊,應該最能協助媽媽。而被爸媽關愛的孩子,常因對孩子有期待,孩子更應而要表現出「應該的模樣」而抹消個人性,我遇過:一個很愛孩子的母親,她常教育孩子,她說她對孩子是「恨鐵不成鋼」,同樣的這孩子手腕上也有不少割痕,他私下跟我說,他知道媽很愛他,但是他個人覺得她太囉嗦了,而且不相信他。孩子要學習的是控制自我,因為往後會遇到「群性」的處境。「個性」的重視使得他能夠喜歡完整的自己,不必割除某部份。

易經上曾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似投合的人會形成一個團體。我們都活在社會上的各個群聚裏,比如說社團,可是當個別性很強的一群人,如何成就一個群體?答案是自我修剪,自己控制捨棄掉自己的某些跟其他人特異的部分,然後遵守群體的決定,這個群體的發展是由下而上,由「個性」到「群性」的自然過程,有別於由上而下,硬是規定個人來表現「群性」。

所以,表現出的群性,個人的個別性能被容納,個人內在也較服氣,表現出來的品質也較是多元開展。

所以,我主張教育者在對待青少年時,先發展「個性」再引導發展「群性」,比較符合心性發展。

(本文同時刊登在翻轉教育

關於「個性」與「群性」的進一步討論,可以聆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 EP96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avatar-img
201會員
356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這是一篇對身心障礙者自我定位的文章,意者可讀。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心理治療中的「靈光一閃」(insight)怎麼回事?!
歷史感的鄉愁是怎麼回事?今非昔比的嘆息!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這是一篇對身心障礙者自我定位的文章,意者可讀。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心理治療中的「靈光一閃」(insight)怎麼回事?!
歷史感的鄉愁是怎麼回事?今非昔比的嘆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近些年發現,許多學生因為自我中心、界線模糊(他人感受,因為界線隨好惡變動)和自我膨脹(自我感受,這時很強調界線),導致了許多人際衝突。這些行為會讓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導致親師衝突。 當教學活動需牽手時,孩子不想跟「不喜歡的人」牽,家長也強調這是孩子的身體自主權,師長不能強迫孩子去和不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孩子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因為缺乏家長的關愛。本文探討了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和應對方式,並提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父母應給予的關愛的重要性。
/創作者:ChatGPT,文章是原文喔/ 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心理問題,但這些問題往往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偏見和誤解。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偏見和誤解,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觀點: 1. **「他們只是青春期的情緒波動」:** 有些人可能認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而不是真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近些年發現,許多學生因為自我中心、界線模糊(他人感受,因為界線隨好惡變動)和自我膨脹(自我感受,這時很強調界線),導致了許多人際衝突。這些行為會讓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導致親師衝突。 當教學活動需牽手時,孩子不想跟「不喜歡的人」牽,家長也強調這是孩子的身體自主權,師長不能強迫孩子去和不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孩子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因為缺乏家長的關愛。本文探討了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和應對方式,並提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父母應給予的關愛的重要性。
/創作者:ChatGPT,文章是原文喔/ 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心理問題,但這些問題往往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偏見和誤解。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偏見和誤解,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觀點: 1. **「他們只是青春期的情緒波動」:** 有些人可能認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而不是真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