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殘的心理動力:一種心理狀態的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青少年自殘(自我傷害)的現象相當普遍,根據我閱讀的資料統計有15%~35%不等,等於一個班級誇張的話,有1/3以上的學生有自殘的經驗。自殘者通常會描述當自己的負向情緒很滿,快到滿溢出來的時候,就割自己一下,看到血流出來的當下,有說不出的釋放感覺,自殘者當下不覺得疼痛,但後來才開始覺得痛。初步我們可以有這麼一個印象,自殘,在某種角度上,是解決負向情緒的反應行為。

我在精神科門診接觸過一些青少年,其中有一類常見的狀況常是憂鬱和焦慮的情緒而有憂鬱症的診斷,而且經常在憂鬱症的診斷下,都伴隨著自殘行為,最常見是割自己手腕,也有自己撞頭的。而且這種現象不僅是所謂在不被愛的「不良學生」身上,甚至漫延在許多被父母相當關心的孩子身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自我割除或自我傷害在心理學的解讀上,顯然和「自我」(self)脫不了關係,意即這些孩子對自己某部份極不滿意,厭惡到要把其割除或自我傷害的部份。

他們不滿意什麼呢?他們不滿意自己的現況還處於是現在這個樣子。什麼樣子呢?有比較的基準嗎?多半是孩子心中的「理想型」和自己現況比較,所謂的「理想型」是一個內心自己理想的樣子。(參看「設立理想很好,但小心這副作用」一文)。內心自己理想從何而來?一開始大部分是爸媽的期待與雕塑,「你要怎麼行為」、「該做什麼動作」、「不要做什麼」..等,都是自己置身在這個社會中最早的依循標準,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最近的一篇報導聲稱我們7歲以前都是被催眠的狀態,潛意識地在學習周遭人們的模樣,表現出該有的模樣,不僅大人師長們認可,心理也會安心活著,但到青少年時期,許多人開始發展「個別性」要有「個人」的特色,如果他的個別性符合之前師長爸媽認可的樣子,又和社會主流差不了太多,那這個孩子比較平穩沒問題。

但是,如果他的「個人性」不是之前師長爸媽認可的樣子,又和同年紀的社會主流差太多,那麼就會產生很大的衝突,比如說,一個國中的孩子想試試抽煙喝酒的感覺真有那麼帥嗎?往往就會遭到他爸媽師長的阻止,也會讓他內心有罪惡感,而這個爸媽師長的阻止,再配合孩子青春期的特性,有的孩子「一發不可收拾」,索性就明目張膽地嘗試下去,雖然自身帶著罪惡感。

那罪惡感會讓這孩子做何事?雖然他順著自己內心想著去做,但內心從小建立的「應該」,還是不斷地在內心發出聲響,「這時候你應該去唸書」、「你應該表現的更好一點」、「你不該去燙頭髮的,你有瞧見爸媽的神情,他們是不說你而已」、「我不該一天到晚上網」..等。雖然自己做著想做的事,可是一點兒也不快樂,甚至對自己失望。這種失望和發展自己相衝突的情緒,藉由假裝自己暫時變成師長父母,由殘害自己身體得到一種平衡和疏解,甚至在殘害自己當下,感覺不到痛楚,但又符合微妙的心理狀態,當殘害自己時,是師長父母比較緊張,潛藏著對規範的不滿表達。這種作法,以處罰自己身體,達到了發展自我的平均𧗽。

在這裏,我只是約略描述自殘案主可能的心理狀態之一,我並沒有表示,所有出現自殘的案主都是這種心理機制,千萬不要誤會了。

從這種心理狀態可以理解,那些被爸媽過度疼愛的孩子,並沒有能逃過這種心理機制,反而孩子會覺得自己辜負爸媽更多,而推開爸媽或殘害自己更深。聰明如你,未來如果你發現你青少年的孩子自殘時,在第一時間千萬不要指責他,先包紥好傷口,抱抱疼惜他,再把他帶來心理師面前進行心理諮商,釐清何種心理機制造成,孩子的自殘行為,有可能是很多心理意見的表現哦!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8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0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
2025/03/20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09
維繫愛情關係需要持續的經營與付出,如同灌溉植物般,需要時時關心、體貼伴侶的需求。文章從三個面向探討如何經營愛情關係:情侶、已婚未育及已婚有育。文中強調日常的關懷與用心,勝過情人節的刻意安排,並建議根據不同階段調整相處模式,保持關係新鮮感。
Thumbnail
2025/02/09
維繫愛情關係需要持續的經營與付出,如同灌溉植物般,需要時時關心、體貼伴侶的需求。文章從三個面向探討如何經營愛情關係:情侶、已婚未育及已婚有育。文中強調日常的關懷與用心,勝過情人節的刻意安排,並建議根據不同階段調整相處模式,保持關係新鮮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青少年自殘(自我傷害)的内在心理動力的一種膫解。
Thumbnail
青少年自殘(自我傷害)的内在心理動力的一種膫解。
Thumbnail
由自殘現象之一看青少年「個性」與「群性」發展。
Thumbnail
由自殘現象之一看青少年「個性」與「群性」發展。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回憶從小到國高生的我,可能面臨比一般人還有多的困難。那時候的我,或許是得了重度憂鬱症吧。 在比較封閉資訊的私立學校裡,學生們有著更多層面的問題。 這篇稍微闡述了一下我那時的一些想法。謝謝大家觀看❤️
Thumbnail
回憶從小到國高生的我,可能面臨比一般人還有多的困難。那時候的我,或許是得了重度憂鬱症吧。 在比較封閉資訊的私立學校裡,學生們有著更多層面的問題。 這篇稍微闡述了一下我那時的一些想法。謝謝大家觀看❤️
Thumbnail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文章摘要: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
Thumbnail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文章摘要: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
Thumbnail
割手是無言的情緒行為,不責備就是一種同理。 要慢慢來,年紀越小的孩子能口述的線索越少,大人不要自己激動起來,越激動反而孩子驚覺到事情大條,越害怕就更說不清。
Thumbnail
割手是無言的情緒行為,不責備就是一種同理。 要慢慢來,年紀越小的孩子能口述的線索越少,大人不要自己激動起來,越激動反而孩子驚覺到事情大條,越害怕就更說不清。
Thumbnail
書名: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作者:蔡宜芳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09 陳揚的小小介紹:   這本書是由擔任國中專輔教師多年的蔡心理師所寫,許多內容都是與國中生所遇到個案有關。作者從學習、家庭、情感、人際、生命困境等五個
Thumbnail
書名: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作者:蔡宜芳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09 陳揚的小小介紹:   這本書是由擔任國中專輔教師多年的蔡心理師所寫,許多內容都是與國中生所遇到個案有關。作者從學習、家庭、情感、人際、生命困境等五個
Thumbnail
《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這句話其實是把雙面刃 雖然聽起來頗有道理,可是 我們卻沒去深思背後的意涵 當我們告訴孩子: 你可以做到的!其實意味著:你現在都還沒做到我要你做到的,當我們告訴孩子:加油!也等同於暗示孩子:你還不夠努力啊!
Thumbnail
《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這句話其實是把雙面刃 雖然聽起來頗有道理,可是 我們卻沒去深思背後的意涵 當我們告訴孩子: 你可以做到的!其實意味著:你現在都還沒做到我要你做到的,當我們告訴孩子:加油!也等同於暗示孩子:你還不夠努力啊!
Thumbnail
許多青少年的自傷,都是來自於同擠間學習或者觀看而效仿的,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現代,自傷似乎已變成普遍不得不碰觸到的議題。  
Thumbnail
許多青少年的自傷,都是來自於同擠間學習或者觀看而效仿的,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現代,自傷似乎已變成普遍不得不碰觸到的議題。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