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人「幫忙」這件事?I 與人協作的權力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事情是誰的

我自己的一個原則是,「如果當事人無法辦到,就根本不應該開始這一件事。」

這或許會違反許多職場、或是日常的常識,但我認為這是許多人都應該好好想清楚的重點,決定權到底在誰手上?

舉個例,曾經還是公司菜鳥的我,中午都需要幫同事訂便當,或許對於老練的行政這是輕而易舉,但我又不是行政,這對我可是麻煩透頂,像是先問一圈今天吃哪家這就有分歧了,結果打去一問沒開,又要重問一輪。

關鍵在於這件工作是被交派的,並不是我自發開始的,也就沒有那種能力推進工作,永遠都要受制於外在條件,執行者會做一堆白工、餐廳會接到要求混雜的單、最後送到的餐點與時間也是難以控制,這是貪圖一點小方便,卻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相反的,要是今天我不屌任何人,自己跑這趟,要是餐廳沒開還是人太多,隨時可以改變主意。

開始一件事會有決策面執行面,要是兩者被切分開,就注定執行者沒有其他選項空間,因為事情不是他開始的,只能把決策執行到底,而一開始說的「當事人要能辦到」,並不是說真要無所不能,而是要有做好決策的能力,因為那是事情的開始。

協作者的角色定位

要是所有事都要自己來,那麼現代社會的大多數規則都是無法成立的,公司會無法運作、商業行為難以成立,倚賴他人是生存在現今不可避免的選項。

每件事都有最初發起的那個人,但是當有其他人的加入,這件事就不是屬於個人的了,姑且我把與人協作的關係分類,藉此說明不同程度的權力劃分。

合作:

所有參與者都是平等的。

試想今天要搬個大東西上樓,需要有兩個人通力合作,為了避免碰撞,頭尾兩邊都要注意,因此在過程中,雙方都是有決定權,看是要停下、換姿勢、還是用力~,不過最主要的是在開始之前,「搬上樓」這個是需要先建立的共識,沒有共識的合作是注定失敗的。

協助:

決策權在當事人手上。

在大多數日常場景的狀況,舉凡跑腿、遞東西、下樓開門、到助理工作,這些可能對當事人都是小事,只不過人力有其極限,總是會需要誰來給隻手、出個力,這其實是回到最初的問題了,幫個忙ok,要當工具人?「不,謝了。」

拯救:

決策權在協作者手上。

這其實是跟協助相反的概念,協助是當事人都處理得來,只是需要人出力,而拯救卻是當事人已經無能為力了,需要別人給予指引、領導他走出困境,就像許多專業服務、諮商、顧問的角色,當然最終決策權還是在當事人身上,我不覺得決策權能夠完全轉移出去,畢竟選擇的代價仍是當事人要出的,但是有時要達到最好的結果就需要信任他人。

外包:

切割出部分的決策權。

前面提及的做好決策的能力,在這邊是最應該被凸顯出來的,當事人清楚想要的目標,但實質上在執行過程會有許多變化,或是決策時看不到的部分,要怎麼讓執行者能按機行事,確保大方向目標與細節的斟酌,其實要在發包時就明確要的是什麼,以及變通範圍在哪,並不是一句「你看著辦」,執行者就知道要怎麼辦,最後成果是否算數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可以到同意之間的距離

回到最初的問題,「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可以幫個忙嗎?」

我想只要好好問,多數人都樂意幫忙,但很多時候,尤其是認識的人之間,就是缺少了這麼一句徵詢,直接上來就是一句「幫我xxx」,要說不行嘛?也不是有什麼理由拒絕,要說可以嘍,當我很閒嗎?不管怎樣都難做人。

通常我自己會是「能自己來就自己來」,相反的,許多人請人幫忙並不是真的有困難,純粹只是自己懶而已,這不是罪過,但是在別人願意伸出援手的當下,這會是糟蹋他人好心的行為,因為並沒有想清楚協作者的定位,希望對方幫忙自己完成整件工作,卻沒有清楚交代工作的範圍,同樣是跑個腿,到巷口小七跟到市中心賣場的距離可是天差地別。

同時,這種不交代完整壞習慣的人,會有個觀念是事後再補充忘記交代的部分,這是極度惡劣的行為,協作者答應的是當初說好的部分,結果現在來這一齣,是要人吃下多餘的工作嗎,這種事後追加並無關分量問題,而是安排工作都應該算好大致的流程,這種插單完全破壞安排的順序。

「人」短的那一筆

在職場上,或是說普通日常裡,通常會有這種請別人幫個忙卻做事不積極,還不如我自己幹還比較快的狀況,當然或許還有很多原因,但有時候,單純個人經驗,是我根本還沒進入狀況,要怎麼理解別人的要求根本還沒個概念,做得多了只是越俎代庖、多做多錯,畢竟這不是我的事,有太多我不能自作主張的地方,被動是當下最安全的做法。

人的筆劃一長一短,都是靠彼此支撐才能站立,並不是有的人就樂意當下面支撐,做人互相嘛,需要別人出力,那就好好決定如何進行,這是你開始的事情。


👉有光的地方【FacebookMattersMed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40會員
107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18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2024/11/18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其實是常有的事情,我們共同做一個項目,在面臨決策,不要講這麼嚴重,我們說在面臨選擇時,我們意見相左的時候怎麼辦?投票?我們就兩個人,你一票我一票,又平手,『找主管裁決吧』,這就是很正常的情況吧。 阿我就問主管找你來解決問題,你又把問題丟給主管,那主管要你幹嘛?
Thumbnail
這其實是常有的事情,我們共同做一個項目,在面臨決策,不要講這麼嚴重,我們說在面臨選擇時,我們意見相左的時候怎麼辦?投票?我們就兩個人,你一票我一票,又平手,『找主管裁決吧』,這就是很正常的情況吧。 阿我就問主管找你來解決問題,你又把問題丟給主管,那主管要你幹嘛?
Thumbnail
在熟悉的家人面前推拖家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別說更有競爭與階級傾向的工作場合了。畢竟時間與能量是大家公認的資產越多越好。「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就交給別人來做吧!」,有這種想法的人大概每間公司大有人在吧! 尤其社會新鮮人,公司新人、助理職,常常是被壓榨的對象。那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履次發生呢?
Thumbnail
在熟悉的家人面前推拖家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別說更有競爭與階級傾向的工作場合了。畢竟時間與能量是大家公認的資產越多越好。「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就交給別人來做吧!」,有這種想法的人大概每間公司大有人在吧! 尤其社會新鮮人,公司新人、助理職,常常是被壓榨的對象。那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履次發生呢?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Thumbnail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Thumbnail
最近參與了一項專案計畫,被推舉為召集人,要協調統籌各項事務。 被指派的那天晚上,我的腦筋就轉個不停:這計畫該怎麼列出時間表,該怎麼執行。 整個晚上都睡不好覺。
Thumbnail
最近參與了一項專案計畫,被推舉為召集人,要協調統籌各項事務。 被指派的那天晚上,我的腦筋就轉個不停:這計畫該怎麼列出時間表,該怎麼執行。 整個晚上都睡不好覺。
Thumbnail
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 類似<好好拜託>這樣的書,不止是要藉此完備或者充實自己在拜託上面的知能-沒看,還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多的考究-,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實做模擬。設想一锢情境,然後分扮求助,協助方,應如何問?可如何答?為何如此問?為何如此答?最後,統整,練習,熟悉,應用,檢討。然後才能將書
Thumbnail
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 類似<好好拜託>這樣的書,不止是要藉此完備或者充實自己在拜託上面的知能-沒看,還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多的考究-,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實做模擬。設想一锢情境,然後分扮求助,協助方,應如何問?可如何答?為何如此問?為何如此答?最後,統整,練習,熟悉,應用,檢討。然後才能將書
Thumbnail
拜託你了,這個忙只有你能幫! 你對這個案子最了解,就先cover一下吧~ 一個平面設計師突然被要求剪個短片、或是一個執行編輯被迫要身兼整個專案的大總管,甚至是因為要先去接小孩,把剩餘的工作臨時推託給你。在工作上遇到份外任務的情況時有所聞,有些可能來自於組織調整、專案發展,甚至更多時候是來自於私人請
Thumbnail
拜託你了,這個忙只有你能幫! 你對這個案子最了解,就先cover一下吧~ 一個平面設計師突然被要求剪個短片、或是一個執行編輯被迫要身兼整個專案的大總管,甚至是因為要先去接小孩,把剩餘的工作臨時推託給你。在工作上遇到份外任務的情況時有所聞,有些可能來自於組織調整、專案發展,甚至更多時候是來自於私人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