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原力效應| 非常誠實的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Photo by Lester on Unsplash

Photo by Lester on Unsplash

你現在有沒有任何想追求的目標呢?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自己的生活目標,像是計畫什麼時候要存到第一桶金、要辦婚禮,或是想開一間自己的麵包店?

如果說是想追求的目標,就代表現階段的自己還沒達成這個目標,其中一定有什麼原因造成你與目標間有一段距離。那麼要如何縮短這之間的距離呢?你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策略。這本書正是一本策略之書。

書籍介紹

這本書其實是作者愛瑞克的原力系列第二本書。在第一部曲《內在原力》中,愛瑞克提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充滿了力量,足以影響他人,甚至改變社會,但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發揮內在的力量,所以在《內在原力》中便是透過整理九個發揮內在原力的設定,幫助我們把心態從普通人心態切換到發揮內在原力的心態

《內在原力》書摘整理


例如,如同《內在原力》中提到的一人公司的概念,同樣是做著一份工作,你把它當成一份差事,跟把他當成自己的事業,心態一定不一樣,心態不同透露出的態度、講出來的話、做出的決定全部都會有不同發展,所以愛瑞克才會說:人的心態決定了選擇,選擇決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則形塑了每個人一生所呈現的樣子。

設定心態後,我們在心裏做好的準備的同時,更需要在行動上同步做出改變,第二部曲《原力效應》針對「改變」進一步提出可行的方法,才能夠拉近與目標的距離,慢慢實現目標,然後穩穩握住。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他。」-查理.蒙格。

可行的方法可不是隨隨便便提出的,愛瑞克研究了世界上多位最具影響力的創業家,用逆向工程法(延伸閱讀:逆向工程書摘)從成功案例中找出他們運用這種力量的實例,進行拆解、分析,並歸納出三大因素--溝通表述(包含心態設定與引發共鳴)、控管變數(包含創意、資金、人脈、關鍵技術或零件、時間和流程)與逆向建造(逆向工作法與逆向時間表),接下來我將針對這本書中我學到的三個最重要、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概念,跟大家分享。



最好的溝通是引起共鳴

當我們想完成一件事情,或多或少會需要其他人的投入,例如:加入一間公司會需要與其他同事合作,或是反過來,你想號召一個行動,就會需要其他人加入你、購買你的理念或是你的產品。在這當中,強大的溝通能力扮演關鍵角色。

有些人天生很擅長說服別人,隨便一開口就講得口若懸河,兩句話就把別人講的心服口服,這種「口才」往往會讓人聯想到比較誇大其辭、有目的性的推銷行為。不過這幾年由於各種廣告、行銷等視覺刺激越來越充斥在生活中,漸漸的,大家對於過度行銷的行為似乎有點麻痺,開始轉而追求「真誠」、「忠實呈現」的本質溝通

當然不是說溝通技巧不再重要,只是其中著重的方向已經慢慢從「華麗的推銷」轉向到「真誠的引起共鳴」,讓被說服的人能夠發自內心的覺得「是自己想要的」,而你只是幫他們實現。比如說,最近許多KOL都籌辦了線上課程,並且由自己當代言人,親自說明課程的優點。雖然評價正負兩極,但是買單的人還是很多,就是因為課程主打真正幫你解決某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引起了學員的共鳴

不只是商業行為,這種共鳴其實蠻常發生的,因為每個人一定都有他在乎的事情。像是很多公益行為:幫助流浪動物、淨灘或是捐款等等,就是引起民眾們同理心、愛護環境的共鳴。當然也不一定要是這麼高道德感的任務,也可以是象徵某個意義,例如台灣人一輩子要挑戰一次的:泳渡日月潭、爬玉山及機車環島等等。

我最近在募資平台上買了一幅拼圖,因為我家拼圖已經很多了,通常我會克制自己想買拼圖的慾望,但這幅拼圖很特別,他是由一位英國插畫家觀察路上的機車百態,畫出很多可愛的機車生態,傳達的理念是「對台灣人來說,機車除了是交通工具之外,更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很日常、不浮誇,但完全打中我的心,除了共鳴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藏在裡面,就是「真誠」。募資平台上的文字稿其實一點也不浮誇,反而就是因為這樣,才讓人覺得可愛,願意和其他被打動人一起加入這個可愛又有意義的活動。

本人拍攝

本人拍攝

創意通常發生在大腦放空時

創意可以引起一個產業的革命,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最有創意的人,並且第一個開發出創新產品,攻佔市場。不過跟《逆向工程》的論述相同,這本書同樣認為創意並不是一個人埋頭苦思就會憑空想到的東西,而是由不同領域之間已經存在的想法碰撞而成,而有創意的人做的事情,就是比其他人更能連結過去的經驗與當下冒出的點子,整合成新東西。

比如說前面舉例的「機車百態」拼圖,插畫家原先只是常常把日常生活畫下來,剛好在另一個《台北地圖》集資中放上了幾個機車騎士角色,結果得到廣大的回響,甚至有更多朋友主動分享有趣的機車樣貌,於是Tom當下產生靈機一動的感覺,既然可以有台北地圖,那也可以有機車百態圖啊,便結合了當下的想法跟過去的經驗,宣告要畫100張機車插圖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主動創造讓大腦靈光乍現的時刻。在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中發現,大腦在某個模式下,思緒會在過去的訊息與經驗中飄移、跳躍,把看似不相關的回憶結合起來並加以轉化,在你不是很刻意的狀態下生成一種新的構想,這個模式稱為預設模式網路(DMN, Default mode network)。

各位一定有過、或是有聽說過這種經驗:白天你很認真思考的數學題目,絞盡腦汁就是想不到解法,結果晚上躺在床上半夢半醒間突然答案就蹦出來了,就是這個燈泡突然亮起的時刻。雖然這時候的大腦看起來好像沒有在執行什麼複雜的命令,但其實他消耗的能量是執行一般任務時的二十倍,正是快速思考、運算,非常活躍的證據。

DMN在什麼時候最活躍呢?讓大家驚訝的是,他並不是發生在我們專注執行創意發想,或是認真上班的時候,相反的,他最常發生在注意力不放在外面世界的時候,像是:做白日夢時、執行自動化行為例如刷牙、慢跑時、腦袋清醒但沒有在執行任務時。

太過注重工作效率,反而讓大腦沒有時間進行創意的活動。這也是為什麼Google要執行「20%time」,鼓勵員工在核心工作外,每個人可以投入20%的時間進行內部微型創業,這項政策也孕育出Gmail、AdSense等有名的產品。

所以,你的工作越需要創意,就越要刻意留下空白時間,讓大腦執行DMN,不然只會越陷越深,難以跳脫當下的困境。

以終為始的逆向工作法

在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t)的《與成功有約》中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習慣「以終為始」,幫助我們實現個人目標。這是個人的思維習慣,先清楚自己的最終目標,那麼接下來在人生中所做的決定就不會偏離大方向,最終會引導你走向設定好的終點。有點像小時候玩迷宮一樣,從起點開始走卻走不出去時,我們會從終點往回走,突然路線就變得很清楚,就簡單多了。

那麼實際的工作執行面,可以使用「逆向工做法」的來管理流程。一般公司在開發產品時,常常會先從自己掌握的能力開始發想,可以做出哪些產品,產品要怎麼行銷,如何讓消費者買單,這樣會面臨一個很根本的問題就是:萬一沒有人買單怎麼辦?因為這種方式,從一開始就不是從大眾的角度出發,思考大家要什麼。

亞馬遜公司在建構任何新想法前,他們不是先設計架構、不是說服老闆答應投入資源,而是要求員工必須先寫出「新聞稿」(Public Release)、「常見問答清單」(FAQ),新聞稿讓同事想像產品發表會上,要如何告訴全世界,這個新產品有什麼好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消費者為什麼要買單。而FAQ則是提前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消除消費者的疑慮,未來產品推出後才不會發現客訴問題一堆,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這樣的案例,我覺得也很適合用在平常的工作上,比如說要向主管報告時,我們做簡報常常是有什麼資料就塞什麼資料進去,結果做出來才發現不是主管要看的東西。而如果從一開始就探聽一下主管想了解的內容、並且模擬最終希望簡報後得到的效果,再來規劃簡報架構,最後往相關方向去收集資料,達到的效益會更大。

大家也可以試著用再規劃自己的生活喔,像是希望婚紗拍起來長什麼樣子?希望出去玩可以有什麼感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用到逆向工作法呢?歡迎跟我分享。

結語

一開始,我是抱著強烈的期待翻開這本書的,但必須老實說,我覺得這本書相較第一部《內在原力》是略顯遜色,因為陳述的立場相對淺薄,比較強調「真誠」、「利他」、「願景」等、我知道很重要,但知道後並沒辦法讓一個沒想好願景的人突然很有願景的方法。當然書中還是有可以落地應用的知識,像是「演講三要一不原則」、「創意四步驟」、「DMN」等等,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宣傳「心態」的東西比較多,可能因為跟我預期的有點落差,所以有失望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這本書中大量使用幾位科技巨頭的創辦人為例,像是賈伯斯、比爾.蓋茲、伊隆.馬斯克、傑夫.貝佐斯等等,是的,他們都非常厲害,也有很卓越的地方可以供大家學習,但用這麼遙遠的案例就會讓人覺得遙不可及;而聖雄甘地、金恩牧師的案例就更讓人認為,自己沒有要成為那樣聖人,錯了嗎?

不過我相信愛大用這些人為例,是因為這些是我們熟知的人,可以快速傳達對應的意義給讀者,而且如同《內在原力》在每個章節最後附上行動清單,這本書的行動清單也非常貼近大家的日常生活,例如,在『引發共鳴』的行動清單就會請我們發想令我們最印象深刻的講者,並且為什麼覺得印象深刻,未來是不是可以拿來練習。接下來我會整理出行動清單,並且實際練習,相信對之後的計畫、目標會非常有幫助。

整體來說,書中的許多觀念跟策略是非常重要,也很有幫助的,只是在看完後我會更提醒自己,自己雖然距離書中描述的「強大的力量」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也不用壓力這麼大,只要慢慢練習,就算沒辦法改變世界,至少可以為身邊的人付出點什麼,就好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ric Yu-avatar-img
2023/04/07
很棒的分享!謝謝采采!
莫非-avatar-img
2023/04/04
亞馬遜公司的新聞稿方式很有助於思考👍
采采說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6
莫非 真的~聽起來很容易也很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思考方式
avatar-img
采采說書的沙龍
172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采采說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6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2024/02/26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2024/01/16
談判對誰都很重要,因為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是個參與者。談判的過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瞭解之上。這篇文章為你介紹了許多買車的談判技巧,提出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達到雙贏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分享了作者的實戰經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改善談判技巧,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歡迎單次贊助或訂閱,給予小小的鼓勵!
Thumbnail
2024/01/16
談判對誰都很重要,因為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是個參與者。談判的過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瞭解之上。這篇文章為你介紹了許多買車的談判技巧,提出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達到雙贏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分享了作者的實戰經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改善談判技巧,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歡迎單次贊助或訂閱,給予小小的鼓勵!
Thumbnail
2023/10/05
小時候做錯事情,媽媽總是會叫我們「好好反省,思考自己錯在哪裡!」反省,是一個跟自己對話的行為,主動關注自己的想法跟感受,並且在與自己的對話中了解自己的想法。這是一項人類特有的行為,其他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這也是區分人類跟其他物種最重要的演化進展之一。
Thumbnail
2023/10/05
小時候做錯事情,媽媽總是會叫我們「好好反省,思考自己錯在哪裡!」反省,是一個跟自己對話的行為,主動關注自己的想法跟感受,並且在與自己的對話中了解自己的想法。這是一項人類特有的行為,其他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這也是區分人類跟其他物種最重要的演化進展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內在原力: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成功的心智設計》是作者愛瑞克 (Eric Yu)的著作,書中提到的「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書中談到了九種心態設定,並提供了行動清單供讀者實踐。
Thumbnail
《內在原力: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成功的心智設計》是作者愛瑞克 (Eric Yu)的著作,書中提到的「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書中談到了九種心態設定,並提供了行動清單供讀者實踐。
Thumbnail
當我們決心要做好一件事,並且築夢踏實地完成理想目標的同時,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某些人因此受到影響,對這些人而言,他們的世界確實被你改變了。即使薄弱如微光,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好書分享:原力效應 作者:愛瑞克 新樂園出版  延續上一本分享的內在原力,也是一本也許可
Thumbnail
當我們決心要做好一件事,並且築夢踏實地完成理想目標的同時,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某些人因此受到影響,對這些人而言,他們的世界確實被你改變了。即使薄弱如微光,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好書分享:原力效應 作者:愛瑞克 新樂園出版  延續上一本分享的內在原力,也是一本也許可
Thumbnail
內在原力指的是一種影響力,能透過文字或溝通、同理或慈悲的方式引發別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事情。這本書分成九個章節,分別從內在、外在重新設定思維模式,啟動自己的內在原力,發揮人生的百倍效益。各章節的結尾也有統整重點與行動方案,讓你可以學用合一。
Thumbnail
內在原力指的是一種影響力,能透過文字或溝通、同理或慈悲的方式引發別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事情。這本書分成九個章節,分別從內在、外在重新設定思維模式,啟動自己的內在原力,發揮人生的百倍效益。各章節的結尾也有統整重點與行動方案,讓你可以學用合一。
Thumbnail
你有沒有那麼些時候,只想得過且過,困在過往的挫敗感?推薦閱讀原力滿滿的愛大作品~
Thumbnail
你有沒有那麼些時候,只想得過且過,困在過往的挫敗感?推薦閱讀原力滿滿的愛大作品~
Thumbnail
你現在有沒有任何想追求的目標呢?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自己的生活目標,像是計畫什麼時候要存到第一桶金、要辦婚禮,或是想開一間自己的麵包店? 如果說是想追求的目標,就代表現階段的自己還沒達成這個目標,其中一定有什麼原因造成你與目標間有一段距離。那麼要如何縮短這之間的距離呢?你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策略
Thumbnail
你現在有沒有任何想追求的目標呢?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自己的生活目標,像是計畫什麼時候要存到第一桶金、要辦婚禮,或是想開一間自己的麵包店? 如果說是想追求的目標,就代表現階段的自己還沒達成這個目標,其中一定有什麼原因造成你與目標間有一段距離。那麼要如何縮短這之間的距離呢?你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策略
Thumbnail
對學習工作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對於自我成長卻沒有人教我們該怎麼做 1.成為蒐集者 2.找出差異 3.以藍圖的方式思考 4.不要模仿,要加以演變 5.接納願景與能力的落差 6.選擇性計分 7.去除冒險當中的風險 8. 對於舒適的感受抱持懷疑 9. 駕馭未來與過去 10.提出明智的問題
Thumbnail
對學習工作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對於自我成長卻沒有人教我們該怎麼做 1.成為蒐集者 2.找出差異 3.以藍圖的方式思考 4.不要模仿,要加以演變 5.接納願景與能力的落差 6.選擇性計分 7.去除冒險當中的風險 8. 對於舒適的感受抱持懷疑 9. 駕馭未來與過去 10.提出明智的問題
Thumbnail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Inner Force: The Key to Achieve Infinite Success 作者:愛瑞克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意外的閱讀順序,巧妙的連接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該書之後,其異曲同工之妙與概念環環相扣。
Thumbnail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Inner Force: The Key to Achieve Infinite Success 作者:愛瑞克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意外的閱讀順序,巧妙的連接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該書之後,其異曲同工之妙與概念環環相扣。
Thumbnail
市面上流行的吸引力法則,常常告訴我們只要能將內心的夢想或慾望想像得非常清晰,就有機會成真。 但實際上沒那麼容易。 有想法很簡單,但要達成卻需要有效行動。 覺得改變很困難的人,即使腦袋中有這些想滿足的夢想或慾望,實際執行時,內心卻常會冒出這些感覺: 一股有形或無形的阻力,不斷在阻礙他行動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市面上流行的吸引力法則,常常告訴我們只要能將內心的夢想或慾望想像得非常清晰,就有機會成真。 但實際上沒那麼容易。 有想法很簡單,但要達成卻需要有效行動。 覺得改變很困難的人,即使腦袋中有這些想滿足的夢想或慾望,實際執行時,內心卻常會冒出這些感覺: 一股有形或無形的阻力,不斷在阻礙他行動 為什麼呢?
Thumbnail
「當一切努力看似無用,我會去看石匠敲打石頭。可能敲了一百下,石頭上連一條裂縫都沒有,但就在第一百零一下,石頭斷裂為兩半。然後我了解到,把石頭劈成兩半的不是最後那一下,而是先前的每一次敲擊。」——Jacob William Rees-Mogg, 社會改革家 大家好~初次見面,這是我第一次在方格子平台上
Thumbnail
「當一切努力看似無用,我會去看石匠敲打石頭。可能敲了一百下,石頭上連一條裂縫都沒有,但就在第一百零一下,石頭斷裂為兩半。然後我了解到,把石頭劈成兩半的不是最後那一下,而是先前的每一次敲擊。」——Jacob William Rees-Mogg, 社會改革家 大家好~初次見面,這是我第一次在方格子平台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