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_[醫病經驗談]_像薄鹽醬油般,有點鹹但不會死鹹?(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脱憂練習曲」的第三篇文,我是摩羯座。關於名稱,脱憂就像是脱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脱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脱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
今天的主題是「像薄鹽醬油般,有點鹹但不會死鹹?」的下篇,上篇說到恐慌症的兩次發作經驗,還有終於走到身心科的診間外。掛到身心科之後,還有大約一週的時間,我打開手機的備忘錄APP,新增了一個檔案「身心科看診」,打上2022/8/17的日期,開始撰寫我為什麼會到身心看診的原因,及過去2018年曾經被診斷為「輕度憂鬱症」,希望看診可以得到什麼幫助,以及想詢問醫師的問題。會有這樣的準備,是因為醫師的看診時間很寶貴,加上,我覺得如果因為緊張說不清楚,醫師會困擾、我也會浪費時間。以過去看病的經驗,我想當場多半會被問到的問題不外乎,「為什麼會來看診?發生什麼事?你需要什麼幫助?」當然,身心科問診可能會加上「已經發生多久了?」「你的感覺是什麼?」「會有失眠或是食慾、體重突然改變的狀況嗎?」,可以準備多一些關於情緒或身體狀況的資訊,現場說明好讓醫師做判斷。
我真心建議,無論是什麼原因去就診,可以事前準備一下初診的基本資料,藉由準備資料的過程,我們也可以整理一下混亂的思緒。
當診間外牆上叫號燈從9號變成10號,我把手機的備忘錄打開。護理師出來叫號「10號、摩羯座在嗎?(護理師怎麼知道我是摩羯座,哈哈)」我起身走入診間。診間空間大小還算OK,除了醫師、護理師,還有坐在診間最內靠牆的兩位人員(我不大曉得他們的身份),只觀察到醫師一邊問診時,他們也會做筆記。因為疫情大家都戴著口罩,病人的椅子被擺在離醫師桌有一點點距離的位置。等我坐定,醫師開口問:「摩羯座,你是第一次來,怎麼了?」,我把手機直接放在醫師可以看到的桌上說:「我寫好了,請您看一下」。
我的備忘錄是這樣寫的,自2018年被診斷出「輕度憂鬱症」到現在的狀態,曾有幾次恐慌症發作。(之前兩個職場,一個同事會情緒勒索,後來一個是老闆常常情緒不佳常常發脾氣,讓我跟他開會時都會緊張)。2020年6月轉為退休人士的私人助理,今年被照顧老闆的外勞情緒霸凌多次,引發焦慮症的狀態。常常焦慮擔心會犯錯,工作上及生活中不太能專心,容易自責、自我批評、也容易沮喪、精神消耗很大,一整天工作下來總是覺得累。上個星期比較嚴重時會失眠,把2018年去身心診所看診拿的藥,拿出來預防性吃了兩天,後來還能放鬆入睡。(這是錯誤的示範,一般藥物是不能放太久,需要遵照醫囑服藥,也要注意過期藥品會有變質的風險喔!)
現在的工作單純,只有老闆、她的家人跟負責照顧她的外勞,處理事務也沒有以前的多,現在的壓力相對之前的工作型態減輕很多。我自己看了很多關於憂鬱症的書籍,最近發現我的症狀比較像是焦慮症,經由事件的觸發(通常是他人的情緒),而感受委屈和生氣,事件過去後會好一些,但也常常有「腦霧」狀態,還真的會答非所問跟文不對題,這樣容易引發對工作和未來不穩定的憂慮(包括擔心被辭退,或是焦慮症嚴重到無法上班)。2018年曾被診斷出「輕度憂鬱症」,在轉職為私人助理後,幾乎沒有跟以前的同事或朋友來往,加上自己住在山上、往返市區的交通時間拉的很長,所以也不參加朋友聚會了。固定會聯繫和碰面的唯一朋友,常常被我倒負面情緒的垃圾,覺得這樣會影響對方的心情,也怕影響互動關係,所以來身心科看診,希望能有改善方案。
還有,我感受到壓力或焦慮時,耳鳴會變得很大聲,嚴重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臉部也會因升溫而有些發燙,感覺心慌慌、不想上班、不想面對外勞,深怕她今天心情又不好,突然沒來由的發洩情緒,然後我又得承受吞忍這一切。就算沒有發生什麼實際的事件,我的心情也不容易平復下來,一整天都處在焦慮狀態。想請教醫生,一、是否有降低焦慮的藥?二、老闆那邊要不要跟她說,我焦慮的狀態?
醫師看完我的說明後,用肯定的口氣說:「你這不是焦慮,已經是很嚴重的憂鬱症!」,我突然睜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醫師。她發現我的反應後,馬上補了一句「是嚴重,但不是很嚴重啦」。(口氣轉換為較溫柔的口吻,像是要安撫受驚嚇的孩子般)
醫:「那你希望我可以怎麼幫助你?」
我:「我會來身心科是因為身心狀況太糟,我希望可以至少維持正常上班的狀態,畢竟腦霧和焦慮常常讓我身心疲憊,上班也無法專心在處理工作上,多數時間我常常處於擔心害怕犯錯的焦慮中,醫生你有什麼藥,可以幫我在上班時精神比較好嗎?」
醫:「我可以先開抗憂鬱的藥給你試試,你想要情緒比較high的?還是情緒比較down的?兩種藥不大一樣,也要看個人狀況。」
我:「我想要讓情緒down的那種,因為我現在持續在一種高亢的精神狀態,我想要down一點,不然整天很high很累。」
醫:「好,那我開千憂解給你,飯後先吃1顆,有些人吃千憂解會有噁心和想吐的副作用,你觀察一下副作用的反應,如果反應不大再吃2顆。藥要吃個一兩週才開始有效用,不要自己停藥,兩週後再回診。你現在已經是憂鬱症的症狀,吃藥可以先舒緩穩定一下情緒,自己對外勞的立場要堅定,不要太容易被情緒霸凌。至於,老闆那邊要不要說,你自己想想,評估一下比較好。」。
醫:「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我:「我也想要試試看諮商,醫師您覺得諮商對我有沒有幫助呢?」
醫:「諮商很好啊,身心科吃藥跟諮商可以一起搭配」
我:「但我上網查過公費名額排得都好滿,一段時間內根本約不到,私人機構的諮商費用,讓我覺得有負擔。」
醫:「我這邊可以幫你安排諮商的實習生,你可以接受嗎?因為醫院諮商有納入健保,所以每次的自付額680元,OK嗎?」
我:「可以啊!如果醫師可以幫我安排,當然想要試試看。」
醫:「那你對安排男生或女生有想法嗎?」
我:「我覺得都OK」
醫:「好,那我之後請實習生跟你聯絡安排諮商的時間。」
我:「好的,謝謝醫師。」
我在診間外等了一下,拿到下次看診預約單跟藥單,就去櫃檯付錢、領藥了,領到我人生第一盒「千憂解」,心中默想,以前只聽過百憂解,難道我在醫師口中的嚴重程度,是要吃到「千」的單位,才能解?
醫院體系的身心科初診體驗還不錯,醫師很有耐心、說話也很溫柔,就是那句「嚴重的憂鬱症,但不是很嚴重啦~」,成為這兩篇文的主題「像薄鹽醬油般,有點鹹但不會死鹹」的由來。
身心科的初體驗就寫到這裡,想要知道諮商初體驗嗎?下回分解。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想知道更多我一路上做了哪些努力和練習,請追蹤我方格子的專欄,也可去Apple Podcast & Sound On收聽我的節目「脱憂練習曲」。
歡迎留言或寫信給我 tin641226@gmail.com,或是追蹤我的FB粉絲頁「脱憂練習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9內容數
關於名稱,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 這是一個關於我罹患憂鬱症後,透過醫院身心科醫師治療、諮商,和透過不同練習的個人心得與分享,希望你喜歡。#憂鬱症#諮商#身心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摩羯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嗨,這是「脱憂練習曲」的第二篇章,我是摩羯座。 關於名稱,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而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 今天的主題「像薄鹽醬油般,有點鹹但不會死鹹?」,要從我第一次去身心科就診(不是去逛超市)開始寫,過程中發生什麼事?
關於專欄主題「脱憂練習曲」,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而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大家應該常聽到「母胎單身」,形容從小到大都沒有戀愛經歷一直處於單身狀態的人,但應該沒有聽過「母胎憂鬱」,雖然追朔憂鬱的成因也可能會探究原生家庭或是在子宮
嗨,這是「脱憂練習曲」的第二篇章,我是摩羯座。 關於名稱,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而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 今天的主題「像薄鹽醬油般,有點鹹但不會死鹹?」,要從我第一次去身心科就診(不是去逛超市)開始寫,過程中發生什麼事?
關於專欄主題「脱憂練習曲」,脱憂就像是脫單,很多單身的人渴望脫離單身生活找到合適的對象,而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則是希望可以脫離憂鬱症,恢復自由人生。大家應該常聽到「母胎單身」,形容從小到大都沒有戀愛經歷一直處於單身狀態的人,但應該沒有聽過「母胎憂鬱」,雖然追朔憂鬱的成因也可能會探究原生家庭或是在子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Thumbnail
我不確定自己的憂鬱程度,是否到了所謂的憂鬱症?最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明明昨天心情還算開朗,天氣也很好。今天的心情,卻隨著灰暗的天空,突然變得憂鬱。 也許太用力想活著了。太用力想把燈籠椒的中間部分拔出來,結果種子噴灑出來。太用力想讓自己在方格子重新站起來,結果還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打趴在地。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Thumbnail
我不確定自己的憂鬱程度,是否到了所謂的憂鬱症?最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明明昨天心情還算開朗,天氣也很好。今天的心情,卻隨著灰暗的天空,突然變得憂鬱。 也許太用力想活著了。太用力想把燈籠椒的中間部分拔出來,結果種子噴灑出來。太用力想讓自己在方格子重新站起來,結果還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打趴在地。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