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復甦慾望,讓自己活著
人,只要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無可避免擁有慾望。每個人的慾望層面其實相當廣泛,也包羅萬象,舉凡生理層面的三餐溫飽及衣著保暖,或是在心靈層面想要與人分享的喜怒與哀樂,這都是相當正常的慾望與需求而這些慾望在我們年幼時,能否被好好滿足,就必須仰賴父母親的悉心照料。
然而,在許多人的成長歷程中,因為父母親自身的限制與困難,忽略了孩子的慾望與情感需求,或甚至選擇視而不見,或甚至對孩子的慾望大肆批評與抱怨。久而久之,這很容易讓孩子替自己的慾望貼上一張「十惡不赦」的標籤。
舉例來說,當孩子興高采烈的回家,想要與父母親分享喜悅的心情,但常換來一張淡漠的臉孔。或是孩子在外受到欺侮,想回家討拍,卻只會招來一頓不明究理的責罵。也有一些孩子遇到難題想與人討論,但當家門一開,反而看到比自己更憂鬱、脆弱的父母親,孩子因而選擇噤聲,甚至有些孩子會壓抑自己的慾望與需要並扮演起父母親的父母,開始照顧父母親,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對憂鬱無助的父母親所吐的苦水,會不會成為壓垮父母親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這些孩子來說,擁有慾望與需求之後,並不會獲得滿足,反而只會招致失落與痛苦。因此,「慾望的塵封」就成為當下的生存法則。因為沒有慾望,就可以免於失落。
有時候,儘管已經長大成人,但這些孩子很可能在沒有察覺的狀況下, 將這個生存法則帶進自己的未來。縱使他們結交了好友與伴侶,但童年的陰影仍緊緊跟隨。當年「塵封慾望」的法則,原是為了要讓自己能在痛苦中生存,但這個法則 卻悄悄變形為 一種詛咒。對當年而言, 只要沒有慾望,就可以免於失落。 但對現在來說缺失了慾望,也就無從感受慾望被滿足後的喜悅,人生也可能因此變得空洞與平板。
值得注意的是,慾望的產生,不盡然只會帶來滿足,有時也必然帶來挫折。在慾望的滿足與不被滿足之間,我們替自己的內心爭取了一個私密的空間,讓我們可以體會內心的種種情感,包括:滿足、欣喜、愉悅、挫敗、憤怒與悲傷等。當我們有能力替自己創造一個豐富的內在情感世界,我們或許可以開始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感覺到自己活著。
Sasha Freemind on Unsplash
幻滅期待,讓自己 成長
若是在童年時期,長年受到父母親的情感忽視,則這些人心中很可能還活著一個小小孩,不斷渴求父母親的愛。長大成年後, 這些 仍可能想要透過付出與犧牲,換取 父母親的認同與讚賞。
每個人都想要獲得父母親的愛,但當「父母親的愛」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或甚至是唯一的目標時,我們就在無形之中,過著父母親想要的人生,陪葬了自己的靈魂 。
父母親都有自己的生命課題,當我們能夠勇於面對父母親的限制,明白他們並無法完美地給出我們所需要的愛與認同,我們就比較有可能不再讓自己的生命成為父母親的附屬品。但要接受這個事實並不容易,因為這會帶來相當大的失落。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也是我們與父母親分離的起始點。一旦我們能夠勇於幻滅自己對於父母親的 理想化 期待,不再冀望自己從未獲得的父母親的認同,不再索討那些必須靠著陪葬自己的人生才能換來的父母愛,我們才能將更多的力氣放在 經營自己的人生。而當我們 願意承認父母親的限制,我們就較有機會不再當個向父母親討愛的「小孩」。對於那些父母親無法給予我們的、無法愛我們的、無法認同我們的,我們可以學習當自己的「父母」,重新學習愛自己、認同自己。一旦我們做到父母親無法做到的這些事情,我們就超越了父母親所帶給 我們的缺失 ,並活出另外一種圓滿。
讓自己真的回家
「回家」,最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心中,找到一處可以感到 歸屬與安定的地方。
當我們能夠重新復甦自己的慾望,不再扮演父母親的父母;當我們能夠幻滅對父母親的理想化期待,不再當一個持續討愛的老小孩,或許我們就能 逐漸把「自己」重新 找回來,並且用「真實的自我」去面對父母。此時,面對父母親的不完美或缺陷,我們才能真正 安在這段親子關係中,好好地當他們的「小孩」,而在此同時,我們也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