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打破生活的困境

【讀書筆記】《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打破生活的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筆記】 《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打破生活的困境


原文發布於我的部落格:https://tdieden4.pixnet.net/blog/post/53386516

今天想要來分享朴豫真所寫的《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19個克服自我價值感低落的處方箋,用阿德勒心理學擺脫「比較級」人生》,書中主要針對各種生活中的負面困境,內心面臨的迷惘徬徨,或是在社會期待與他人視線下,感到不自在的處境,援引阿德勒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的概念,為煩躁的生活注入新活水。

書中的每個章節都從真人遭逢實際的困境出發,不管是內心的迷惘,或是遇到社會生活的困境,並剖析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改變立場思考,放下綁架過去自己的枷鎖,以及實際可以改變與行動的方式。

【讀書筆記】在愛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7週遇見對的人》

【讀書筆記】找回自己的內心:《直覺力》

【讀書筆記】按部就班完成小步驟的《大局思維》

【讀書筆記】追求內在的寧靜與平和:《僧人心態》

看完這本書,其實我還蠻有感觸的,以下會分享幾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概念。尤其是在社群媒體氾濫的今天,看著許多可能不太熟的人,拍美照、吃美食、或出國玩,在不斷與別人比較的情況下,競爭中呈現自己的不完美,此時練習好好與自己相處,接納自我,從現有的人生尋找意義,腳踏實地認真面對以往迴避或忽略的自我。

面對總覺得不夠好的自己,最重要的第一步還是認同自己,認同自己是對人生握有選擇權,並為此負責的珍貴存在,並且藉著這個機會,重新回頭檢視自己人生中的點點滴滴,賦予過往經驗意義,也呈現出一路走來都是一連串選擇串起來的結果。

【讀書筆記】《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練習停下腳步喘口氣

【讀書筆記】《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讀書筆記】找回自己的內在天賦:《內在原力》

【讀書筆記】透過吸引力法則實現目標:《顯化效應》

唯有接納不完美的自我,才有可能成為更好更傑出的我,勇於做決定與做選擇,不要畏畏縮縮,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負責,尤其是在自己有機會做決定的時候,勇於表現自己的想法,而不要順著他人的期待,最後生活不如期待,卻又怨天尤人。

第二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則是集中精神在完成一件事上,培養「我做到了」的自信感,以及面對無力感,卻刻意鞭策自己的心理矛盾。對於不曾經做過的事情,沒有達成過的目標,或是別人都認為難以實現的任務,可能會缺乏自信,因而畫地自限,但是透過逐步培養自己的自信,擊退無力感並找回自己發揮的能量。

【讀書筆記】如何善用下班後的晚上時間:《原子時間》

【讀書筆記】尋覓自己人生的方向:《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讀書筆記】《幸福的魔法》:找回快樂生活的思維方式

除了建立自己的自信,面對問題瓶頸與無力感的情況下,應該要適時休息,喘口氣,找出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及排除困難的方法。但是我們常常在感到無力的時候,只會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更加催促自己向前進,刻意鞭策自己,卻無意面對問題的癥結。

還有「自卑感」與「自卑情結」的不同,前者是自認為自己還有待加強的部分,並且讓自己有持續努力的動力,後者則是認為自己天生不如人,就算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的悲觀想法,因此用「自卑感」當作激勵自己努力的目標。

【讀書筆記】《你不必對抗全世界,為自己撐起保護傘就好》:34個實用的心理法則

【讀書筆記】享受獨處的過程:《孤獨力:一個人也可以好好過》

【讀書筆記】認可與回應的技巧:《傾聽的力量》

面對情緒也是相同的想法,不是拼命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原因,結合自己的「早期經驗」,追溯早期記憶,過往經驗所帶來的影響,在未來與現在之間取得平衡。

最後,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讀書筆記】透過正向樂觀改造生活秘訣:《開啟你的正向天賦》

【讀書筆記】找回身為女性的自信:《女孩,妳已經夠好了》

【讀書筆記】讓自己成為一位讓人追著跑的女人:《讓男人追著妳跑》

《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博客來)

raw-image
avatar-img
小燕子的沙龍
12會員
29內容數
歡迎來到皓翅的飛翔日誌,這是一個關於破除既存偏見,建立良好習慣,傳達正確概念,持續自我提升的部落格,透過分享簡單的自我成長概念、可以具體實踐持續進步的工作方法,再結合投資理財、正向心理學、習慣養成、整理與斷捨離、並廣泛閱讀吸收新知,期許我們都能在離開學校後,持續學習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燕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要維持既有的小確幸,卻又不想賠掉未來的生活,希望能夠享受生活,卻又不想要過於揮霍。不需要幻想嫁給富二代,才能享有悠閒的人生,靠著自己的胼手胝足,同樣能夠打開自己的一片天。
要無條件的付出、主動承擔過錯、放棄有害的關係、為愛保留空間等等,但是想要建立一段親密關係之前,真正重要的仍然是先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敞開心扉做足準備,就能吸引具備相同特質的對象,進入彼此的生命中。
外在雜訊愈來愈多,能夠真正專注的時間愈來愈少,平均一天只剩不到4小時,如何利用有限的的時間,發揮專注力與影響力,在有限的時間達成最高的價值,享受完全的工作自由。
金錢,是我們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各式各樣的貨幣,又是如何形成的,從傳統的貴金屬,演變成現在的紙幣,華爾街與聯準會,又在這之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兼顧居住便利與風格設計,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強調打造理想的房子,不是社會期待的樣品屋,而是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
如果全部都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外在環境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只會被漂流到自己不喜歡的位置上。
想要維持既有的小確幸,卻又不想賠掉未來的生活,希望能夠享受生活,卻又不想要過於揮霍。不需要幻想嫁給富二代,才能享有悠閒的人生,靠著自己的胼手胝足,同樣能夠打開自己的一片天。
要無條件的付出、主動承擔過錯、放棄有害的關係、為愛保留空間等等,但是想要建立一段親密關係之前,真正重要的仍然是先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敞開心扉做足準備,就能吸引具備相同特質的對象,進入彼此的生命中。
外在雜訊愈來愈多,能夠真正專注的時間愈來愈少,平均一天只剩不到4小時,如何利用有限的的時間,發揮專注力與影響力,在有限的時間達成最高的價值,享受完全的工作自由。
金錢,是我們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各式各樣的貨幣,又是如何形成的,從傳統的貴金屬,演變成現在的紙幣,華爾街與聯準會,又在這之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兼顧居住便利與風格設計,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強調打造理想的房子,不是社會期待的樣品屋,而是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
如果全部都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外在環境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只會被漂流到自己不喜歡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