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做沒二天走人 薪水怎麼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聞個案:新進勞工6月中在桃園一間食品公司上班,7月只上2天半,隨即請了事假、病假,到了7月8日即不知去向。老闆火大,以曠職開除員工,並表示曠職1天要扣3日薪,決定不敘薪。
員工不滿沒拿到2天的薪水,向桃園市政府申訴,市府以違反勞動基準法,裁罰公司2萬元,公司不服,興訟抗罰,二審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公司的上訴主張均在一審提過,未具體指摘有何違背法令之處,不符合受理要件,因而裁定駁回,全案確定。
另一個案是勞工只做了一天就覺得自己不適合,於是跟老闆提離職;傳訊息問老闆「不好意思,請問昨天這樣子有算薪水嗎?」老闆看了回答「我們至少要做滿7天」。結果下場就是這樣啦!
圖:爆料公社

在實務上員工常常做沒二天走人(包括不告而別、也來不及提供薪轉帳戶),薪水怎麼給呢?
選項
□不理它。
□電話通知(沒人接)。
□存證信函。
□抬頭支票(禁止背書轉讓)+雙掛。
□清償提存。
選1-3都很有可能會被罰二萬喔!
因為,只要離職員工ㄧ告上勞工局,馬上被罰!
因為勞基法是這樣規定的。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勞基法第22條
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勞雇雙方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所稱「另有約定」或「特別約定」者,應限於約定工資給付的日期、次數及方式,或有利於勞工的給付約定,並不是雇主可任意與勞工約定扣減工資的事由及金額,或任意設置領取工資的門檻。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 9 條
終止勞動契約時,雇主應即結清工資給付勞工。
離職當天雇主就應該結清工資給勞工嗎?勞工在自行提出離職後,若雙方有約定好給薪日期,那雇主可以在原本就約定好的日期給薪,若是超過約定好的日期,那就會變成積欠薪資。

那該怎麼辦呢?
員工離職(包括不告而別),老闆還是得付薪水(債務),人家又沒說不領(債權沒消滅)。
方法1
➞抬頭支票(禁止背書轉讓)+雙掛給當事人。
方法2
➞清償提存
○所謂清償提存
係指債務人為了消滅債務,將其給付物寄託於法院提存所的一種行為。
○民法第326條
債權人受領遲延,或不能確知孰為債權人而難為給付者,清償人得將其給付物,為債權人提存之。
清償提存之情況,債務人須有債權人受領遲延,或不知債權人而難為給付之提存原因,使得為之。
○提存法第4條:
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三百十四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債權人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或住所不明時,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住所;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住所。
債權人在中華民國無最後住所,或不能確知孰為債權人,致難依前項定其清償地者,由債務人住所地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小結
  1. 勞工就算只有工作一天,也應該給薪資。
  2. 約定「工作未滿七天離職,不得領薪。」 或「試用期間內不支薪」或「試用一周,未通過考核,不得領薪」,或「工作試用期間3個月,試用期間離職假日不計薪。」都是無效的啦!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5會員
491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問題 勞工於 4/30離職退保, 申請傷病給付日期在6月,得否請領傷病給付? 相關法令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3 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普通疾病補助費。 第 35 條 普通傷害補助費及普通
知名「繼光香香雞」一蔡姓前員工提告,公司因為疫情實施無薪假,他依勞資協議要求資遣,公司卻以曠職為解雇,使得他新到任公司質疑他的工作能力及品行,氣得對繼光香香雞提告求償資遣費。 一審台中地方法院日前判決蔡男勝訴,繼光香香雞總公司香繼光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蔡男9萬4136元,並發給服務證明書。可上訴。 《
➠勞工離職要不要辦交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8)台勞資二字第0034926號函: 「勞工於離職時,本於契約終止之附隨義務,無論有無約定,自應克盡交接離職手續之義務。惟如勞雇雙方未有約定,而雇主逕以勞工未辦妥離職手續扣發薪資,為法所不許可。至雇主如因勞工未盡必要之交接離職手續義務,致受有損害者,可循
員工與其他同事相處不融洽,是不能勝任嗎? 黃姓男子原在桃園市某航太科技公司擔任料管員,被公司以「不能勝任工作」理由資遣,黃男認為公司資遣程序不合規定,向桃園地院提起確認僱傭關係之訴。 黃男主管也出庭證稱,黃男工作上犯了錯,不見改進還以各種理由卸責,甚至怪公司作業程序寫得太籠統、燈光太暗看不清楚、聽不
人工智慧將取代人力,不曉得你同不同意呢? 甚致利用演算法解僱員工也會成為未來趨勢? Meta 並不是第一間利用演算法裁員的公司,就在去年,專門處理遊戲金流付款的 Xsolla 也宣布裁員 150 人,原因是這些員工被演算法標記為「無生產力」。 裁判字號: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重勞上字第 36 號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
問題 勞工於 4/30離職退保, 申請傷病給付日期在6月,得否請領傷病給付? 相關法令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3 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普通疾病補助費。 第 35 條 普通傷害補助費及普通
知名「繼光香香雞」一蔡姓前員工提告,公司因為疫情實施無薪假,他依勞資協議要求資遣,公司卻以曠職為解雇,使得他新到任公司質疑他的工作能力及品行,氣得對繼光香香雞提告求償資遣費。 一審台中地方法院日前判決蔡男勝訴,繼光香香雞總公司香繼光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蔡男9萬4136元,並發給服務證明書。可上訴。 《
➠勞工離職要不要辦交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8)台勞資二字第0034926號函: 「勞工於離職時,本於契約終止之附隨義務,無論有無約定,自應克盡交接離職手續之義務。惟如勞雇雙方未有約定,而雇主逕以勞工未辦妥離職手續扣發薪資,為法所不許可。至雇主如因勞工未盡必要之交接離職手續義務,致受有損害者,可循
員工與其他同事相處不融洽,是不能勝任嗎? 黃姓男子原在桃園市某航太科技公司擔任料管員,被公司以「不能勝任工作」理由資遣,黃男認為公司資遣程序不合規定,向桃園地院提起確認僱傭關係之訴。 黃男主管也出庭證稱,黃男工作上犯了錯,不見改進還以各種理由卸責,甚至怪公司作業程序寫得太籠統、燈光太暗看不清楚、聽不
人工智慧將取代人力,不曉得你同不同意呢? 甚致利用演算法解僱員工也會成為未來趨勢? Meta 並不是第一間利用演算法裁員的公司,就在去年,專門處理遊戲金流付款的 Xsolla 也宣布裁員 150 人,原因是這些員工被演算法標記為「無生產力」。 裁判字號: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重勞上字第 36 號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時至今日,依然時常聽聞「負時數」的問題,真的是深感荒謬。所謂「負時數」是指勞工未達每月固定的工作時間,就需要無償加班、扣假...等方式補足時數的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很明顯屬於違法;其實民法第487條已對「受領勞務遲延」作出明確規範:「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
Thumbnail
某家烘焙業者因員工每週出勤達6日未給付加班費而被勞動檢查裁罰。勞動基準法對休息日的定義和加班費的計算有明確規定,並可對未付加班費提出訴訟。最高法院曾判明,即使提前安排補休,僱主仍應依法發給休息日加班費。
Thumbnail
剛好最近在處理這一題,就紀錄也分享一下吧 #甚麼是法院強制扣薪? 簡單來說,就是當公司員工外面的債務無法正常還款,被債權人(可能是銀行、民間借貸等)提告法院,要求公司每月固定從薪資獎金之中扣薪做為債務償還。之前也有一些是健保費沒有繳納,或是一些交通違規罰單等等,也有可能因此收到。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第0步-自己還想不想維持這份工作 雖然雇主資遣違法,勞工可以向法院訴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且勞動事件法也有相關的保全程序,也就是可以再訴請定暫時狀態-要求雇主於訴訟中繼續僱用勞工。 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 「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Thumbnail
調解時常常發生此類爭議,而勞工訴求往往是要求雇主應發給「資遣費」。然而,勞工此項訴求(資遣費)的立論基礎並不充分,實際上勞工應主張的「工資差額」而非「資遣費」才對喔,此爭議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解,核心概念只有兩個-「終止契約要件」與「勞工離職的權利」 本爭議的解法並不困難,重點在於「資遣」事實是否存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時至今日,依然時常聽聞「負時數」的問題,真的是深感荒謬。所謂「負時數」是指勞工未達每月固定的工作時間,就需要無償加班、扣假...等方式補足時數的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很明顯屬於違法;其實民法第487條已對「受領勞務遲延」作出明確規範:「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
Thumbnail
某家烘焙業者因員工每週出勤達6日未給付加班費而被勞動檢查裁罰。勞動基準法對休息日的定義和加班費的計算有明確規定,並可對未付加班費提出訴訟。最高法院曾判明,即使提前安排補休,僱主仍應依法發給休息日加班費。
Thumbnail
剛好最近在處理這一題,就紀錄也分享一下吧 #甚麼是法院強制扣薪? 簡單來說,就是當公司員工外面的債務無法正常還款,被債權人(可能是銀行、民間借貸等)提告法院,要求公司每月固定從薪資獎金之中扣薪做為債務償還。之前也有一些是健保費沒有繳納,或是一些交通違規罰單等等,也有可能因此收到。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第0步-自己還想不想維持這份工作 雖然雇主資遣違法,勞工可以向法院訴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且勞動事件法也有相關的保全程序,也就是可以再訴請定暫時狀態-要求雇主於訴訟中繼續僱用勞工。 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 「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Thumbnail
調解時常常發生此類爭議,而勞工訴求往往是要求雇主應發給「資遣費」。然而,勞工此項訴求(資遣費)的立論基礎並不充分,實際上勞工應主張的「工資差額」而非「資遣費」才對喔,此爭議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解,核心概念只有兩個-「終止契約要件」與「勞工離職的權利」 本爭議的解法並不困難,重點在於「資遣」事實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