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聊心室》一個自己,千百萬種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越想越消極,時間一久了,這些評斷逐漸成為我們對自己的定義和標籤,好似我們就是我們心裡面想的那樣; 或者我們因為長期身處於某個職位或角色,我們為了讓自己符合社會和個人的期待而不斷告訴自己『好員工就是要___』、『好媽媽就是要___』,久而久之我們的主體變得與這些原先被分配的角色無法分割,好像我們只能有某一種符合那個角色該有的樣子、行為和想法,其他的可能性一率不存在。

比如說,身為心理師,我最常遇到的就是別人對我說『你是個心理師,所以你無時無刻都該是溫暖的、有同理心的,你不能生氣和有其他情緒』,可能在諮商室外的我,很清楚的知道我還有除了諮商師之外的自己,所以那些話對我而言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然而,當我在諮商室內,因為個案說的某些言語而產生情緒而無法客觀地審視整個情況的時候,那個『心理師該有的樣子』的評價就會馬上出現:我怎麼可以因為這個而有情緒呢?我應該要維持我的同理,不然我就不是個好的心理師。

假設我將這樣的評斷當成我的一部分,我可能就會進一步的對自己產生 — 我不是個好的心理師、我好失敗…等等更強烈的想法和信念,直到這些信念和我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影響著我的行為 — 無法專注在與個案的諮商中,避開和同事互動; 而這些行為同時也讓我繼續合理化我的信念,這樣的負面循環不斷地越擴越大,最後嚴重影響到我的身心狀況和生活。

然而,如果我能清楚的認知到那些評斷只是我腦中所出現的想法,只是某種來自社會的期許,那是針對『心理師』這個職業的刻板印象; 同時,帶著一種好奇的、充滿彈性且不帶評斷的眼光去看待那個不符合期許的我,就能發現『啊!我剛剛因為個案對我說的話而產生了想要避開話題的感受,是發生了什麼呢?』或者『原來我在面對個案的時候,有這樣的一面啊』,那我不但不會被束縛,還能更近一步的覺察到自己能夠擁有許多不同的面相。

如果我們把角色替換成你,今天你可能是個父親、母親、公司員工、丈夫、妻子、小孩,你可能正因為某個生命的事件、某種來自他人或自我的期待而有許多的自我批判,你不斷地要求自己去符合某個既定的樣子,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越活越不像自己。那麼,或許你可以試試看這麼做:

拿一張紙(或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或者用你的手機或電腦的筆記本模式寫下兩種你認知中的概念化的自己,比如說 — 身為員工/老闆的自己、身為母親/父親的自己、開心的自己悲傷的自己、憤怒的自己,然後寫下你對於那兩種自己的一段敘述(那個自己會/應該有什麼樣的感受、想法和行為),然後再分別寫下那個與概念化的自己不相符的敘述(那個自己不會/不應該有什麼樣的感受、想法和行為),看起來會像這樣:

1. 身為員工的自己 — 盡責,把工作做好,對主管同事有禮貌,有紀律

相反的行為:工作遲交,不照主管說的做,不幫忙同事

2. 憂鬱的自己 — 什麼都不想做,社交退縮,不吃飯,不洗澡

相反的行為:打電話給朋友家人,做家事,去公司工作

寫完之後,請閉上眼睛,想像那兩個概念話的自己去做那些相反的行為,觀察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和想法出現,然後寫下來。

-

如果你有照著這個練習做,或許你會和我一樣有很奇妙的感受,你可能會發現原來你可以擁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覺得自己做不到許多事情的時候,同時做著許多事; 你也可以帶著憤怒的感受,同時為你在乎的人做出關愛的行為,像是假設你原本有著『我很愛我的父母,但是他們常常唸我唸得很煩』,那你就能夠變成『我很愛我的父母,而且他們常常唸我唸得很煩』,或者『我很堅強,所以我不可以允許自己哭』變成『我很堅強,而且我可以允許自己哭』。

透過一次又一次這樣的觀察和練習,你會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會被外在的評論或內在的情緒波動所支配,你能夠在每一個念頭出現的時刻更認識自己,同時接納自我和他人不同的面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惠萍-avatar-img
2023/04/25
不管是怎樣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情緒,情緒不好就把自己發洩出來,放在心上,一直一直累積起來,最後情緒爆發出來,是一件很可怕事情,有很多方式把自己情緒發洩出來,到了明天會心情好一點。
avatar-img
珊卓拉的心療室的沙龍
22會員
60內容數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2025/04/10
Netflix紀錄片《惡劣影響:兒童網紅的黑暗面》揭露兒童網紅產業的黑暗面,剖析父母、平臺與社會的責任。文中探討兒童網紅的倫理爭議、平臺的默許剝削、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等議題,呼籲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兒童遭受操控與傷害。
Thumbnail
2025/04/10
Netflix紀錄片《惡劣影響:兒童網紅的黑暗面》揭露兒童網紅產業的黑暗面,剖析父母、平臺與社會的責任。文中探討兒童網紅的倫理爭議、平臺的默許剝削、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等議題,呼籲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兒童遭受操控與傷害。
Thumbnail
2025/03/29
本文探討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畫和AI取代心理師的議題,作者認為AI並非剝削創作者,而是提供新的創作和療癒途徑,促進知識普及,呼應水瓶時代的精神。
2025/03/29
本文探討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畫和AI取代心理師的議題,作者認為AI並非剝削創作者,而是提供新的創作和療癒途徑,促進知識普及,呼應水瓶時代的精神。
2025/03/09
一顆流浪行星的引力場使地球短暫失去氧氣30秒,所有生物都經歷了一次「全球性死亡體驗」,夢到了自己的一生,並在復活後改變了對生命的態度。故事探討了生命、死亡、靈性和人類意識的議題,並藉由虛構的事件反思人類社會的現狀。
Thumbnail
2025/03/09
一顆流浪行星的引力場使地球短暫失去氧氣30秒,所有生物都經歷了一次「全球性死亡體驗」,夢到了自己的一生,並在復活後改變了對生命的態度。故事探討了生命、死亡、靈性和人類意識的議題,並藉由虛構的事件反思人類社會的現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Thumbnail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很多時候,在職場上面臨人際關係的碰壁、完美主義的工作焦慮、被上司或同事霸凌、甚至冒牌者症候群等此類引發人情緒痛苦的狀況,挖掘到最後,皆難以跳脫個人原生家庭的影響。
Thumbnail
很多時候,在職場上面臨人際關係的碰壁、完美主義的工作焦慮、被上司或同事霸凌、甚至冒牌者症候群等此類引發人情緒痛苦的狀況,挖掘到最後,皆難以跳脫個人原生家庭的影響。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在進入諮商室之前的我,也在反問著自己,想釐清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是否有不一致之處。並欲反思我的情緒釋放與展開間是否亦有不真實之處。原先在諮商前提出的問題是生涯發展,但隱隱覺得我是否該更開放的心來探究自身之所以行事風格以為我,而不是討論未來發展。
Thumbnail
在進入諮商室之前的我,也在反問著自己,想釐清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是否有不一致之處。並欲反思我的情緒釋放與展開間是否亦有不真實之處。原先在諮商前提出的問題是生涯發展,但隱隱覺得我是否該更開放的心來探究自身之所以行事風格以為我,而不是討論未來發展。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Thumbnail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Thumbnail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