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Commitment Quest,涉及療癒靈性世界的黑暗,遭逢自己的黑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晚晴與我聊到,要愛每個小孩可不可能之類的話題,因為她覺得很難,而我當然以經驗回應會啊作得到。但教育真的很挑戰。不放棄而且要針對每個孩子到底要設定甚麼標準,甚麼時候要求推進甚麼時候包容僅僅保持觀察。

我知道我在愛小孩方面就是第一,愛對我來說是輕易開啟的門,但我智慧增進中。

而我在成人世界還在適應。要我愛每個大人目前只能回答還做不到,我只想先加強保護自己的能力與心態預設。往往我都忘記要設置保護自己的界限。

Commitment Quest,涉及療癒靈性世界的黑暗,遭逢自己的黑暗。

然後也在這次的生日卡片事件中,又再次感受自己的退縮,壓抑。如果這次樂沒有完成她承諾給的手做(卡片或啥)禮物之類的,在我心目中就是把2018與2019兩年份一起給。我就放棄了。不是放下,是放棄。原來我的心態是退卻的。在人際對待上我竟是如此退卻。

一方面她僅是一個跟家族友好的小孩,她還是兒童。這兩年我有時會忘了以教育家的立場跟她對應,主要是在收她的生日禮物這一點。在被愛被善待的點上我的心態容易轉身自閉。但我也調整自己有跟她表達我重視只要她親手做都珍惜的心態,我會詢問她的承諾是否還在進行。

 

又在拿長輩權威耍甚麼,強調她是長輩的階級意識。老實說你真要當長輩就拿出長輩的樣子。無法成為模範的人還端長輩架子。引不起我真心的敬意。原來如此迂闊腐敗的心態還存在她日益老化後竟然顯現出來。所以這不是我的錯覺(生日時要求母難日要買蛋糕的思維並非要替我慶生而是要求她自己的賠償),而是她真正已經顯出腐化的樣態。以前比較不會,最近耍權威的心態漸漸露出。也不是,情緒勒索對誰有效,人性現實刺激對誰有效就使用。雖然權威態勢已經比不少父母弱比他們好上很多,但對我們這樣的下一代而言,對我這樣的女兒而言她還是成長得不夠。尊重獨立自由多樣性。

 

放棄的意思是不要求其意志力承諾的實踐?是我對於人際完全失望,要退縮回自己的天地?自給自足或者自怨自艾?

這不就是我的黑暗?對人也容易失望,尤其不被善待時就縮回殼內。內心還是想要被善待。

只是放棄而不是放下。喔喔!

 

等會準備出門囉!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原來我不是長大了,是退回成小孩了,不是那種會哭鬧的小孩,而是在心裡鬧彆扭卻裝成大人的小孩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次生女兒說:次生父親為何要演化愛情給我看?你是不是一個好人?你知道我和你一樣是追求完美的人,你要做那麼大的事業,我要和你一起做。你是不是認為我不能?我是愛你的,請相信我們可以。你知不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是一個傻瓜,這個世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可以放手嗎? 次生女兒說:當我們大家都變大,
親愛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羞恥。但是當你做自己的時候,別人並不理解你在蓄養著是什麼樣的能量,只有當你不斷地紮根,深入土壤,愛自己,吸收你所需要的養分,那麼在那一天綻放自己的天氣中,你會看見你的芬芳,你的綻放,為眾人所帶來的是超於期待的美麗。接受當下的你所需要的階段,這就是你
Thumbnail
2021.7.6 當有一個不被父母接受的內在小孩,於是也不接受自己 當有一個感到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愛 當有一個感到孤單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關注 當有一個覺得自己陰暗醜陋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追求看似華美燦爛的一切 能重新回到心中,看見這些帶著好多傷痛的內在的小小的自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原來我不是長大了,是退回成小孩了,不是那種會哭鬧的小孩,而是在心裡鬧彆扭卻裝成大人的小孩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次生女兒說:次生父親為何要演化愛情給我看?你是不是一個好人?你知道我和你一樣是追求完美的人,你要做那麼大的事業,我要和你一起做。你是不是認為我不能?我是愛你的,請相信我們可以。你知不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是一個傻瓜,這個世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可以放手嗎? 次生女兒說:當我們大家都變大,
親愛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羞恥。但是當你做自己的時候,別人並不理解你在蓄養著是什麼樣的能量,只有當你不斷地紮根,深入土壤,愛自己,吸收你所需要的養分,那麼在那一天綻放自己的天氣中,你會看見你的芬芳,你的綻放,為眾人所帶來的是超於期待的美麗。接受當下的你所需要的階段,這就是你
Thumbnail
2021.7.6 當有一個不被父母接受的內在小孩,於是也不接受自己 當有一個感到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愛 當有一個感到孤單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關注 當有一個覺得自己陰暗醜陋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追求看似華美燦爛的一切 能重新回到心中,看見這些帶著好多傷痛的內在的小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