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迷於台劇「最佳利益」第一季

2023/04/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一連串國片之後,最近的空閒時間,則是沈迷於台劇「最佳利益」,與朋友閒聊時得知,她們都在追吳慷仁主演的「模仿犯」,但我最不喜歡追夯劇,因為太熱門了,所以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爆光和討論,常常才開始看第一集,就被劇透光了。
我喜歡在Netflix影片海中,自行撈出我眼中的珍珠,不過這部法庭片也算是討論度高的,只是盛行那個當下,我忙著看電影,沒有follow到。
圖片取材自網路
我喜歡劇集以實習律師考試為開頭,用法界初生之犢,對照各有特色的老鳥律師,非常鮮明有趣,實習律師之間的互動與競爭,又爭風、又合作的團隊情誼,讓觀眾跟著歷經這些煎熬,一邊寄予同情,也一邊給予肯定,降低了傳統法庭劇的嚴肅感。
劇情的設計一集就是一個案件,從一團泥淖開始,慢慢地抽絲剝繭,透過漫長的調查與訴訟,最後還當事人一個清白,運高等技巧讓「好人有好報」變得不落俗套。
全劇13集,每集都超過一小時,因此每天能看完的進度有限,若剛好有事不得不按下暫停鍵,真的會有一點牽腸掛肚的,加上愈往後面的集數,開始出現一些主角間的感情糾葛,使得內容也變得更錯綜複雜。
必須說幾個主要主角都是練家子,也不乏金鐘獎提名常客,他們有時勾心鬥角,有時針鋒相對,隔著螢幕都可感受到閒隙與鬥爭;此外老鳥帶菜鳥的橋段也很精彩,實習律師初入律師事務所,已經夠緊張了,還要揣摩指導律師的想法,忍受冷嘲熱諷,真的很傳神,讓我忍不住聯想到自己當實習老師的日子。
很多主題都取材自真實事件,再添加編劇的衍生內容,有些內容甚至明顯到,可直接聯想到某重大新聞事件,因為可預知,不免跟著毛骨悚然,雖有劇透感,還是可以感受編導的功力。
若真要挑缺點,我個人不太喜歡有幾集,關於霸凌的主題,林明倫被同學誣陷買賣並提供大麻毒品,長河律師事務所授命為他洗刷冤屈,其中實習律師陳博昀在突破他心房時,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這些霸凌者並沒有受到教訓,反而變本加厲,一日晚間在暗巷圍毆他,被路過的博昀奶奶遇上,她上前勸阻反遭殺害,而本該報警處理的林明倫卻見死不救逃跑了。
奶奶的意外過逝,讓博昀爺孫倆內心深處的怨懟,轉換成報復心態,都恨不得血債血還,但此時劇情急轉直下,爺爺竟然為失去理智殺了霸凌者的林明倫頂罪。
這個情節我覺得灑狗血灑過頭了,世界之大,怎麼一家三口都與林明倫有瓜葛,怎麼林明倫永遠都落單,等著被襲擊?怎麼膽小如鼠的奶奶忽然變勇敢?打算以一擋十,當起了調停者?是因為劇末點到了,必須來個高潮戲嗎?
我非專業影評,以上淺見或許不登大雅之堂,但就覺得有點太過火了,加上結尾處還以「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下定論,我真的不能苟同。
至於片名「最佳利益」取自律師的職責,旨為委託人謀取最佳利益,多年前在夜間部教書時,夜間部主任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我好奇地請教他為什麼沒去當律師,他語重心長地回答:「律師不是為正義發聲,而是為錢辨護,誰給錢就為出錢的人講對他有利的言詞,必要時是要昩著良心做事。在學校教三民主義,至少每天都可以睡得安穩,早上可以微笑起床。」為正義發聲只是理想,為錢喉舌才是現實啊!
終於追完「最佳利益」,生活不再被劇集綁架了,其實這幾年我也看了不少台劇,台灣市場小相對影響投資報酬率,有限的資金能拍出精緻好戲實屬不易。
拜串流平台之賜,我可以不用特定時間鎖定特定頻道,是愛追劇者的小確幸,已經開始鎖定下一個目標了,敬請期待我的觀後心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