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了,我在忙什麼呢?
除了新工作外,我在忙著覺察。
最近突然發現自己有覺察情緒的能力了。
很多情緒在來的時候,我第一個當下不是排斥或接受,而是先去「感覺」這股情緒。
最明顯的是憤怒。
我一直以來都有情緒無法控制的問題,很容易暴怒。最近這一個月,在熱血衝腦,就要脫口而出絕對會後悔的反擊前,我已經會有「喔,我在生氣呢」的警示燈出現了。
一旦意識到這個,突然間「憤怒」就消失了。
這種方法,很多書都有提到,但我以前試過都沒什麼用。憤怒仍然持續在燃燒,烽火燎原。
但現在,我卻能真的因為覺察,客觀對待,而停止這種情緒了。
原來覺察,是一個長遠的旅途。旅途上沒有什麼是浪費的,就這麼持續累積到一定程度,到了某個成熟時間,身體自然而然就會有反應。
然後我也開始能慢慢覺察其他情緒,包括嫉妒,鄙視,擔憂,焦慮,緊張,害怕,嫌惡,興奮,快樂,喜悅,平靜等。
不論正向或負面情緒,現在對我來說,逐漸簡化為「它就是一個情緒」,先不要忙著給這個情緒貼上好的或壞的標籤,就讓自己像
落在河面上的落葉,感覺情緒像股票趨勢圖般上下波動,也蠻有趣的。
覺察憤怒後,我的態度會轉為好奇:
為什麼我會憤怒?
我憤怒的點在哪?
這是理智的還是情緒化的?
有必要為這種事情生氣嗎?
我需要生很久的氣嗎?
如果我表達給對方知道,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嗎?
以前我有類似的生氣經驗嗎?很常?不常?
下次我遇到了還會再生氣嗎?
以上的自問自答又會變成:
原來我會對這種事情生氣。
原來我很在意這種事。
原來我還在意這種事。
原來這種事,我的憤怒指數是在這裡的。
我可以多久消氣下去?……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一分析下來,記錄成腦中數據庫後,我就能對外在的環境有更好的控制權。
我也更了解自己。
如果說這個方法,是因為分心打斷情緒,或者是站到第三者觀點去觀看而逐漸接受它,都可以說得過去。
這個方法對很愛自我對話的我來說,滿受用的。
但不代表我不會拉長臉,我也察覺就算是已經沒有這麼氣的時候,我的臉部肌肉還是很僵硬,嘴角下垂,微笑怎麼樣都撐不開。要在情緒不好的時候還能保持微笑,對我來說,仍然遙不可及(幸好還有口罩遮醜)。
不過能否做到,似乎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呢。
我很開心我已經有了第一步,接下來就看看還會有什麼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