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閱讀分享:如何讓自己不被「情緒化」綁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真的是越想越氣!」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也會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時常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raw-image



因此,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書《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書中介紹了幾個生活中「會讓我們感到情緒化的原因」以及「幫助我們不再被情緒化所擾的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不被情緒綁架,並與情緒和平共處!



ㄧ、為什麼我們會「情緒化」:情緒不會沒有來由,事出必有因

當生活中出現一些我們無法掌控、預期的事情時,可能容易導致我們的情緒持續處在一個失控、高漲的狀況,此時做許多事時都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冷靜思考或以最佳的應對方式回應。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容易導致我們「情緒化」的狀況,包括事情未按照自身計劃進行、受到他人有心或無心的主觀性評價攻擊,或是面對不確定的情境。當這些情境出現時,我們便可能對自己或他人感到生氣,並陷入越想越氣的循環。

二、如何讓自己不被情緒綁架:養成與情緒共處的習慣

當我們面對讓自己感到生氣的事時,通常也代表著自己目前正陷入困境。因此,書中介紹了幾個方法,幫助我們在遇到讓自己惱怒的事情時,不再輕易被「情緒化的自己」左右。

以下列出自己覺得做有趣、實用的三個方式,並依照實行難度排序:

1.寫「好友筆記」,換成「好友視角」來療癒自己

難度:🌟

相信在學生時期,大家都或多或少有遇到煩心事跟朋友吐苦水的經驗。即便抱怨無法正面解決問題,但卻可以讓我們的情緒得以抒發,又或是藉由朋友的安慰、回饋,讓我們的想法獲得他人支持、同理。

因此,當我們面對讓自己感到生氣的事時,可以先試著紀錄下「自己的心情感受」,接著轉換成好友視角,紀錄下「好友會給自己的安慰、回饋」。藉由這個方式,可以讓我們跳脫為第三者視角,讓自己不會困在自己的情緒越想越氣,或是對自我的肯定感下降。

2.事先找出自己的情緒地雷,刻意繞過引爆區

難度:🌟🌟

有時候對某個人事物感到情緒化,可能反映出自己內在的自卑感或過往的負面、創傷經驗。此時,若是不斷告訴自己「不要被情緒綁架」,反而會讓我們過度壓抑情緒,長期下來身心皆會受到不利影響。

因此,當我們遇到可能觸發自己情緒的事件時,可以練習「刻意的忽略」這件事,讓眼前令自己憤怒的狀況先「刻意」、「暫時」排除在意識之外,繞過這個地雷引爆區

📌這個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在逃避,但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讓自己總是感到無力的問題,且這個問題通常無法現階段靠自身能力解決。是故,在每個人「不可能在所有狀況下都可以控制情緒」的前提下,比起「努力不讓自己情緒化」,「事先知道哪些狀況會讓自己情緒化」,反而更有效果,也能減少被自己或他人情緒勒索的風險

3.以「我」為主語來思考,區分「被害」與「被害者意識」

難度:🌟🌟🌟

當我們遇到讓自己感到生氣、倒霉的事時,可能會不斷冒出以「你」當主語的句子,例如:「你為什麼會這樣!」、「你真的很超過!」。然而,用「你」當主語時,有時可能會變成針對這個人本身進行評價,進而侵犯了對方的領域。並且,我們會因為感到自己「受到傷害」的這個「被害」事實,衍生為「被害者意識」,讓我們陷入更加憤怒、無力的循環。

因此,嘗試養成以「我」為主語來思考,並在溝通時盡量以「我」為主語的句子,更能守護自己與他人的領域,幫助自己建立成熟的人際關係,同時遠離陷入「被害者意識」的危險,了解到「對方有沒有道歉」與自己無關。例如,「我對於這件事感到很困擾」。然而,這需要反覆地練習,讓它成為自我真正的內在認知,所以可能需要常常刻意提醒自己。

後記:「情緒」既是我們的地雷,亦是我們的「保護因子」。

也許我們都曾有過在學校、職場或家庭中遇到討厭的人事物時,思考著怎麼樣能夠「不讓自己生氣」或是越想越氣經驗,然而,若是情緒沒有一個適當的理解、抒發出口,長久下來,這些壓抑的情緒終將反噬回自己身上,也會讓我們越來越容易心煩意亂,開始懷疑自己的情緒出了什麼問題。

因此,當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慢慢養成幾個不被情緒綁架的習慣,這些小習慣也如同我們的「保護因子」,讓我們遇到生氣的事情時,不再為此氣個三天三夜,而開始懷疑、歸咎自己。亦即,當我們越理解自己的情緒,情緒也越能保護我們。


❤️希望大家都能讓情緒變成自己的保護因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雲端心理日記-郭亭妘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14會員
13內容數
關於生活中的心理學
2023/11/02
今年8月衛福部為了促進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推出了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協助年輕族群調適生活中面臨的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你使用過了嗎?
Thumbnail
2023/11/02
今年8月衛福部為了促進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推出了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協助年輕族群調適生活中面臨的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你使用過了嗎?
Thumbnail
2023/10/21
在忙碌成癮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習慣放鬆,又或是總是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到最後面。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忙碌成癮,也許可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刻意放鬆」!
Thumbnail
2023/10/21
在忙碌成癮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習慣放鬆,又或是總是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到最後面。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忙碌成癮,也許可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刻意放鬆」!
Thumbnail
2023/10/13
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咖啡因成癮嗎?試著試試這些方法,讓自己不再過度依賴咖啡因!
Thumbnail
2023/10/13
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咖啡因成癮嗎?試著試試這些方法,讓自己不再過度依賴咖啡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高興的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可能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Thumbnail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高興的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可能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Thumbnail
你也常受情緒所擾嗎?大多數的人對於情緒這個議題總是避而不談,職場上不可以展現情緒、社交場合總是需要戴上面具、甚至在家庭關係中也不可以過度展現自我,當這些情緒未能被好好抒發、聆聽時,往往容易將一個人推向負面的情況導致心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你也常受情緒所擾嗎?大多數的人對於情緒這個議題總是避而不談,職場上不可以展現情緒、社交場合總是需要戴上面具、甚至在家庭關係中也不可以過度展現自我,當這些情緒未能被好好抒發、聆聽時,往往容易將一個人推向負面的情況導致心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情緒管理分為四層 不知不覺 後知後覺 正知正覺 先知先覺
Thumbnail
情緒管理分為四層 不知不覺 後知後覺 正知正覺 先知先覺
Thumbnail
除了壓抑與衝動,我還有其他的選擇。原來,有某些話語、某些文字會誘發我的情緒。原來,很多時候,誤會與懊悔是這樣生成的。我該如何在事件發生前,先準備好自己的狀態,讓我不被情緒的衝動淹沒,也不忽視我的情緒呢?
Thumbnail
除了壓抑與衝動,我還有其他的選擇。原來,有某些話語、某些文字會誘發我的情緒。原來,很多時候,誤會與懊悔是這樣生成的。我該如何在事件發生前,先準備好自己的狀態,讓我不被情緒的衝動淹沒,也不忽視我的情緒呢?
Thumbnail
你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呢? 當你覺得生氣或憂傷時,會不會對著自己說:「算了,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吧!」你會覺得訓練自己控制情緒是必要的嗎?
Thumbnail
你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呢? 當你覺得生氣或憂傷時,會不會對著自己說:「算了,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吧!」你會覺得訓練自己控制情緒是必要的嗎?
Thumbnail
你掉入負面情緒的泥潭?你要怎樣走出來?這篇文章教你三個步驟去學會處理情緒,讓負面情緒得以緩和,不傷害自己及別人。
Thumbnail
你掉入負面情緒的泥潭?你要怎樣走出來?這篇文章教你三個步驟去學會處理情緒,讓負面情緒得以緩和,不傷害自己及別人。
Thumbnail
情緒每一個人都有,有著千變萬變,難以預測的情緒變化,我們總有一些時候難以表達自身感受,遇到找不到準確詞句形容此刻感受的情況。畢竟情緒是屬於自己,每一個人都對情緒有不同的理解,或許別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但難以百分百感受過你此刻的情感。
Thumbnail
情緒每一個人都有,有著千變萬變,難以預測的情緒變化,我們總有一些時候難以表達自身感受,遇到找不到準確詞句形容此刻感受的情況。畢竟情緒是屬於自己,每一個人都對情緒有不同的理解,或許別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但難以百分百感受過你此刻的情感。
Thumbnail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這樣真的好累,為什麼我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其實以心理學來說,要照顧好情緒,得先情緒辨識才能管理,意即了解自身情緒背後需要與渴望,情緒就像我們的內在警示燈,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這樣真的好累,為什麼我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其實以心理學來說,要照顧好情緒,得先情緒辨識才能管理,意即了解自身情緒背後需要與渴望,情緒就像我們的內在警示燈,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