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 缺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中時,網路風潮初啟,有一回與好友尬完球賽,閒聊之際提及時下流行電玩與飲料店結合的想法。若當時我跟好友一起開店,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Salman Khan於二○○六年創立可汗學院,是免費網路公開課程先河,二○一二年美國線上學習公司成立後,紐約時報稱該年為「MOOC元年」。但學生學習成果差異很大,導致高註冊率但低完成率的現象,很多課程完課率低於五十%,於是隔年出現大量檢討聲音。
但即使如此,磨課師的課程還是造成影響,拉近名校與名師和學習的距離,雖然學習成效不如想像,但開始轉變之後的進程,才是真正可見的預期。而不是當我與好友紙上談兵的時刻,有人將其實現,我卻只能在事後懊悔。
邇來頂尖高中與社區高中考試選才的歧見,或頂大及私大的績效比拚,都是學習中所呈現的面相之一,也是此次教改與一九九四年四一○教改不同之處。面對新世代的教育浪潮,嚴重少子化的搶生現況,廿多年前的四大訴求,對於滑世代的學生,已經力有未逮,也無法聚焦。
但目前浮現的教學流派中,學思達、MAPS、均一、數學咖啡館等,甚至專攻寫作閱讀的宋怡慧、陳麗雲,斜槓教學的蔡淇華、曾明騰、歐陽立中,大學端的葉丙成、蘇文鈺、李俊儀諸位,教學對象與方式都各不相同,但異中存同的要件是:他們的身分都是從老師出發,讓教學現場的第一線開第一槍、走第一步。
從學習共同體開始,從各式教法做起,學習的主體要回歸到學生。以往的改動,是一場一場的研習,一回一回的試教,研習完了,也就完了,試教過了,也就過了。立竿卻始終無法見影,最真實卻又無法說出口的現實,教學的第一線失去了改變的動力!這也就是過去口耳相傳教改失敗的有名案例:失敗的建構式數學。
題目問:「一個盒子有三顆蘋果,請問五個盒子有幾顆蘋果?」學生在考卷上寫了3X5=15的算式,結果被某些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叉,然後寫上3+3+3+3+3=15。老師的理由是:「錯了!不准用背的,因為你用3X5憑空生出15這個答案,這樣就違背了建構式數學的原則。」
這裡並非責怪老師,但是老師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建構式數學,只覺得「教育部規定我要這樣教學生」,而媒體和家長也就一窩蜂地加以撻伐。
今日則全然不同,目前教學現場的老師多數是六、七年級生,他們走過填鴨,也路過教改,在各大流派研習中,往往參加的老師是出於自願,固然有追逐各路星芒的心態,可是教學的上與下、主與客,已截然不同,在多所回饋並加以驗證可行的方式下,這樣的教學改變在第一線老師是相當有感的。
可惜,這樣從下而上的絲藤,對於順藤摸瓜的教育官長是略嫌急速,無法預料,在考試制度上不免有圓方難容的窘境,或許是生產前的陣痛!但一個個的教室開放,一位位的老師走下祭壇,當問題被逐步點出的時候,如何縮短解決的時程不是更重要嗎?
    恩賜也
    恩賜也
    快到中年的年紀,心態不願走入,做不到伏地挺身兩下,又想找回腹肌的男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