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模式:是解答,還是應對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國外的男性圈(Manosphere)中存在各式各樣的流派,如 PUA 、紅藥丸、MGTOW 等,而近期在自我提升圈出現了一個名為僧侶模式(Monk mode)的名詞,似乎在整個男性圈中大流行,不同流派的人都因不同理由,而不約而同的進入僧侶模式,但僧侶模式到底是什麼?它又能為個人帶來什麼?
僧侶模式目前沒有嚴格定義,但廣義來說就是排除外界的干擾,全心全意達成某種目標,類似武俠小說中,主角為了提升快速提升武功而閉關修行。而僧侶模式排除干擾的強度及持續時間也因人而異,而排除干擾方式主要為減少與人社交的時間,最基本是減少與異性接觸(約會),然後是朋友,最後是家人,最極端的例子會完全不與人接觸,以換來時間及精力向目標努力;至於持續時間最少為兩週,最長不應超過三個月,但有一些極端例子會超過半年。另外,在僧侶模式期間也嚴格控制刺激多巴胺的行為,包括電子遊戲、社群媒體、煙酒、成人影片、零食等,隨而待之的是規律的作息、嚴格的運動及健康的飲食。其他還會加入閱讀、冥想、遠足等,不過並非必要。
承接上文,儘管每個人進入僧侶模式的原因都不同,但僧侶模式的功用主要有三種:達成目標、改善心靈及提升健康。首先,每個人的目標都不一樣,可能是創業、學習新技能、研究自己的興趣等,但不管是什麼,這事件都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處於僧侶模式下則是達成目標的最優生活形態。然後,由於現今社會可以很容易獲得多巴胺刺激,導致許多人變得迷茫及墜落,而僧侶模式則可以重設大腦的多巴胺系統,以獲得心靈平靜,還可以透過自律,從而建立自尊。最後,僧侶模式也改善整個生活習慣,因此也會顯著改善身體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僧侶模式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工具,但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那便是孤獨,因此如果你本身已經飽受孤獨困擾,僧侶模式並不適合你,你現在先要學習的是與人建立聯繫。另外,部份紅藥丸群體認為僧侶模式可以快速提升 SMV,因此是改善約會生活的必要生活,但我們知道除非你外表提升,不然一切都是應對策略,當然如果你在僧侶模式,外表提升的效率一定是最大的,但這並非必要。
綜合以上,僧侶模式是調整人生的秘密武器,但它並不能解決社交問題,因此認為僧侶模式可以改善約會生活,只是又一個應對策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25內容數
在國外網絡兩性議題上有藍藥丸與紅藥丸的說法,藍藥丸代表主流媒體中的愛情與童話故事,紅藥丸代表兩性相處的殘酷真相,而黑藥丸則是近年新興的學說,能回答紅藥丸也回答不了的問題,但因真相過於殘酷,所以不被普羅大眾所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 nobo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心理學上,應對策略(Coping)指個體為了對抗應激反應所作出認知和行為上的努力。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在面對創傷時,透過改變外在及內在以調節自己的情緒。這是人類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以維持精神上的穩定。
在現今社會,由於女權主義提倡性別平等,所以國內外的網絡世界裡都不難發現一些「戰男女」的情況,如爭論男女之間的義務與權力、刻板印象、感情關係等,雙方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對方,甚至認為對方智力有問題,爭論之激烈隨著互聯網的發達而日漸嚴重,導致爭論雙方更加分化,形成了各種偏激的小團體,但到底誰才是對的?
從古至今,暴利的生意往往就是割韭菜,而由於現代男性要合法與女性有性關係的難度愈來愈高,因此男性普遍存在性匱乏的問題,也因為人類為了滿足慾望,往往會做出許多不理智的行為,所以性匱乏的男性就成為了最佳的韭菜。
在先前的文章中,已有討論藍藥丸、紅藥丸及黑藥丸的存在,然而,其實還存在其他顏色的藥丸,分別代表了對兩性市場的不同看法及行為原則。
最近戀愛家教與紀威的事件在網絡炎上,不僅當事人紀崴受到許多的嘲諷及惡意攻擊,甚至連那些教 PUA 的兩性導師也受到了大眾的檢視,但為什麼 PUA 會有這些多的負面印象呢?
先前文章有提及貝塔策略是男性滿足性慾的其中一種方法,男性透過提供經濟支持及照顧來換取女性的性及生育能力,而這種交易往往會被美名為「戀愛」或「婚姻」(也因如此大部份文化中都不約而同地對女性不忠給予極大的懲罰),然而,由於女權意識的抬頭及女性經濟能力的提升,貝塔策略也越來越難實行。
在心理學上,應對策略(Coping)指個體為了對抗應激反應所作出認知和行為上的努力。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在面對創傷時,透過改變外在及內在以調節自己的情緒。這是人類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以維持精神上的穩定。
在現今社會,由於女權主義提倡性別平等,所以國內外的網絡世界裡都不難發現一些「戰男女」的情況,如爭論男女之間的義務與權力、刻板印象、感情關係等,雙方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對方,甚至認為對方智力有問題,爭論之激烈隨著互聯網的發達而日漸嚴重,導致爭論雙方更加分化,形成了各種偏激的小團體,但到底誰才是對的?
從古至今,暴利的生意往往就是割韭菜,而由於現代男性要合法與女性有性關係的難度愈來愈高,因此男性普遍存在性匱乏的問題,也因為人類為了滿足慾望,往往會做出許多不理智的行為,所以性匱乏的男性就成為了最佳的韭菜。
在先前的文章中,已有討論藍藥丸、紅藥丸及黑藥丸的存在,然而,其實還存在其他顏色的藥丸,分別代表了對兩性市場的不同看法及行為原則。
最近戀愛家教與紀威的事件在網絡炎上,不僅當事人紀崴受到許多的嘲諷及惡意攻擊,甚至連那些教 PUA 的兩性導師也受到了大眾的檢視,但為什麼 PUA 會有這些多的負面印象呢?
先前文章有提及貝塔策略是男性滿足性慾的其中一種方法,男性透過提供經濟支持及照顧來換取女性的性及生育能力,而這種交易往往會被美名為「戀愛」或「婚姻」(也因如此大部份文化中都不約而同地對女性不忠給予極大的懲罰),然而,由於女權意識的抬頭及女性經濟能力的提升,貝塔策略也越來越難實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僧人心態」呢? 《僧人心態》的作者認為,僧人心態是一種思維模式,它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心智,找到祥和、平和和目標。
Thumbnail
如果你無法消除負面情緒,那就減少負面情緒,方法就是根據對方的能量狀況,調節你容許他占用你多少時間。有些挑戰是因為我們允許,才需要面對。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現代生活中被無數的干擾打斷,難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透過實踐深度工作與僧侶模式,我們可以重新掌握專注力,達到心流狀態,提升效率和創造力。這些策略幫助我們排除分心,專注於高價值的任務,並在心理上獲得平靜與滿足,從而在短期內實現重大突破,並持續提升自我。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走向身心合一的過程,若說寫隨筆是功臣,那枕在後方的大Boss功臣絕對是MM飲食
Thumbnail
▓這篇一開始講到佛教、宗教,我忍不住要先講一下   我看到的宗教寫的、說的好像是在貶抑愛情、情慾,告訴人們那些不重要,要轉而向比較高級的、高階的、有意義的,屬於靈性或靈魂的追求。   如果失戀人碰到她可以接受的師父,或精神上的帶領人的話,就在他的帶領下,不再追求愛情,轉而做別的修鍊了。這我非
Thumbnail
人類是如何處理情緒煩惱、避免痛苦、獲得快樂,以及禪修對快樂方式、認知方式和用心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作者是被稱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在本書要帶我們擁抱「僧人心態」,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去訓練自己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生活。👇🏻 1️⃣認識自己:身分認同 ✨用「猴心/僧心」的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僧人心態」呢? 《僧人心態》的作者認為,僧人心態是一種思維模式,它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心智,找到祥和、平和和目標。
Thumbnail
如果你無法消除負面情緒,那就減少負面情緒,方法就是根據對方的能量狀況,調節你容許他占用你多少時間。有些挑戰是因為我們允許,才需要面對。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現代生活中被無數的干擾打斷,難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透過實踐深度工作與僧侶模式,我們可以重新掌握專注力,達到心流狀態,提升效率和創造力。這些策略幫助我們排除分心,專注於高價值的任務,並在心理上獲得平靜與滿足,從而在短期內實現重大突破,並持續提升自我。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走向身心合一的過程,若說寫隨筆是功臣,那枕在後方的大Boss功臣絕對是MM飲食
Thumbnail
▓這篇一開始講到佛教、宗教,我忍不住要先講一下   我看到的宗教寫的、說的好像是在貶抑愛情、情慾,告訴人們那些不重要,要轉而向比較高級的、高階的、有意義的,屬於靈性或靈魂的追求。   如果失戀人碰到她可以接受的師父,或精神上的帶領人的話,就在他的帶領下,不再追求愛情,轉而做別的修鍊了。這我非
Thumbnail
人類是如何處理情緒煩惱、避免痛苦、獲得快樂,以及禪修對快樂方式、認知方式和用心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作者是被稱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在本書要帶我們擁抱「僧人心態」,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去訓練自己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生活。👇🏻 1️⃣認識自己:身分認同 ✨用「猴心/僧心」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