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EP2] 從僧人生活學習擺脫社交恐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圖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可能錯了EP1>
我們聊了「森林僧人」的生活與存在的意義
當把“一切物質拔除”,只能面對和放下內心複雜的信念,是一場不簡單卻意義非凡的一場心靈成長之旅

今天想藉由這本書聊「社交」這個主題 「咦?當和尚跟社交有關係?」
這是許多人對於出家的刻板印象,作者比約恩一開始也這樣想

他抱著「我終於能好好獨處」的心情踏上出家之路,但過了幾個星期後他卻發現:

自己加入了一個全年無休的群居團體,
包括一些我前所未見的怪咖

群體生活,可以令人恐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社交恐懼症」?
但無論有沒有,身為亞洲人大多能理解
“不確定對方會怎麼想,會不會拒絕、誤會我?
尷尬了、丟臉了、無法輕鬆決定所有舉止的社交生活“的感受

社交之所以痛苦,因為充滿失敗性、牽扯利益得失,也代表隱藏自己

而關於比約恩的寺院生活,如果有社恐的人聽到應該會瘋掉
事實上寺院的生活,是僧人們在同一時段「化緣食物」、同時用餐、參與著寺院的勞務,並且一夥人坐在大廳中一起冥想好幾的鐘頭,一天只有約6小時的時間是自由時間
在寺院裡,還不能選擇室友,每一個月要交換房間,以確保僧人們不會產生「這些東西屬於我」的依戀感

比約恩在高度社交、且無法選擇共居對象的生活中,也曾覺得難受:

你喜歡的人可能會突然離開寺院,
但和你相處不來的人似乎又永遠留著

不求條件的互助群體

但森林寺院與普通群體生活仍然不同
這裏沒有世俗中的「利益關係」,他們沒有物質上的需求
再加上寺院中的規範以及注重「個人成長」的文化
每個僧人必須互相幫助、互相依賴,寺院才能好好運作
就算內心有波瀾、想對他人使壞,佛家的教誨會讓你記得“這不是對的”

追求「包容性」是森林僧人和寺院的目標,這給了所有人空間去成為自己
我想說的是「暫時的自己」,畢竟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生物
我們隨時處在“尚未完美”的生命狀態,要不斷經歷成長,才會成為最像自己的樣模樣

因此,森林僧人永遠保持這樣的前提:

我願意和你合作,你不必很完美、聰明伶俐,我甚至不需要喜歡你,但我已經準備好跟你合作了
森林僧人是群體生活 (圖源)

森林僧人是群體生活 (圖源)

這讓我想起在學生時代,因為屬於某個班級或團體
儘管對某些人有不滿或是爭執, 但在重要的活動裡,仍會有「我們是303班!」或「我們都是木葉忍者!」等等將大家視為夥伴的純粹 ,真的好令人懷念啊!

當利益關係不被放在第一考量,
就不需過度考慮與他人的交往,是不是雙方都得利
才更有機會把社交與情緒、歸屬和信任綁在一起
社交能帶來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會被大大的顯現出來

寺院文化保證了被容納的機會,這是僧人們的選擇
可惜在現代的成人世界裡,純粹的社交機會似乎越來越稀少,
這也是出了社會時常感到寂寞的原因吧!
我們也能勇敢做出選擇嗎?

「比較」是最大的心魔

雖然森林寺院聽起來很烏托邦,比約恩的群居生活仍然充滿挑戰
沒有了物質和利益關係、無條件屬於群體,還是能造成心理的痛苦

一開始,比約恩的內心時常與其他僧人做比較

“我沒有他聰明、也沒有另外一個人有耐心、不像其他人有強大的同理心”

同時,他常對其他人有意見,對行為與自己不同的人心生批評

當有外人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們便要面對「差異」
差異會激發出“我到底有沒有價值?我到底好不好?”的一系列問題
這些想法可以非常可怕、非常傷害人

可能對總是懶散的人感到不可理喻,而在面對聰明的人面前,失去全然的自信
尤其在現代總愛"提倡競爭"、"不是第一就不夠好"的文化裡
被一萬種「應該」與「不應該」困住
我們花了好大的心力評價他人與自我,失去享受的能力,也忽略不同人事物所能帶來的驚喜

而這該怎麼辦呢?比約恩在書裡信誓旦旦地寫下了解決方案:

學會喜歡他們(討厭的人)本來的樣子吧!

挺天真,簡直左膠對吧?而這就是僧人所相信的社交修行

本書作者-比約恩 林德布勞 圖源

本書作者-比約恩 林德布勞 圖源



接納是最好的方法

你有可能轉而喜歡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或是歧視著你的人嗎?
其實我也很難做到,畢竟有些人用言語就能割傷我的內心

但在森林寺院中,所有人都必須合作互助,你逃不了
比約恩學到的是,與其對抗與批評
讓對方相信自己目前的狀態可以被接受,他們才有機會變得更好相處,更容易坦承地展現不同的面貌

也許對方的歧視帶有特別的故事,他必須有安全感才能訴說出來,而後才有同理和化解的機會
而相反的,當自己看見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能冷靜地傾聽自己更多的想法,我們才會開口繼續說下去

但在這之前,我們得先讓那把傷人的利刃,不再輕易的割破自己
這是最難的部分,我們必須不被「比較」的心魔所困
不再對自我的價值,飄忽不定地懷疑
就像<蛤蟆先生>與本書<我可能錯了>,一再提到「情緒皆來自於自己
焦慮情緒能帶來超過原來數倍甚至百倍的痛苦
而解方,來自於內在的安全感,而非外在的改變

我想真正的強大,便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瞭解自我
接受人可以成為不同樣貌,能無條件互助他人的能力

最終還是回到自己

在寺院裡,有個僧人討厭了比約恩整整四年,很無情又言語刻薄!
比約恩當然很痛苦,因為他一直是個在意外人想法的人
但最後他發現
「我需要有人討厭我才能認清:總是想討所有人喜歡,是沒有意義的」

最後比約恩開始喜歡這位僧人,我想是他反覆磨練之後,讓自己成為更加自由和自信的人吧

我們就像被沖上海岸的小石頭,一開始都是粗糙有稜有角,而後隨著人生的浪潮...與岸上的其他石頭摩擦與碰撞,然後變得圓潤光滑,開始閃閃發亮

這是寺院住持鼓勵大家的一段話
有稜有角容易被傷害也會傷害他人,但與其他石頭的所有碰撞,都是成長為發亮圓滑之石的一場修行

而比約恩的故事給我的啟發,是深刻思考
1. 我想要的社交是什麼模樣?能否選擇無條件的包容與互助關係呢?
2. 在每次不舒服的社交關係背後,我是否慣性地「比較」或「貶低自己」了呢?

好的!本篇分享了比約恩在寺院團體生活中的體悟
我並不是在提倡「大家都外向地去社交吧!」這樣的想法
因為內向與外相都值得被尊重
我所希望的,是這篇文章的觀點能幫助大家在適度的群體生活裡,不被焦慮困擾,甚至能擁有純粹的歸屬感

講完有趣的社交生活後,比約恩竟然邁入了真正的「獨居修行」之旅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一起等待下回分解吧!




如果你喜歡鳥仔的文章,和《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別忘了幫我按讚和分享給朋友喔!

【請追蹤上學之WHY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及各大平台Podcast
也歡迎抖內鳥仔,創作更多教育和育兒友善內容:抖內連結

思考教育的100個為什麼 | 學習如何學習 |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