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各方壓力如何排解_淺談運動心理(4/5)

來自各方壓力如何排解_淺談運動心理(4/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延續之前三篇,連結如下:

https://vocus.cc/article/646b5463fd89780001aa0eb1

https://vocus.cc/article/6466085ffd89780001cb435c

https://vocus.cc/article/63ff55befd89780001da73d0

有沒有聽過有人說

「自從教練叮嚀我『這場比賽應該會咬很緊,要我加油』後,我就不對勁了...」

「噢...都是因為我的腳突然很痛,所以才會輸比賽。」

「都是隊友誰誰誰在雷,不然早就贏比賽了...」

看似袂生牽拖厝邊(自己不能生育竟怪罪鄰居)的藉口,實則與心理狀態有關。

根據書中作者系統性介紹能夠強化心理的五大技巧:

1.目標設定
2.情緒調節
3.保持專注
4.自我對話
5.提升自信

當負面情緒無法用正念、專注等技巧調整時,這時就該使用自我對話技巧。

國外研究檢測在遇到負面情緒時自我激勵方式不同會有怎樣的運動表現?請差不多身體素質的受試者騎自行車,並在最後設計爬坡,在最艱難的時候分成四組自我對話。

  1. 負面自我對話組:我的腿好痠。
  2. 激勵自我對話組:堅持下去!
  3. 挑戰自我對話組:我的腿好痠,但我可以撐過去!/你在幹嘛?這樣會輸,調整一下,你可以的!
  4. 中立自我對話組:自行車是紅色的。

研究結果表示:第3組挑戰自我對話組表現最好、第1組負面自我對話組最差。以激勵性及指導性的方式自我對話能產生正向想法,如:保持冷靜,你做得到!/如果你完成了,那一定很威!跳脫第一人稱,利用第二人稱與自己對話,產生別人相信你,而你就會更相信你自己的。

切記,勿用負面的字句,如:你不夠好,這樣會降低運動表現。但也不可壓抑負面情緒,冒出負面情緒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不對。

延續上述情境,如果腳受傷的情形下,數度想要放棄(這是人之常情)這時就先情緒調整,並了解這就是目前的情況,再利用保持專注技巧,將重點擺在目標,最後就是自我激勵對話,如:這情況之前也發生過,那時走過來了,這次我也可以!/冷靜!雖然我左腳很痛,但我還有雙手跟右腳,我還可以撐!加油!

至於別人的言語影響到自己的情緒部分,可以綜合之前所學:目標設定、情緒調節、保持專注及本篇所提的激勵自我對話技巧。擺好心態,就成功一半。

所以,去找屬於自己的激勵自我對話吧!

資料來源: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鍛練五大心理工具,克服各種挑戰,發揮最佳表現》 作者:諾爾·布里克、史考特·道格拉斯;譯者:陳冠吟;
2022年10月1日遠流初版一刷。
avatar-img
紀漁弦的沙龍
24會員
118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漁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前談到前兩項運動心理技巧,建議先看過前篇再看這篇,會比較連貫。 是否常被說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鍊子?教練常罵我態度不佳,但我都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或是在比賽關鍵球時覺得全身緊繃,整個狀態都不對了?每次領先很多卻還是被打到逆轉?每次遇到這個比數就會狂流手汗... 若有上述或是類似上述
接續上篇介紹的運動心理技巧,還沒看的可以看這裡。 「我好緊張,上次對到他結果發球失誤,這次又對到他,又要失誤了...」 「我好焦慮,自從膝蓋兌郎造後半年我都沒有比賽過,這次還遇到國手,會不會等下上場我會不會膝蓋又再扭到...」
隨著現代文明病變多,心理上的疾病也逐漸增加到無法忽視的程度,再加上過早專項化,小時候就要求比賽成績,多少會覺得壓力山大。為了解決這類問題,運動心理學便誕生了。透過對心理的訓練就可能達到預防或治療心態崩掉的效果。既然是訓練,那就要先有一個概念:這並非一蹴可幾。
一年一度的各種紀念日。有教師節、軍人節、國際護師節、物理治療師節...等。而在美國,每年三月便是運動傷害防護月,NATA(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將會利用社群媒體的力量號召大家憶起推廣運動防護的重要,談談對防護員的看法。
過了大學時光,進入社會大學之後,若想繼續學習,那便是得自行找尋老師了。也經過了各種摸索,進了研究所,找了相關書籍,再上網爬了一些文章,彙整出以下免費資源,若還有其他資源也歡迎在留言處分享,大家一起學習。
就像木工師傅走進新開的木工工具行備感期待那樣,防護員拿到新的運動防護耗材也是非常興奮,想趕快試看看!(雖然這個牌子也販售好一陣子了)全展貿易 ALL-ROUNDED這個牌子於2013年於台灣成立,相比市面上的運動耗材多是國外進口(如:muller, cramer, J&J, etc)...
之前談到前兩項運動心理技巧,建議先看過前篇再看這篇,會比較連貫。 是否常被說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鍊子?教練常罵我態度不佳,但我都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或是在比賽關鍵球時覺得全身緊繃,整個狀態都不對了?每次領先很多卻還是被打到逆轉?每次遇到這個比數就會狂流手汗... 若有上述或是類似上述
接續上篇介紹的運動心理技巧,還沒看的可以看這裡。 「我好緊張,上次對到他結果發球失誤,這次又對到他,又要失誤了...」 「我好焦慮,自從膝蓋兌郎造後半年我都沒有比賽過,這次還遇到國手,會不會等下上場我會不會膝蓋又再扭到...」
隨著現代文明病變多,心理上的疾病也逐漸增加到無法忽視的程度,再加上過早專項化,小時候就要求比賽成績,多少會覺得壓力山大。為了解決這類問題,運動心理學便誕生了。透過對心理的訓練就可能達到預防或治療心態崩掉的效果。既然是訓練,那就要先有一個概念:這並非一蹴可幾。
一年一度的各種紀念日。有教師節、軍人節、國際護師節、物理治療師節...等。而在美國,每年三月便是運動傷害防護月,NATA(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將會利用社群媒體的力量號召大家憶起推廣運動防護的重要,談談對防護員的看法。
過了大學時光,進入社會大學之後,若想繼續學習,那便是得自行找尋老師了。也經過了各種摸索,進了研究所,找了相關書籍,再上網爬了一些文章,彙整出以下免費資源,若還有其他資源也歡迎在留言處分享,大家一起學習。
就像木工師傅走進新開的木工工具行備感期待那樣,防護員拿到新的運動防護耗材也是非常興奮,想趕快試看看!(雖然這個牌子也販售好一陣子了)全展貿易 ALL-ROUNDED這個牌子於2013年於台灣成立,相比市面上的運動耗材多是國外進口(如:muller, cramer, J&J,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