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求同存異的鎮魂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十年前的事,你還記得多少?
我們還可以再為這個問句設定多一點條件,比如,二十年前打擊大眾身心的重大事件,你還記得多少?你記得的,跟身邊人記得的,一樣嗎?
無論是訪談或文章也好,可以見得朱宥勳的《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出發點頗務實——以總結的方式來說,他寫這部短篇小說連作是意圖從人性的觀照去探索戰爭的代價,畢竟即使是勝利,過程也會有很多種,同一個事件結果也可能造就不同命運。
書中的五個故事分別代表不受承認的五種記憶。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戰後政府操作的痕跡,但我懷疑更大一部分是想映襯大眾的忘性。也許有人會說影響這麼大的事件,大家怎麼會忘記?可是想想九二一地震,就不難發現集體記憶沒那麼牢靠和全面。而這其實也是人性,如茱蒂絲‧赫曼在《創傷與復原》提及的:「心靈裝置(psychic apparatus)以耗費最少精力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系統內平衡狀態為目標。」
那麼為什麼這五組故事裡的人不情願被遺忘?我認為可以這麼說:無論戰爭的結果讓多少人滿意,為一個國家帶來多少希望,都不能掩飾其本質是一種會使人身心受創的暴行:
支持戰爭發動者的人可能會因誤判和糟糕的戰果而失望氣結(〈台灣人民解放陣線備忘錄〉)。
身份特殊的新移民可能心懷倖存者特有的愧疚(〈何日君再來〉)。
本來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人可能會因為生活處境不見改善而失落(〈私人美術館的最後一日〉)。
改變歷史的人看似得到好結果,心中仍有遺憾(〈南方的消息〉)。
戰事告終後,犧牲的人還是會以不存在的方式提醒人們戰爭的存在(〈是陰廟,還是英靈殿:鎮安宮的前世今生〉)。
容我再度引用《創傷與復原》:
雖然人們有強烈的欲望想否認暴行存在,但也同樣深信,否認於事無補。民間流傳的說法是,冤鬼絕不安息,會始終陰魂不散直到沉冤昭雪;而紙是包不住火的,惡事終必敗露。想要重建社會秩序,讓受害者得到撫慰,首要之務就是記住暴行,並揭露真相。
讀者可以不必認同書中每一個角色,比如〈台灣人民解放陣線備忘錄〉一講到「我軍」就讓我卡頓。讀者甚至也可以不必認同作者的處理手法,例如〈私人美術館的最後一日〉有時也會讓我出戲想起蔡素芬的《藍屋子》。
〈私人美術館的最後一日〉的主角李心妤卻也說:
我說這些,也不是在求取你的認同。我能夠感受到你的同理心,但動用同理心的時刻,正好也就鮮明地展現了你的不同意。
而不論是從現在或未來的眼光來看,臺灣若要維持民主,「不同意但可以同理」是必要的,緃使社會總因此嘈雜不堪。全書收束的鎮安宮,彷彿是臺灣這塊土地的時空縮影——集結了各種差異。讀完書也看完作者解說影片的彩蛋篇,我想,用歷史講未來,也用未來講歷史,可能是作者最務實的浪漫。
書名 |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作者 | 朱宥勳
出版 | 大塊
avatar-img
7會員
16內容數
寫讀書心得或筆記就是自己跟自己開讀書會、寫會議記錄,公開內容則是因為覺得,如果有其他人能用這種延遲的方式交流想法,那就太好了。閱讀類型有點雜,會寫閱讀心得的書應該以小說和歷史人文書為主,但可能也會出現科普書、心理學相關或是商管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左串串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失去不只是失去,還是對過往努力掙扎的詰問。 由此看來,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似乎頗成功刻畫了一個受創的人經過再次打擊,在追尋正義的路上崩潰的樣貌。
距今約五百年後,有一個新世界,人們分成五種階級,不同階級的人們在瓶子裡就被打造成具有不同生理條件的胚胎,出生後更接受各種不同的洗腦和心理條件制約,成年後他們會成為政府期望他們成為的人,真心喜歡自己所在的階級,對性交與麻醉藥品無所節制。不過在這個人們都具高度一制性的世界,偶爾還是會出現異數……
為了聯眾國殖民宇宙的遠大計畫,建造太空船「積分號」的總工程師 D-503 寫了一系列筆記,意圖向外星人宣揚他所在的體制。同時,他遇到神祕的女性 I-330,幾經掙扎,他成為 I-330 的性伴侶,並加入她密謀的革命計畫。他明知這麼做代表自己有病,但他不想接受治療;另一方面,他也不樂見革命份子製造混亂
溫斯頓,一個有潛力但沒機會成為文具控的男人,本來以為同事茱莉亞只是無腦的花瓶,沒想到有一天茱莉亞居然主動傳小紙條跟他告白。兩人在一次偶遇後開始幽會、祕密交往,在恩愛之餘也交換了對國家的看法。後來他們決定加入反叛份子,然而他們認識的反叛份子其實是當權者的臥底,於是他們在床上被捕了……
從小到大看到秦始皇當主角的連續劇都有個疑問:為什麼秦始皇這麼暴虐,還是有那麼多人聽命於他?現在終於在佛洛姆《逃避自由》一書找到一部分的解答。
故事的起點是窮困。主角維克多能養到國王企鵝,是因為公立動物園財政困難,開放部分動物給市民領養。維克多本人也是個潦倒的窮作家,儘管他一直想寫小說,為了糊口,只能寫新聞或不知所云的小故事,他以為養了企鵝能填補寂寞,但在那之前,他得填飽肚子,於是接了一個性質很荒謬、酬勞卻很優沃的工作:幫名人寫未來的訃聞。
有時候失去不只是失去,還是對過往努力掙扎的詰問。 由此看來,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似乎頗成功刻畫了一個受創的人經過再次打擊,在追尋正義的路上崩潰的樣貌。
距今約五百年後,有一個新世界,人們分成五種階級,不同階級的人們在瓶子裡就被打造成具有不同生理條件的胚胎,出生後更接受各種不同的洗腦和心理條件制約,成年後他們會成為政府期望他們成為的人,真心喜歡自己所在的階級,對性交與麻醉藥品無所節制。不過在這個人們都具高度一制性的世界,偶爾還是會出現異數……
為了聯眾國殖民宇宙的遠大計畫,建造太空船「積分號」的總工程師 D-503 寫了一系列筆記,意圖向外星人宣揚他所在的體制。同時,他遇到神祕的女性 I-330,幾經掙扎,他成為 I-330 的性伴侶,並加入她密謀的革命計畫。他明知這麼做代表自己有病,但他不想接受治療;另一方面,他也不樂見革命份子製造混亂
溫斯頓,一個有潛力但沒機會成為文具控的男人,本來以為同事茱莉亞只是無腦的花瓶,沒想到有一天茱莉亞居然主動傳小紙條跟他告白。兩人在一次偶遇後開始幽會、祕密交往,在恩愛之餘也交換了對國家的看法。後來他們決定加入反叛份子,然而他們認識的反叛份子其實是當權者的臥底,於是他們在床上被捕了……
從小到大看到秦始皇當主角的連續劇都有個疑問:為什麼秦始皇這麼暴虐,還是有那麼多人聽命於他?現在終於在佛洛姆《逃避自由》一書找到一部分的解答。
故事的起點是窮困。主角維克多能養到國王企鵝,是因為公立動物園財政困難,開放部分動物給市民領養。維克多本人也是個潦倒的窮作家,儘管他一直想寫小說,為了糊口,只能寫新聞或不知所云的小故事,他以為養了企鵝能填補寂寞,但在那之前,他得填飽肚子,於是接了一個性質很荒謬、酬勞卻很優沃的工作:幫名人寫未來的訃聞。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三姓公廟」,從一個小小的陰廟,到全臺唯一二二八紀念廟,乃至於今日的三聖公廟,關於受難者的記憶日益模糊難辨,凸顯了紀念即遺忘的危機;而《沒有過去的受難者》,則是呈現著紀錄如何抗拒遺忘的過程,它讓受難者的身影在公共領域中變得可見。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三姓公廟」,從一個小小的陰廟,到全臺唯一二二八紀念廟,乃至於今日的三聖公廟,關於受難者的記憶日益模糊難辨,凸顯了紀念即遺忘的危機;而《沒有過去的受難者》,則是呈現著紀錄如何抗拒遺忘的過程,它讓受難者的身影在公共領域中變得可見。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