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驟帶你認識自己,建立真正的自信---《真堅強》

2023/05/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堅強」兩個字,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意象呢?
是能夠承受巨大的苦痛的意志力?是能撐過千百次磨練的毅力?還是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的鎮定?
我們常常在遭到挫折打擊,或表現出軟弱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你要堅強一點。」
說得像是我們可以自由掌控心理,對痛苦減敏,在恐懼面前裝淡定,這樣是合理,是可行的嗎?真的會我們更有成就,未來更加美好嗎?
身為知名長跑選手及教練的Steve Magness,中學時代時常在比賽結束後劇烈嘔吐,因為他總是將自己逼到精疲力盡,身體最終不聽使喚。而在某次的一英里賽事,才跑到一半就感到吸不到氣,暈厥倒地不起,於是他花了一整年,就醫了無數次,最終才被診斷為「聲帶功能障礙」,而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強烈的情緒」。此後他花了許多年的調適,才成功克服這個難關。因此他對傳統的堅強抱持懷疑,並寫下這本書,希望能破除過去的迷思,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堅強。

被誤解的軍事化訓練

很多組織以軍事化訓練自豪,但他們所做的無非像是:不合理的要求、嚴厲指責或辱罵、剝奪自由並給予許多限制等等,並且宣稱因為某些人「撐過來了」,所以才有亮眼的成就。但事實上在軍隊中,這樣的模式是用來「篩選」而非「訓練」,現代化的軍事訓練,強調的是熟練核心技能、培養自信、設定明確目標、練習情緒控制、自我對話與基礎心理技能等等,這些學習與訓練課程就像打疫苗,從接種提升免疫與抵抗力後,進而提高真正染疫,也就是投入真實戰鬥任務時的存活機率。成熟的軍隊不會直接把新兵放到極端環境,要他們忍著痛苦自己摸索學習,淘汰了一票人之後再洋洋得意地說:「因為這些考驗才讓他們成為菁英」

眼高手低一事無成

許多人都知道故作堅強並不明智,社會卻仍不斷鼓吹人要「展現自信」,或催眠自己做得到,就有機會弄假成真。但事實上,期望與現實差距越大,問題只會更嚴重,因為人腦在遇到預料之外的困難時,很容易反射性地陷入混亂,甚至關機放棄,就像是不斷說服自己考試很簡單,一定能取得佳績的學生,若進了考場發現前幾題就答不出來,思緒會亂了調,然後兵敗如山倒。

堅持到底不見得有好結果

過去因攀登珠穆朗瑪峰死亡的登山客,成功進入8000米以上死亡區的他們,只有10%死於登頂途中,卻有73%是死於下山途中。很多人只會持續評估自己的體能足不足以登頂,而非「登頂後能不能活著下山」,真正堅強的人,是能夠果斷轉換目標,全新再投入的人,他們不會執著於達成眼前的目標,而是想得更遠,擁有放棄現在目標的勇氣,以求更理想的未來。

擁有自主權的人表現更佳

有些主管、教練、家長、老師認為,嚴格的管控與要求方能讓人成長得更茁壯,但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足夠的自主權才能讓人表現得最好。奪冠的NBA球隊教練,會在關鍵時刻放手讓頂尖球員自己發揮;成功的科技巨頭,會給員工一定的自由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專案;掌控權是與生俱來的慾望,若被剝奪,不僅效能下降,幸福感也大為減損。所以工作地點若只會箝制和控制員工,剝奪員工的掌控權,就有很多人會離職走人。

四步驟建立真正自信

1. 降低欄杆高度,提高最底水平:多數人會不斷試著突破個人最佳表現,但隨著紀錄一次一次刷新,後期的難度大增,挫折感也隨之而來。更佳的做法可能是設定「達到最佳N次的平均」,或是「力求不低於某個水準的表現」,既可讓自己表現更加穩定,不大起大落,也很可能在某次突然就再度突破自我。
2. 捨棄完美、擁抱自己:真自信來自勇於表現脆弱,比起假堅強的人不斷吹噓自己多能幹,擁有真正自信的人總是能對自己的缺點侃侃而談。接受自己的真實樣貌,才能身心合一,擁有更佳表現,也更有可能改善缺點。
3. 相信自己,及所受的訓練:麥可喬丹曾說:「如果你投籃心存疑慮或感到壓力,代表你練習不夠。」不斷的練習會帶給人力量,讓我們在面對各種情境時都能感到:「這我做過、這我以前遇過」,經驗能帶給我們自信與力量,累積經驗,並相信自己的經驗。
4. 讓內在的自我安靜下來:成長中的孩子,一旦覺得快失敗或是會丟臉,會立刻找藉口脫身,或卸責給他人,這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許多的成人身上,自我防衛機制保護了主人的心靈,卻可能讓人更不了解自己。我們可以試著讓「自我」安靜一些,少點防衛與封閉,對他人的反應保持開放與傾聽,才能看清自己,從而培養真正的自信。
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比喻及討論,礙於篇幅就無法在此分享給大家了,這是一本內容全面且豐富的書,很推薦讀友們購入細讀喔!
少鋒
少鋒
急診醫師,人稱鋒哥|"這書,有讀"粉專版主|分享每一本完全讀畢的閱讀心得與書籍介紹,希望能讓時間有限的愛書朋友有一點收穫,也更容易挑到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