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兒園的餵藥規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日看到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的幼兒園餵藥案的新聞,不禁回憶起兒子早先年在日本的幼兒園待過5年時光的點點滴滴。
示意圖/Unsplash/Andrew De Leon
在異國他鄉生兒育女,新手爸媽的我們都有工作,周遭也沒有親友可以幫忙協助。加上早幾年據說日本的幼兒園收容人數有限,不少幼兒必須排隊等候空缺,也因此誕生這個名詞“待機兒童(たいきじどう)”專門指申請不到進入幼兒園資格的孩童。因此一度讓我們非常擔心萬一無法送入幼兒園該怎麼辦?
就在我兒誕生當年,湊巧有一家幼兒園新開了分校,地點也離我們家非常近。填寫志願時自然將這家幼兒園排在第一順位,也非常幸運地隔年4月就被安排上了。
現在事後回想起來,在日本的團體生活雖然有著非常多的規矩,但是解說也非常詳細,只要按部就班依據規定進行,多半也能順利度過。比較困難的部分,通常是一些突發事件,一來沒有經驗,二來沒有前例可循。例如,孩子受傷、生病等等。
白天待在幼兒園如果出現生病症狀,園方會幫忙進行臨時處理,同時也會聯絡家長前往接人。因此白天上班時最怕接到幼兒園的來電,看到電話號碼就得有心理準備,準備接孩子送醫院。
因為在日本,不趕早一點去接孩子,有可能連醫生也看不了。日本一般的私人診所的開門關門時間基本跟隨上班族的上下班時段,也就是等到自己下班,醫生們也下班了。順帶一說,夜間或假日期間想看醫生的話,通常只能去大醫院或晚上也有開門的急診科。
孩子生病,有時不是一兩天就會回復,藥也得吃好幾天。我兒的幼兒園的方針一直以來都是「幼兒生病不入校、老師不餵藥」,對於我們這樣在日本舉目無親的人群來說很不友好。遇到孩子生病的狀況,做家長的我們難免會有抱怨。新冠疫情之前最怕感染了流行感冒,基本上一周時間都得待在家裡。向公司請假多了,耽誤了工作,上司即使表面上不說,內心裡難免會有意見。
早年聽說台灣的幼兒園老師會幫忙餵藥,當時確實挺羨慕。畢竟日本在這方面有時很不人性,也不知道通融。只是,現在這件餵藥風波越演越烈,看新聞得知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正準備推行「幼兒生病不入校、老師不餵藥」行動。
雖然我們家已經自幼兒園畢業,對於推行這項行動,個人沒有特別偏向,既不表示支持,也不否定。每個家庭環境不盡相同,很難有一套做法適用所有人。
為了此事,特地查詢日本其他地區的幼兒園的處理辦法,這才發現「幼兒生病不入校、老師不餵藥」並不是全國統一的做法。
實際上,“日本保育保健協議會”在網上有提供這方面的建議,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園方也願意配合的話,家長填寫餵藥申請單,教保人員就可以幫忙餵藥搽藥。即保護園方,也方便家長們。
餵藥申請單的範本如下,有需要的幼兒園可以自行調整修改成適合自家情況的格式。表格使用大量漢字,應該能看懂大部分內容,可以知道需要填寫的內容相當細緻。最下方倒數第3條的注意事項,個人覺得非常值得參考,交給園方代餵的藥必須是由醫生開具的處方藥物(市售成藥不可),而且該種藥物必須曾經在家服用過1次以上,確認過不會出現副作用才可以。
餵藥申請單/日本保育保健協議會
話說,應對幼兒園無法餵藥情況,我們這裡有幾位小兒科醫生很細心,開具的處方藥物只要早晚服用就行,特意去掉中午的藥物。
2023/06/19 posted.
原文連結[日本幕後觀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2會員
92內容數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小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式的小學運動會跟我的想像似乎不太一樣!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閒聊東京的電車內風景。
「有土斯有財」這個華人圈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多懂一些“江湖秘訣”,少吃一點虧。
個人非常喜愛這類人文相關類型的戲劇,常帶給觀眾許多不同角度的思考,尤其是能拍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劇情更加難能可貴。
祝願松重大叔健康長壽,天天都有好胃口,持續奔波在尋覓美食的路上!
日本式的小學運動會跟我的想像似乎不太一樣!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閒聊東京的電車內風景。
「有土斯有財」這個華人圈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多懂一些“江湖秘訣”,少吃一點虧。
個人非常喜愛這類人文相關類型的戲劇,常帶給觀眾許多不同角度的思考,尤其是能拍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劇情更加難能可貴。
祝願松重大叔健康長壽,天天都有好胃口,持續奔波在尋覓美食的路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上一篇海苔醬分享的文章【當媽這件事】第一天幼兒園上學趣!有提到可以用育兒津貼五千元稍微補貼一下私立幼兒園的學費。有朋友剛好問到關於育兒津貼的細節,想說可以簡單整理手邊蒐集的資料,畢竟自己也是等到小孩準備上幼兒園時才認真做功課搞懂這些規則(笑)!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所謂帶小孩就是把童年複習一次,或是過另一種童年一次。小孩準備上小學對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對我們這種在異鄉對當地教育體系完全沒經驗的父母來說挑戰更大。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上一篇海苔醬分享的文章【當媽這件事】第一天幼兒園上學趣!有提到可以用育兒津貼五千元稍微補貼一下私立幼兒園的學費。有朋友剛好問到關於育兒津貼的細節,想說可以簡單整理手邊蒐集的資料,畢竟自己也是等到小孩準備上幼兒園時才認真做功課搞懂這些規則(笑)!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所謂帶小孩就是把童年複習一次,或是過另一種童年一次。小孩準備上小學對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對我們這種在異鄉對當地教育體系完全沒經驗的父母來說挑戰更大。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