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相遇初代台鐵自強號──信濃鐵道攝影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次的信越鐵道旅行除了專程來拍攝185系電車之外,在友人推坑之下其實也安排許多保存鐵道的參觀行程。不過就在出發前一周,信濃鐵道在鐵路便當節攤位上發送的中文文宣裡宣告旗下一列和台鐵交換塗裝的115系電車將在今年11月結束運行的消息。於是我只好緊急大改行程,趕緊趁這次機會去補考這列台鐵自強號塗裝的電車。

raw-image

昭和代表的近郊型電車

1960年代隨著都會圈擴大、遠距通勤需求日益增長,然而舊型電車車門數量、車內立位空間不足,導致通勤尖峰時間人滿為患,旅客上下車速度也影響到了開車時間。為此日本國鐵開發了兼具通勤與中距離乘坐舒適度的近郊型直流電車──111系電車。111系電車打破過去急行型電車的配置,單側設置三處車門,車內除了中間仍為「相親座」外,車門兩側均改為通勤客車用的長條椅,大大增加旅客上下車速度和車內站立空間。1963年,國鐵在111系的基礎上,增加爬坡能力、耐寒的115系電車與增加馬力的113系也跟著登場,成為往後數十年日本近郊型直流電車的代表。

raw-image

115系電車捨棄過去急行型車輛的大展望窗運轉台,全車輛皆設有貫通門增加編組彈性。除了加大馬力利於爬坡外,亦針對制軔設備加入了抑速功能來應付急下坡。考量到運用區域為海拔較高的山區,車體也針對嚴寒氣候增加耐寒能力,車頂使用可以阻擋雪進入的進風式通風口,汽笛也裝置蓋子阻擋雪進入。115系電車編組由駕駛拖車クハ115形、動力M車モハ115形(搭載主控制器、主電阻器),以及動力M'車モハ114形(搭載一組菱形集電弓、電動發電機、空氣壓縮機)組成,行走時以兩輛クハ115形加上モハ115形和モハ114形為四輛編成,動拖比為1:1。1966年時再新造駕駛動力車クモハ115形,使得115系亦能以三輛編成行駛。

1963年,115系首先投入東北本線和高崎線的運用,隨後逐步取代舊型的80系電車,過去在中央本線、新潟、長野、山陽地區都可以看到115系的身影。增備過程也不斷隨著需求變化而有細微的分別,大致可分為初登場的0番台、除去電風扇進行冷房化的300番台、耐寒設備強化與增加座椅間隔的1000番台、暖地型的2000番台、單側兩車門的3000番台等等。在115系電車的輝煌時期全日本共有近2000輛,使得115系成為山岳地帶普通電車的代表。JR東日本所屬的115系直到近年都仍以高崎與新潟為中心運轉著,但在2018年高崎地區115系引退後,新潟的115系也在2022年年度改點中無預警引退。JR集團如今僅剩JR西日本下關、岡山兩地車輛基地還有配屬115系。

raw-image

信濃鐵道:甲信越地區115系的最後舞台

raw-image


雖然JR東日本所屬的115系電車已在2022年全數消失,但幸運的是在長野縣的信濃鐵道仍有龐大的115系車隊。信濃鐵道是在長野新幹線(今北陸新幹線)通車後,接收與新幹線平行的信越本線輕井澤到妙高高原區間(除篠之井到長野區間路權仍歸JR東日本)而成立的第三部門鐵道公司。信濃鐵道沿線除了廣闊的田園風光之外,南段有淺間山、北段有黑姬山等兩座火山更是這條鐵道的代表風景。

信濃鐵道為了創造在地基本運輸需求之外的觀光資源,他們利用旗下龐大115系電車,將數組編成恢復成初代長野色、長野色、湘南色、橫須賀色等不同的復刻塗裝。每個月還會定期公布這些復刻塗裝的115系運用計畫,吸引不少鐵道迷前來懷舊。除了舊塗裝滿足鐵道攝影迷,另一組115系S8編成則請來知名車輛設計師水戶岡銳治改造為觀光列車六文,內部有親子空間之外,也設有食堂車提供當地食材製作的美味料理,頗受大眾喜愛。

因著信濃鐵道線上也有一座田中車站的緣分,台鐵在2018年正式與信濃鐵道締結為姊妹鐵道,雙方的田中車站也締結為姊妹車站。雙方除了提供票券交換、創造兩國遊客互訪機會外,同時信濃鐵道特別將115系S9編成塗裝成台鐵EMU100型自強號電聯車的外觀,台鐵也將一組EMU500型EMU533編組塗裝成信濃鐵道塗裝。雖然因為車輛檢修周期的關係,台鐵早就把人家的塗裝給卸除了,不過信濃鐵道至今持續維持S9編成的台鐵塗裝,尤其在EMU100-300型相繼汰除的現在,S9編成已成為唯一能以台鐵初代自強號塗裝動態運轉的電車。

raw-image

最後的初代自強色送別之旅

雖然信濃鐵道的台鐵色115系持續等著國人的到訪,但來參加今年鐵路便當節的信濃鐵道卻在傳單上寫著台鐵色將在11月結束運行的消息,一時之間令台日兩地鐵道迷都相當錯愕。似乎是老天爺冥冥之中給的暗示,我因此捨棄了朋友推薦的保存鐵道開放日,挪出時間前往長野捕捉最後的自強色。不過在我出發前,這列車才剛發生平交道事故而休息了好幾天維修,接著在12日上田站電車留置線又發生出軌事故造成部分路段停駛三天,原本官方公告的特殊塗裝列車運用大亂,官網索性拿掉運用表讓大家自己碰運氣。到底能不能順利拍到真的是個謎啊!

唯一的線索只剩下用推特搜尋網路上分享的照片,再用先前已經下載的運用表去推測運用。我照著行路4運用的時間來到平原車站上方的國道141線平原大橋,攝影器材架設完成等著車子的到來。沒想到來的卻不是台鐵色列車!一開始心都涼了一半,到底要不要放棄之後去其他地方逛逛?但因為從輕井澤往長野方向的車也快來了,於是我稍微移動到可以看見淺間山的地方等,來的車終於是這次目標的台鐵色!原來這一天還是照著我看運用表排的行程跑啊。接著我繼續移動到飯山線上信濃淺野站,步行五分鐘到一處平交道附近完成這天所有的拍攝計畫。明明6月的日本還處於梅雨季節,但這一天卻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真的是太幸運了!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資料:
1.《JR普通列車年鑑2017-2018》(東京:イカロス出版,2017),頁42-45
2.維基百科-国鉄115系電車湘南電車

探訪時間:2023.6.
完稿時間:2023.7.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光土場
53會員
261內容數
歡迎來到時光土場。我希望透過旅行與鏡頭,拼湊出當地的交通與產業,帶大家一起從空間去認識過去的歷史,讓這裡成為一個文化資產與鐵道影像的集散地。如果大家喜歡穿梭時間與空間的旅行,歡迎按讚與追蹤!
時光土場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前往日本中部地區的天龍濱名湖鐵道(天濱線)進行賞櫻及《搖曳露營△》彩繪車的鐵道旅行體驗。文章詳細描述了天濱線的歷史、特色彩繪列車、沿線景點(包括天龍川橋、茶園、原野谷川橋、尾奈車站等),以及作者利用「浜鬆・浜名湖まるっとパス」等交通票券的經驗,並穿插許多攝影技巧及心得分享。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前往日本中部地區的天龍濱名湖鐵道(天濱線)進行賞櫻及《搖曳露營△》彩繪車的鐵道旅行體驗。文章詳細描述了天濱線的歷史、特色彩繪列車、沿線景點(包括天龍川橋、茶園、原野谷川橋、尾奈車站等),以及作者利用「浜鬆・浜名湖まるっとパス」等交通票券的經驗,並穿插許多攝影技巧及心得分享。
Thumbnail
2024/12/08
在日本富山縣的冰見線旅行中,遊客可以欣賞到沿途壯麗的海景及多處絕佳攝影點。這條鐵路線以其懷舊的車輛和獨特的地理位置,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無數機會。此外,還可造訪藤子‧F‧不二雄故鄉藝廊,瞭解這位知名漫畫家的故事,為旅行增添文化層次。
Thumbnail
2024/12/08
在日本富山縣的冰見線旅行中,遊客可以欣賞到沿途壯麗的海景及多處絕佳攝影點。這條鐵路線以其懷舊的車輛和獨特的地理位置,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無數機會。此外,還可造訪藤子‧F‧不二雄故鄉藝廊,瞭解這位知名漫畫家的故事,為旅行增添文化層次。
Thumbnail
2024/08/15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次充滿探索的搖曳露營聖地巡禮,從夢之吊橋到蓬萊橋,遊覽了多座吊橋與水庫的美景。本文詳述了旅程中的每一個景點,包括夢之吊橋、奧大井湖上和著名的蓬萊橋等,讓讀者感受到大井川的迷人風情。無論是愛好旅行還是動畫迷,這裡都提供了一個探索路徑。希望更多人親自來此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與人文歷史的交融。
Thumbnail
2024/08/15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次充滿探索的搖曳露營聖地巡禮,從夢之吊橋到蓬萊橋,遊覽了多座吊橋與水庫的美景。本文詳述了旅程中的每一個景點,包括夢之吊橋、奧大井湖上和著名的蓬萊橋等,讓讀者感受到大井川的迷人風情。無論是愛好旅行還是動畫迷,這裡都提供了一個探索路徑。希望更多人親自來此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與人文歷史的交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E500型在鐵道上陸續試車,也象徵著PP自強號結束的命運。其實也不是全部停用,只是把電力機車的部分替換掉,其餘的客車將會留著。 在1996年,台鐵引進有如國外高鐵的車種,有著流線型的車頭,憑藉著那與眾不同的動力配置稱霸台灣鐵路。這篇文章要帶大家介紹,台鐵PP自強號的傳奇故事。 相信大家提到自
Thumbnail
隨著E500型在鐵道上陸續試車,也象徵著PP自強號結束的命運。其實也不是全部停用,只是把電力機車的部分替換掉,其餘的客車將會留著。 在1996年,台鐵引進有如國外高鐵的車種,有著流線型的車頭,憑藉著那與眾不同的動力配置稱霸台灣鐵路。這篇文章要帶大家介紹,台鐵PP自強號的傳奇故事。 相信大家提到自
Thumbnail
日本本州僅存最後一款的國鐵特急電車381系將在6月15日迎來最終定期運用日。有著國鐵經典電鍋頭造型,加上復刻塗裝推波助瀾,不只是吸引日本鐵道迷的目光,身邊許多臺灣朋友也紛紛二訪、三訪取景。為了收集過去因故沒拍攝到的景色,我再次來到了伯備線,以四天的時間、不計步行距離的方式進行381系電車的最後追逐。
Thumbnail
日本本州僅存最後一款的國鐵特急電車381系將在6月15日迎來最終定期運用日。有著國鐵經典電鍋頭造型,加上復刻塗裝推波助瀾,不只是吸引日本鐵道迷的目光,身邊許多臺灣朋友也紛紛二訪、三訪取景。為了收集過去因故沒拍攝到的景色,我再次來到了伯備線,以四天的時間、不計步行距離的方式進行381系電車的最後追逐。
Thumbnail
在過去公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鐵路同時也負擔著乘客的行李托運與郵寄包裹的運送服務。然而現今公路可以直接送達門戶的彈性,卻讓鐵路的行李包裹輸送服務逐漸式微,以前專門用來運送的火車亦慢慢消失。那麼這些火車去了哪裡?這次的瀨戶內之旅我來到了小野田線,尋找曾經用來運送行李包裹的電車─123系電車。
Thumbnail
在過去公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鐵路同時也負擔著乘客的行李托運與郵寄包裹的運送服務。然而現今公路可以直接送達門戶的彈性,卻讓鐵路的行李包裹輸送服務逐漸式微,以前專門用來運送的火車亦慢慢消失。那麼這些火車去了哪裡?這次的瀨戶內之旅我來到了小野田線,尋找曾經用來運送行李包裹的電車─123系電車。
Thumbnail
日本國鐵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舊時代的電車們一一走向引退之路。若想體驗昭和時代的電車旅行,如今只剩下日本中國地域仍保有較具規模的國鐵型車隊。這篇文章除了將介紹日本國鐵最後一款保有定期運用的特急電車:381系特急八雲號(やくも)所經之處的推薦攝影點,也會告訴大家另外幾款不可錯過的國鐵車。
Thumbnail
日本國鐵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舊時代的電車們一一走向引退之路。若想體驗昭和時代的電車旅行,如今只剩下日本中國地域仍保有較具規模的國鐵型車隊。這篇文章除了將介紹日本國鐵最後一款保有定期運用的特急電車:381系特急八雲號(やくも)所經之處的推薦攝影點,也會告訴大家另外幾款不可錯過的國鐵車。
Thumbnail
北海道鐵道除了融合四季不同的自然風景,對於火車迷而言更有許多日本鄉間印象的國鐵老車,得以在閑散氛圍中享受老式浪漫。不過,在旗下氣動車多半都超過30年車齡的養護壓力下,JR北海道近年也緩步進行車輛汰換作業。這次就來和大家介紹兩個不可錯過的經典車款,提供大家追逐北海道昭和顏的參考。
Thumbnail
北海道鐵道除了融合四季不同的自然風景,對於火車迷而言更有許多日本鄉間印象的國鐵老車,得以在閑散氛圍中享受老式浪漫。不過,在旗下氣動車多半都超過30年車齡的養護壓力下,JR北海道近年也緩步進行車輛汰換作業。這次就來和大家介紹兩個不可錯過的經典車款,提供大家追逐北海道昭和顏的參考。
Thumbnail
這次的信越鐵道旅行除了專程來拍攝185系電車之外,在友人推坑之下其實也安排許多保存鐵道的參觀行程。不過就在出發前一周,信濃鐵道在鐵路便當節攤位上發送的中文文宣裡宣告旗下一列和台鐵交換塗裝的115系電車將在今年11月結束運行的消息。於是我只好緊急大改行程,趕緊趁這次機會去補考這列台鐵自強號塗裝的電車。
Thumbnail
這次的信越鐵道旅行除了專程來拍攝185系電車之外,在友人推坑之下其實也安排許多保存鐵道的參觀行程。不過就在出發前一周,信濃鐵道在鐵路便當節攤位上發送的中文文宣裡宣告旗下一列和台鐵交換塗裝的115系電車將在今年11月結束運行的消息。於是我只好緊急大改行程,趕緊趁這次機會去補考這列台鐵自強號塗裝的電車。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EMU300 EMU300是EMU100和EMU200之後的第三款自強號,EMU300型引進的目的是台鐵為了提升客運上的需求,於1989年9月2日開始營運。EMU300由義大利米蘭製造公司所設計的。EMU300曾經創下北高行駛時間3小時47分的新記錄(1019次,經海線僅停靠台南)風靡一時。
Thumbnail
EMU300 EMU300是EMU100和EMU200之後的第三款自強號,EMU300型引進的目的是台鐵為了提升客運上的需求,於1989年9月2日開始營運。EMU300由義大利米蘭製造公司所設計的。EMU300曾經創下北高行駛時間3小時47分的新記錄(1019次,經海線僅停靠台南)風靡一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