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資訊:給父母的四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給父母的四堂課,第二堂來囉!

給父母的四堂課,第二堂來囉!


給三峽父母的講座,第二場來囉!!

講座主題:

給父母的四堂課之二--聆聽身體、聆聽自己

和小孩對話時,教養專家總會提醒「聆聽」的技巧很重要,但不少人還是抓不太到要點。

聆聽是頭腦的高度專注嗎?

聆聽的秘密其實在於如何穿越表層語言和思維、同時對我們自身無聲的內在與身體聲音的傾聽。

這堂課,講師會運用呼吸、整理、繪畫、靜默等方式,帶領大家認識並使用身體與生俱來的智慧和能力。每個人都可以從認識自己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教養之路。





#三峽咖啡店

#講座


時間:

7/13週四早上9-11點

(每場限額15人)

課程及報名方式請見報名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HwLL6LbzQUPBYMH0aQrjvJlvisnxrwdWSb_wJIWiPYzfzXw/viewfor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楨楨有意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樹確實各有各的行事作風與個性,在彼德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性格問題」這一小節提到了作者對比鄰的三棵橡樹的觀察,在季節由夏天轉秋天,樹葉也將變換顏色,是因為將葉子中的葉綠素回收,葉子因而轉換顏色,入冬前便會落葉進入冬眠。三棵比鄰的樹,在同一氣候同一土壤,作者推論若是有差異,勢必就是其性格差異
在彼得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其中一小節提到森林會為自己製造理想環境,這一小節的標題取名為「木製空調」。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在適合松樹生長較為乾燥貧瘠的沙地上,人們在松樹旁種了山毛櫸,起先想說不要讓林相太單調.......
「就這樣慢慢來」這一小節提到,一棵看似幼年的樹,實際分析過發現竟然是一棵已經80歲的樹,而這80歲的樹在兩百多歲母樹的「教養」下嚴苛的成長,母樹寬厚的樹冠遮蔽了小樹能夠照到的陽光,僅以其優點,因其成最低限度能照到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慢慢地長大,而這樣緩慢成長有其優點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樹確實各有各的行事作風與個性,在彼德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性格問題」這一小節提到了作者對比鄰的三棵橡樹的觀察,在季節由夏天轉秋天,樹葉也將變換顏色,是因為將葉子中的葉綠素回收,葉子因而轉換顏色,入冬前便會落葉進入冬眠。三棵比鄰的樹,在同一氣候同一土壤,作者推論若是有差異,勢必就是其性格差異
在彼得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其中一小節提到森林會為自己製造理想環境,這一小節的標題取名為「木製空調」。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在適合松樹生長較為乾燥貧瘠的沙地上,人們在松樹旁種了山毛櫸,起先想說不要讓林相太單調.......
「就這樣慢慢來」這一小節提到,一棵看似幼年的樹,實際分析過發現竟然是一棵已經80歲的樹,而這80歲的樹在兩百多歲母樹的「教養」下嚴苛的成長,母樹寬厚的樹冠遮蔽了小樹能夠照到的陽光,僅以其優點,因其成最低限度能照到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慢慢地長大,而這樣緩慢成長有其優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過了前三週節目的洗禮之後,相信各位對英語之中含有head一字的特殊片語應該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了。今天,我們仍要將篇幅留給同一個主題,以避免遺珠之憾的產生。也希望大家都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感謝大家!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每次課程之間相隔六天,這段時間對學員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掙扎求存。我必須充分理解並同理每位學員的狀態。在每次課程開始前,我都會仔細分析學員在過去幾天中的吸收和變化情況。畢竟,這四小時的課程是他們唯一能夠全身心投入表演、面對真實自我的寶貴時刻。
Thumbnail
懷第三胎時,參加過幾個媽媽教室,上完幾堂媽媽教室,發現,原來還有很多我不懂的知識,在上課後,不僅頭腦知識滿滿,重點還有媽媽禮,也收穫滿滿,上媽媽教室送的禮物,還蠻不錯的,本篇整理C媽曾上過的媽媽教室課程,推薦給正在想要參加媽媽教室的媽媽們一些參考。
Thumbnail
🍀🍀🍀fumi老師:❤️❤️❤️ 🥰🥰🥰聽見內在的聲音跟坊間的主題課程:與高我連結是一樣的,這是通往內在的潛意識的靈性體驗,在進行課程前都會告訴同學:要進入到內在的世界是一種頻率,接近「空」的狀態又像是深入催眠的狀態,如果帶著一份對內在聲音的渴望,渴望能夠聆聽到那份深藏於心底的聲音,大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在與兩個女兒的互動中,一位父親體認到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透過聆聽,他重新建立了與女兒的關係,讓溝通變得更加豐富。本文分享了他如何透過停止說話,而開始聆聽,並最終實現了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過了前三週節目的洗禮之後,相信各位對英語之中含有head一字的特殊片語應該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了。今天,我們仍要將篇幅留給同一個主題,以避免遺珠之憾的產生。也希望大家都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感謝大家!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每次課程之間相隔六天,這段時間對學員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掙扎求存。我必須充分理解並同理每位學員的狀態。在每次課程開始前,我都會仔細分析學員在過去幾天中的吸收和變化情況。畢竟,這四小時的課程是他們唯一能夠全身心投入表演、面對真實自我的寶貴時刻。
Thumbnail
懷第三胎時,參加過幾個媽媽教室,上完幾堂媽媽教室,發現,原來還有很多我不懂的知識,在上課後,不僅頭腦知識滿滿,重點還有媽媽禮,也收穫滿滿,上媽媽教室送的禮物,還蠻不錯的,本篇整理C媽曾上過的媽媽教室課程,推薦給正在想要參加媽媽教室的媽媽們一些參考。
Thumbnail
🍀🍀🍀fumi老師:❤️❤️❤️ 🥰🥰🥰聽見內在的聲音跟坊間的主題課程:與高我連結是一樣的,這是通往內在的潛意識的靈性體驗,在進行課程前都會告訴同學:要進入到內在的世界是一種頻率,接近「空」的狀態又像是深入催眠的狀態,如果帶著一份對內在聲音的渴望,渴望能夠聆聽到那份深藏於心底的聲音,大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在與兩個女兒的互動中,一位父親體認到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透過聆聽,他重新建立了與女兒的關係,讓溝通變得更加豐富。本文分享了他如何透過停止說話,而開始聆聽,並最終實現了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