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言

阿滴提到: 

在憂鬱症發的時候,我會沒有辦法自拔地陷入反芻思考rumination,有點像是一般人的悲觀乘上好幾倍,然後它是一個向下的黑暗的循環,生活當中所有事情都會看起來很黑暗,很沒有希望,然後腦子裡面會充斥著各種很荒謬的劇本,我會失去工作,付不出員工的薪水,朋友都會離開我,甚至會破產,家破人亡等等,這種思考無法控制也很難停止,它不是一個說你想開一點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同一個想法會卡在腦子裡面很久…,,憂鬱症會讓患者變遲鈍,它不止會影響你的心情,事實上它會影響你思考的速度跟記憶力,嚴重時,讀第二行會忘了第一行,錄影片時即使有逐字稿,都有困難,這造成我很大的恐慌,等於喪失了一大半的工作能力,自信心也大受打擊,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慢慢的失智….

安大雄把這稱之為「災難性思維」是「強迫思維」的一種。單單看名詞大概就可以了解其意思了,對照著阿滴的描述更可了解其意。


憂鬱症只能靠自己

你知道嗎?看了諸多的資料,我的看法是:一旦得了憂鬱症,除非自己"覺醒”,懂得去接納這個情緒—一般的做法都是為了及早康復,因此費盡心思的想盡辦法來痊癒,結果是越想痊癒,糾結越深,也越難痊癒—,你接納了它,不再反抗、攻擊或逃避(一般會有的反應),你靜靜的看著情緒以及帶來情緒的想法…,你放鬆了身體,放開了糾結,放下了思維,也才能放過了自己。


自救和預防

阿滴提到:聽醫生的話,讚美自己,活在當下,靜待好轉,小確幸是幫助他好轉的有效方法。我認為可以歸結為小小的一點:讚美。

最好也最簡單的預防做法:讚美。讚美自己,讚美別人,讚美上蒼。每天拿筆各寫下一句對自己,別人,和上蒼的讚美。讚美,所以你不受負面想法和批判所束縛,你正向看待自己和他人,情緒和想法都趨正面,想糾結都不容易了。

活在當下

昨天傍晚,瞥見室外五彩的天空一角,趕繄騎車到割完稻的田野間,坐地上靜靜的觀賞著晚霞的表演…此景有幸能親睹…,感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59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坐到電腦前打開阿滴的《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他說: 「那一段日子呢還滿黑暗的,我會用行屍走肉來形容,每天都過得極度的悲傷壓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會陷入一些毀滅性的思考迴圈,後悔過去的各種決定,也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想到腦子都發燙發麻也不能控制,恐懼到全身會不由自主地發抖,喪失
Thumbnail
坐到電腦前打開阿滴的《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他說: 「那一段日子呢還滿黑暗的,我會用行屍走肉來形容,每天都過得極度的悲傷壓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會陷入一些毀滅性的思考迴圈,後悔過去的各種決定,也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想到腦子都發燙發麻也不能控制,恐懼到全身會不由自主地發抖,喪失
Thumbnail
「人有時急著朝光奔去,忘了黑暗後才是光明,光明後必有黑暗。我也曾那麼急著擺脫那沉甸甸的黑,一昧尋找光的蹤影,忽略黑暗有它難被取代的能量。我在他人的故事中,反思自己的生命、安放好自己,終究能觸碰到高處的光。」— Mr. Hsu 城旭遠 以前,「憂鬱症」跟我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無論是職場同事還是朋友
Thumbnail
「人有時急著朝光奔去,忘了黑暗後才是光明,光明後必有黑暗。我也曾那麼急著擺脫那沉甸甸的黑,一昧尋找光的蹤影,忽略黑暗有它難被取代的能量。我在他人的故事中,反思自己的生命、安放好自己,終究能觸碰到高處的光。」— Mr. Hsu 城旭遠 以前,「憂鬱症」跟我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無論是職場同事還是朋友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網路上寫了許多有關憂鬱症的文章,提到這種精神疾病有多可怕,得到後大腦生病會讓人會失去人生熱忱、甚至剝奪基本的生活能力。不過反向思考一下,既然我都得過了,那來講講經歷五年的憂鬱症讓我獲得的「禮物」吧! 1. 學會覺察身心 得了憂鬱症的幾年,心理狀況常常墜入谷底,連帶的身體也變得糟糕,總是莫名頭暈、食慾
Thumbnail
網路上寫了許多有關憂鬱症的文章,提到這種精神疾病有多可怕,得到後大腦生病會讓人會失去人生熱忱、甚至剝奪基本的生活能力。不過反向思考一下,既然我都得過了,那來講講經歷五年的憂鬱症讓我獲得的「禮物」吧! 1. 學會覺察身心 得了憂鬱症的幾年,心理狀況常常墜入谷底,連帶的身體也變得糟糕,總是莫名頭暈、食慾
Thumbnail
最近天氣變化極度不穩定,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真的很不友善。 作為一個正在努力走出憂鬱症的人, 以下是我減緩症狀的方法,如果對你/妳也有用,那就太好了,我們一起努力: 1.覺察自己 2.爲它取名字且接受它的到來 3.寫日記跟自己對話 4.做一點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5.看動漫/劇 7.找人傾訴
Thumbnail
最近天氣變化極度不穩定,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真的很不友善。 作為一個正在努力走出憂鬱症的人, 以下是我減緩症狀的方法,如果對你/妳也有用,那就太好了,我們一起努力: 1.覺察自己 2.爲它取名字且接受它的到來 3.寫日記跟自己對話 4.做一點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5.看動漫/劇 7.找人傾訴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婚姻的挫折,常常成為一個人憂鬱的開始。不管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婚姻挫折,也很難逃脫自我質疑。有時候這樣的質疑,帶來更多的憤怒甚至是憂鬱。面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的情緒,身心科可以透過藥物、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與心理治療來幫助。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試著喜歡上自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婚姻的挫折,常常成為一個人憂鬱的開始。不管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婚姻挫折,也很難逃脫自我質疑。有時候這樣的質疑,帶來更多的憤怒甚至是憂鬱。面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的情緒,身心科可以透過藥物、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與心理治療來幫助。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試著喜歡上自己。
Thumbnail
我們常在腦袋中想像這個世界,但世界卻常與我們的想像天差地遠。這並不是誰的錯,因為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的確是那樣。只是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落差,那肯定是生命中的某些環節讓我們受傷了,受傷到不想要放下某些執著,不想要鬆開某個人的衣角,不想要承認媽媽帶來的只剩痛苦──即便理性層面的你「知道」這對你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我們常在腦袋中想像這個世界,但世界卻常與我們的想像天差地遠。這並不是誰的錯,因為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的確是那樣。只是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落差,那肯定是生命中的某些環節讓我們受傷了,受傷到不想要放下某些執著,不想要鬆開某個人的衣角,不想要承認媽媽帶來的只剩痛苦──即便理性層面的你「知道」這對你不是最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