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WHO度過危機的阿斯巴甜-真的沒問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上新聞的阿斯巴甜(Asparteme),在7/14號 經過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JECFA(食品添加劑委員會)協商後:
將安全攝取量訂在40mg/kg(健康成人) ;致癌風險訂在2B等級,從6月中開始就跌成弟弟的可口可樂股價馬上回拉。

40mg/kg是什麼概念,算一下給大家看,一瓶1250c.c可樂有375mg的阿斯巴甜,"健康"80公斤成人一天不要喝超過8瓶JECFA就告訴你是安全的,為什麼要強調"健康"呢,這也跟阿斯巴甜的代謝有點關係,文中科普完人工代糖跟阿斯巴甜的結構,就會有所了解了。

首先介紹2B致癌等級大概是什麼位置,以下是IARC的表訂分類:

group 1    -對人類有100%的致癌性  (ex:吸菸)

group2a   -證據充分,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ex:高溫煎炸過食物)

group2b   -證據有限,有可能對人類致癌性(ex:阿斯巴甜)

group 3    -尚不能確定其是否對人體致癌(ex:自來水、咖啡)

group 4    -對人體基本無致癌作用

怎麼辦?這上面除了自來水,5個group很多人每天幾乎都吃一輪耶!
莫慌,這些分類都是根據文獻可靠的實驗結果分類的,正常人當然不會吃到實驗室餵老鼠的那種量(吸菸不敢說啦)。

但是IARC可是堂堂WHO下面的癌症研究機構,它說會致cancer你就會被cancel,之前把台灣還在用的除草劑-嘉磷塞列為2A致癌,就害到德國的拜耳在美國狠狠地挨告,最後訴訟失敗,只好把孟山都這家公司賤價賣給了美國停損。

現在風水輪流轉,這次換美國的可口可樂跟他下面的口香糖可能要上火架了,這是美國的錢脈之一,美國當然不會放著讓它玩,FDA、JECFA、甚至歐洲的ESFA也撩下去跟IARC協商,最後結果也就像一開始說的風平浪靜,大家一樣可以在麥當勞買到零卡可樂。

可是用在食品的代糖不管天然還是人工不是一堆嗎?為什麼偏偏要點名阿斯巴甜出來訂個2B致癌等級? 因為看美國不爽?而且其他代糖就沒有一樣問題嗎?不是說常吃代糖的話,吃甜會越吃越重?

首先先幫大家澄清一下,長期吃代糖,並不會增加腦部對醣類的依賴性。已經有確切文獻在那裏擺在那裡。

那這樣代糖不就沒事了嗎? IARC除了阿斯巴甜還有糖精分別列致癌等級2B跟3,其他的代糖都pass了耶? 是沒錯,但是代糖吃多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偏偏這個副作用對那些高血糖血脂的人影響很大,那就是腸道菌叢改變。讓腸道菌叢改變 也是代糖本身的原罪-因為代糖不是一般醣類,長期食用腸道滲透壓就是會跟著改變,進而影響菌叢,然後影響菌叢讓這些文獻都指向一個實驗結果:血糖的耐受性變差。

血糖耐受性變差,胰島素分泌變動幅度變大,結果反而影響"幫助控制體重跟血糖"這個原本目標。

而阿斯巴甜之所以會被挑出來,除了上面這個代糖的原罪,還有跟它代謝後的產物-甲醇(假酒成分)也有關係,肝臟除了因為代糖的副作用增加負擔,還要額外代謝甲醇,因此所有的阿斯巴甜會致癌的文獻,都是肝細胞癌變跟纖維化。

阿斯巴甜代謝產生甲醇

阿斯巴甜代謝產生甲醇

甲醇、肝臟代謝後的甲醛、甲酸都是IARC 2B致癌物(阿斯巴甜被列2B也不是無辜的),另外一個影響更大是它們的神經抑制毒性,會導致視力模糊(視神經受損),認知障礙(腦神經受損),所以建議神經還在發育的小朋友儘量不要"常吃"含阿斯巴甜的食品(註一)。

因為上面這些文獻結果,上個月WHO也發布了指導意見,建議消費者不要使用人工代糖來控制體重。這"指導意見"直接講明,非醣類甜味劑(non-sugar sweeteners ;NSS)並無助於長期減少體脂。回顧研究還暗示,長期使用NSS可能有潛在的不良影響,例如成人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增加。

這個指導意見當然引起了包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和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在內的主要衛生組織的反對,因為對一般人攝取量來說,是遠低於40mg/kg這個上限的(約10公升可樂),何況這還是安全攝取量。再說這些文獻實驗使用的餵食量還是上限的兩倍,任何食品添加物在這種overloading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有不良代謝的實驗結果,所以當然也不能證明在通常攝取的劑量下,阿斯巴甜會導致人類癌症。

這些機構也舉出許多用正常攝取量實驗的文獻舉證,同時也表示IARC的文獻只能"參考",依各機構本身指南仍無須更改目前規範,馬照跑、舞照跳,謝謝您的指教。

其實6月底看到這新聞就開始一直準備資料想寫這篇的,看了一些文獻也學了一點東西,剛好寫出來給大家看一下,之後遇到有趣的新題材也會像這樣寫個科普的文章,希望有幫助到各位。

註一:FDA當然也知道阿斯巴甜代謝會產生甲醇,但是他們參考的文獻指出,甲醇至少要200mg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這需要一天吃到200mg/kg的阿斯巴甜劑量(安全上限40mg/kg),正常人連安全上限都不可能攝取到了,根本不會有甲醇代謝問題。但注意這是一般成年人,小孩子體重、肝臟代謝能力都遠不如成年人,加上最近研究發現腸道菌叢改變,是會影響到腦部的掌管情緒的海馬迴,所以文中才會建議避免小朋友常接觸這類食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茶齋誌佑-avatar-img
2023/07/17
「血糖耐受性變差,胰島素分泌量就會過多,結果反而影響"幫助控制體重跟血糖"這個原本目標。」這樣的話是不是也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的問題,所以就離控制體重跟血糖這個目標越來越遠XD
Freddy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8
茶齋誌佑 拍謝~這個我真的不敢跟你回答,因為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沒有針對胰島素阻抗下明確的定義,而且這些文獻只能說明人工代糖會改變腸道菌叢,結果引起腸道GLP-1減少分泌等等複雜原因,間接讓血糖耐受性差(胰島素分泌量也會受到影響)。但是他們用抗生素清空這些腸道細菌以後,血糖耐受不良情形"馬上"就改善了。所以會不會走到代謝症候群的胰島素阻抗也不能下定論。GLP-1是控制血糖很重要的激素,另外有一個有趣的點是很早就有文獻發現GLP-1跟leptin有很強的協同抑制食欲功能。謝謝您的問題。
avatar-img
Freddy chen的沙龍
11會員
12內容數
Freddy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3
上一篇提到咖啡因(coffaine)讓人對氣味、食物產生增強效應,這篇要來分享近年來對咖啡因功效的研究。
Thumbnail
2023/09/03
上一篇提到咖啡因(coffaine)讓人對氣味、食物產生增強效應,這篇要來分享近年來對咖啡因功效的研究。
Thumbnail
2023/09/03
不管有沒有喝咖啡的習慣,90%的地球人,都直接與間接的從食物攝取到咖啡因。並且接受它的刺激影響外在表現,甚至飲食的喜好。
Thumbnail
2023/09/03
不管有沒有喝咖啡的習慣,90%的地球人,都直接與間接的從食物攝取到咖啡因。並且接受它的刺激影響外在表現,甚至飲食的喜好。
Thumbnail
2023/08/27
終於來到腸道菌叢這一系列最後一篇文章了,本篇跟大家填一個前面挖的坑,也順便分享給大家經濟實惠又有用的益生菌攝取方法。
Thumbnail
2023/08/27
終於來到腸道菌叢這一系列最後一篇文章了,本篇跟大家填一個前面挖的坑,也順便分享給大家經濟實惠又有用的益生菌攝取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美國食藥署對阿斯巴甜的看法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阿斯巴甜前陣子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佈為可能的致癌物(possibl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美國食藥署對阿斯巴甜的看法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阿斯巴甜前陣子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佈為可能的致癌物(possibl
Thumbnail
這是最近的研究結果。要先提醒的是:這研究並不嚴謹,而且研究裡是常常飲用零卡飲料,才會跟肝病變有相關。所以你不需要因為看了這些資訊就不喝零卡飲料,但如果擔心,可以避免過量飲用。
Thumbnail
這是最近的研究結果。要先提醒的是:這研究並不嚴謹,而且研究裡是常常飲用零卡飲料,才會跟肝病變有相關。所以你不需要因為看了這些資訊就不喝零卡飲料,但如果擔心,可以避免過量飲用。
Thumbnail
果糖和腎臟病糖尿病未解之謎: 你覺得呢? ==================== 以下是果糖和腎臟病糖尿病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信不信就隨你了。 ==================== 問題: 果糖和腎臟病糖尿病有密切關聯嗎? 這是網友私下付費問我的, 他說可以分享給各位網友, 所以我貼給
Thumbnail
果糖和腎臟病糖尿病未解之謎: 你覺得呢? ==================== 以下是果糖和腎臟病糖尿病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信不信就隨你了。 ==================== 問題: 果糖和腎臟病糖尿病有密切關聯嗎? 這是網友私下付費問我的, 他說可以分享給各位網友, 所以我貼給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使用手機通訊也可能致癌) (我的感覺是,現代人更有可能死於交通事故,也更有可能因為抽煙喝酒而致癌)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使用手機通訊也可能致癌) (我的感覺是,現代人更有可能死於交通事故,也更有可能因為抽煙喝酒而致癌)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大量使用代糖製品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兩家可樂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表示不放棄阿斯巴甜,聯合反對世衛組織立場的研究單位,進行對阿斯巴甜的副作用進行研究,希望能得到反駁的數據。本來是一項單純的科學研究,但是牽涉到了食品工業與科學界,錢包與健康,變成了一場複雜的博弈。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大量使用代糖製品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兩家可樂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表示不放棄阿斯巴甜,聯合反對世衛組織立場的研究單位,進行對阿斯巴甜的副作用進行研究,希望能得到反駁的數據。本來是一項單純的科學研究,但是牽涉到了食品工業與科學界,錢包與健康,變成了一場複雜的博弈。
Thumbnail
●代糖/糖替代品/甘味劑/甘味料/甜味劑(Sugar substitute) ●人工甘味料(じんこうかんみりょう)/砂糖代替品(さとうだいたいひん)   ●阿斯巴甜(Aspartame/APM) ●アスパルテーム   新聞: 甜味劑常見使用於日常的代糖飲料、食品中,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日
Thumbnail
●代糖/糖替代品/甘味劑/甘味料/甜味劑(Sugar substitute) ●人工甘味料(じんこうかんみりょう)/砂糖代替品(さとうだいたいひん)   ●阿斯巴甜(Aspartame/APM) ●アスパルテーム   新聞: 甜味劑常見使用於日常的代糖飲料、食品中,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日
Thumbnail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個機構公布了他們對阿斯巴甜的研究結果。阿斯巴甜是一種人工甜味劑,廣泛用於無糖飲品和食品中。
Thumbnail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個機構公布了他們對阿斯巴甜的研究結果。阿斯巴甜是一種人工甜味劑,廣泛用於無糖飲品和食品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