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讀║淬讀《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1 -- 研究者的mindset

2023/07/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

  去年鬧得滿城風雨的論文抄襲案,讓學術圈、特別是碩士在職專班的師生們對論文內容與品質誠惶誠恐,深怕系統比對出來和其他文獻相似度過高,坐實抄襲的汙名,跟著自己一輩子。其實,寫論文難不難?當然難,況且碩士學位論文很可能是研究生這輩子第一次認真「做研究」,若是讀在職專班的人士,在職場和研究中來回穿梭,時間擠壓的狀態下光要做好文獻回顧就是一大挑戰,若做質性研究還得涉及田野、深度訪談...等,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確實是相當大的負荷。那麼,既然寫論文、做研究那麼痛苦,為什麼還要選擇回學校讀碩士?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交給每一個正在與學位論文搏鬥的你/妳捫心自問,你/妳的答案將會影響整個做研究的過程,你將會從中付出什麼?又從中收穫了哪些?最後那張紙才會拿得心安理得,因為你/妳確實磨練且提升了能力,未來不論是繼續深造,或應用在不同職場上,你/妳確實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我始終相信,有正確的mindset是做研究的首要任務,論文當然可以「寫得很快」,但對於一個碩士研究生而言,在能夠動筆寫之前,閱讀文獻、消化理解它、用自己的話陳述出來...等是反覆來回的必經過程,這個過程開始訓練自己有批判思考能力,一方面也透過發表見解,找到關鍵的研究切入點,才有機會開始動筆,還不一定能夠寫得很快,可能是不斷地修修改改,但至少這些過程都是自己的點滴累積,不是將二手資料排列組合而成的「寫得很快」。

  畢恆達老師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白話而詼諧,是給準備進入研究的學生一盞明燈,也是給在研究路上徘徊不前的學生一塊浮木,難怪多年來暢銷無比,已經再版九刷了!以下節錄一些書中提及做研究應有的mindset:

  1. 日常生活的任何一個探究,不管有沒有明說,都預設了你所相信的「真相是什麼」以及「理解他人如何可能」。
  2. 真相究竟為何?或者根本沒有唯一的真相?每一個觀點,都受限於一個特定的角度,以致於人們可以看到特定的部分「真相」,所以每個人看到的都是真相。放到研究的脈絡,在不同的知識論取向之下,「三角驗證」的意義也不同。若對同一個案中的不同利害關係人進行訪談,這些受訪者是經歷了不同的世界,還是他們僅陳述對自己有利的說法?或是在特定的研究關係下,他們採取某一種特定的說法?研究者要思索每一種說法的意義與合理性。
  3. 如果沒有仔細探究,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東西,遇到不合理之處,還會找些理由將它合理化。
  4. 若能暫時拋開既有的命名(標籤、理論),透過對於物件的親身互動與理解,物件的各種可能意義才能因此而開展。
  5. 日常生活的觀察都帶有特定觀點,沒有一個觀察是不帶觀點的觀察,看待事物的焦點不同,體會也不同。Ex. 鳥瞰 vs. 站在地面看
  6. 我們都處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可能跳出歷史之外,去談歷史。我們只能在歷史之中,意識到自己所在的位置,來看歷史。
  7. 你所看到的、發問的問題,都與你的觀點有關,說與不說都反映了你的位置與角度,也都造成某種後果。該看到而沒有看到是盲目,不該看到而看到是因為戴著有色眼鏡。就像人生一樣,行動還是不行動、說話還是沉默,都已經是一種選擇、一種立場,都要負責任。
  8. 故事需要情節、宣稱需要證據,研究者的責任就是追求好的證據、使用邏輯推理,為自己所辯護的說法負責。
  9. 許多潛藏沒有明說的價值觀或背景知識也都實際影響我們的研究,是在研究過程中應該反省檢討的對象,主觀性同時是「可能」也是「限制」。
  10. 研究者同時有學術自我,也存在人性自我,兩者相互影響。研究,既是研究他者,也是認識自己,是涉及自我分析的過程。研究不一定是去探討未曾觸及的新世界,而是在想當然爾的事物中發現新觀點,指出原有的偏見。研究不只是對於外在現象的了解,它其實反映了我們的先前理解,讓我們反省我們原來是這樣看世界的,這個過程促使研究者自我學習與轉變。

 

研究者的mindset,你/妳準備好了嗎?你/妳還記得嗎?

王琇賢
王琇賢
在數字裡掙扎,在文字中徜徉。 #齁齁看電影 #未來老年學 #雜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